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伤寒三字经
16613800000003

第3章 辨太阳病纲领和太阳病经证证治

太阳包括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二经,并与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互为表里。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为六经之藩篱,太阳又为寒水之经,风寒邪气入侵,两寒相合,太阳经首当其冲而病。太阳病临床上常以“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为主要表现,《伤寒论》中凡提及太阳病者,一般多包括此条脉证。也就是脉象浮取可得,头痛,颈项强痛不舒,周身感觉拘束恶寒之象。

或有人问,太阳病常以发热恶寒为特点,那么作为太阳病纲领证中,何以不言及发热?这是因为一是临床上太阳病初受寒邪时,卫阳被郁,确有“或未发热”阶段,因此,如果将“发热”作为太阳病的纲领就明显欠妥;再就是以此提示伤寒三阳病中,太阳病的特征是“恶寒”,以恶寒为太阳病的辨证要点,至于发热出现的迟早,不必悉具。所以,临床上于伤寒病,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太阳证未罢。

总之,太阳病初期,或已出现发热,或未出现发热,但见有恶寒、脉涪头痛等症的,即为太阳病。当然,太阳病也常以恶寒、发热并见。因而,《伤寒论》第124条也特别指出;“太阳病,当恶寒发热”。

一、太阳伤寒证治

(一)麻黄汤证治

太阳病寒邪伤及肤表,未传入足太阳膀胱腑的,则为太阳经证。经证具有前述的太阳病主要脉证,由于病人体质因素及受邪的轻重,虽然同为感受风寒之邪,但在临床上却表现为三种不同类型的病证:太阳经实邪——邪在太阳肤表的伤寒证、太阳经虚邪——邪在太阳肌腠的中风证、太阳经虚实相兼证——邪在太阳经半肌半表的太阳如疟类证。

太阳经为六经之表,太阳经证又称为太阳病之表证。太阳伤寒证为寒邪伤及太阳经肤表,故可称为“表中之表”。

太阳伤寒证为风寒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寒则经脉收引,腠理闭塞,因而出现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等证,甚或寒邪犯胃,胃失和降而出现呕逆。所有这些见证,都是太阳伤寒的主要脉证。

伤寒既然属于寒邪束表、毛孔闭塞、邪无出路的无汗表实证,那么,治疗的方法就应该以发汗散寒、宣肺解表为主,麻黄汤为太阳伤寒的主治方剂。

煎服方法:以水先煮生麻黄,沸后去浮沫,再入余三味,煎15分钟左右去滓。服后温复取汗,以汗出遍身为度。如果汗后邪解,即停药不必再服。因此方为祛邪之剂,邪去再服有伤正之忧。

麻黄汤为解表逐邪发汗之剂。方以辛温之麻黄开发腠理、发汗散寒为主药;桂枝辛温而甘,有通阳之功,既可增强麻黄发汗解表之力,又能缓解肢体酸痛之症;表邪壅遏,则肺气不舒,多有喘促咳嗽之症,故以苦温的杏仁助麻黄宣肺平喘;甘草和中排邪。诸药组合,共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全方组织严密,药简效宏,是治疗太阳伤寒的主方。

仲景方中所用麻黄多为生麻黄,先煎去沫,可以去除辛温悍烈之性,以免服后心悸烦闷,且不影响治疗效果。近代麻黄大多已经炮炙,则不在此例。

笔者认为:凡以麻黄汤治疗太阳伤寒,或外感病应用以麻黄为主的方剂如大青龙汤、越婢汤、葛根汤等,因麻黄功专祛表,剂量颇大,宜遵仲景法应用生麻黄,先煎去沫,其效甚捷。此外,根据麻黄汤有发表散寒、疏通太阳经脉之功,临床上常以此方治疗急性腰痛,一般随证加入土元、元胡、续断、杜仲等药,往往应手取效。

关于《伤寒论》方剂用量问题,古今有异。本书为方便起见,按现代用药习惯,折合为现时常用剂量及服法,但对某些特殊方剂仍保持原貌。

汉代时以二十四铢为一两,一两相当于近代三钱。如以麻黄汤为例,仲景原方麻黄用量为三两,三三得九,折为近代九钱。仲景方每剂药煎后分作三次服用,九钱分三次,每次用量为三钱,一钱为3.375克,三钱约10克,可知《伤寒论》方一钱为现代的3克强。用药剂量与现时近似。方中用升计的,按重量可折为20—40克不等;按容量约为60—80毫升。一方寸七,约为6—10克;一钱七,约为1.5—2.0克。其他如鸡子大、一尺等,均可按照现时用量习惯,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太阳与阳明合病,是因风寒客于肤表,肺气不得清肃下降,称太阳、阳明合病,其实是以太阳为主,太阳邪盛、邪干于里所致,太阳邪盛是主要矛盾。

临床见证上是以胸满而喘兼有太阳伤寒证为主要表现。以胸为太阳之里,阳明之表,位于上焦,邪气入里必先及胸。再者无汗而喘,也是太阳伤寒的主证。结合病证,知为太阳与阳明合病,邪偏于上而不在下,因而不可妄行攻下,仍以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同样可使邪从汗外散而病愈。

(二)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证治

太阳伤寒证中有以项背强几几为主要表现的,是由于风寒邪气外束,经气壅滞不利,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去濡养所致。宜治以葛根汤解表散邪,生津舒脉。

太阳伤寒证兼见下利的,也为太阳与阳明合病,这是由于太阳邪盛于外、内干阳明肠道所致,仍可治以葛根汤解表散邪、升津止泻。

胃与大肠皆属阳明。若太阳伤寒证兼呕吐的,也为太阳与阳明合病,可治以葛根加半夏汤发汗解表,和胃止呕。

葛根汤以葛根升阳生津以舒项背强急,合麻黄解表散寒以治表实无汗。此证因太阳伤寒兼有阳明津耗,津液相对不足,因而合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以顾护正气,又因葛根能升阳止泻,因而也可治疗太阳伤寒证兼见下利之玻葛根加半夏汤是以葛根汤疏解在表的风寒,加入和胃降逆、止呕镇吐的半夏,用治太阳在表之邪以及兼有阳明升降失司之病,皆能应手取效。

太阳与阳明合病,主要矛盾是太阳外邪偏盛于表,兼见外邪内干于里而成。故治以葛根汤,从太阳经祛邪解表,表证一解,阳明里证自能消除。这也即《内经》“从外之内者治其外”治法在《伤寒论》中运用的具体体现。

治太阳病宜发汗,治阳明病最宜固护津液,因而仲景对于太阳与阳明合病治以葛根汤发汗解表兼顾护津液。

(三)大青龙汤证治

太阳伤寒恶寒身痛、脉浮紧、无汗等症,若兼见烦躁口渴、舌红脉数的,是伤寒邪实于表、闭热于里的表寒里热证。里热虽盛,乃是由于表寒外束不汗出所致,此病多见于麻黄汤证加剧时,证属表寒盛闭热于里的表寒里热证,主治以大青龙汤发表散寒,兼清里热,使邪气表里双解。

本方由麻黄汤加味而成,为发汗的竣剂,方中重用性味辛温、发汗解表的麻黄,佐以桂枝、杏仁、生姜之辛温散邪以助发散在表的风寒;以辛寒的石膏直清闭里的烦热;甘草、大枣甘温和中以资汗源,共奏解表清里之功。

葛根加半夏汤证表里同病,病机是以表证为主,表邪内干于里所致,故用葛根加半夏汤治之,表解里自和。

大青龙汤表里同病,虽然也是由于外邪内干所致,但临证表现上表寒与里热俱盛,因而以大青龙汤重剂解外清里,表里同治。

少阴病往往也兼有烦躁,然其大多由于汗出过多,阳气耗伤、阴无所附而成。临证时每兼见无热恶寒,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搏沉微。病机是阳衰阴盛、阳气欲脱所致。因而,少阴病烦躁与太阳病大青龙汤证烦躁虚实两途,阴阳各异,宜分辨之。因而《伤寒论》于大青龙汤条后特别告诫: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大青龙汤发汗力强,适用于表里俱实、体质强壮之人。因而临床上见到脉象微弱、汗出恶风之表里俱虚之人禁用,若误用可出现厥逆、筋惕肉等大汗亡阳病变。即使方药对证,亦应一服汗出病解,即停后服,以防汗多伤及心阳,甚或出现厥逆亡阳之变。

忆及笔者首次应用大青龙汤时,治的是一“重感冒”患者薛某,女,40岁,营业员。患病已二日,头痛,周身酸痛,发热,恶寒甚,脉象浮紧有力,舌红苔薄微黄,诊断为太阳伤寒,内挟蕴热。因见病人体质羸弱,勉处大青龙汤一剂:生麻黄12克(先煎去沫),生石膏45克,桂枝6克,杏仁、甘草各10克,大枣5个,生姜三片。于病人临走前嘱曰:方药虽简,然其效力峻猛,服后若有其他异常情况及时来诊。

复诊:一服后汗出颇多,热退恶寒身痛等证已除,但病人随即出现心悸汗出、头昏困倦等心阳虚衰、气血耗伤之象。诊脉变弱,随证处以温中补虚、调和气血的小建中汤二剂,服完后遂康复如初。

按:此例患者仅服大青龙汤一剂,外证虽得解除,随即出现了阴阳气血不足之征象,足证大青龙汤原方后的“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告诫不虚,当是仲景实践之谈。

(四)麻杏石甘汤证治

太阳伤寒,表寒里热的大青龙汤证,其病情轻缓的;或以发热、汗出,气喘、口渴,舌红苔薄白,恶寒,脉象浮数或滑数为临床表现的;或温病初起表寒未除,只要辨属里热表寒所致的,均可以麻杏石甘汤解表清热,宣肺平喘。

本方为麻黄汤去辛温的桂枝加以辛凉的石膏而成。麻黄与石膏相伍,能祛外邪并清宣肺中郁热;佐杏仁宣降肺气而祛邪定喘;甘草安胃和中,共奏解表清热、宣肺平喘之功。方中石膏用量重于麻黄数倍,以监制麻黄辛温之性,使本方变成解外清里的辛凉平剂。

麻杏石甘汤不但治疗外寒内热的太阳病,更治外邪内热壅肺致喘之证,只要具备热、渴、喘、咳等证,无论有汗、无汗,有表、无表,皆可以此方宣肺、清热、平喘。

此方还常用治疗温病初起,邪在上焦肺卫之证,具体应用时,可依据临床实际情况,调整方中麻黄与石膏各自用量的比例:表寒重的,加重麻黄;内热重的,加重石膏。以期表里同解,热自清而喘自平。

杨某,男,32岁。自诉:感冒三天,服感冒胶囊、复方新诺明等药后现仍发热恶寒,头痛,四肢周身酸痛,身热有汗,咳嗽气喘,痰稠不利。检查:体温38.8℃,听诊:呼吸音粗糙。望舌红,苔白而干,咽红充血,脉浮数有力。辨证:外感风寒,肺卫蕴热,治以解表散寒,宣肺清热。处以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甘草、浙贝母、杏仁、前胡各10克,生石膏30克,芦根50克,三剂。一剂后汗出,体温降至37℃,四肢、身痛亦轻。三剂服后,咳喘亦愈。

(五)小青龙汤证治

伤寒邪气伤及心肺阳气,致心下水气停聚;或素有水饮内停,复受外寒,寒动水饮而形成咳而微喘、干呕,发热不渴、或渴,或下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痰稀白多泡沫的,为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主治以小青龙汤外散风寒、内温化水饮而表里双解。外邪散除,心下水气温化,则咳喘自平。

先煎麻黄,去浮沫,再入诸药。

本方为麻黄汤去杏仁加以芍药、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而成。是以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辛温,助麻黄发汗解表之力,合以干姜、细辛、半夏温化水饮,散寒降逆;伍以酸敛的白芍、五味子,与麻、桂、辛、姜等有化合之妙,一开一合,散中有收,既可防麻、桂等耗散太过,又可防干姜、半夏等温燥伤阴;甘草止嗽化痰,调和诸药。组方而成解表化饮、止嗽平喘之剂。

小青龙汤是治疗寒性咳喘的名方。于临床上以恶寒发热,喘息咳嗽,痰多清稀或痰多泡沫,无汗身痛,或呕,口多清水,发病时往往伴有背部风门、肺俞处冰凉感,苔白润,脉弦滑为应用此方之主要症状。至于有表、无表,不必悉具,只要辨属心肺阳气不足、水气寒饮停聚之证,即可以小青龙汤与之,常有捷效。

张仲景治疗肺寒停饮所致的久病咳喘,组方时多以干姜、细辛、五味子合用,融辛散、温化、酸敛于一炉,开合皆备,补散并用,治疗虚寒性喘咳,特别是由沉寒痼冷所致的喘咳,疗效确实,值得我们效法。

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都是治疗太阳经病表寒为主的表里同病,但大青龙汤证是表寒里热;小青龙汤证是表里俱寒;大青龙证是以表证为主,小青龙证是以里证为主。柯韵伯的“大青龙表证多,只烦躁是里证;小青龙里证多,只发热是表证。前者是寒闭其热,后者是寒动其水”,可谓要言不烦。

许某,男,28岁,农民。“上感”三日,服退热药及抗生素后,现仍恶寒微热,咳嗽痰多,气喘,痰稀多沫,喉间不利,胸部痛,汗多食减,舌淡润苔薄白,脉浮无力。诊为心肺阳气不足,水饮内停,兼以外邪不去。治当温化水饮,降气平喘。以其有汗,治仿吴鞠通用小青龙汤去麻、辛法。方为:桂枝、杭白芍、甘草、干姜、杏仁各10克,半夏12克,五味子8克。二剂咳喘即轻。四剂后诸证悉除病愈。

(六)汗法禁忌

太阳伤寒,邪在肤表,治以发表散寒,汗出邪解,人即安康。然而,发汗解表究属祛邪耗正之法,所以,临床应用时也要仔细审察:凡体质羸弱阳气不足、阴血衰少或阴虚内热、以及胃中虚冷的病人,都属禁汗之例,虽有当汗之症,麻黄汤、大青龙汤等峻汗之剂,亦慎勿犯之。

阳气不足的人误汗后可有心悸、脉微乃至大汗亡阳之变;阴血衰少及阴虚内热的人,如《伤寒论》中所称的“咽喉干燥”、“衄家”、“淋家”、“疮家”的病人,误用辛温发汗会更伤阴血,或辛热助火动血,导致大量出血;胃中虚冷的病人,发汗则更伤中阳,有可能出现吐蛔之玻因而峻汗之法,于临证应用上不可不慎。

汗与血液,同为人体阴液,虽其名各异而实质同类,张仲景有“亡血家不可发汗”、“衄家不可发汗”之诫,因而汗与血不仅在生理上密切关联,往往在病理上也不可分割,而且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太阳伤寒证寒郁热盛时,偶然也有邪热过盛动血,使邪不从汗解,而得衄血后,邪热退,表邪随之而解的。这是由于衄血后,伤寒邪实得以随之而泻,因而其病随愈。伤寒得衄,病情自愈之机理,与《伤寒论》中的“热结膀胱血自下,下者愈”同属一理,自当不足为怪的。

二、太阳中风证治

以水煎煮,服后温复取汗,以周身微微汗出为宜,不可汗出过多。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粘滑、肉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本方以桂枝发散通阳、温经行血;白芍益阴和营、收敛阴气,以防桂枝取汗太过,两味相伍,一开一合,可使发汗而不伤阴,止汗而不留邪,有相反相成之妙;生姜辛可助桂枝解肌散邪;大枣甘能辅白芍和营益阴;甘草能助桂枝解肌祛邪、温补阳气,又能助白芍益阴缓急,并能安中益气,调和诸药。五味相合,共成解肌散邪、调和营卫、滋阴和阳之剂。

太阳经病的伤寒证与中风证,其区别的关键在于伤寒无汗,中风有汗;前者属于寒伤太阳肤表的表实证,后者属于风中太阳肌腠的表虚证。不过,这里的表虚、表实,是就伤寒证与中风证相对而言的,表实虽然确系实证,但表虚就不一定全是虚证。严格地说,太阳中风证只能属于太阳经虚证,也就是临证上的虚实兼挟证。

韩某,年57岁。三年前患自汗太甚之病,延医治疗,已历一年零几个月,越治越重,治到四,五个月后,病人已卧床不起,发热自汗益甚,汗出如洗,湿透被褥,病势日见垂危。家属请医诊治,先后请医20余人,千法百方,概无一效。又到医院检查,未能确诊。

本方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以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加以葛根解肌发表、升津舒脉。如此则项背强痛、恶风汗出病愈。

桂枝加葛根汤治愈胃痛案:耿某某,女,教师。胃痛四年,平素体弱,稍受寒、饮食不慎即胃脘做痛。今胃痛二日,绵绵而痛时剧,想吐,食欲不振。以手按其胃脘,柔软任按。兼见头痛、清涕、恶寒。诊得脉象浮弱,舌淡苔薄白。即按脾胃虚寒、挟有表邪论治。处以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之:桂枝、炙甘草、干姜、元胡、香附各10克,葛根、白芍各15克,半夏12克,大枣5枚。三剂。服后呕止,胃痛消失,食增,外邪并除而愈。

本方以桂枝汤调和荣卫,解肌祛风,加以厚朴杏仁降气定喘利痰,因而本方适用于桂枝证与喘逆并见的病人。

喘逆与中风并见,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太阳中风证经治疗不愈,邪气内迫,使肺气不降而并发喘息;再就是有宿疾气喘的病人,由于新病太阳中风,引发宿疾喘逆。两种病情的病理机制都是以肺气虚寒、营卫失和,致成表邪内陷气逆喘息之证。临床所见往往以前者居多。如曾治王某某,女,30岁,农民。初病发热咳嗽,咽痛。按“上感”治疗,经注射安苄青霉素、青霉素钠,口服甘草片、复方阿司匹林等药治疗五天,其病不愈。

现症:咽痛、咳嗽稍觉见轻,不发热。

但出现气逆喘息加重,食少疲乏,动则汗出、头昏头痛。诊得脉弱无力,舌淡。处以:桂枝、白芍、厚朴、杏仁,甘草各10克,干姜8克。五味子6克。三剂。服完后喘息平,饮食增而病愈。邢某,男,34岁,店主。1993年冬日,其“感冒”已月余,自服过不少市售新、特抗感冒药物,现仍病不见轻,以“咳嗽喘逆加重”来诊:诊得脉浮无力,舌淡润苔薄白。询得近来身困乏力,饮食减少。咳喘夜间为重,已严重影响休息。据此诊为太阳中风表虚证,以证兼喘逆,处以桂枝、白芍、甘草、杏仁、当归、款冬花各10克,厚朴12克,干姜、五味子各8克。一服当夜即轻,三剂服完病愈。

太阳中风证兼见周身疼痛、脉象沉迟的,是由于太阳病汗出过多,伤及营血,使经脉失于濡养所致。治疗时切不可一见身疼痛,贸然给予发汗解表药物更竭伤其营血。正确的治法是补以通之,主以桂枝新加汤调和营卫,滋养营血。

本方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重白芍以滋养营血,加党参益气养营,以补汗出多后之虚,加生姜以助宣通阳气。使参,芍得桂枝汤之调和营卫而作用于体表经脉,则汗多、身痛等症自愈。

桂枝新加汤调和营卫,益气生津。阴阳并调,也属阴药之体,阳药之用治法。

仲景时代无人参、党参之分,通称人参。试观《神农本草经》就无党参而有人参及“人参出上党”云云。人参与党参分开是东汉后三百多年唐太宗去“高丽国”以后的事。今之人参味甘微苦,而《神农本草经》载人参味甘,未尝言苦。所以张仲景以前及《伤寒论》所用的人参,当为今之党参勿庸置疑。

人参与党参都有补益元气、生津调营、阴阳双补的作用,人参的阴阳双补作用主要体现在方剂配伍中随阳药则入阳分,随阴药则入阴分。二者作用基本相似,在一般情况下用党参即可;但若用于固元救脱,则非用人参之大补元气而不能急挽垂危于倾刻。

自然界事物的定性区别往往取决于事物量变的程度,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太阳中风证固然以汗自出为其主证,但若其人汗出特甚淋漓不止,就成为漏汗。

可见有汗漏不止,恶寒,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之症。虽为太阳经病,实际上是太阳病已经陷入少阴经了。

太阳经漏汗证,其病机是由于病人阳气素虚,或太阳病中发汗太过而伤及少阴根本,大汗出以致亡阳,阳亡以脱液,致成阳气失守、阴液失固之证。此时如单用桂枝汤已不能胜任,宜以桂枝加附子汤急固少阴之阳,以救阴液。

本方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附子温经救阳、固表止汗。可治太阳病汗出过多,阳气欲脱、阴液耗伤、筋脉失濡之汗漏不止。

笔者体会,临床应用此方时加入人参益气生津固元,效果更好。漏汗之证,如用桂枝加附子汤不效,当改以四逆加人参汤急固其里。

附子味辛甘、性热。为补助元阳之要药,其主要有回阳救逆、温经散寒止痛两大功用。其药效迅速,性走不守,煎服后药力很快通达全身而起效,故有人说《伤寒论》温补阳气时常用附子,取其回阳固脱、扶危救逆,治伤寒能收效于倾刻。而《金匮要略》中所叙多为杂病,故温补阳气时多应用甘缓温补阳气的黄芪。《伤寒论》、《金匮要略》合读方能意会。附子的功用能升能降,既能外散又能内达。可治疗大汗亡阳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虚脱危证。对于风寒湿凝滞于脏腑、筋骨,或阻于血脉经络者,用之皆能使之开结温通;对于因沉寒痼冷所致的疼痛,病属寒湿凝滞而成的,常非此物不治。

附子有回阳救逆、温经止痛功用,是临床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一味药,但方书记载附子大热有毒、药性猛烈,兼以每个人对附子的耐受性及敏感程度不一,以及临床应用此物时往往非用大剂量不效。因此临床使用附子须用开水先煎2小时以上,再入它药煎煮方可,尤其大剂量应用时,必须如此,方较稳妥。经实验得知,附子经过久煎,治疗的有效成份不减,并能去毒。再就是附子用治风寒湿痹、沉寒痼冷等慢性病时,可采取先小量,再逐渐加量至身如痹,或有酒醉样眩晕感但有知觉时为止,维持治疗,并且随时观察病人反应,及时调整用量,方能于临床治病时不致偾事。

段某,男,42岁,职工。1984年3月某日,“感冒”十余日,已服过西药“复方阿司匹林、感冒胶囊”等及中成药“银翘解毒丸、九味羌活丸”后其病不解。现症:恶寒头晕,汗多淋漓,稍动更甚,身倦肢乏。诊见面色淡白,脉象浮而无力。病缘太阳病发汗太过,汗多伤正,致成“漏汗”之变。病属太阳病表阳虚弱,实为邪欲陷少阴之候。处以:桂枝、白芍、炙甘草、炮附子各10克,红参、生姜各12克,大枣6枚。三剂。以开水煎服。一剂服完汗少病轻,三剂病愈。

太阳中风之桂枝汤证,见有胸中满闷、脉象急促之证。脉促为心中阳气不足,血行不畅;胸满是阴邪阻于胸中。阳虚阴盛,卫阳不能畅达,故以脉促胸满为主要见证。这是由于太阳病误下后,伤及阳气,邪陷胸中,胸阳不振所致。主治以解肌疏风、温经通阳的桂枝去芍药汤。

若上证再兼见脉微的,是表邪内陷胸中,阳气已虚。当主治以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温经扶阳,解肌祛风。

桂枝去芍药汤是以解肌和营的桂枝汤,去芍药的阴柔碍阳,以治疗太阳中风证之脉促、胸满之证。方以桂枝、生姜宣阳解表;甘草、大枣和中;桂、草合用,温通心阳解表。组方使胸阳通而客邪散。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是于上方加入温补阳气的附子,以调和营卫,温阳解表。因而能治上证兼有阳气不足之病。

本方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疏风以祛表邪;加茯苓甘淡渗湿健脾;加白术甘温补脾燥湿。共奏解表祛风、健脾利水之功,以达表里双解。

《伤寒论》28条有“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关于本方证,历来伤寒注家对于条中的“去桂”、“去芍”争论不休,各有见地。继成无已“外证未罢,内饮复成,故用桂枝汤以解外,加茯苓、白术以利小便、逐留饮”的注释之后,近代医家结合长期临床验证,现多倾向成氏之说。笔者也认为:28条当为桂枝汤的类证,其“无汗”,当为“有汗”之误,桂枝汤不去桂而加茯苓、白术为桂枝汤的类方。这无论从仲景的《伤寒论》条文结构顺序或临床实践规律来说,都是比较符合逻辑规律的。

总之,桂枝加茯苓白术汤有解肌疏风以祛外邪,温补脾胃而消满止泻,健脾利水而固护津液的作用。太阳中风挟脾虚之证于临证中每易常见,而桂枝加茯苓白术汤于临床上应用至广,笔者既往临证之中对此方运用颇多,应用此方典型验案三例,曾以《桂枝加茯苓白术汤刍议》为题,在《河北中医》杂志发表。

太阳中风证,若病人脾气失和,就会兼有腹满时痛之症。这是由于太阳病表邪未除,曾误治以攻下之法,致脾胃受伤,邪气攻里所致。虽是太阳中风,实已是太阳、太阴二经同病,主治以解肌祛风、调脾和中的桂枝加芍药汤以表里同治。

若上证腹痛较重,呈大实痛而无休止、以手拒按的,是太阳病表证未解,里欲成实之证,宜主治以桂枝加大黄汤解肌疏风,祛除腐秽以泻里实,以期表里双解。

如果中气虚弱、血气不足的病人出现腹痛、心悸而烦的,是由于伤寒病过程中,中焦脾胃受损,气血不足,心脾失养所致,因而不可妄用攻邪的方法。可治以小建中汤调和气血,温养中气。中气立则邪自解。

桂枝加芍药汤是以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倍用善治“邪气腹痛”的芍药以调脾和中、缓急止痛,组方旨在以表里同治。

桂枝加大黄汤是桂枝加芍药汤中加入“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的大黄以解表调营,兼祛肠胃腐秽。

以上二方同属表里双解之剂,但前方重在解表和里;后方解表和里兼以泻实,是比前方更进一步。又桂枝加大黄汤重在和脾泻实,而不重在于泻下,观方中只用轻量的大黄,且与诸药同煎而不后下可知。

小建中汤为桂枝加芍药汤加饴糖而成。方以桂枝汤温健脾胃、调和气血;重用芍药补血调营,又能以其苦降之性,引桂枝、生姜深入太阴之分而不走肌表;再加以温养脾胃、缓急止痛的饴糖,与芍药相配,止腹痛之力尤著。变表剂而成温中补脾、缓急止痛之方。

小建中汤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调和气血之功。用治脾胃虚寒、气血不足所致的腹痛最为得当。《金匮要略》更以此方治疗阴阳两虚的“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以及“虚劳痿黄,妇人虚寒里急腹痛”等病。

卢某,女,22岁。产后30天。发热10余日,经服复方新诺明及解热镇痛等药三天,烧仍不退。

经西安某传染病医院化验检查诊断为“肾盂肾炎”。现症:低烧不退,37℃—38℃左右。面色淡白,头晕,心悸,无腰痛、尿频尿痛等症。全身酸困无力,恶寒汗出,纳食不多。乳汁分泌较少。

伴有恶露未净,淋漓不断,小腹绵绵作痛。

辨属产后新虚,将息失宜,致成血气不足之证。忆及小建中汤可治“虚寒里急腹痛”,当归建中汤治疗“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痛引腰背,不能饮食”。随即处以:当归30克,酒芍15克,桂枝、炙甘草、炮姜炭、阿胶(烊化)各10克,焦艾叶6克,益母草30克、鹿衔草20克,大枣6枚,红糖50克(冲服)。五剂。

二诊:恶露已净,腹痛已止,饮食大增,精神、气色已见好转。诊脉沉细和缓。再与原方加减:当归30克,酒芍18克,桂枝、炙甘草、干姜、阿胶(烊化冲服)各10克,益母草、鹿衔草各20克,大枣6枚,红糖30克(冲服)。五剂。

三诊时病人头已不昏,食欲倍增,精神、体力恢复,面色神旺,脉象和缓略弱。再处以二诊方六剂以巩固疗效。并嘱服完后医院复查。复查结果:肾炎已愈。

奔豚气病是由于伤寒病过程中发汗过多,伤及心阳,使寒邪上犯所致。奔豚病的主症是病人感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桂枝加桂汤有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作用,因而可为寒邪上冲之奔豚证的主治方。

桂枝加桂汤方桂枝15克(或用肉桂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

煎服方法:上5味以水煎20分钟去滓,温服。

本方是治太阳表邪未解、寒邪上犯发为奔豚的主方。方以桂枝汤解肌祛风以散外寒,更加桂枝(或肉桂)温通心肾之阳以逐内寒,又能平冲降逆,以治奔豚。因而本方可治疗太阳表邪不解兼以寒邪上犯之奔豚证。

张锡纯精通伤寒,学衷仲景,制方用药遵从《神农本草经》,他尝谓:“桂枝能升能降,能升大气,降逆气,散邪气”。桂枝的这些作用在桂枝加桂汤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奔豚气病,仲景于《金匮要略》中有“奔豚气病脉证并治”专篇论述,篇中对奔豚气病描述更为详尽:“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并指出此病病因——皆从惊恐得之。因而奔豚病大多由于情志内伤引发,如惊伤心,恐伤肾。因为冲脉起于胞中,与少阴经脉挟脐上行。若心肾之阳不足,下焦寒水随冲脉上逆发为奔豚;或因肝气郁结,肝气随冲脉上逆,亦可发为奔豚气病。

《伤寒论》中论述的奔豚多由汗多伤阳,下焦寒水随冲脉上逆而成。笔者以为临床上还是以情志内伤引起的肝气郁结,挟冲脉上逆之奔豚病多见,临证中曾治愈多例,皆以《金匮要略》奔豚汤(李根白皮15克,葛根12克,半夏12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黄芩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治愈。

方剂作为中医学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医学数千年来用于防治疾病和与疾病作斗争的有力武器。然而,在《伤寒论》问世以前,虽然也有《内经》十三方、《五十二病方》等方剂,但都散在凌乱、不甚系统,只能说是属于单方性质的方剂。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出现,才使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与辨证论治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医学系统发展的根基和基本框架。它的理、法、方、药和辨证论治体系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被视为临床之楷模、“方书之祖”。

桂枝汤为仲景书开首第一方,居群方之首,在仲景方剂中占有重要地位,于临床上应用至广,功效卓著。因此,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变化衍生的方剂共有29个之多,把本方的应用,从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延伸到阳明表证、太阴病脉涪吐利止后的身痛不休等内伤病证以及妇科杂玻后世医家把桂枝汤的功用概括为:外证得之,解肌和荣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近代以来,有关桂枝汤的临床运用报道及有关研究论文更是层出不穷,数以千计。桂枝汤应用的研究专著也有出版,仅此可见其配方之妙及临床应用和影响之广。

笔者认为:该方应用广泛,虽为调和营卫、解肌散邪之方,而实为和解温补之剂。尽管如此,临床运用时仍以脉弱、自汗、身倦、食减、舌淡、面色淡白为使用本方之的症。用治阴阳气血不足之证,必察病人确为阳虚无停饮、阴虚无燥热之阴阳俱无过盛和不足之证,方可与之。凡表实无汗,或外感湿邪,或温病阴亏阳盛,或酒客湿热内蕴之人,当属禁忌。

三、太阳半肌半表证治

治疗太阳经病,邪在肌表的,治以麻黄汤类方发汗解表;邪在肌腠的,治以桂枝汤类方解肌敛汗。但是,太阳经有一种病邪不全在肤表,又不全在肌腠,即太阳如疟之类的半肌半表病证。就不得专用麻黄汤或桂枝汤类方治疗。

太阳半肌半表证,是由于太阳病羁留日久失治,或误治,发表不尽,使邪气已微而正气亦显不足,致邪气不能向外透达,又无力循经传里(表里,一般是相对地讲,如太阳经中,肤表居外为表,肌腠在内为里;太阳病则以经病为表,以腑证为里;三阳病中以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六经病则又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而郁于肤表、肌腠之间。

治疗太阳半表半里之证,麻黄汤治之恐其药过病所,妄耗正气,如以桂枝汤类方则宣散之力不达,而主治以桂枝麻黄各半汤轻剂和解,最为得当。

细析《伤寒论》原文,仲景把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等条文及方剂安排在解肌敛汗的桂枝汤,以及解表发汗的麻黄汤方证条文之间,也就意在以示后学:太阳中风证,邪在肌腠,治宜敛汗;太阳伤寒证,邪在肤表,治宜发汗。而在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之间的疾病,不宜发汗,也不宜敛汗,而应主治以和解肌表。如此则使太阳经的解肌敛汗,和解肌表,解表发汗治法三纲鼎立,可为治疗太阳经病的着手三法。

太阳半肌半表证,是太阳经轻证,临床上大多见于太阳病失治、或太阳病经发汗不彻,邪郁日久,使其病情既有肌邪,又兼表邪;或伤寒证发汗后不解,或中风证兼有表邪,均可按半肌半表证论治,主以桂枝麻黄各半汤轻剂和解。陈修园对半肌半表证治体会尤深:“大汗之后,不得再行大汗之法,但余邪未尽者,不得不从汗而竭之,但药品宜轻耳!”

桂枝麻黄各半汤在临床应用时,宜结合实际病情,辨其邪气的偏于肌腠或偏于肤表,从而调整方中桂枝汤、麻黄汤各自用量的比例,使方剂作用或偏重于敛,或偏重于汗,使其更能切合实际病情。如仲景就有桂枝二麻黄一汤,治疗半肌半表证的肌邪偏重之证,也就给后学提示了灵活方法。那么,太阳病半肌半表证若表邪偏重,我们为什么不能创立麻黄二桂枝一汤呢!

若太阳半肌半表证,里热较盛的,宜主治以桂枝二越婢一汤微汗清热,表里双解。

以上3方以水同煎即可,如方中麻黄需用大剂量者,可将其先煎去沫,再入诸药同煎。

桂枝麻黄各半汤是由桂枝汤、麻黄汤各取恤。

辨证:证本太阳伤寒,经汗不彻,病邪郁于肤表、肌腠之间,证属太阳半肌半表证,邪偏表分。病在发汗之余,处以桂枝麻黄各半汤和解,因其平素体壮,处以桂麻各半汤重剂:生麻黄(先煎去沫)、杏仁、白芍、甘草、桔梗各10克,连翘20克,桂枝6克,大枣4枚,生姜三片。水煎服。

太阳经表邪不解,外邪猖獗不衰,循经内传,往往入于膀胱,即成太阳腑证?滦拊八担?

“何谓太阳腑证?曰:表邪不去,必入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

太阳腑证,由于病邪有传入膀胱气分和膀胱血分的不同,因而有蓄水证及蓄血证两种不同证候。

一、太阳蓄水证治

太阳病发汗过多,伤人阳气,气化失司,水道失调,水蓄膀胱,出现有小便不利;津液失布而口渴、渴欲饮水;病重时可因水气上逆,胃失和降,而出现水入即吐的水逆重症;因汗出过多,邪反不去,故每多兼见发热汗出、脉浮数等表证。

太阳蓄水证既然是“有表里证”,治法就应当从其表里双解。由于蓄水的关系,应该偏重于化气行水。治疗太阳蓄水证的主方是五苓散。

制服方法:上方以水煎服;或上五味捣散,以开水冲服6克,日三次。服后应该多服暖水,以助阳发汗,使邪两解。

本方以猪苓、泽泻利水于下,茯苓、白术健脾利湿于中,桂枝通阳化气,并解在表之邪,共奏通阳利水、健脾燥湿之功。合剂可以疏风以解太阳之经,利水以渗太阳之腑。服五苓散后,当多饮暖水,以助药力,助阳发汗,使其方剂作用外疏内利,则可收到表里双解的作用。

五苓散原为散方,以白饮(开水)和服,现多习惯使用汤剂,剂量按一般汤剂用量,以水煎服,效果相同。另外,本方的主要作用是通阳化气行水,无论有无表证,只要证属膀胱气化失常,水聚下焦,小便不利的,都可酌情应用。

五苓散证与前小青龙汤证,同属外有表邪,内停水饮,都有小便不利、口渴之症。但小青龙汤证为水停心下,此证则水停部位在少腹膀胱;小青龙汤证之小便不利、口渴是或然证,而此证小便不利、口渴是必然证;小青龙汤证多无汗,五苓散证多有汗出。临证鉴之。

何某,男,54岁,农民。春季复修江堤,气候甚暖,上午劳动口渴,肆饮凉水;下午天气骤变,又冒风雨,旋即发热汗出,口微渴,肢软神疲,延医诊治,与银翘散加减,表热稍减,渴反转增,口不离杯,犹难解渴。医又与白虎汤加生津等药,非惟口渴不减,且见饮入即吐,胸闭气喘。遂更他医,与行气宽胸、清热止吐之剂,仍无疗效。如斯六七日,乃邀余治。脉微浮有力,舌苔微黄而润,身热不扬,面容暗淡,气促胸闭,随饮随吐,询其二便,小便短赤,大便如常。询其饮食,稍进干食,尚不作呕。细推此证,虽似实热,实为蓄水,否则干食何由能纳?《伤寒论》云:“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正属斯病。且《内经》云:“劳则气耗,热则气散”。其始劳动口渴,大饮凉水,体内气化先已有亏;继而保护失宜,更冒风雨,体表欠和,致使元真之气不能化水成津,故渴欲饮水,饮不解渴;更以旧水不行,新水难入,故水入即吐而干食能纳。前服银翘疏解、辛凉散热,有伤体气;白虎生津,甘寒腻滞,抑遏胸阳,行气清热,苦辛开泄,耗损中焦,俱非中的之方,无怪愈医愈变。此际化气行水,仍为正法,然身热不扬,犹有表湿,拟五苓散改白术为苍术,表里兼顾,一服即瘥。桂枝6克,苍术10克,猪苓6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

郗某,男,44岁。一周前“感冒”,自服“感冒通”、“强力银翘片”等药发热渐退,出现周身酸困,食欲不振,饮食无味,上腹饱胀,欲吐。又四五日,发现身面皮肤及眼睛巩膜出现黄疸。遂请中医诊治。

经查体温正常,面部、四肢及胸背处及巩膜明显黄染,肝区深按觉痛,肝、脾不大。化验检查:谷丙转氨酶320单位/升;麝浊6单位/升;黄疸指数30单位/升;胆红质12mg%。

诊断:急性病毒性黄疸肝炎。

望舌淡舌体胖大,苔水滑微黄,脉滑数。中医诊断:黄疸(脾虚湿热内壅,湿重于热型)。

处方:茯苓15克,猪苓、泽泻、大黄、山栀、焦神、麦芽、山楂各10克,桂枝、砂仁(后下)各6克,槟榔5克,薄公英、茵陈各30克。水煎服。五剂。每日一剂,分早晚各服一次。

二诊:胃脘胀满减轻,食欲增加,欲呕已止,脉滑略沉。再给予一诊方五剂,服法同前。

三诊:纳食增多,胀满已除,精神气色亦见好转,黄疸渐退。处以:茵陈、蒲公英各30克,茯苓15克,白术、丹参各12克,桂枝、大黄、猪苓、泽泻、郁金各10克,焦神、麦芽、山楂各6克。五剂。

四诊:(略)五诊:服三诊方10剂后,病人精神、气色明显改善,黄疸消退。经化验复查:转氨酶降至22单位/升;黄疸指数4单位/升;麝浊3单位/升。病情基本痊愈。诊得脉象缓和,脉力稍弱,舌淡。嘱再服茵陈五苓汤以健脾利湿,巩固疗效。七剂后停药,从此康复如初。

二、太阳蓄血证治

太阳病表邪不解,邪热入于膀胱血分,与血相搏,形成热结血瘀的太阳蓄血证。可表现为少腹急结硬满,神志恍惚如狂,甚或发狂;或者瘀血阻络出现身体发黄、脉象沉结等症。因病在膀胱血分,气化功能不受影响,因而小便自利。蓄血病情较轻的,如病人少腹急结胀满,拒按,或神志烦乱如狂状的,主治以下瘀血的轻剂桃仁承气汤缓攻。瘀热去其病自愈。

太阳蓄血证,治以攻下蓄血,应注意审察病人有无表证,若表邪未解,且以表邪为主的,应先解表邪,然后攻下。否则,瘀血虽去,而未尽的表邪随攻下而内陷入里,会变生它证。

这也就是《伤寒论》先表后里的治疗原则,是表里同病在一般情况下的应用。但是,有太阳蓄血证病情确实以里证为急的,这是特殊情况,又当先里后表,而不能泥守先表后里的一般治法。

此外,太阳蓄血病情严重时可见精神错乱,神志如狂乃至发狂,少腹硬满,脉沉结;或可因血行不畅,热蒸血瘀阻碍血行出现身色发黄。均为瘀血重证,其势危急,即使或有表邪存在,也须急当治里,以峻下热结,破血逐瘀。急则治里的方法,可以根据临床病情的缓急程度,斟以攻逐瘀血的重剂抵当汤,或抵当丸主治之。

桃仁承气汤方桃仁12克,大黄12克,桂枝6克,芒硝6克,炙甘草6克煎服方法:以水煎桃仁、大黄、桂枝、甘草四味,汤成去滓,入芒硝溶化。服药后有轻微的下利,则瘀热病去。

抵当汤方水蛭10克,虻虫6克,桃仁12克,大黄12克水煎后温服,若不下,更服。

抵当丸方水蛭10克,虻虫6克,桃仁12克,大黄12克四味捣末,加白蜜制作四丸,每次以水煮服一丸,服后24小时内当下血,若不下者,可以再服,至血下病去为度。

桃仁承气汤以桃仁、大黄活血祛瘀;桂枝辛温通阳,增强活血祛瘀作用,兼以解太阳表邪;配以芒硝软坚散结;甘草和中并缓和诸药之性;使瘀热内外两解。本方可治热重于瘀的蓄血轻证。尤妙在方中桂枝不专为解太阳未罢的表邪,因方中大黄用量倍于桂枝,桂枝被引随大黄下行,而削弱其辛散走表的功用。两者相辅相成,大黄得桂枝辛温甘味,也不致于直泻肠胃,更能利用它的辛可行气,以增强其攻热逐瘀之功。

抵当汤、丸方中,水蛭、虻虫为虫类破血药,其破血逐瘀力量峻猛;又配合以活血逐瘀的桃仁、大黄以加强下血清热逐瘀之力。因而能治疗太阳膀胱蓄血之重证。

至于抵当汤、丸二方剂型作用的分别:抵当汤取汤剂力峻而效速,适用于蓄血重证而病势较急之证;而抵当丸适用于蓄血虽重而病久势缓的病证。

蓄血证和蓄水证同属太阳腑证,其病变部位都在少腹,其临床表现相似,区别的关健在于:蓄水证,病在膀胱气分,故其证少腹胀满,小便不利,神志正常,渴饮;蓄血证病在血分,是少腹血结而不是水结,故不渴,且小便自利如常,其少腹胀满轻则少腹急结,重则硬满疼痛,并影响到神志,神志变化轻则神志异常出现“如狂”,重则精神错乱而发狂。再从脉象分辨:蓄水证脉浮数;蓄血证脉沉结。以此为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