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王朝
16994300000389

第389章 新风尚

“皇上驾到!”一声尖锐呼喊,顿时让熙熙攘攘的大殿之中肃静下来众人眼光不约而同盯上了大殿侧门,果然宁宗身后,久违的监国太师,亲王,齐王殿下紧随而出。

“陛下万岁,万万岁!”一声高颂过后,宁宗很得体的说道:“众爱卿平身,有本奏来!”

“陛下,臣有本奏!”大司农越众而出,施礼之后说道:“已是秋收末期,民众逐渐闲暇,是否重开几项大型建设工程?”

“臣反对!”申通已经熟悉了朝会,气势越来越壮,大司农话音刚落,马上跳出来说道:“如今已是冬初,工程建设可不是时候。再者说了,百姓生活可是难以保障的,一个处理不好,可能引起民怨。”

一番奏报,一阵子争论,齐王听着越加不对路,在宁宗多次瞅来的目光之下只好出头。

“陛下,众位同僚,臣以为刚才多数争论似乎有些乱了规矩。”大家正愣着,齐王继续说道:“大司农考虑了分外工作,关心工程建设是不错;申通大都督反对的也有理由,但是都有过失。”

“记得去年,本王已经提议:‘但凡奏章,必先出自各部司员,然后经过充分讨论,然后提交监国大臣,然后朝廷众议,最后交陛下裁决’,怎么你们都把这规矩给破坏了!”齐王严肃起来:“回头再说大司农的提议。工程建设具体指什么?没有充分准备,一下子抛出个大题目考试陛下呢?申通大人也是偏颇了,这冬季寒冷是不假,但那是有地域限制的,咱们这块很冷;岭北那旮旯已经冰天雪地;但是你应该到海南岛,到南洋看看,那里可是鲜花盛开,人们还光着屁股呢!”

众人哈哈大笑之后,齐王继续说道:“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既然是无稽之谈,在这里争来争去有何意思!看来众位同僚该多走出去看看,开开眼界,接收点新鲜东西了!”

“同时,建议各位要多多学习,不仅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还要学实用知识。比如大司农阁下,就应该多学点好的,先进适用的农业知识。所谓行家里手,在其位谋其政,不要以为身居要职就成了比任何人都厉害的高手,下一步应该给大家出题目考试了!”

齐王一席话,尤其是出去走走,考试之类的,顿时让大多数文武官员紧张起来。还好,后面很快换了话题,齐王这个强势王爷并没有揪着前面的问题不放。

“好了,本王现在最关心的是几个新的部门的设置和主官人选。经过连夜请示陛下,临时形成一个建议,不妨请各位大人参详一番。”接下来,齐王把交通部、工商部等部门先化做几个分类,选择专门人士,出任部门侍郎,或者叫处长的建议说了出来,一下子得到了众位官员赞同,这件事算是通过了。关于部门人选的讨论,倒也没有多大争议,因为那是吏部最有发言权的,因为新科举考试的名单可是在那里放着的。

“关于军队编制问题,就先交给大都督府会同兵部起草章程,然后进行廷议;关于将领新名号和对应爵位,也如此办理。下面请我朝第一位登上大将军行列的,立下赫赫战功的女将军麦麦提珠儿向大家汇报近年来的军事活动于成果,请!”

在众位大臣目瞪口呆之下,大殿侧门突然咔咔咔走出一位笔挺军装,英姿飒爽的女军官。麦麦提珠儿目不斜视,迈着标准的军人步伐,径直来到宁宗座前,跨一个立正,“啪”一个敬礼,然后大声说道:“报告陛下,云贵行省总督,麦麦提珠儿向您报到,请您指示!”

“哈哈哈哈,好!好!好!”尽管事先受到了齐王提示,但是此时的宁宗少年心性,激动地无以复加之下,竟然忘了威仪,差点跳起来欢呼。还好,经过一段时间磨砺,宁宗慢慢成熟起来,突然感觉到一道眼光射来,急忙稳定心神,不好意思的坐稳当,干咳一声说道:“爱卿免礼,请讲吧!”

“是陛下!”麦麦提珠儿再次经历过后,跨一个利落转身,后退几步,侧对陛下和群臣,开始了铿锵有力,干净利落地讲话,不到半个时辰,就言简意赅的交代清楚了近年来皇家海军、陆军、骑兵部队、辎重部队等重大军事活动和成果,真让朝廷众位大臣听得既胆战心惊,又热血澎湃。等讲话结束,再次敬了一个环形礼,顿时惹来一片叫好声,拍巴掌声。麦麦提珠儿干净利落退到了武将一侧,站在了大都督申通身后。

“我皇家陆海军真了不起,竟然在短时间呢取得如此的的战果,可喜可贺啊陛下!”天平丞相等几个老臣差点哭出声来,激动地连声夸赞着。

“好,是该重重嘉奖他们这些为我天朝浴血奋战的好儿郎,来啊,马上下诏,通报全国,并派专人向各大军事卫戍区,各行省都督、野战集团司令部发出寡人的慰问令,就说寡人感谢他们,一定重重嘉奖他们!”

“陛下,臣有建议!”太平丞相事先可是与申通交流许久,这回出列说道:“既然这些好儿郎为我们天朝打下如此广袤,如此美好的地域,何不让我们这些朝廷大员分头巡视一番,亲自感受一番呢!正如亲王殿下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

这提议好!齐王和宁宗对视一眼,马上给于肯定,后者说道:“好,老丞相建议好!那就请大都督府拿出一个具体方案,并直接发送各部门大臣执行!”这句话说得,即便是齐王都感到很欣慰,自己这老弟终于成熟起来了。

“既然大家没了新的议题,本王顺便说说这朝廷官员,包括地方各级管理,军队将领的婚姻大事。”齐王徐徐说道:“大家已经得知,咱们的第一人两广总督勃伦赤大人与首位医学总监伯牙吾女士已经成婚。本王事先也一点消息没得到,为什么?因为二人身为朝廷要员,自我约束方面堪为楷模,竟然打破惯例,想举办一场最最节俭,甚至超过了一般平民家庭的婚礼。还好,本王正去广州巡查军备,本着节俭,不扰民,不铺张浪费的原则,自己出钱给他们操办了一场简朴但是不失皇家和朝廷威仪的婚礼,算是对他们的一个补偿。”

“就是他们如此封闭消息,竟然也有地方官员想着献殷勤,送重礼,而且还有官员竟然借口扰民,让百姓搞什么奉献。这件事情可是给我们正反两方面警示:正面警示是,我们尽管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但是也不能亏待了那些为了天朝做出重大牺牲和贡献的青年官员。既要拿出措施和行动关心他们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身心健康,还要让他们感受到是实在的重视,皇家和朝廷对他们的褒奖。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咱们对于那些忠善之臣不关心,那可是伤人心的。”

“这第二吗,就是严格限令婚丧嫁娶的规模,从官员做起,带动地方,影响民众。民间都有说法:入土为安。既然人已经仙逝,你还在那里搞一些乱七八糟的仪式,让生者受罪,让死者不安,这是哪门子讲究?我们要大力倡导新风尚!”

“再说这婚姻,形式要有,图个喜庆吗。但是搞得太过繁琐那就是罪过,新人受累,家庭受累,社会受累,百害无一利。喜庆可以变通的,我想礼部应该在这方面动动脑筋,为啥子抱着成规在哪里大肆扩张,而不是因陋就简,化繁为简,新事新办。三媒九聘是何道理?显得隆重和珍贵?我看不然,那是愚蠢,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添乱。圣人也倡导节俭的吗,难道婚丧嫁娶的主人家都希望麻烦,都希望多花钱,受折腾?我看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