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
16338700000007

第7章 赶尽杀绝

面对窦太后的阻挠,王娡并没有灰心。她一边唆使刘嫖去做太后的思想工作,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屠刀再次砍向栗妃。

王娡将宫中的大行(负责掌管宫中礼仪的官员)请到自己住的猗兰殿里,好酒好菜地招待了一番,最后送大行出来时,她眉头紧锁地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不可一日无后。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如果因为后宫无主,而闹出一些事来,只怕有损咱们大汉国的威仪啊。”

“是啊!”大行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你是负责宫中礼仪的官员,你有责任向皇上建议册立皇后之事。依照祖制,皇太子的母亲栗妃理应被封为皇后才对啊。”王娡说出了重点。

“嗯!”大行点了点头,不再犹豫。在他看来,王娡是在成人之美,而这件事又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于是马上向汉景帝上奏请求册封栗妃为皇后。

景帝正在绞尽脑汁地想如何才能立王娡为皇后,不想大行居然建议立栗妃为皇后,于是他怀疑这件事是由栗妃主使的,心中大为反感。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名大行也白白送上了一条性命,成了后宫争夺战中的牺牲品。

景帝杀了一个大行还不解恨,他一厢情愿地认为,栗妃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

汉景帝前七年(公元前150年)正月,景帝不顾一切阻拦,下了两道诏书:一是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二是将栗妃打入冷宫。

至此,王娡此计取得了圆满成功,但她并没有得意忘形。为了防患于未然,她决定斩草除根,把刘荣往火坑里推,把栗妃往死里整。

刘荣被降为临江王后相当郁闷。不过,他生性仁厚豁达,到了封地临江的都城江陵后,很快便从储位之争的阴霾中走了出来,努力造福一方,为自己赢得了不错的名声。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个相士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一天,一个相士主动找上门来,一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向刘荣称喜道贺。

“何喜之有?”刘荣很是惊愕,自己从太子之位跌落到一个普普通通的王爷,何喜之有?

“王爷天庭饱满,龙凤之姿,此番遭贬乃人生中的一道小小的坎,不出数月,王爷定当时来运转,回到京城再去做太子。只是……那个……”相士欲语还休。

“先生有话但说无妨。”刘荣听说不出数月自己就能重回京城做太子,心中自然高兴。

世上的事就是这样,你越是打哑谜,就越引人好奇;相士越是欲语还休,刘荣就越是刨根问底。最后没辙了,相士告诉刘荣他之所以不顺利,是因为所住的宫殿有风水问题,南面的宫墙在修建时动了太岁爷头上的土,如果能把宫墙向前再移三尺的话,那时“龙抬头”,他恢复太子之位就只在朝夕之间了。

按理说这样的鬼话不听也罢,但刘荣却听进了心里。他毕竟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迫切希望能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去。

话又说回来,把宫墙向外移三尺,按理说也不是什么大事,但那三尺之地却不是一般的地,而是一块风水宝地——宗庙。按祖制,宗庙之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刘荣人虽小,但祖宗的规矩还是懂的。不过,此时的他已对相士之言深信不疑,只要能尽快恢复自己的太子之位,移它三尺又何妨?冒点险又何妨?

墙马上就移好了,相士也满意地走了。临走前,他对刘荣说道:“你且在这里安心等着,京城的消息很快就会来了。”

事实证明,相士就是相士,预言还真准。他前脚刚走,京城马上就来人了。这些人参观完刘荣的新建筑后,立即宣读了景帝的缉拿令。

显而易见,能如此处心积虑谋害刘荣的定是王娡了。王娡也没想到,自己派去的相士竟能如此顺利地说服刘荣动土。

据说刘荣被押进京时,江陵城中成千上万的百姓自发地为刘荣送别。在他们心目中,刘荣不是一个废太子,而是一个圣明贤德的大王,他们多么希望刘荣能留下来啊。

刘荣见状很是感动,他原本也想本本分分、安安稳稳地在临江过完自己的一生,但现在看来,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美梦罢了。梦醒后,他什么都不是了,不但一无所有,而且还成了阶下囚。

人生无常,富贵易变,潮起潮落,兴旺两叹。刘荣强忍着泪水,保持着自己的冷静,朝众人挥了挥手,然后钻进了囚车。哪知他刚一上车,车轴竟然断了,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刘荣被押送到京城后,汉景帝把他交给“夺命判官”——中尉郅都审查。

郅都是大汉朝家喻户晓的酷吏。当时的酷吏分两类:一类是惩治豪强、裁抑权贵的真酷吏,另一类是嗜杀成性、草菅人命的伪酷吏。郅都虽然属于前一类,但他的铁面无私和冷酷无情还是让人望而生畏。有例为证:

汉景帝时期,济南郡有一个闲姓的富豪,仗着家底殷实和家族势力,在济南郡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干的是黑社会的勾当,行的是土霸王的威风,罪行自然罄竹难书。但是,当地太守本着惹不起躲得起的原则,对闲家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胡作非为,一手遮天。

景帝知道这件事后,高度重视,马上派郅都去做济南太守。郅都可不是吃素的,他上任后,马上搜集了闲氏家族的罪行。在掌握了充分的人证、物证后,郅都来了一次“扫黑行动”,对闲氏来了个一窝端。一年后,原本以黑恶势力著称的济南郡成了治安先进文明郡,家家夜不闭户,百姓安宁。从此,酷吏郅都天下闻名。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首。就是这个郅都,和刘荣的母亲栗妃有着很深的渊源。

一次,汉景帝狩猎,把栗妃也带上了。狩猎中,栗妃突然内急,就去上厕所。这时,一只饿急了的野猪,也许是闻香识女人吧,突然冲进了厕所。

汉景帝见状,便对身边的郅都道:“快去救栗娘娘啊!”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郅都却仿佛没有听到皇上的话一般,站着一动也不动。

汉景帝拔出宝剑便欲亲自去救栗妃。这时郅都不但动了,而且还说话了,他跪在地上劝道:“陛下不可以千金之躯去冒险。死了一个栗妃不打紧,天下可以找到很多个栗妃,但陛下您只有一个啊,您可要为大汉的江山社稷着想啊!”

景帝最终没有以身犯险。栗妃也是福大命大,她一见野猪便吓昏了过去,而那野猪也没把她怎么样,溜达了一圈便扬长而去。

事后,太后特赏郅都百金以嘉奖其做法,而栗妃则对郅都深恶痛绝起来,总在景帝耳边吹风。景帝没有办法,为了心爱的女人,他只能委屈郅都到雁门关去吹吹山风了。

郅都风风火火地就任雁门关的太守后,把时常来捣乱的匈奴人打得屁滚尿流,不久便扬名雁门关。后来,窦太后听说郅都的战绩后,便要求景帝把这样的人才调回朝中重用。于是,郅都又回到了阔别十年之久的长安,并上任中尉一职。

当了中尉后,郅都秉公执法,从不徇私舞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皇亲国戚也好,王侯重臣也罢,总之,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从不含糊。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得了一个响当当的绰号——苍鹰。

此时,刘荣落到郅都手中,且不说郅都当年和刘荣的母亲栗妃有过仇怨,就算没有仇怨,刘荣破坏和亵渎大汉宗庙也是罪不可恕的。

就在刘荣万念俱灰时,一个人的出现让他仿佛又看到了生的希望。这个人便是他的老师魏其侯窦婴。

窦婴在朝中也算是风流人物,再加上他是窦太后的亲侄子,凡人都得给他三分面子。但是,他在这件事上却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带来了笔墨纸砚。

刘荣自然明白,他落入了“郅青天”手里,要想出去那是白日做梦。他悲伤地看着老师,泪水滑过他稚嫩的脸庞。师生俩相视无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窦婴走后,刘荣不再迟疑,拿起笔墨纸砚,奋笔疾书,一篇血泪交织的《绝命书》一挥而就。写毕,悲愤交加的刘荣再无牵挂之情、眷恋之意,解下裤腰带,悬梁自尽了。

闻讯后的窦太后怒不可遏。刘荣毕竟是她的长孙,死得如此凄惨,如此悲凉,她能不悲痛交加吗?窦太后马上找到景帝,要他治郅都的罪,给自己一个交代。

开始,汉景帝有意包庇郅都,说他是个忠臣,只是秉公办事而已。窦太后听后大怒道:“这么说来,我的孙子刘荣就是个奸臣了?我的孙子就白死了?”

几番周折,最后,景帝没辙了,只好挥泪把郅都送上了断头台。

刘荣死了,栗妃失去了最后的依靠和寄托。她恨景帝薄情寡义,弃多年的夫妻恩情于不顾;恨王娡心狠手辣,夺走了原本属于她的一切。

虽然栗妃恨之切,但她仍渴望再次见到景帝,为儿子申冤,为自己辩护,但她永远都没有机会了。这时的她已是行尸走肉了,活着是痛苦,死才是解脱。不久,绝望的栗妃也悬梁自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