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我是马超
16841000000232

第232章 中秋之夜

当天傍晚,我,卫尉马超,携带着众位妻妾,邀请了贾诩夫妇及子女,另有属吏程昱孙坚等人,成群结队地前往赴宴。

宴会地点的主场是在一座高台之上,台面离地约有一人高,如果要我凭空跳跃,多半是跳不上去的……

高台的面积有限,当然只有身份最高的官员能够陪伴皇帝坐在其上了。

三公、九卿、司隶校尉、河南尹、御史中丞、还有像士孙瑞这种官位虽然不高但资历甚重的老臣,都带着各自的家眷妻小,台上已经坐下近二百人。

其余的人,只能如众星拱月一般围绕着高台,坐在东西南三面。

我不得不承认:有了女眷的参与,这场宴会的气氛很容易就进入了高潮。

这高潮忽然一顿,便看见刘协的座驾从远处缓缓开来。

所有人员立即停止交谈,原地站起侧身,恭恭敬敬地迎候。

刘协在高寿的搀扶下跳下了御驾,整了整衣冠,登上了台阶。

“诸位请就坐。”他朗声道,这小子连说话都大气了许多。

“谢陛下。”宴会者稀里哗啦地坐了一地。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席地而坐,不用挑选场地,也不用费心去找人搬运那么多板凳,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也会给环卫人员以无声的鞭策。

“今日月圆星稀,正是上好佳节,”刘协祝酒词,“朕特邀诸位臣民,欢聚此地,首杯酒水,以祭上天,愿苍天护佑,大汉永昌!”他举杯示意。

“愿苍天护佑,大汉永昌!”所有人都捧起了酒杯,随着刘协一同饮下。

“诸位当不会忘记,就在两年之前,董贼刚刚霸据了洛阳,短短三个月,此贼废杀皇兄,毒鸩太后,胁朕继统。京畿震动,天下惶恐!”他放下了杯子,提高了声音,“朕区区九岁,手无寸力,忠臣良将几乎被董贼残迫至尽,朕虽称天子,每日却只能缩于宫中,夜夜抖抖瑟瑟,甚至不敢发一言一声,因为……董贼便在肆虐行凶!”他的神色激昂起来。

百官都是经历了那场****,各各脸色凝重,甚至有老头子悄悄抹起泪来。

“然,天幸!天存我大汉!”他话锋一转,“先有山东郡县群起而攻,虽未大胜,却动摇天下;继而马凉州兵连皇甫,戮力东征,董贼群党纷纷授首,洛阳终得光复,大汉终得存续!”

咦,这话说得很讲究,尤其是山东郡县那一句:明明大家都只是乌合之众整日胡吃海喝乱开聚会而已,只有孙坚和曹操头脑发热拿着全部家当跟董卓拼得你死我活,到了这位少年天子的口中,好像袁绍他们还动摇了董卓的根基似的。尽管马腾确实是趁他们牵制董卓大半兵力的机会才占据了长安要地,但山东群雄实在没有做出一点像样的战绩。

“而后诸位臣公辅佐朕,尽心竭力,先破黄巾匈奴,解京洛倾覆之危;后连次出兵,平定中原四州,朕才得以放心下来,朕谨代四百年大汉国祚、祖皇帝以来的列祖列宗,敬诸位臣公一杯。”他长身站起,举杯四顾。

所有人慌忙站起,我暗自埋怨:早知道你要这样整人,大家就不要坐下了,等皇帝陛下发完言,大家再安心就坐多好。

三公互相看了一眼,王允代表另外两位说道:“陛下天威圣明,大汉之幸,臣民之幸!”

百官轰然附和,第二杯又是一饮而尽。

刘协发言完毕,接下来众人就开始随意了。

四下里有乐官奏起了古老而悠扬的曲乐,蔡琰和貂蝉都是低声赞叹。

而以我的水平,就无法分辨出这算什么音乐了。

随着乐曲的演奏,从台下走出了一对舞女,竟然登台在中央位置翩然起舞。

我不得不佩服中国人民的享乐精神,虽然在一年之前,国家还处于濒临灭亡的底部,而现在……朝廷虽然还找不到足够的军队,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专业水准的艺术人员。

当然,我对这些艺术人员并没有任何偏见,只是对政策和措施的中心有些不满而已。

接着,王允奏请自家的舞乐团登台演奏。

我在心底暗骂,你妹的,平日也没见赏赐过你多少钱,怎么家里藏了这么多妹子!

继而荀爽也搬出了一套人马。

余下的张温却始终不见动作,大家谦让了一会,杨彪、韩融、刘艾、宣播等纷纷将私藏的乐队或是舞蹈团展示了出来。

三公九卿之中转眼就只剩下我一人了。

我悄悄咳嗽了一声,得到授意的貂蝉缓缓站起,向四下敛衽一礼。

她的衣着向来都不华丽,却极为得体。

只轻轻挥了挥衣袖,便足以惊艳四座。

蔡琰从一旁捧出了家传的琴。

琴声低婉着流淌而出,貂蝉的长袖四散开来。

我忍不住咂了咂嘴:“平时……真该让蝉儿给我跳跳舞的……”

衣服虽然宽大,却包裹不住她纤细柔软的腰身,一挥一舞之间,玲珑的身段似乎已尽显在世人眼前,庄重却又不是妖娆,妩媚而不落低俗。

我迅速扫视了一周,全场的男性差不多都有些傻眼。

刘协更是已经呆住了,双眼只死死的钉在貂蝉的身上。

还好现在已是深秋,又是晚间,衣服已经不少了,我不担心他看到什么不该看到的春色。

但我还是暗叫不妙,同时暗自戒备……这狗皇帝要是敢大手一挥叫道:“这个小妞朕看上了,送到寝宫里!”老子当场就敢拔刀将他剁了!

九卿之下也有黄琬和赵戬等人的私藏舞乐团登台献艺,但我感觉其水平都远远不如我家的这两位。不过想想也是,我这两位都是妻妾,他们的只不过大部分都是下人而已。

之后进入了歌功颂德的环节。

一帮刚才没有机会展示的文臣争先恐后地背诵出早已准备多时的歌赋。

是很精彩,没错,只不过我听不太懂,只能兴致勃勃地欣赏着这一位位文臣声情并茂声泪俱下手舞足蹈的杰出表演。

“他们说的都是什么呀。”我背后总算有人和我发表出一样的意见。

“咳,双儿,他们在赞美大汉。”我低声道。

她似懂非懂地点头:“怎么每个人都要赞美大汉么?”

“当然。”蔡琰似笑非笑地瞅了瞅我。

我瞪了她一眼:“不要胡扯,我宁愿在台上耍一套绝世刀法。”

“小心你又昏迷咯。”蔡琰毫不关心我脆弱的身体。

这文赋的比拼却是从下层往上来的,甚至六百石的太史令蔡邕也早早地歌颂完毕了。

蔡琰聆听父亲的发言时,倒是十分认真,甚至可以称得上恭敬了。

我也勉强听明白了,老蔡是从专业角度出发,赞美陛下上承日月之光,下奉黎民之德,追逐尧舜禹汤之功绩,争取成为千古一帝。

“父亲还是这样……”蔡琰皱了皱眉,似是对老蔡不太满意。

我倒是很羡慕蔡邕。

因为我连用歌赋拍马屁这种基本技能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