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投石问路,试探刘秀的心意,李通派出了自己的从弟李轶,让他去说服刘秀“顺应天意”。
李轶欣然出山,盛情相邀刘秀来家中一叙,不料竟被刘秀拒绝了。李轶很是纳闷,心想这个刘秀难道有三头六臂,竟然如此傲慢无礼。不过,想到李通眼神中饱含的期待,李轶只好放低姿态,对刘秀发出了第二次邀请,结果还是被拒了。
这下李轶苦闷了,他搞不清楚刘秀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其实,这句话也正是刘秀想问李轶的。他之所以一而再地拒绝李轶的美意,是有原因的。
原来,李通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申徒臣,是当地的名医。一次,刘秀的大哥刘演去请申徒臣看病,结果这个申徒臣傲慢无礼,而且极尽污辱之能事。于是,脾气火暴的刘演一怒之下,把申徒臣送上了断头台。
此时,李通以李轶的名义请刘秀去家中一聚,刘秀自然担心这是鸿门宴,所以不敢受邀。而李轶显然没有意识到这层关系,为了不辱使命,他充分发挥不抛弃、不放弃的作风,第三次对刘秀发出了邀请。
都说事不过三。面对李轶的不屈不挠,刘秀犹豫再三,最终决定不再做缩头乌龟,欣然赴宴。当然,刘秀虽然选择了单刀赴会,但还是在怀中藏了一把短刀,以防不测。
事实证明,刘秀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他一去便受到了李通的热烈欢迎。为了显示主人的诚意,李通不但主动出门相迎,而且一见刘秀又是握手,又是拥抱,那架势似是多年深交、难得一见的挚友一样。
刘秀感动不已,也惭愧不已,因为他看到了李通的一片真心,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李通先是欣喜不已,后来又惊骇不已,因为他看到了刘秀怀中露出的短刀,看来他不是赴会而是赴猎场啊。不过,李通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之人,依旧笑容满面地替刘秀解围道:“兄弟如此好武,敬佩啊。”
刘秀羞赧不已,回道:“哪里哪里,不是好武,是防身罢了。”
人与人交往贵在一个诚字。李通豁达大度,刘秀也光明磊落,两人一下子消除了心中的隔阂,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一番交流之后,两人很快便一拍即合。
“刘氏复兴,李氏为辅。这个谶语,不知刘兄可曾听说过?”眼看时机已经成熟,李通开始亮剑。
“不曾听说过。”刘秀闻言,心中一惊,装作一点也不知情的样子。
随后,李通分析了天下局势,然后又对谶语进行了详解,最后拍拍刘秀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刘氏复兴的重任就在你身上了。”
听完这番话,刘秀陷入了沉默。他隐忍这么多年,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复兴刘氏。他大哥刘演求贤养士,广结朋友,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实现皇室宗亲的梦想——复兴刘氏。此时,如果刘秀和李通共同举事,便是实现梦想的最好时机啊!
半晌,刘秀的嘴角动了:“既然如此,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刘秀的话实际上已经默认了李通的提议。李通一听大喜过望,答道:“这个兄弟不用担心,我早已有安排。”
接下来,两人不再转弯抹角,直接来真的了,很快制定出了革命的方案和计划,内容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革命的时机定在九月立秋都试日。在汉代,满二十三岁的男子要在郡中服役一年,进行军事训练,都试是对他们的考核,每年立秋这天举行。都试由郡守主持,各级官员都要参加。选择这个日子举事,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第二,革命的对象为军队的最高长官。擒贼先擒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第三,革命的目的是号令大众揭竿而起,建立不朽功业。
计谋定下,刘秀和李通马上开始分头行动。刘秀急着回舂陵,他要说服大哥刘演共同举事。
刘秀充分意识到了搞定大哥的难度,毕竟刘演和李通有不共戴天的家仇。因此,刘秀特意带上了李轶。
果然,当刘秀兴奋地向刘演说完和李通的大计后,刘演的反应很冷淡,甚至可以说是冷漠:“这是你们商定的事,你们自己去做就是,与我不相干。”撂下这番话,他就到后院练剑去了。
知兄莫若弟,刘秀自然知道大哥此时心中的顾虑,刘家和李家的仇恨让他无法释怀。于是,刘秀双手一拍,李轶出场了。
事实证明,李轶就是李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很快,他就把刘演的心结打开了。
其实,刘演何尝不想早点起事,但当他听说这次的合伙人是李通时,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但是,当他听完李轶的“真情告白”后,对李通的看法顿时改变了,觉得此人值得合作。
《后汉书》里有一段对刘演的记载:“自王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这样一位心怀凌云壮志的雄人,这样一位视千金如粪土的牛人,这样一位求才若渴的贤人,这样一位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的人,面对这样苦苦等待的绝好时机,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他的内心是一团火,燃烧起来驱走黑与夜。
他的内心是一盏灯,点亮起来释放光和热。
于是,刘演很快和刘秀一起做起准备工作来,他变卖家产,组织人员……然而,就在他们忙碌而憧憬的时候,却传来了一个噩耗,李通家出事了。
原来,李通自从见到刘秀后,就认为他是个干大事的人,于是,回家后他也开始变卖家产,并且召集了所有亲朋好友准备举事。与此同时,他非常担忧在长安为官的父亲李守。如果不把李守接过来,那么自己举事那天,也就是父亲的忌日了。
于是,李通派自己的堂侄子李季到长安去“解救”父亲李守。也不知是从小娇生惯养,还是听说要革命,李季过于激动,或是过于紧张,总之,他走到半路就病了。病了还不打紧,更要命的是,不久他竟一命呜呼了。幸亏李季事先知道事关重大,还带上了一个随从。最后这个随从不辱使命,替李季完成了传达书信的任务。
在长安当宗卿师的李守本来逍遥快活,乍听到这样的大事,吓得面如土色,关键时刻赶紧找来自己的莫逆之交——中郎将黄显。两人是同乡,从小关系就很铁。因此,一见面,李守也就不再拐弯抹角,而是直奔主题:“我儿子要造反,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那大人是想反还是不想反呢?”黄显成熟老练,在没摸清李守的态度之前,不妄下结论。
“反字头上一把刀,我在长安干得好好的,干吗要去当土匪乱贼啊!”李守说着,长叹一声道,“可眼下我这个逆子的谋反会祸及老夫。眼前只有赶紧逃离长安才是唯一的保命之策。”
“非也,非也!”黄显见李守抛出了老底,也就直言道,“别人能跑,唯独你不能跑。”
“为什么?”李守的第一问出炉。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能跑到哪里去?只怕到头来会落得个抛尸荒野的下场。”
“那我该怎么办?”李守的第二问出炉。
面对李守的第二问,黄显充分发挥口才,开始了长篇大论,教会了李守三句话: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大义灭亲。
眼看黄显没完没了地说下去,李守赶紧打住道:“行,行,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他马上挥毫泼墨,一封洋洋洒洒的检举信写成了。接下来的事就交给黄显去办了。
王莽知道这件事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宛城的李家便被官府抄了家。
李通毕竟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及时听到了风声,当机立断跳上马,开始狂奔逃命。除了他,和刘秀一起去舂陵的李轶幸免于难,还有李通的族弟李松也侥幸逃得性命。除了这三人,李家大大小小共六十四口人全部被诛,焚尸于市。
杀了李家人,却跑了主犯李通,王莽一怒之下便要拿李守开刀。幸好这时黄显挺身而出,直言不讳道:“皇上不能杀李守!”
王莽虽然在气头上,但还是耐住性子,听黄显说了下去。
黄显拿出检举信,申述道:“皇上啊,李守知道儿子想造反后,马上检举揭发,并和李家划清了界限,他这样大义灭亲,皇上非但不能砍他的头,反而要嘉奖他才对啊!”
王莽一听,点了点头,心想:“对啊,有道理,杀了李守,岂不是叫天下人心寒。可是不杀,又难解我心头之恨啊!”于是,王莽颇为难地说:“这该怎么办呢?他的儿子现在还逍遥法外呢!”
“臣愿押着李守回南阳,让他劝说李通迷途知返。如果李通不听他的话,那就证明他这个做父亲的太失败了,不配留在世上,到时候令他自刎以谢皇恩好了。”
王莽左想右想,过了好一阵才幽幽地说:“就按你说的办吧。”
黄显为李守争得了一条活路,但在半路上,南阳太守甄阜的一封书信又把李守送上了死路。书信的大致内容是说抓到李家人后进行了突审,得知了李通造反的详细计划。
“想当皇上,想夺走我的皇位,也不照照镜子……你们李家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不杀光不足以解心头之恨!”王莽的怒火冲毁了理智,愤怒代替了仁义,他立马改变了主意,对李守下了格杀令。
黄显刚刚把李守从黄泉路上救过来,眼看好友又被逼上了绝路,他哪里忍心见死不救。于是,黄显立即打了一个小报告给王莽,中心思想是李守不能杀。
已经被黄显忽悠了一次的王莽不吃这套了。他看也不看这封小报告,就将其烧毁了,而且还加了一条批示,连黄显的头也一道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