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鹰扬德兰士瓦
16241200000021

第21章 新麻烦

4月,德兰士瓦高原最舒适的季节,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梁洪的心情也随着一切步入正轨,变得轻松起来。

铬铁矿的开采进入了稳定期,在矿场边建造的三座矿石冶炼场,每天能提供满负荷的三千元收入。基地的冶炼场,每天派出一辆正版矿车外出探矿,目前暂时还没有新的发现。

士兵训练也取得了成效,早期参加训练的上百名士兵,远距离和移动靶射击成绩已经有明显提高。新近造出来的上百名士兵,每天在老兵引领下,训练也不需要过于操心。现在他手下有士兵超过两百人,编制成五个排,班排长都选择军事技能和头脑相对突出的士兵担任。

对周边部落的统战工作也悄然展开。新造出来的传教士,具有三种语言能力,梁洪选择了汉语、荷兰语和科伊科伊语。虽然传教士不能像间谍那样刺探情报,但从隐藏身份角度看,已经很接近于地下工作者。卷曲黑发、皮肤微黑的两名传教士,满口纳马人的腔调,牵着匹瘦马游走在纳马人部落之间,兜售基地产的各种工具刀具。明面上他们是小商人,背地里却私下传播明教教义,偷偷发展着虔诚信徒。

格里夸人那边暂时还没有音信回馈,不过一起回去了七位有过培训的教徒,在原本就熟悉的亲朋故旧中传教,相比会比传教士更容易。

基地碉堡里,梁洪正伏案奋笔疾书,他在编写步兵操典。兵营是在单发黑火药武器背景下制造的,所以士兵接受的战术训练仍旧沿用线列步兵战术。现在已经无烟火药弹仓步枪时代,射程远射速快,马克沁机枪更是密集线列的大杀手,梁洪准备把手下士兵改造成散兵线战术。

散兵线就是进攻或防守时,每个士兵之间拉开较大间隔。战斗时,士兵散开成疏散的线式队形,先行火力准备,士兵以跃进方式运动,在运动中以火力消灭对方。防御时,在有利地形上构筑工事,对进攻之敌先实施火力拦阻射击,继以步兵反冲锋击退敌方。散兵线战术能把火力、运动和突击结合起来,在短时间内可疏开或集中,使行军队形与战斗队形迅速互换,攻防战斗。

但是这种战术对基层军官要求提高了,梁洪手下缺少合格的军官,并且系统造出的士兵纪律性强但缺少灵活性,现在只能寄希望用操典固化战术。通过增强士兵的条例自觉性,降低对基层军官的战术要求。

努力回忆着在军校里学过的军事史课程,进攻、防御、行军、警戒、宿营,工事构筑,把能想到的战术环节罗列出来,再把回忆出来的内容填充进去。最后,按照他对战斗的理解,把所有内容理顺,变得更合理更成体系。

墨迹越来越淡,只好停下来,将鹅毛笔探到墨水瓶中。这些纸笔都是上次从探险队手中缴获的,用惯了流畅的碳素笔,梁洪很不习惯这个时代的主流文具。用蘸水笔,写不了几个字就得打断思路,还需要回过头来重新思考。

突然,门外的士兵敲门报告。

“报告指挥官,矿场来了一伙骑兵,自称北方骑警队的人,要矿主亲自去见他们。”

骑警队,估计是布尔人官方的警察部队。梁洪头有些大,来到这个世界才三个月,麻烦便一个个接踵而来。德兰士瓦的军力可比他强大得多,二十二个民团约三万人,此外还有数千精锐的警察部队。为了同英国人抗衡,布尔人采购了先进的步枪、机枪和火炮,训练有素骁勇善战。以梁洪现在的力量,同布尔人翻脸打起来,没准翻手之间就被剿灭。

梁洪赶到时,十几名身穿草绿色军装的布尔人骑警,正在矿石冶炼场外呼喝奔驰,驻守矿场的士兵端着枪据守在里面。还好,还没有人打出第一枪。按照他的命令,士兵如果受到攻击,将会立刻反击。

税务官里贝克,对眼前的局面很生气。听说北面山地有人使用爆破开矿,他就带上骑警赶过来收税,没成想会演变成武装对峙。

“里贝克,你可要做个见证,这群黄猴子挑战执法,属于武装暴动。”

骑警队分队长加尔比·朱伯特对税务官说,神态跃跃欲试。

里贝克担忧地又看了看土著人手里的步枪,像是很早以前德国产的,子弹绝对能打死人。

“他们有不少人,我看还是回去调整个骑警队来围剿吧。”

“不用,他们手里都是单发的破枪,十几年前的老家伙,没准连膛线都磨光了。”

加尔比不以为然,刻意掂了一下手里的毛瑟1896步枪,刻意扮出一副英雄的模样。十七年前叔叔的照片就是如此,朗峡之战,奠定了德兰士瓦共和国现在的基石。

对于这位官二代,里贝克很头疼,加尔比的叔叔皮埃特·朱伯特,德兰士瓦再次建国的英雄,现任副总统兼陆军总司令。正考虑用什么说辞来说服,恰好看见北面腾起的滚滚烟尘,从烟尘中钻出来的几十位骑士。

“加尔比,不要冲动,矿场他们搬不走,教训这群黄猴子的机会有的是。”

说着,手指向对方驰来的援兵。

是的,搬不走,梁洪心中忧虑的就是这点,不过不是矿场,而是基地。不过还好,到来时,双方没有真打起来,否则他也只好先灭掉眼前这伙布尔人,再考虑将来如何面对。

骑马而来的增援从侧后包抄过来,堵住了骑警的后路,让原本张狂的布尔人紧张起来。打徒步的土著,他们可以以少胜多,打不过还可以退走,但是对上骑兵,结局可就不好说了。

“我是德兰士瓦共和国北方地区税务官,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

里贝克挺身而出,他虽然算不上勇敢,但布尔人性格坚韧绝不怯懦。

听到对方自称税务官,梁洪悬着的心放松了些,紧握步枪的手指稍稍松开。布尔人贪婪却不凶残,凡事都先划下规矩,虽然有时候规矩很苛刻。

“我是负责矿场警卫的头领,见过税务官阁下。”

不很流畅的荷兰语,他最近语言又提高了不少,大致能表达清楚。布尔人很瞧不起土著,所以只是自称警卫头领。

“你个野蛮人,税务官的事情超出了你的能力,让你们老板出来讲话。”

“我们老板回德国了,恐怕要过些日子才能回来。”

梁洪不理会布尔税务官的语气,当场编排出个德国幕后老板。德国是目前布尔人最亲近的盟友,德兰士瓦总统克鲁格更是同德皇威廉二世建立了私人友谊。

“原来是德国朋友,你们老板叫什么名字,是否有合法的开矿手续?”里贝克言辞和缓了不少。

“我们老板叫保罗,至于更复杂的全名,咱们人笨,记不住。”

梁洪给不存在的人,编出了个很大众的名字保罗,德国人最常用的。

“至于开矿手续,那咱们就不清楚了,老板付薪水雇咱是为了防备抢劫。不过听说当初是想找金矿的,结果只挖到铁矿,只能打些刀子锤子,卖给部落里的人。”

梁洪俨然一副多嘴的警卫头子模样,凑近了里贝克身边,低声说。

“好像赔了很多钱,咱们都担心警卫的这活还能干多久。”

“原来这样,等你们老板回来,让他立刻去比勒陀利亚矿产部备案,然后去税务局交税。”

里贝克满脸不耐烦的样子,同卑贱的土著交往,是布尔人公认丢身份的事情。

“你们这里按每天开采十马车铁矿计算,每天要缴纳一英镑的矿产税,先补交一个月的税款。”

说着,拿出税票本,写好了税票交给梁洪。

兵营中,身材高大的白人传教士走了出来。刚造出来的,会讲德语、荷兰语和汉语,作为特例没有用数字编号,梁洪给起的新名字保罗·施密特。施密特是德国人中常见的姓,常用的名和姓的组合,在德国重名的恐怕有成千上万。保罗就是梁洪准备推出来的矿场老板,布尔人的麻烦今后还会再有,眼前的矿场登记和缴纳税款,就必须解决。

布尔人原本是种田的农耕开拓者,后来发现了金矿和钻石矿便眼红了。矿场投资者大多数是外国人,于是心有不甘的布尔人祭出了杀器收税,对开矿课以重税。比如给铬铁矿开出的税款,如果是普通的铁矿,每车大概也就价值两银元,光税款一项就拿走了将近收入的一半。好在当时税务官看在德国老板背景下,在产出数量估计上松了手。当然他更不知道,系统收购冶炼后的铬铁矿,每车收入能达到一百元。英镑是金本位货币,一英镑含金量7.32克,按照金银比价34倍计算,1英镑大概相当于10银元。

去德兰士瓦首府比勒陀利亚,势在必行,梁洪准备亲自去。系统所造人员都很死板,即使传教士比士兵头脑灵活些,也不足以在官方层面灵活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