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铁血古城
16700300000004

第4章 从县城到深山(4)

特别重要的,也是他处心积虑推出他以手代秤绝招的出发点,就是要尽量快地卖完猪肉,挤出时间去练功。练功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课程。由于父亲的生病,为了维持全家的生活,他只好接过父亲的屠刀,而不能继续读书或者专门练功。这样,他不但卖好了猪肉,又不耽误练功,一举两得。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理由,利用卖肉的机会,可以慰藉他对江冬琳的思念之情。离开学校之后,他们不能像在学校那样无所顾忌地时常在一起,也不能如小时候那样泡在江冬琳家的酒店里。算是一举三得。

江冬琳上没有兄姐,下没有弟妹,父亲年纪大了,母亲身体也不好,他们的依靠就在唯一的女儿身上。江冬琳本来想在当地念完初中,就去省城考师范。她想让冯奇飞和她一起去,但冯奇飞是去不了。江冬琳想到家里父母的困难,也不想一个人走,只好放弃继续求学的理想,与冯奇飞一样,回到家里帮着大人干活。日本鬼子的飞机三天两头来轰炸,又说日本鬼子要打到县城来,人心惶惶,江冬琳家也不例外。她的老父亲常站在冯奇飞的屠桌边叹气。冯奇飞见江叔叔这样,也很难受,问他为什么这样。江叔叔说:“我真羡慕你的父亲,有你这样懂事又能干的儿子。我们的冬琳只是一个女孩。这兵荒马乱的,唉。”原来 江叔叔是在担心自己没有依靠。冯奇飞觉得江叔叔的担心实在多余,说:“江叔叔,您是看着我长大的。我和江冬琳比亲兄妹还要亲。对待你们两位老人,就像我自己的父母一样。管他什么鬼子来了,我都会对你们负责到底!”江叔叔两眼红了,点点头,说:“我知道。其实我早就放心的。这些年你给我们家做的许多事,比亲儿子还要好。”

江叔叔说的一点也没有夸张。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县城好几年,这两家也和所有的人一样,到处躲藏。以前冯奇飞的父亲身体好,杀猪的出身,有的是力气,没有冯奇飞在身边不要紧,只要警报一响,就让儿子去江家。他说:“我们家不要紧,有我就行了。你江叔叔身体弱,保自己都困难。还有你婶娘和江冬琳怎么办?你婶娘是缠了小脚的,走不动路,不比你的母亲,从小没有娘,没有人给她缠脚,到现在反倒好了,躲警报走得飞快。你和江冬琳从小就要好,你不能不管他们。以后躲警报,你就到江家去帮忙。”从此,无论什么时候警报响了,转眼间冯奇飞就出现在江家人面前。他背上缠了小脚走不动路的江冬琳的妈,远远地走在江冬琳和她父亲的前面。江冬琳和她的父亲在后面拼命追赶。有时候走得远一点,躲藏到了县城的郊区;来不及了,就下到河边陡坡下的芦苇丛里。每一次江叔叔都感动地说:“要是没有冯奇飞,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几年里,县城的房子大半都被炸毁,河街也被炸了好几处,所幸他们两家的房子命大,没有被炸弹看上,一直保存完好。后来,冯奇飞在给自己家挖地洞的同时,也给江家挖了一个。地洞挖了好几米深,如果不是炸弹对着地洞落下来,即使是炸毁了房屋,也不会炸塌了地洞。警报再响的时候,就不要再朝外面跑了,全家都下到地洞里,也就相对安全了。

但是,这一次不是躲警报,不是飞机丢丢炸弹就完事了,而是传说了很久的日本鬼子要进城了。谁知道这鬼子要在城里呆多长时间?躲在地洞里是根本不行的。政府派出来的工作人员坚决动员大家要出城疏散,而疏散的地方自然是乡下,但最理想的是祁山森林里。有亲戚的投亲戚,有朋友的找朋友,没有亲戚朋友的,也要撤出去,到外面去一段时间再回来。这件事难不倒冯奇飞,他和江冬琳有一个共同的同学周宇方,家里就在祁山深处。他家与她家都去那里,只是多走几十里山路而已,到了那里就像到了自己家里,太方便了。周宇方多次对冯奇飞说了,要他们两家早一点去他家。冯奇飞和江冬琳坚持着不到最危急的时候不会去。虽说周宇方家很热情,但扶老携幼的,三家挤在一起,毕竟不是冯奇飞有时候凭年轻的浪漫所想像的那么简单。

周宇方担心冯奇飞好几年前去过他家一次,一定忘记了路,找不到他家,到时候他来县城接他们。冯奇飞不同意他来,说:“你怎么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来呢?也许等你知道的时候,日本鬼子已经进城了,我们还等你来接啊?到时候我们会来的。你那个家,我只要去了一次,一百年之后我都不会忘记怎么走的。不信我们俩就打个睹,怎么样?”

现在到时候了,他们两家都必须去周宇方家了。冯奇飞对江冬琳说:“周宇方说他来接我们,他怎么来接啊?现在他知道我们要去他家吗?哼!”江冬琳说:“人家也是好意呢。他那么远,深山密林,消息一点也不灵通,他知道日本鬼子就要进城吗?别说多了没用的,赶紧准备吧。”冯奇飞说周宇方没有来接他们,并不是说着好玩,而是实实在在的需要。如果周宇方能来,他就能帮着背小脚的江冬琳的妈,冯奇飞自己背患病的父亲,问题就解决了。他对江冬琳说这些,不是埋怨周宇方,是有感而发。现在,只能将冯奇飞的父亲留在家里的地洞里,冯奇飞背着江冬琳的妈进祁山的密林里。

江冬琳的妈知道了这个情况,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走了,说冯奇飞的父亲能够住地洞,她为什么就不能住呢?何况他还是个长期生病的人,需要亲人的照顾,让他一个人住在地洞里,怎么行!她一个健康的人,一个人住在地洞里,什么关系也没有。他坚持着一定要冯奇飞背着他的父亲走。但是,冯奇飞的父亲比江妈妈还要拗,说如果留下江冬琳的娘而让他走,他就当场碰死!他认为把一个女人单独留下,而让一个男人躲开,是他的耻辱,他宁愿不要这条命,也不愿意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一个病得快要死的人了,为什么还要拖累活着的人呢?何况躲藏在地洞里,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自从有了地洞,警报来了不是也没有事吗?

冯奇飞觉得父亲说的话毫无道理,现在说道理一点用也没有,关键是要行动。他怎么行动?他真心希望父亲能随他一道离开。不错,他是一点儿也不怕什么日本鬼子,但是,他不怕并不等于让他的亲人也要跟他一道去冒险。他首先要考虑的当然还是亲人的安全。如果父亲随他离开了,江妈妈怎么办?难道就让她自己要求的那样,让她一个人留下来躲进地洞吗?这也不是他愿意的。

这时父亲瞪着眼睛骂他:“冯奇飞你这个家伙还是不是个男人?是男人就去救女人。我一个男人还要你来管吗?”父亲的这一声叱骂,让冯奇飞咬了咬牙,最后下定了决心。他眼睛红红的来到江冬琳家,弯腰背上江妈妈就朝门外走。江妈妈个子细小,没有什么重量,背在背上,没有什么压力。他想,如果是父亲,也不会重到哪里去。他病了许久的时间,瘦成一把骨头了。如果这时候背上是他的父亲该多好,他这时的心情也许更踏实。但是,他想到父亲骂他的那句话,又为自己这时候的想法感到可耻。但是,江妈妈并没有老老实实就让冯奇飞这样背着,在众人的簇拥下去祁山里逃难。她也觉得这样太没有道理,也太不好为人。冯奇飞并不是她的什么人,凭什么让他抛下自己的父亲,救她这个什么关系也不是的老女人去逃命呢?

她在冯奇飞的背上拳打脚踢,甚至声泪俱下,哀求这个好心的伢仔放她下来,她就是死在路边,或者让日本鬼子来了一枪打死,她也不去逃这个难了。簇拥她和冯奇飞的不仅是两家的人,还有周围熙熙攘攘逃难的百姓,人们互相呼喊,哭哭啼啼,尘土飞扬,遮天敝日,就像走在所谓的黄泉路上。如果冯奇飞这时候将她放下来,估计洪水般的人流也许就将她冲倒了。他任凭她挣扎,只顾飞快地走他的路。江冬琳心痛冯奇飞,一路上流着泪,抓住娘的一只手臂,不断地劝慰:“姆妈呀,你不要这样好不好?既然冯奇飞背你出来了,你再这样摇过来摇过去的,是想要把人家累死吗?你还是别乱动了好不好?”周围的人也都劝她,都说冯奇飞不会放你下来的,不如安心地让冯奇飞背着。江妈妈见挣扎无效,反倒累得自己没有力气了。再低头看看冯奇飞的脸,脸上已经流下了晶莹的汗水。她就不敢再动了,只是低声地啜泣,一边诉说着人们不大听得清的话,大约是埋怨自己为什么不早死,那么多的好人都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死了,她要是炸死了就好了,也不会成了年青人的包袱。女儿拍着她的背,像哄孩子一样让她不哭,哭得大家心里都难受。她也就渐渐地收口,任由冯奇飞摇摇晃晃地背着朝前走。

在进山的垭口边,周宇方正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张望。他没看见冯奇飞一群人,冯奇飞却一眼就望见了他,便高声大喊起来。走得近了,冯奇飞放下江妈妈。江冬琳递过去手帕,让他擦汗。周宇方对大家都熟悉,一一见过面,说他见许多人逃难进山,知道日本鬼子就要打到县城了,本来想赶到县城来接大家的,又怕在路上错开了,见不着面,反而不好,所以就在这个路口边等着。但是,他突然发现少了一个人,就问怎么不见了冯伯伯?大家都不回答。周宇方急了,以为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一股劲地追问。冯奇飞说:“没事没事,一言难尽,我们大家赶快走。天色不早了,还有好远的山路。到家我再与你讲。”周宇方也就不好再僵着,一把背上江妈妈,就打头朝山上走。

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听得后来的逃难的人传说,日本鬼子下午已经进了县城,到处抓人杀人。走得快的捡一条命,慢了一步的就成了刀下鬼。

冯奇飞的心里就像丢进了一块石头,总是落不到底。一个晚上他没说几句话。周宇方家的房子虽然都是土坯砌成,却一进六间,还不包括厨房厕所杂屋。他的父亲早就不在了,只有一个娘和一个妹。这一下虽然来了七个客人,住宿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同时,他们家所在的地方,虽然不如平地上建筑的紧凑,却是山区少见的大村子,叫野猪坪村。大家走了许多的路,爬了陡峭的山,一路上少见村落,满眼都是绿得发黑的死气沉沉的树木,心里凄凄惶惶,真正尝到了离乡背井的滋味。进了周宇方家所在的村子,才感到一点暖意,就好象快要死的人又还魂阳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