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王朝
16994300000106

第106章 水泥

“艾哈默德,你这是用的啥材料,怎么黑乎乎的,一会就变硬了?”看到正指挥工匠,把一些用木桶装着的类似于灰土的东西,慢慢倒在地上,然后提醒工匠们,千万不要提前给这些粘合剂加水,等石料等需要粘合的时候,才使用少量水分,把这些粘合剂搅拌匀了,马上填充的石块只见的缝隙里,顺王殿下猛然有所震惊:水泥?哪里发明了水泥?自己的印象里,可没有水泥的具体发明时间。不过,从很多古代建筑来看,尤其是近代以前的建筑,可是很少见到使用水泥作为粘合剂的,比如故宫等,大多用的是白石灰。

“哈哈,王爷好,你请!”一如既往地客气着,艾哈默德把顺王请到了使用现场一侧的原料厂,指着几大木桶粘合剂说道:“这些可是小民从海外千里迢迢托人运过来的,据说它的性能远远比白石灰要强,一旦凝结,堪比石头坚硬。只是它一旦遇水,就会马上结块,所以非熟练工匠没法用它。”

“拿水来!”顺王一下子来了兴致,喊人送了一大木桶水过来,用工具盛了一些粘合剂,倒上一点水,再看,那粘合剂很快凝结,过了大约五六分钟时间,就已经结块,失去了粘合度。

“一定是质量不合格!”看着木然的艾哈默德以及工匠们,顺王琢磨着说道:“这些水泥是不合格产品,起码这凝结速度太快,另外这负重能力也不够,一定是缺了什么添加剂,或者烧结温度了,工序了,化学反应了等等有缺陷!”

“殿下英明!”金阿里凑了上来说道:“这些东西来自遥远的罗马,小民也曾经见过对方用这种粘合剂制作的城堡,那可是无论高度和跨度,都是让人惊叹的,其中的一个教堂,高度达到了四十多米,圆顶直径也不下三十米,敬佩其建筑手段高超之下,细细一打听,却原来是这类高强度的粘合剂起了作用,所以早就对它产生了兴趣,也曾经想运些过来经销的,可是一路下来,海上水气太大的缘故,粘合剂竟然自行凝结了,都变成了硬邦邦的块状。敲碎了继续使用,基本失去了粘合力!”

“嗯,也有着可能,水泥受潮之后,会凝结成块,那么你这些也可能是出了类似问题。把剩下的几桶打开看看!”顺王建议道。

果然,其中一桶粘合剂已经成了块状,而其他两桶似乎也是不再细腻,粗糙得很,遇水凝结之后,几乎没有什么粘度,顿时让艾哈默德等人图呼无奈。

“不用发愁,其实这些东西的制作没那么麻烦,只要你们延缓几天工期,先做些其他准备,本王马上给你们想些法子,看看能否制作出一些质量更好的粘合剂。”

顺王所以如此大话,说起来还是前世一个偶遇给了他深刻印象。高中期间,因为同学的倡议,家庭很是富庶的富二代和田同学毅然参与了打工行列,随着铁杆兄弟,一名男同学去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山镇。恰好,这同学的叔叔算是当地能人,在镇子外面的山脚下开了一个建材厂,既生产水泥、石灰、各类水泥制品,还经营了一个规模不大的钢架构厂子,主要生产钢架构所需的大铁球,也就是钢架子的链接球。工艺虽然落后,环境破坏和污染也很严重,但是生意可谓红火。

一是照顾到自己侄子的面子,同时可怜几个学生年幼,同学的叔叔很自然的让这些“秀才”开始了“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帮助检查质量,进出货物统计,给一些技术工打打下手之类的。还别说,这几个“秀才”小子很快就掌握了这家“企业”的所有工序,并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但是限于生产条件比较落后,和田等人提出的碳酸钙、硅酸盐、物理化学反应的最佳温度等等更高技术指标,企业可也暂时无力解决,但是却显示了这些“秀才”不凡的文化知识,很让山区里的“工匠”师父感慨和羡慕。

“基本原料包括石灰石、石膏、粘合剂,或者按照比例加入一些金属冶炼厂的残渣、陶瓷厂的下脚料等,都可以增加水泥的特性。”说过大话之后,顺王竟然放下了紧急军务,跑到了山里的窑厂,利用特权,让官办磁窑暂时改作生产“水泥”,一下子很让这些工头和工匠师傅惊讶,但是只好服从,因为对方可是王爷,这片的老大,不照办是不行的。

“配比要严格,主料石灰石约占三分之二以上,其次是黏土,约占不到三分之一;其他金属碎屑,或者陶瓷碎料来他少许即可。如果是生产港口所用的高性能水泥,最好掺加一定的铁矾土,代替黏土烧制而成,那就不怕海水浸泡了,可惜此地缺乏铝矿石。”

“大人,铝矿石是有,只不过距离稍远,在江西行省的南部山里,哪里的冶炼作坊就曾经发现了大量的各类矿石!”官窑监急忙讨好的说:“如果殿下需要,下官马上让他们送来一批!”

“嗯,很好,不过目前还是因地制宜,先试产一部分硅酸盐水泥即可,那些特种水泥等有条件再说吧!”顺王说道,因为近期他可是忙得很,不可能就留此地的“矾土水泥”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喂,石膏要放在最后掺加,等石灰、黏土变成粉末,高温烧结之后的最后环节加入,少许即可,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延缓水泥凝结速度的。”

“记住,如果是大规模生产,石灰岩的黏土含量要注意,含量在一成左右,最多不超过两成的原料最好;还有啊,各环节稳控和石灰生料,直接加入烘焙过的黏土粉末的温度可是不一样的。他需要大约一百度,嗯,低温烘干,然后逐渐提高炉温,直到千度左右,嗯,也就是最高温度才能烧结。算了,这些还是以后讨论吧!”看着几个老工匠一愣一愣的,顺王殿下醒悟过来,这时候可没有温度计,更谈不上温控了,他们靠的是经验。

“保密,明白吗?”顺王最后严肃强调:“所有知道配方和烧制方法的人员,无论官员还是工匠,绝对要保密,否则将严厉制裁!”

因为这可算是战略物资,过早的传播出去,将会给自己发展带来被动,并非是现代人出身的顺王殿下保守。同时,顺王还想到前世历史老师讲过的:英国所以最早发生了工业革命,一下子成了最早的工业国家,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鼓励和保护技术发明和创新,为此还颁布了专利法。因此,顺王专门嘱咐小厨子,找机会通知付圣珠,联合督察官也先帖木儿,制定相关技术专利方面的条款,并在控制区内实施,这也算是一个创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