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16850800000003

第3章 太祖开国,天下从此改姓朱(3)

张士德被押送到金陵(南京)以后,拒绝进食,最后饿死。张士诚虽然不再称王,但是,仍然和以前一样拥有武装和土地。张士诚还派史文炳偷袭元军,并占据了杭州。由于他表面上还会为元朝廷做一些送粮之类的事,能够得到元顺帝的赏赐,他便更加骄横,让他的部下歌功颂德,要求元朝廷封他为王,但元朝廷没有答应。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张士诚又自立为吴王,尊他的母亲曹氏为王太妃,按照王的身份地位设置属官,在城里另外建造了府第。那时,张士诚占据的地盘,南到绍兴,北超过徐州,到达济宁的金沟,西边占据汝宁府(河南汝南县)、颍州(安徽阜阳)、濠州(安徽凤阳东北)、泗州(江苏盱眙),东边直到大海,纵横两千余里,带甲的将士数十万。他的弟弟张士信和女婿潘元绍成为他的心腹,以左丞徐义、李伯升、吕珍为爪牙,以参军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等人为智囊团,以元朝的学士陈基、右丞饶介掌管秘书工作。他还喜欢招揽宾客,所赠送的车马、居室、家具之类很多,那些侨居在杭州和当地贫穷无依靠的人们都争着来投靠他。

其实说起张士诚的为人,虽然他外表看起来迟重寡言,貌似有大气量,但事实上却无深谋远虑。当时,朱元璋的营地就在张士诚的旁边,可以称得上左邻右舍。在那几年里,张士诚一直对朱元璋虎视眈眈,不止一次派兵进攻常州、江阴、建德、长兴、诸全,但都没能随他愿望,只好灰溜溜地退回。而朱元璋也不让自己闲着,兵分三路,派邵荣攻打湖州,又派胡大海攻打绍兴,还派常遇春攻打杭州,但也跟张士诚的结果一样,终究没能达成愿望。

就在朱元璋与陈友谅相持不下的时候,运气不好的廖永安却被张士诚俘虏,谢再兴也随后叛变并投靠了张士诚。面对这样的局势,朱元璋心有余力不足,只好把张士诚的事暂时搁置一旁,这些恩怨朱元璋一直记在心上。可怕的敌人陈友谅果然阴狠,居然想到借张士诚之手攻打朱元璋,这是朱元璋自己也没能预料到的事情。但是,张士诚也不是好惹的,虽然表面上答应了陈友谅,到最后也没有配合陈友谅的行动。等到朱元璋顺利攻下武昌,消灭了陈友谅之后,就率领军队回到了南京。还没等喘口气儿,朱元璋又命令徐达等人谋划攻取淮东地区,先后打下泰州、通州(江苏南通),包围了高邮。这时候,张士诚派水军从长江逆流而上,顺利救下高邮。朱元璋不肯示弱,第二天又亲自率领军队击退了张士诚的水军,但还是没能活捉张士诚。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九月,朱元璋一直在养精蓄锐,希望可以一次拿下张士诚,以报曾经的恩恩怨怨。随后,他便封徐达为大将军,封常遇春为副将军,并率二十万精兵,想要集中主力,一举拿下张士诚。一向诡计多端的朱元璋,依然不按套路出牌,他告诉两位将军先不要攻打苏州,而是直击湖州。他们二人按照朱元璋的计谋行使,徐达等率诸将发兵龙江,又调遣李文忠趋杭州,华云龙则赴嘉兴,就是为了牵制张士诚的兵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东吴的左右膀臂皆失,平江(今苏州)成为一座孤城,面临南西北三面被围之势。就这样一直打了十个月,才最终攻克成功。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七月,张士诚见城中的粮食一天天减少,眼看就要断粮了。他本性善良,做不得杀人为食的恶事。他告诉自己,一定要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说到做到,他立即率绰号“十条龙”的上万亲军,冒险想要冲出重围。可是出城后,看见城左西吴兵队阵如此严整,当即就有点心虚,很快退了回来。于是,他又临时改变策略,带着军队转至舟门,向常遇春营垒杀去。这下他可是遇到了“克星”,因为常遇春是一位有勇有谋的百战良将,挥兵直前,与东吴兵开始了一场激烈的厮杀。就在这时候,猛将王弼又从另一条路绕出,夹击东吴兵,把张士诚的万余护卫精兵都困在了沙盆潭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张士诚才从潭水逃出,再一次狼狈不堪地回到城中。

半个月以后,张士诚休养得差不多了,再一次咬咬牙,亲自率兵从胥门冲出。经历过多次的生生死死,张士诚不再惧怕,而是以一种玩命的心理跟敌军交战。或许是张士诚军队的气势吓住了常遇春,让常遇春的人马似乎有点招架不住了。这时候,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居然站在高高的城头上大喊:“兵将们打累了,可以歇息了!”于是马上鸣金收兵。还没等张士诚等人反应过来,常遇春趁他们分心之际,又重新振作,掉头回击,把东吴兵打得大败。

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下,张士信居然跟没事人一样,在大城楼举行盛宴,在里面遍摆了银椅,与亲信左右饮美酒、食佳肴。风度是大将的,计策是无脑的。就在他们饮酒作乐、忘乎所以的时候,有一位仆从进献了他一个大水蜜桃,张士信欣赏了许久,刚要准备吃。突然间,城下发巨炮,正好打中了张士信的脑袋,与桃汁一起四溅飞迸。张士诚再次兵败,这一次他失去了一个亲弟弟。此时的张士诚满是仇恨,立即指挥城中的兵将誓死抵抗,也杀伤了不少西吴兵马。十月间,徐达终于放开手脚,开始了总攻,百道攻城,东吴军人力、体力不支,平江城终于沦陷了。

张士诚在府邸中闻城溃,对其妻刘氏说:“我兵败且死,你怎么办?”刘氏良德妇人,冷静答道:“君勿忧,妾必不负君。”说完这句话,她怀抱两个幼子,在齐云楼下积柴薪,与张士诚诸妾登楼,自缢前令人纵火焚楼。

时值日暮,曾经的大英雄张士诚,这一次真是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望着齐云楼的大火,似乎在思考,又似乎在反省。突然间,他似乎有了上吊自尽的举动。说时迟,那时快,他的旧将赵世雄跑上前去把他解救下来,号哭劝道:“九四英雄,还怕不保一命吗!”紧接着,他的另外一些旧将,如李伯升、潘元绍等人也纷纷劝他归降朱元璋,可是他始终闭目不答。无奈之下,徐达便请张士诚上船,决定由水路先押送他去应天府。在此期间,张士诚一直坚卧舟中不肯吃东西。就在他被押送应天府后的当夜,他趁人不注意,上吊自杀了,终年四十七岁。昔日拥强兵占胜利时,张士诚内怀懦弱,坐失良机;当其被俘为虏时,辞无挠屈,绝粒自尽,也不失为一大丈夫。

开国名臣徐达

徐达,出生在一个世世代代靠种田为生的农民家庭。他面貌清癯、颧骨稍高,再加上一米九几的魁伟身材,在当时称得上是风华正茂、风度翩翩。自幼就酷爱武术的他,练得一身好功夫。在他幼年时,曾经和朱元璋一起放牛、玩耍,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亲眼目睹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他的“济世之志”立即被点燃。

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的好朋友朱元璋奉郭子兴之命回乡招兵,当时的朱元璋是郭子兴起义军中的一名小军官,徐达见朱元璋在短短的时间内混得还不错,于是欣然答应跟他一起参军,从此便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徐达投奔朱元璋之后,一直很敬业地做事,从不怠慢。徐达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时时以王霸之略进”,协助朱元璋收编了定远的好几支地主武装,并攻占了滁州(今安徽滁县)。徐达冲锋陷阵、威勇初露,朱元璋对此十分满意。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滁州粮草不继,朱元璋便邀徐达一起商议,最后决定攻取和州(今安徽和县)。待成功攻打和州后,不知因为什么,郭子兴与另一首领孙德崖发生了矛盾,一气之下还下令抓走了孙德崖。孙德崖军也不甘示弱,决定以牙还牙,他们也抓走了朱元璋。在关键的时刻,徐达挺身而出,提出要去孙德崖军中去当人质,换回朱元璋,这才化解了这场矛盾。也正因为这件事,朱元璋对徐达十分感激,也更加信任他。

郭子兴病逝那年,朱元璋执掌了全军大权,挥师南渡长江,攻占采石、太平,并进一步图谋攻集庆(今江苏南京)。徐达则顺其自然地成为了朱元璋最看重的一员大将。此后,朱元璋统兵击灭了陈友谅的势力,升任徐达为总兵官、大将军。紧接着,又攻占平江(今江苏苏州),消灭了张士诚的势力。最后,徐达被受命为征虏大将军,率领部队北伐,席卷中原,克复大都(今北京),终于如朱元璋所愿,完成了推翻元朝、统一北方的重任。

徐达一向持重有谋、治军严明,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要求自己的部下也要时刻听从号令和指挥,“令出不二”,而且一再警告自己的部下,不许他们骚扰百姓,有违令扰民,必戮以徇。不仅如此,他还提倡部下优待俘虏,以分化瓦解敌人。凡是俘获敌军将士和间谍密探者,他都“结以恩义,俾为己用”。所以,只要是他带兵出征,特别是在率军北伐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大军勘定者犹少,先声归命者更多”的局面。

作为一名杰出的将领,徐达不仅严以律己,还能与士卒们同甘共苦。在元末群雄并争之时,那些人一旦被封为将,手握重兵,就开始过上了穷奢极欲的生活。但徐达却从来不贪女色,也不贪图钱财。在南京的时候,徐达总是住一所低矮破旧的小屋,朱元璋看在眼里,几次提议给他换一间宽敞舒适的屋子,他都拒绝说:“天下未定,上方宵衣旰食,臣哪里敢以家为计?”对此,朱元璋很是无奈,只好随他去了。

每逢出征之时,但凡遇到军粮不够,士卒们吃不饱饭,徐达就总是委屈自己,好几日不喝水不吃饭,也不进营帐休息,士卒们一再劝他都无果。看到士卒们生病的生病,负伤的负伤,他总是拖着疲惫的身躯还前去探视,并想尽办法给予他们好的医药。这么多年来,徐达就是“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为明王朝的开创立下了盖世之功。尽管他劳苦功高、地位显赫,但他依然谦虚处世,从不居功自傲,这是让人们最为佩服的。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授他为太傅、中书右丞相,后封魏国公,并以其长女为燕王妃,次女为代王妃,三女为安王妃。然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多年来,徐达能够摆脱乡土观念的羁绊,不拉帮结派,也没有卷进“淮西集团”的是非之争。“淮西集团”的骨干是胡惟庸,他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见徐达功劳大、威信也高,于是想要和徐达搞好关系。徐达看出他那点小心思,所以根本不理睬他。徐达心思缜密,又不想被朱元璋认为他故意挑唆,于是找了个合适的机会提醒朱元璋,“胡惟庸这样的人,不太适合当丞相”,朱元璋心里也有数,但也没表态。因为他一直本着“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的原则,始终不肯错过任何一个对他有用的人。

后来,胡惟庸因为谋反被杀害,朱元璋再次想起徐达对他的暗示,只说了三个字,“益重达”。尽管徐达对朱元璋一直都是忠心耿耿,但仍然未能消除朱元璋对他的疑心和猜忌。当时的给事中陈汶辉,在一个奏疏中曾提到“刘基、徐达之见猜”,说:“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朱元璋在为徐达撰写的神道碑中,也承认自己曾因所谓“太阴数犯上将”的星象而“恶之”。但是不管朱元璋如何猜忌,在政治上,徐达总是做到忠诚不二;在经济上,他也能做到不贪不占;在生活上,他也能做到十分检点,不出任何纰漏,不让朱元璋抓住任何把柄,从而避免了“走狗烹”的厄运。

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修建功臣庙,并亲自确定了各位开国功臣的位次,徐达位居第一,依次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李善长、汪广洋等人。徐达之所以能够成为明王朝的开国第一功臣,不仅仅因为他曾经是朱元璋的同乡、少年时代的好玩伴,最重要的是他为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洪武十八年二月,多年的戎马生涯,长期的奔波劳累,使徐达的身体一天天虚弱,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最后病逝于北平(今北京),享年五十四岁。朱元璋念他战功赫赫,便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谥“武宁”,赐葬于南京钟山之阴,还亲自为他撰写了神道碑,并赞扬他“忠志无疵,昭明乎日月”。

“贤内助”马皇后

历史的烙印无处不在,但凡懂点历史的人肯定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她们都是历史上杰出的“贤内助”。有史以来,有着特殊身份的人,身后是否拥有一位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知大局、懂谦让的睿智女子为妻,显得极为重要,验证了那句“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马氏,又名秀英,宿州(今安徽宿县)人。祖上曾是当地的富户,父亲马公,性格刚强,见有为不义者,视之若仇雠。正因为父亲无节制的仗义好施,家业日日穷困起来。母亲郑媪,在生下马氏不久就因病去世了。马公没有儿子,秀英从小又失去了母爱,为了让她加倍得到父爱,马公视她为“掌上明珠”。秀英自幼聪明可爱,擅长作诗和绘画,尤其擅长史书。在性格方面,果然女儿随父,秀英的性格跟她的父亲一样很是倔强。按当时的习俗,妇女到一定年龄都要被缠足。可是,无论人们无论怎么劝说她,她都坚决不缠,这也是人们称她为“马大脚”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