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末代天策
16899200000338

第338章 王睿想回神都?

花二爷死了。

那位脾性有些暴躁,但是在他们这些后辈的眼中却颇为可爱,而且精神头儿十足,瞧上去龙精虎猛的老人,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这是花老太爷去世的第一个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

当然,只是这么个形容,花二爷年届七十,也早已是满头白发了!

“明日一定去给二爷吊唁。”陆鸿先向花大爷拱手,然后跪拜下去,与那些同辈们见了礼,跟着站起身来,有些悲戚地问道:“老太爷如何?”

在他想来,花老太爷眼看着亲生儿子走在了自己的前头,心中必然不会好受!

那位九十岁的老人,遭受了这种打击,可不知能否挨得下来……陆鸿有些担忧。

花大爷道:“父亲还成,身子挺硬朗,便是不爱说话。”因着花源的关系,花大爷便将陆鸿当成了自己人,说话间便不如何客套,也没有许多逊谢的虚礼。

不过陆鸿觉得这样挺好,而且在听闻花老太爷的消息之后,也着实松了口气。

“老太爷没事便好--大爷、各位,也请节哀。”他叹了一声说道,“不过有一件事倒要请教大爷,二爷不幸过世,怎么不等花源回来发丧?”

他倒不是责问对方,花家既然这么安排了,定然有其道理处,因此他也只是心有不明,便诚意请教。

花大爷神情忽然变得悲愤起来,咬牙切齿地道:“陆郎有所不知,实则七月初圣君突围之日,舍弟便遭了毒手!舍弟死前叮嘱,他要等圣君归复,天下澄清,方得安息--如今灵柩已在家中停了数月,圣君已然回归神都,又等不及源儿从安东抽身,再不发丧更待何时……”

他絮絮叨叨半晌,陆鸿却只听见上半句,随后那些话语确实半个字也不曾入耳。

等到花大爷说罢了,陆鸿这才捏着拳头,带着寒声问道:“您说二爷是被人害死?是谁害的!”

他的声音不大,但是大直巷前前后后数十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知道内情的花家人,年轻些的一个个露出雀跃痛快之色,年长的则老泪纵横,纷纷举袖揩起了眼泪。

事实上,花大爷亲自带着半大家子男丁来到修业坊,出于礼节和亲近,专门来亲自邀请陆鸿参加祭奠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来请这陆帅为他们主持公道!

他们在来此之前,花老太爷便交代过:倘若陆郎出手,那么花家今后但凭驱策;倘若陆帅明哲保身,那便客客气气请了来,今后只当是朋友……

不过花老太爷还是加了一句:陆郎是重情义的人,必定不会弃花家这些老头子们于不顾的!

花大爷此时才知父亲所料不虚,脸色涨红一片,口沫横飞地控诉道:“是王睿!老二不许他挟持圣君,他便派了兵士上家中来,当着老爷子的面,将老二杖杀!若不是老爷子弹压着,咱们花氏一门不复存于世了!”

他通红着脸,满是褶皱的面颊上隐隐透着青紫之色,原本柔顺齐整的长须也根根翘起,显然是愤怒到了极点!

身后那些花家的子侄们尽都低着头,刚才那番雀跃之意全然不见,既羞愧,又痛恨,这件事无疑是积善坊花家数十年来最大的悲剧和耻辱!

“等等为二爷下了葬,我便启禀圣君,发兵征讨王睿!”陆鸿也是悲愤难当,当即一口将这件事应承下来。

虽然他归权皇室乃是迟早之事,但是趁着他在军中还有几分影响力,趁着他还节制着大周近七成的兵马,何妨再最后出一次鞘,杀死王睿?

谁知花大爷摇了摇头,说道:“倒不必陆郎辛劳,实则陈州王已经将这厮招安,并且允诺封侯拜将,更胜往昔……咱们不久便要在神都冤家路窄了!”

他将“冤家路窄”四个字说得咬牙切齿,仿佛立时便要杀而食之!

陆鸿这才明白这件事情的难处--他要对付的已经不再是人人喊杀的王睿,而是站在王睿背后,那个已经真正将影响力渗透到了整个大周的陈州王……

杀一个拥兵自重的叛贼王睿,和杀一个已经归降并且封侯拜将的王睿,有着本质上的巨大差别!

不过陆鸿并没有表现出没有任何犹豫,更加不曾反悔,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说道:“没事,我自有主张!”

花家几个年轻的少年听了他这么说,脸色显然多了几分变幻,也有一些犹豫、失望。

因为陆鸿说的这句话丝毫没有底气,也没有任何慷慨激昂的语调,甚至连神情都带着几分惘然……

这些涉世未深,又血气方刚的少年们,以为这便是害怕,以为陆鸿想要妥协,以为他说这句干巴巴的话,只是为了支撑一个门面罢了。

不过花大爷却对此深信不疑,陆鸿既然说有主张,那便是真的有主张!

这种事情不需要激烈言辞的表态,也不需要慷慨激昂的担保,一句“没事”,便已无所畏惧;一句“自有主张”,便绝没有退缩。

陆鸿便在大直巷与花大爷平静地拱手作别,在目送走了花家的一行人之后,便转身回到陆府之中,走进提前烧起地龙的暖阁里,写两封信,一封给李安,一封给赵大成。

给李安的信很简单,只有五个字:我要杀王睿!

发给赵大成的信更简单,只有四个字:阻杀王睿。

他根本不用担心提前告知李安会打草惊蛇,事实上,他正是打算着惊一惊王睿这条蛇,让他在有限的生命之中都要在惶惶不安当中度日!

同时他也要向李安表个态:如果你想留点儿面子,这件事最好不要插手,因为王睿肯定会死……

这是他给李安的一个忠告,当然了,这种忠告很可能没有甚么用处。

因为李安肯定会插手,因为他将王睿招安过来,正是要利用此人在大周军中固有的影响力,以及手中的安西军,来对陆鸿进行制衡!

这一点上,从花大爷说出李安将其招安的消息之后,陆鸿心中便已经十分笃定了……

本来在李安眼中,担当制衡陆鸿的这项重任,最好的人选便是王兖。

如果不是王兖太过弱势,而且并没有立下过多少扎实的战功的话,根本就不会有王睿翻身的机会!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假如王兖抓住了陆鸿与姜炎两军对峙僵持的机会,立下一些扎实的战功,并且迅速在军中积累到足够的威望,那么李安此时对待王睿的态度,绝对会截然不同。

因为陆鸿曾经与李安闲谈,那时刚刚打下龙门,并且从王睿的手中夺回了丰庆帝,他俩之间还是亲密的战友关系,李安便对王睿与临泉王的存在显示出了深深的忧虑。

陆鸿当时便分析说道:王睿即便得到太原铁骑,恐怕也不会是姜炎的对手。他最后的去处一定是在安西!

他还半开玩笑地说,等到未来天下大定,王睿这家伙完全可以交给王兖去对付,对于王兖增长资历功勋,好处极大。

他记得当时李安是十分动心的,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样子。

假如他们两人的矛盾从来不曾激化,那么陈州王很可能还是会采纳这个建议,将王睿留给王兖。

可是现在,李安却不得不放弃这个培养王兖的大好机会,反过来与王睿联手,只为了对付陆鸿……

与虎谋皮!

陆鸿心中暗想。

要知道,王睿的手中还有个李贽,他将二十岁不到的李贽挟持到安西,所打的注意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如今大周的形势已经基本趋向于明朗化。

丰庆帝年岁渐老,身体的情况也大不如前,甚至听闻在韩城的时候,大周群臣议政的朝会,皇帝已经连续三个月不曾亲临了。

以丰庆帝过去对待朝政的躬亲态度,这已经是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而在丰庆帝身后,当今太子弱势,手中只有一干文臣耆宿,而缺少军方支持,本身也没有多少功绩,加上他本身的并不比丰庆帝康健的身体素质,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更何况,他还有一个最叫人诟病的缺陷,那就是无后!

当然了,这里的“无后”,指的并不是没有后代,而是没有子嗣。

只恨广平是个女儿身罢了……

而陈州王,不仅在一系列的战役当中立下赫赫战功,而且也在龙门期间,通过对外作战,对内祭天大典等事的积极谋划、参与,迅速培植起了一股新的势力。

加上他长子荥阳郡王与萧婉的婚约,又有了外交资本,更加让人无话可说的是,当年正是那帮太子的支持者们,将陆鸿“慷慨无私”地推给了李安……

因此至少在表面上看来,如今执掌全国兵权的陆鸿,正是陈州王最大的倚靠!

所以在这种形势之下,陈州王未来接替丰庆帝登基帝位,可以说并没有多大的阻碍。

但是,李安却招安了王睿。

而王睿带着李贽,李贽代表着已故临泉王的血统,所以,眼看着已经颇为明朗的态势,因为陈州王的某些想法,而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