书城历史擎宋
17050300000230

第230章 :知县的排场

授两浙路杭州府钱塘县正堂乐天谕各书差知悉:

照得本县恭膺简命选授斯篆,拟于政和八年五月二十由水陆路程赴任,除到任日期另示晓谕外,合行先谕知吏房以及各书役人等不必出境远接。选派老诚书役数名在于境内呈送宪纲图册、须知事宜。其余皆城外迎接,诸事须照旧规伺应,毋庸奢华,照常办事。各宜凛遵毋违。特

殊标印,年月日示、右谕通知。

一干文字写于其上、这便是当官上任的红谕。

自这份“红谕”发出后,就意味着乐天上任后沿途的骚扰开始了。

尺七办事得利,但显的年幼些,张彪显的老成持重,既然己经到了杭州,乐天着张彪出发,身上带着乐天的“红谕”到达钱塘县衙,督促县衙做好各项迎接工作,这也是有大宋官场惯例。

钱塘县衙接到这张红谕后,便要忙碌起来。商议接印日期和仪注等项是吏房的事,准备打扫花厅、修理裱糊等项是工房的事;礼房忙着会同学署调集学生排练欢迎新官上任的礼仪,这礼仪不过是叩拜而己,弄的倒有些与后世的团体操相似了;兵房忙着会同典史署安排治安和护卫工作,其他如户房、仓房、粮房、刑房等各个部门,则抓紧整理案卷、编造帐册,可谓是忙得不亦乐乎。

除此外,若是交印离任的官员一时无法动身,要将卸任的县太爷请到县公馆或是驿站居住,待全部交接完成后才能卸任。

钱塘县衙可谓是忙的手忙脚乱,乐天这一边则是悠哉游哉。

待觉得钱塘县衙准备的差不多妥当之后,乐天准备后日正式走马上任,同时又派另一个心腹屠四再次提前出发,赶到钱塘县衙,传送一张牌票。

牌票大致内容如下:任钱塘知县正堂李为公务事,照得本县于六月二十六日申时上任,应用无马,合先遣牌知会,着落兵房一一遵行,毋得违误,计开:大轿一乘,车马三,其余余铺兵、吹手、伞夫、皂隶、执事等项,仍旧于例于东门外伺候。

中国历代有紫气东来一说,所以为官者上任俱都选在东门入城,这是官场千百年不变的老规矩。只不过在这杭州城,这种规矩就有些怪异了,杭州城北边是仁和县所管,南边为钱塘县所管,钱塘县城在杭州城门外。如此一来,乐天只能在杭州城里接印。

乐天也算是深谙官场之事的人物,然而对于新官上任的规矩还是一窍不能,好在从平舆临来上任时,平舆县衙礼房衙司讨好的为乐天恶补了一番,才不至于出丑。

上任仪式正式开始!

接印;县衙内,全衙门的官员、书吏、差役、执事等,都按品级、班次站好各自位置,等那个马上就要离任的老爷把官印做一个象征性地解下动作,赶快派专人送到新官落脚休息的地方。

乐天换上全套袍服冠带,出了门展目望去,钱塘县一众黑压压的一片何止百十号人立于自己面前,从服饰上来看大抵都是胥吏之流。等乐天立稳身形,使听到一声唱礼,立时间全场肃静无声,只见这百多号人齐齐弓腰,不论身形朝哪个方向,但头一定是朝着自己的。

犹记得在祥符县城审案时,自己算是过了一把知县的干瘾,没想到未过两月便实现了自己的知县梦,眼前这才是正印父母官的排场啊。随即乐天又想到在汴梁城中,便是那些肱股大臣们也没有这种待遇,虚荣感油然而生。将多余的想法抛去,乐天沉声道:“起身!”

待一众差伇高声谢恩过后,张彪、屠四二人连忙迎来,将乐天引到四抬障红大官轿中,那边又有兵房司吏呈现上早先备好的本县“须知册”,又有人将官印被送到乐天近前,立时大摆场面,一众吹手们吹吹打打,乐大老爷的大驾进入到钱塘境内,于是三里一迎,五里一接,威风一直抖到县城门口,吹吹打打的场面摆过后,接下来才开演上任这一幕。

话说乐天的轿子径直穿过杭州城,引来不少百姓围观,更有不少杭州府的官员在知道这是钱塘新知县上任后愕然,甚至有不少人暗自翘起大拇指,暗道这乐大人果然是好胆量,明知杭州知府是自己的死对头,还敢来上任,当真是勇气可嘉。

甚至之前,有不少知道其间恩怨的官员,心中都以为乐天不会来钱塘上任。

依旧是取紫气东来的吉利,乐天的轿子从钱塘县东门,只见县学所有生员全部出动,在学官的率领下作揖躬身迎候新任父母官。但乐大人的仪从队伍没有停下,继续向前行去,只是队伍里多了一队县学生员。

到了县衙八字门前,乐天先不忙着进去,有引导人特意着轿子仪从围着县衙绕上半圈,名字唤做“兜青龙”。

乐大人没有结过婚,但觉得这上任比举行结婚仪式还要复杂。进了县衙大门后,乐天向仪门礼拜,然后又拜衙神。接着乐天走上大堂,随即又换上朝服,往北面硊下来,这叫拜阙或是叩谢圣恩,在拜阙之后,还要向着县太爷的大印礼拜,名曰拜印,这是中国官场上的老传统,正所谓有了印把子便有了一切。

拜过印后,乐天在礼房吏员的引导下又去了内宅,脱下韩服换上公服,将宅神、灶神等等一路神祀全部拜到,免的到时这些神们与自己过不去。

当所有真不真、假不假的仪事都做过之后,乐大人正式的成了乐知县乐县尊。

跪酸了腿脚,磕累了脑门,终于该轮到新鲜出炉的乐大人官朝南坐了,这叫行“公座”礼。

当然,这公座礼也有着相应的礼仪,而且这礼仪特别的讲究,暂且还不是乐天该抖威风的时候。

行礼前先发梆,头梆传点七下,按“为君难为臣不易”七字;二梆传点五下,按“仁义礼智信”五字;三梆传点三下,就是堂匾上的“清慎勤”。三梆敲过,新官升堂。敲三下堂鼓,按“奉圣命”三字。

当三下堂鼓敲过了,乐县尊落座,大堂两边早已伺候齐全的属员、书吏、差役们,一起参贺,至于主簿、县尉之类的佐官们,则只须贺而不必参了。

参贺既毕,再敲四下退堂鼓,按“叩谢皇恩”四字。至此,“新官上任”的全套礼仪算是结束,不过回到花厅后,还有一场幕后戏上演:脱下公服换常服,接受“家人”的祝贺,不过乐天此次上任并没有携带家眷同行,只好由姐丈李梁、尺七、张彪、屠四一干亲从来代替。

堂前幕后的戏文唱完,就轮到了老百姓们常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了”。这三把火的“三”字在中国人词汇中是个极不确定的概念;乐大人先要拜庙拈香,是凡县内的孔庙、关帝庙、文昌帝君庙和城隍庙等,都得在上任之初一一拜到。

然后便是清仓盘库,凡银库、料库、粮仓等衙管库房,都得对照前任留下的帐本,一一验过;紧接着便是阅城巡乡,主要是检查城垣是否坚固,地方上的治安防范措施是否完善。

随后还要清厘监狱,将男女监房、监押场所等都审查一遍;再然后对簿点卯:对照吏房等有关部门呈交上来的各种书办卯簿、差役卯簿等花名册,让他们轮流报到一遍;

传考生童又叫“观风试”,凡名在县学的学生都得参加,出题一般都与询问本地民风、吏治、学风等有关,借此获取了解情况及评品学生才学优劣等多方面成效;将观风试完成后,乐天打发差伇悬牌放告,宣布某日某时正式开始接收诉讼;

接下来乐天要回拜缙绅:凡同寅(同事)、绅士及境内豪门等,都已在新官上任时来拜贺过或递了名帖来,此时须一一回拜,或者也派人送张名帖过去。

与此同时,乐天还要张贴各种告示,调阅各种号簿,传考代书、忤作等专职人员,了解本地宣讲“圣谕”的情况,与前任官员及其幕职班底了结“办交代”的收尾工作等等。不消细说,没有个二十多日甚至于个把月的时间去对付,是难以告以段落的。

有条不紊的忙碌着接任的一干事宜的同时,乐天心中开始有些纳闷,自己在钱塘县已经正式上任了,这蔡鋆应该来寻自己的麻烦才是,怎么到了现在还没有一丝动静。

“官人,官人,出大事了……”就在乐天在签押房忙查阅公函的时候,屠四风风火火的众外边跑了进来。

“发生了什么事?”乐天抬头问道。

“对官人来说是件大好事!”屠四眉开眼笑的说道,随即凑上近前小声说道:“小的去杭州城里打探消息,那杭州城里出了大事,百姓口口相传,今日早晨有一刺客身藏利刃,隐匿在杭州府衙门前,那蔡鋆前呼后拥出衙上轿之际,那刺客身形如箭般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当场结果了那蔡鋆的性命。随即有十差伇兵丁围攻那刺客,那刺客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现下押在杭州大牢之中。”

历史的脚步终是不可抵挡,该来的终是要来的,乐天也不问那刺客的性名,双眼微眯尽是一副思考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