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16142600000004

第4章 藏式建筑的特点

第一节藏式建筑的设计种类

雪域高原,气势磅礴,壮观非凡。巨大的山脉纵横交错,无数的江河川流不息,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茂密的原始森林如绿色的海洋,辽阔的羌塘草原一望无际。在那广阔的天地间,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记载着高原千秋万代的沧桑剧变,反映着藏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寒冷、干燥,且降雨量较少等独特的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建筑设计和房屋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在我国建筑领域内独具特色,也受到世界范围内的高度重视。

一,平面设计

藏式建筑一般以柱网结构的形式布置平面,同内地民居的较大区别是开间和进深基本相等,有的进深小于开间,这是最适应高寒地区的平面布局。因为历史上高原地区室内采暖主要借充足的阳光,如果进深太长,取光采暖就会受到影响。这是采用方形平面的主要原因所在。

藏式建筑的平面设计以一柱平面为单位,一般柱距2米到2.5米左右。梁跨和柃跨均为以上的尺寸。一柱间也就自然形成了方形平面。绝大部分的房屋梁跨大于柃跨几十厘米,通常梁跨为2.3米到2.5米左右;柃跨为2米到2.3米左右,这样形成了开间大于进深的基本平面。另外,这种平面的形成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藏民族生活、居住的习惯。传统上,藏民族起居和吃喝都在一起,一切生活都以房屋中央的火灶为中心,一般家庭主妇做饭烧茶后,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可见,方形平面最适合这种生活方式。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居和灶房分开,但基本的生活方式没有什么改变。此外,室内家具的摆设也以适应这种设计而布置。最基本的家具包括一对藏柜,高1米或1.1米;长1米或1.2米;宽0.45或0.5米左右。一对藏垫(藏式床)长1.8米或1.9米;宽0.8米或0.9米;高0.4米左右。藏式床集日常的起居、交谈、吃饭和休息的功能于一体,顺南墙窗前L形铺设,形铺设,有的设置三四个床不等,主要是依房间的大小和人口的多少而定。床前摆设方形桌或条形桌,条形桌应是一对,也是顺床前L形摆设。一对藏柜必须靠北墙横向摆放,这种规范式的传统摆设也是形成方形平面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不光是房屋的修建,家具的摆设也都是围绕一个方形平面而设计。这种平面无论是从简陋的民居到豪华的宫殿,还是从简易的修法洞到宽畅的集会大殿,都以方形柱间为根基而形成。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殿”的哲蚌寺集会大殿也是方形柱间组合而成,可容纳一万多人的大殿实际上也是进深小于开间的一个大平面。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藏式建筑的平面设计特点就是一个方形。除此之外,方形平面的出现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过去木材运输只有靠人力和牲口的状况下,2米左右的木材搬运较方便。由此出现了2米左右的梁柱和木柃,随之也就自然形成了这种方形的平面布局。

二,立面设计

藏式建筑的立面设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它给人一种厚实、坚固、稳重的感觉。这种厚实、坚固的墙体和稳重的造型设计,如石墙体或夯土墙等都采用厚厚的墙体材料,正适合高原寒冷、风大等自然环境。在早期没有玻璃等挡风材料的情况下,建筑立面运用狭小的门窗,以此来保持室内的温度。另外,古时候由于部落与部落、地区与地区之间经常发生纷争,坚固的墙体和狭小的门窗在战略上就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这些都是立面设计的主要因素。有的地方的藏式建筑中也有一定数量的热带雨林地区的木板墙和芭蕉叶覆盖的建筑,这些都是因地制宜的产物,各具特色。

三,层高设计

藏式建筑一般来说都采用较低的层高。其根本原因是尽量降低层高而减少室内寒冷,保持室温。另外,用作房屋结构的木材,在古时候靠人拉肩扛或借牲口驮运的条件下,木柱等材料长度2米左右是最为适宜的。因为气候的原因,家里的床垫也比较低矮,没有热带地区所采用的高床。配合床的高度,家里的茶几、方桌、藏柜也都较为矮小。这样,人们踏入这种传统层高的房间也就不会感觉压抑,反而让你倍感亲近、舒适、温暖。由此,高原地区采用低层高设计的原故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一位从内地来的游人在藏族地区过冬,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情况下,选择高层房间和低层房间的冷暖差异很大。

四,材料选择

(一)墙体材料

1.夯土墙体

藏式建筑设计中的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就地取材,其次是依据所建房屋的等级标准和主人的财力资本决定的。如阿里地区,要么石材较为缺乏,要么石材质量较差,当地人就运用夯土墙。夯土墙的优点是夯筑比砌墙快,无需大量的技工,加上夯土房屋比较暖和,整体性较好,有一定的抗震性。缺点是墙体比较笨重,占面积,表皮层不结实,墙根较易酥碱。

2.土坯墙体

土坯墙是较为简陋的墙体材料,广大农村地区普遍采用,厚度0.3或0.45米不等,室内隔墙也有0.2米厚。土坯砌筑的民居,优点是取材方便,土质要求不高,砌筑较易,造价也低;缺点是墙体不太坚固,易被雨水渗透,必须要做表面的粉刷。

3.块石墙体

拉萨地区采用花岗岩石砌墙体,这是藏族最好的墙体材料。早期没有专门的采石工,到了20世纪初,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才开始培养采石工,有了较为规整的砌筑石块。民主改革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采石技术有了蓬勃发展。随着此项技术的提高,块石墙体得到全面推广。块石墙体比较坚固,尤其是表面坚硬,不需要做什么表面处理,与夯土墙一样,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缺点是造价高,需要较高的砌筑技术,材料运输费时、费财、费力。

4.片石墙体和卵石墙体

片石墙体出现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雅江、丹巴县,阿坝州黑水县、大小金川地区。当地花岗石缺乏,但有青石片。青石片砌筑要求高,费时,但一经完工也十分美观。著名的康定和丹巴等地九层高的古代碉堡,就完全是由这种青石片砌筑而成。它最大的优点是墙体连结得好,造型美观,砌筑中灵活性强。

卵石墙比较罕见,传统习惯中,卵石是不能拿来砌墙的。但是石材较缺乏的昌都地区察雅香堆镇和芒康县的有些地方,就是利用河边的大卵石来砌房,砌筑得相当规整,且能砌两层。它有自己独特的砌筑方式,就是耗费的泥巴要多一些,还需要一些块石或片石砌墙角。卵石墙砌好后不仅外观美,而且建筑相当牢固。现在,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老百姓可以到很远的地方采集好石材。长此以来,导致了这种卵石墙的技术也慢慢走向失传的边缘。

(二)屋面材料

1.平顶屋面

平顶屋面主要分阿嘎屋面和黄土(黏土)屋面两大类。其中阿嘎屋面等级高,费用大,施工也较复杂。阿嘎土是一种风化土质,有一定的粘结性,可防水。打制阿嘎土首先要在木结构楼层上铺设一层扁平卵石或青石片,厚10厘米以上,主要起防腐作用。当屋面漏水、下面的木结构被渗水浸泡时,这层卵石层可以起通风、晾干木结构的作用。铺设石层后,为了稳定卵石层和作为阿嘎土的垫层,还需铺一层黄土,其厚度为10到15厘米左右。然后是铺粗阿嘎层厚达10厘米左右。粗阿嘎是通过人工打制,历时几天,打制时用力不能过猛,但要密实。打制完成后,面层上还要铺5厘米左右的细阿嘎,人工拍打几天时间。拍打工具是把碗大的圆形青石片打孔,插入一人高的木棍,人们边歌边踩,步调一致。打制达到标准后,表面上再涂抹几道榆树皮汁和青油,然后让它自然风干。其显著的优点是防水性好,除了每年进行必要的养护外,不论降雨多少,都无需担心漏雨。然而,如果出现阿嘎打制不密实,或房屋楼层木结构发生弯曲、变形甚至断裂的问题,阿嘎面层就会开裂,雨水就会顺裂缝而入,使阿嘎受到极大的破坏。阿嘎土一般在藏族各地都较普遍,但也不是到处都可以采到。因为阿嘎土层是地质运动撞击形成,潜藏在地表2、3米下,一般只有几十厘米厚,最多1米左右厚。所以阿嘎土的开挖是比较困难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较为严重。

黄土屋面是藏族最普遍的屋面材料,各地寺院的僧居、老百姓的民居,特别是被人们广泛关注的拉萨老城的大部分民居都是采用这种屋面。具体做法有:在卵石层上铺15厘米左右的黏性很强的黄土,由打制的人边踩实边找排水坡度,除用脚之外,有时用木板全面拍打,但时间没有打制阿嘎土那么长。打制完后,在面层上再铺5厘米左右的屋面黄土(各地都能找到、有一定粘性又不开裂的一种土,如拉萨周边民居用的堆龙玛区山沟里的一种铁红色土),小工们再上去踩平、踩实即可。

2.斜山屋面

斜山屋面采用木板、石板以及芭蕉叶等作为屋面材料。

木板屋面的设计做法同内地汉式屋面相差不大,屋面所用的木板必须是劈开的,不能是用锯子锯出来的,而且做木板瓦也要求选用抗腐性较强的木材。

石板屋面采用青石板,在整体布局上,尽量选用大片的石板,但也要小石板搭配,才能有很好的防雨功能。木板和石板屋面的木结构同汉式建筑大致一样。只是藏式建筑的斜山屋面是在首先做好平顶层的基础上再搭好斜山屋架,然后才铺设木板或石板屋面。这种平顶层的做法与传统的黄土屋面的做法是一致的,只是平顶的黄土无防雨的要求,而主要是起保暖功能和作为上屋架时的作业场地。高原森林地带总的气候还是比较冷,这样的平顶层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

五,典型的几个建筑类型

(一)宫堡建筑(宗山建筑:藏语里碉楼称为“宗”大多建在山上因此称宗山建筑)

宫堡建筑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历史上吐蕃藏王、部落头领以及地区或宗政府所在地,不仅蕴涵着他们至高无上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保证了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建筑体型的高大,整体建筑的坚固,同时也考虑易守难攻的防御体系。另外,这类建筑绝大多数都是在山上建造的,依山修建的宫堡建筑,以地垄墙体抬高砌体,山体和建筑合理结合,顺山形往上砌筑,是这类建筑的特点。具体设计做法如下:

1.地垄墙的设计

山上建筑设计,首先要布置好作为基础部位的地垄墙体。根据上部建筑的规模和山的形势,控制地垄墙的层次,有的只有一、二层,也有多达四、五层不等。地垄墙主要为竖向布置,以外墙横向连接,如果地垄进深较长,也在一定的距离内设置横向墙连接。地垄墙根据整个建筑的高度和山体连结的需要等情况来确定其墙厚,如布达拉宫的基础地垄墙宽达3~4米,一般城堡的底层地垄也有1~2米宽。地垄墙的横向外墙要留通风道,地垄层次的外墙上也留有小型的窗户,不仅解决了通风的问题,还有利于采光。通常情况下,地垄不作为人的栖息地,个别地垄用来存放一些柴火或牛粪等燃料,原因是地垄空间都为2米左右的长方形平面,也就是说地垄墙的设置均以顶层建筑的柱距所确定,地垄墙的层高也是根据山体坡度和上部建筑面积的需要而确定其层高,一般情况下地垄层高和房屋层高是基本相同的。

山顶建筑的设计中,把地垄作为基础和抬高整体建筑的主要措施之一,藏族山体建筑无处不在,设置地垄形式的墙体,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人、财、物力。如果采用整体墙做抬高上层房屋的基础,不仅耗费巨大的劳动力和大量石头等建筑材料,而且由于整个墙体的自重和下滑的推力,很快会导致整个建筑向下滑移、开裂甚至出现倒塌的危险。因此,山体建筑采用地垄墙的做法是古老建筑中非常先进优良的建筑手法之一。

2.墙体收分

山体建筑的另一个成功手法是墙体收分。合理的收分,不仅能使建筑同山体融为一体,对高大的墙体起到稳定加固的作用,同时也能节约一定的石材。然而收分墙设计也有一定的难度,在以往没有完整、全面的设计图的时代,石匠师傅必须要有很强的计算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否则房屋还没有修建起来,收分已收完,这样的情况在著名的布达拉宫的局部也曾出现过。收分墙的砌筑技术要求同样也很高。藏式建筑没有采用模板或拉线的习惯,完全靠石匠的目测来确定收分的限度,成功的收分可以像从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样,几乎毫厘不差。

收分的大小取决于墙体本身的高度和山形坡度的大小,收分大则有10%,一般有3%到5%左右的斜度,大的可能达到10%。墙体收分一般指的是墙面外侧,内侧面一般不做收分,但根据房屋布置或其他原因做收分的也有出现,都是设计者采用的一些不同手法罢了。

3.平面布局

山体建筑与平地建筑有所不同,每一间房屋都从底部地垄抬起,与山体连结,形成平面。山上的建筑通常平面部分都不会太大。然而像布达拉宫这样,山体整个被建筑包围的,山顶也能设置一定规模的院子或广场的不多。总体上,大多数山上的城堡建筑都无院落或广场。不过不管大小,每一座城堡建筑都会设有大堂一至两间,作为公共的活动场所。此外,也要设置主人的就寝等生活方面的用房,这些房屋根据主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实力等情况来确定面积和标准等级。有条件的,在宗山上分别设置夏宫和冬宫,如古格王国城堡。山顶建有各种宫殿和用房,属夏天居住区;而山顶往下挖2~3米,设置山洞式的一套房屋,则是国王冬天居住所用。

宗山城堡出现在古代战争频繁年代,完整的防御系统是不可缺少的。防御设施结合上山坡道,巧妙地利用地形,坡道城墙和局部碉堡连结成完整的防御工事。如古格城堡,从上到下设置五道城墙,墙上留有射箭和监视窗口,构成了十分系统和完整的防御体系。

(二)寺院建筑

寺院建筑在藏式建筑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建筑质量和造型上都十分讲究。寺院建筑属公共建筑群,主体建筑是全寺的集会大殿,是高僧讲经说法、僧人们集聚诵经、众僧举行各式佛事的场所。因此,集会大殿必须能够容纳全寺喇嘛的要求,大殿内侧和左右设置一些配殿,以解决供奉佛像和作为护法殿的功能。

寺院建筑除了集会大殿外,还有另外一些重要的佛殿。有些佛殿同集会大殿相结合,如哲蚌寺大强巴佛殿,就是采用同集会大殿相结合的做法。有些佛殿则单独设置,主要是为了显示其重要性,如扎什伦布寺的大强巴佛殿。还有一些是取决于地盘的大小。

大寺庙如藏族的三大寺,还分几个学院,藏语称“扎仓”。学院也有集会大殿,面积略小于全寺的集会大殿,其功能基本相同。

集会大殿设计有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是门厅,门厅有敞开式和封闭式两种。哲蚌寺措钦(全寺)大殿的门厅就为敞开式,进深只有一间,即一柃跨。色拉寺措钦大殿的门厅则为封闭式,门厅两边用墙体封闭,故称为封闭式。此门厅进深一般有两跨空间,相当与两个进深。门厅的中央设有大门,是出入的主要通道。

其次是大殿,大殿左右两侧还要开门。大的集会殿,如哲蚌寺、色拉寺的大殿,左右两边都开设小门,供佛事、法会结束后疏散僧众所用。厨房与大殿之间也有通行的入口。大殿内柱子多少是依据寺庙的人数和资金情况而定,多则二百多根,少也有十几根。总的原则是上面提到的,开间大于进深,且要求为长方形,当然也不排除个别的大殿呈方形。

然后是佛殿,大殿内一般设有佛殿(静堂)。大殿面积大,可设三间佛堂,其中小静堂也许只有一间,这种静堂通常要比大殿高出一些,这样不仅突出了建筑的层次感,更重要的是体现对佛的尊重。

再就是大殿的二层。设计上没有特殊的讲究,只是在门厅上方设一大间客厅,供僧官们召开会议、商讨事务或接待贵宾所用。长此以来,这已经成为各寺院普遍采用的做法。

最后是僧居,僧居有院落式或单排式,通常面积小、层高低、设计比较简便,因为僧人出家,都要过清贫的生活,无需太多的财产、摆设。其做法是在传统的一间柱的方形平面基础上,竖向加隔墙分为两间,然后又把长方形的半间横向设隔墙分内外两小间,内屋住师父,即长者,外屋是小厨房,徒弟也住在这里。这种建筑一般采用外走廊,供人通行。也有以内走廊的形式两边设置房间,这样的平面,组合较紧凑,占地面积少,但北侧的房屋采光差,比较冷,过去一般分给刚入寺的喇嘛。随着僧人岁数的增长和等级的提高,居住的房间也相应改观。有些乡村的寺庙,僧众不多,加上地皮也宽余,他们的僧居一般都是独家独院式,内设有小经堂、起居室、小库房、厨房及小弟子的卧室等整套房屋,面积约为一两百平方米。它的平面布置接近于民居特色,但更紧凑,也没有专门设置牛、马圈或堆放草料、柴火的场地。严格意义上,这种乡村寺庙的僧居没有按教规的标准来执行,按佛祖释迦牟尼在《戒律经》里所训,僧居只需满足立、睡、坐的基本要求即可,其他都是多余,这也是对出家人的基本要求。

寺庙建筑的规划设计还有颇深层次的宗教意义,如被称为藏族第一寺的桑耶寺,布局就是一个完整的佛教世界形成图。中心殿为象征世界中心的须弥山;东、南、西、北四座大殿为四大部洲;周围八个小佛殿象征八小洲;南、北黄白两个殿为日月殿,主殿四角的白、绿、黑、红四个塔象征四大天王;外围城墙形成整个宇宙的外界线。这是一座全局布置上十分完整地体现了宗教世界图的建筑,但是从纯建筑角度,没有特殊的风格,这也许是闻名遐迩的桑耶古刹美中不足之处吧!

有的寺庙建筑,还根据佛教本尊佛的坛城造型而修建。如江孜白居寺集会大殿,相传是以本尊胜乐佛的坛城造型而设计。这座殿堂平面十二角,确实同坛城平面相似。另外,阿里普兰县科迦寺的觉康殿,也是十二角的平面,而且立面上的边玛墙及重叠的檐口做法也具有坛城殿的造型。第巴·桑杰嘉措在设计布达拉宫西大殿时,以大殿四面的不同颜色来体现佛经中“时伦佛”的坛城色彩。这些都是抽象的表现手法,不可能从各个局部都勾画出来。然而随着佛教的兴盛,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佛学高等学府,它们的功能不光局限于信徒群众朝拜和供奉,还是作为僧众进行授课、学习佛学和辩经等一系列佛事相关活动的场所。以整个寺院的布局要考虑集会大殿、各学院大殿和辩经场,以及僧居和其他一些僧众的生活用地,很少有像以前寺庙那种抽象的布局了。

(三)民居建筑

民居是藏族最为普遍的建筑类型,是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主要有农区民居和牧区民居两种类型。民居最能体现当地的生活水准和生产方式。不同地区、不同建筑材料,催生了不同的民居类型。总体而言,农区的民居大同小异,这里将它的设计方法做一些分析。传统民居多为平房,也有一定数量楼房。近些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修建楼房的农户也越来越多。

农区民居的平面大多是“凹”形和“L”字形,中间设一大间,是全家聚集和活动的场所。一侧设有厨房,也是全家吃饭的地方。另一侧设有库房和卧室等。房屋层高较低,即两三米左右,主要受建筑材料及运输等条件的限制,其优点是既节省材料,又可达到冬季保温的效果。

外围院落一般都很宽敞,但十分简单。有的用土坯砌筑,有的仅用杂木做简易的围栏。院内设置必要的附属建筑,如牛、羊、猪圈及杂物棚等,同时也可以作为晾晒谷物和全家老小户外休息的场所。

凹字形平面的屋面,中间设有阴廊,作为室内外的结合处。农民们劳动归来,身上粘了很多土尘,不直接进入室内,就在廊子底下休息或换外套,平时也在此搞一些副业,如缝纫、织氆氇等。

传统农区民居的主体结构形式,可以说是土坯墙。土坯就是打制后直接晒干,不经过烧制过程,所以强度较低,但造价低,砌筑方便,农民朋友喜欢采用。

整个房屋修筑方法是:基础用砾石或碎石填制,地面以上砌片石墙,高50厘米左右,有条件的砌至窗台,再往上用土坯砌筑。土坯墙的外墙面做手指纹的粉刷,雨水可以顺纹路而下,是很有特点的粉刷办法。室内地面及屋面均用粘土打密实而成。处于这个等级的居民是做不起阿嘎土楼、地面的。在过去传统的民居里,室内及门窗不做任何彩画,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平民谈不上什么彩画装饰,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用面粉在烟雾熏黑的梁柱和墙壁上绘制简单的吉祥图案和“扎西德勒”等藏文祝愿词。这些都是十分简单的装饰,但是在一片黑色的底面上用明显的白色做图案,还是别有一番趣味的。近几年来,在富民政策的推动下,各地的农、副业有了喜人的发展,农民腰包鼓了,盖起了新房,有的还盖了楼房,门窗和室内都做了彩画。但是由于他们刚刚走在致富奔小康的起步阶段,民居墙体等仍旧是土坯等简易材料。

(四)牛毛帐篷

藏族高原上的藏民族有史以来主要以游牧为生,游牧流动的生活成为藏民族的主要生活方式。虽然在漫长岁月里,过分发展畜牧,导致草场退化,环境恶化,牧民一步步转入农业,走向定居生活但整个藏区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这里的人们仍在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

藏民族本身就是从游牧民族发展而来的,正如著名历史学家更墩曲培先生在《白史》里提到的一样:“现在所有藏民族中,牧民的生活方式、语言等各方面最接近古代藏族的生活习气和居住方式。”据《柱间史》等藏文史书记载:藏王聂拆赞普的颇章,当初未用土石建筑,而用鹿、虎、豹皮做帐房。转唐书中也有这样记载:“有城廓庐舍不肯处,联毳帐以居,其人或随畜牧而不常厥居,贵人处于大毡帐,名为拂庐。”

迄今为止,在那曲和阿里地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的藏民地区仍有很大部分牧民以帐篷作为主要居住场所。帐篷的种类很多,有动物皮帐篷,如老虎皮、豹皮、鹿皮以及羊皮,有毡房和布类帐篷,也有绸缎帐篷等等。其中牛毛帐篷最为普遍,是最经济,最适用的一种。其造型多样,平面形式大体分为长方形、正方形、八角形和十二角等,面积小则4平方米,大则40多平方米。西藏阿里一带牛毛帐蓬较小,青海和四川的牛毛帐篷则大得多,帐内中轴线上设立柱子,立柱用坚硬细木杆,数量根据帐篷大小确定,大多为四根,纵向排列。帐内中心高度一般为2.2米,边围高度在1米左右,根据帐篷的大小,外侧用牛毛绳固定在木桩上,再用小木杆顶拄绳,形成内部空间。用于大型活动的如部落聚会或牧区寺院的集会大帐篷,都有几十根柱子,面积可达100平方米,容纳上百人。

牛毛帐篷多为平地上设置,但那曲边围等天气十分寒冷地区,也有半地穴牛毛帐篷,地穴深度为0.5~1米不等。

牧业较发达的牧区,一户牧民拥有几顶牛毛帐篷,除了住人的大帐篷外,还有为小牛羊保温的简易帐篷,以及放牧人自带的小帐篷等等。牛毛帐篷搬迁时,可以分几大块来打包,用牦牛驮运。牛毛具有防腐、防晒、防潮等性能。高原牦牛的毛织成的帐篷不怕烧火烟熏,也不怕日晒淋雨,牛毛帐本身编织得比较粗糙,烟可以从细微的毛孔中散出去,但这些小孔中有更细的牛毛,又不会把雨水渗透到里面。我们老家曾有人进行过试验,一个崭新的布帐篷,同牛毛帐篷一样,一年四季打在那里,到第二年就完全破损,一抓就烂。牛毛帐篷具有经久耐用的特殊性能,在高原强烈的太阳下,日晒雨淋十来年还能继续使用,比布帐篷和毡包的使用寿命长多了。牛毛本身还具有一定的抗寒性能,所以牛毛帐篷也比布帐篷暖和得多。在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即使到了如今科学技术发达的年代,也没有更好的材料代替它。

牛毛帐篷是牧民简便、经济、方便的住宿场所,是牧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是高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宝贝。距今上万年的远古时代,高原人用打猎的动物皮和树枝盖起简陋的篷盖,或者住在山洞或地坑里,用动物皮和树叶等来挡住雨水和寒风,这些都是今天牛毛帐篷的前身。到了20世纪,阿里和那曲最偏僻的牧区,仍然有人住在野毛牛皮封盖的地坑里。因此,牛毛帐篷是在漫长岁月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几千年的劳动、生活中得到完善。比如,蒙古包比牛毛帐篷温暖,挡住风沙和雨水的性能更好,但是藏族高原上为什么没有使用呢?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藏族和蒙古之间,一千多年前就有来往,特别是元朝以后,关系更为密切。元朝掌管下的萨迦,地方政权官员从衣冠、坐骑的装配、官员称呼等各个方面模仿蒙古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甘丹颇章政权的全套做法。地方政府官员的称呼,如达赖、额尔弟尼、太吉、杂萨、巴图尔等都是蒙语,地方政府四个噶伦的官服、大活佛出远门时的服装也是蒙古和满族的服饰。在五世达赖时期,蒙古大队人马来拉萨是最平常的事。大昭寺的西北角,现在的定结林寺所在地,当时是一片空地,蒙古队伍在这里打蒙古毡房,也就是蒙古包,这个地方后来修了很多民房,但一直都叫“青古尔”,“青古尔”是毡篷的意思。当然蒙古人也通过对藏传佛教的信仰,学习藏式建筑,所建造的寺庙都是纯藏式建筑;学习藏文,蒙古喇嘛念的是藏文的经书;起藏族的名字,如“巴特尔”、“扎木苏”、“格尔藏”等都是完整的藏族名字。我列举这些例子都说明,两个游牧民族的后代,在生产和生活方面都在相互学习,相互模仿。可是,藏族始终没有学习蒙古包的使用。有人说是因为藏族牧民不具备建造蒙古包的条件。如果说一般的牧民没有条件也许可以理解,但藏族各大牧区有很多富裕大家族牧民,有牧民头人家族,还有历史上那曲羌唐中心区域独霸一方的土匪家族,他们都没有去学习用蒙古毡房。历史上有没有人用过、有没有人进行过试验,不得而知。我们清楚的是,藏族牧民在19世纪、20世纪前后是没有用过毡房包的。

但是,牛毛帐篷却遍布整个青藏高原,从西部的阿里到东部的甘南牧区,相隔两千多公里的范围内,所有牧民都采用牛毛帐篷,其材质,使用方法爷全部统一,只是帐篷的样式有所区别。按照牧民的习惯,可以分几种样式。一种叫塔式帐篷,这是牧民自己的称呼。像塔实在有点牵强,说塔座更像一点,整个造型接近方型,顶篷也较为平缓,牛毛帐篷中轴线上立杆,架空形成内部空间,在甘南青海等地广大牧区使用。另一种叫龟壳式,四川甘孜木雅地区多采用这种样式,外形十分逼真。帐篷以手工织成,也不用编织架,能干一点的家庭主妇都会编织。平时把牛毛线织好后,一大把固定在木桩上。这种线为底线,编织人席地而坐,然后用另一团毛线开始编织,编织出来的帐布宽25厘米左右,再把一片片帐布缝制成帐篷。用了几年以后,顶层部分被太阳晒得最厉害、也是承受雨水的主要部分,损坏较重,牧民就把一片片毛帐逐步向下移位,顶层用新的帐布,旧的慢慢换到围栏部位。

第二节藏式建筑的门窗特点

藏式建筑的门窗有各种造型,尤其是神殿和宫殿的造型极为丰富,而且是重点雕刻和装饰的地方。门窗的樘子和上边的挑木,还有窗扇和门板,都要进行各种装饰。例如:拉萨大昭寺主尊释迦牟尼殿和千手观音殿的正门、阿里古格城堡遗址红庙殿堂的大门、普兰县科迦寺大经堂的正大门、拉萨罗布林卡达丹明久颇章的铁箍正门,以及布达拉白宫主入口门厅上的木雕和铁箍等装饰都堪称经典。窗户上也有做各种木雕和图案装饰的习俗。木雅地区近千年历史的古老佛殿,窗户和过梁上做了简洁古朴的狮子图案。布达拉宫日光殿窗子上也做了雕刻装饰、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前往北京时,非常欣赏内地的雕刻艺术,后来他在罗布林卡西侧新建坚色颇章时窗扇等处就雕刻了道教八仙过海的装饰。普通民居的门窗,也是按每家每户的经济条件以及各自的欣赏习惯尽量做得好看一些。在门窗上口,设制门楣和窗楣的做法,就像给人的面孔画上眉毛,起到了美观的作用。当然,实用上也起到了遮挡雨水的作用。现代水泥房屋火柴盒式的窗户和藏式建筑有窗楣的窗户相比较,人们能从其造型中领会到有无窗楣在造型上的区别。

一,门的特点

历史上已经定型的藏式建筑的房门高度存在稍微偏矮的状况。不管是阿里和卫藏等木材比较缺乏的地区,还是昌都等森林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房门高度基本相同,低一点的一般有1.5米高,高一点的也只有1.7米左右。不仅是普通居民的房门高度偏矮,连寺院的大经堂正门高度也只有1.8米左右。就是举世闻名的布达拉白宫西日光殿的正门,实际洞口尺寸也只有1.6米高,仅仅相当于欧洲国王宫殿正门的三分之一。这让世界很多游客或考查人员都感到意外,不习惯于这种矮小的房门,一不小心就容易撞头。尤其是古老的乡村房门更小,进门时感觉是从窗户钻进去的。在藏语的习惯语法中,进屋不叫“进”,而是叫“钻”。使用“钻”这个动词可以说明,从自古以来,藏式建筑的房门就有狭小的特点。藏式建筑的房门不仅高度矮,下边的门槛还高。拉萨民间有一种传说:从前,拉萨地区流行一种疾病,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死人日益增多,以至于送尸体的人都忙不过来了。许多死人起尸还魂,跑到街上去接触过往行人,被接触的人也变成了僵尸。不过僵尸不会弯腰,也不会抬脚,就像现在电影里的僵尸一样。从那时起,拉萨居民就把房门制作成了上边矮,下边高的形式。这只是藏族民间口头传播的藏式矮小房门的来历,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而且不仅拉萨有房门狭小的特点,藏族其他地方同样有这个特点。实际上,从这种传说的侧面,可以推断,古人是在采取一些措施,防御入室者的侵犯。

我们从远古历史的角度,分析一下藏式建筑的房门狭小的原因。回顾历史,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的古人们建造房屋,既是为了躲避风雨和寒冷,更重要的是防御野兽侵袭。那么坚固的房屋骨架和守卫的房门就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藏族的祖先们除了把房门制作牢固之外,为了守卫方便,把门修得小一点也是必要的,这样能随时关闭,抵御外敌入侵。昌都卡若遗址的古老房门只能看到一处小的空隙而已,跟它几乎同一时代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复原中,进出房门也只留下了那么一点空隙。这种现象说明了古人们防御猛烈野兽、保护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状况。翻开藏族历史记载,在古代,家族与家族、部落与部落之间常年互相征讨、互相残杀,百姓们的财产常常被土匪抢劫,面对这种生存压力,不管是乡村还是庄园,每家每户都把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考虑。当时,房屋成了重要的营地和安全地带。保卫家乡和呵护自家是第一任务,除非丢下房屋,家破人亡那是另一回事。

藏族建筑中的防御体系是比较全面的。从古格城堡遗址;山南朗赛林庄园;拉萨墨竹贡嘎“迦玛赤康”城堡;萨迦南寺城墙、角楼、护城河环绕的防御体系可以看出,防御功能齐全、作用明确。但是,大家还没注意到普通民居的防御特点。作者经过多年考察得出的结论是:藏式房门体现了藏式建筑最基本的防御功能。虽然上面已经提到的护城河、围墙、堡垒、角楼等都具备防御敌人的功能,但最终的防御关卡是房门。为什么要给入侵者开一个宽大的方便之门?因此,在藏族各地都出现了房门狭小的做法,而且一直坚持下来。我们从实际考察中可以知道,传统藏式房门净高1.5~1.6米。古代的战争和抢劫都要进入房屋战斗。敌人进屋时,里面的人英勇善战也好,被迫反抗也罢,都要斗一斗。当敌人从狭小的房门入侵时,房门比一般人的身高偏矮,敌人不得不低下头,此时是里面的人用长刀或斧头砍下去的最佳时机。有句谚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体现在这里。房门是防御敌人的最后堡垒,为了保护自身,要把房门制作得坚固狭小一点是世间常识。

藏式房门有制作狭小的历史渊源,到目前为止人们还在沿袭这种传统。当今社会时局稳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很多人遗忘了藏式房门的这些作用。但出于习惯,各地农村的房门仍然保持传统做法,也就是1.7米左右,继承了几千年的传统建造模式。另外,藏区还有一些其他的房门形式。比如:木雅地区距今有九百多年历史的古老民居的大门设计很独特,大门洞大约有3.9米高,比房屋二层还高1米左右。房门本身高度跟传统一样,门框以上至过梁处有1.8米,过梁下专门留有空洞,是从门上向外砸石头的洞口。敌人进攻到大门口,里面的人可以直接从门顶上向下砸石头,挡住入门的敌人。这种房门的防御功能比起一般狭小的房门更好。

二,窗户特点

藏式窗户总体来说比较小,一栋古建筑的窗户高为60厘米,宽为40厘米。早期的古老房屋还没有木制窗扇,更不用说玻璃窗户了,一般用一块木板遮住外面的风。“窗户”在藏语里也称亮窗,意思是“给房屋带来明亮的洞口”,还有一个功能是把煮饭烧菜时的蒸汽和烟垢排出室外。古时设立亮窗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给外人出入提供便利。一座楼房的一楼比较潮湿,不管家畜牛羊有多少,都拴在底层里;人住在二楼,空气新鲜,阳光明媚,环顾四周极为方便。底层留有“通风道”,也叫“瞭望口”。瞭望口指的是远看敌人和强盗是否侵袭的小窗口。这一类瞭望口高50厘米,外壁宽15厘米,内壁宽40厘米,有利于观察户外。卫藏地区多数民房是平房,但这些平房的背面和侧面仍设有这种通风道。

藏式民居不管是楼房还是平房,都有一个共同点:南面窗户相对宽敞一些。还有一个更具有特点的是,在房屋的转角处设置“拐角窗”的做法,能使光线和日照从两面射入屋内。这种建筑设计手法更多地使用于宫殿和寺庙的建造模式。有一种说法,普通老百姓的房屋不允许设立“拐角窗”,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未发现历史上统治阶级的明文规定,而过去在乡村的一些富裕家庭仍然使用着“拐角窗”的做法,如山南朗色林庄园等。当今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逐渐提高,人们修建一座座带有“拐角窗”的新式房屋,使整个房屋的外观更加美观和使用。这说明了在不同时代,窗户的价值和用途也有一定的变化。

夜晚天气变冷,使人们在清晨盼望尽早享受日照的温暖。安装在正南面的窗户只能在午时才能照进阳光,而在房屋的东南角设置拐角窗,太阳刚出来时阳光就能照进屋内,而且能尽快温暖起来。如:拉萨大昭寺南面八廓街讲经场西侧三楼东南角上,就有很大的拐角窗。现在很多年轻建筑师和匠师把拐角窗当作装饰来安装在房屋的西南面,这只能是外表美观而没有实用价值。装在西南角的窗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带来更多益处。在早上天气寒冷时,照不进阳光,相反,在下午天气变热时,又让阳光射入屋内,使得室内温度过高,给人们带来不适。在拉萨目前的气候条件下,增加不必要的温度,夏天同样热得不好受。当然,大昭寺主入口处的西南角三楼上安装拐角窗户是少数特例,与上述拐角窗的使用目的有根本性的区别。这是因为在每年年初,拉萨大昭寺的传昭大法会结束时,僧人们会在大昭寺入口门厅前举行除魔降妖的宗教仪式,达赖喇嘛也也会到这里观看驱鬼仪式,可以说它是一处观光窗台。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布达拉白宫主体建筑上也只有东南角设有拐角窗,而没有在西南角上设拐角窗。通过这些具体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藏式建筑中拐角窗户的用处和特点。藏式建筑中使用拐角窗的建造风格历史悠久。据有关藏文历史文献的记载,它产生于5世纪赞普布德功杰时期,在山南琼结城堡建筑中就设有拐角窗,琼结的名称来源也与此有关。虽然藏式建筑不像西方的教堂和国会大楼等建筑那样,外观有花束、树叶,有人、马、狮子等雕塑的华丽装饰,但有大小窗子的衬托,加上拐角窗等立面造形,显得朴素而优美。

在藏式建筑中,窗户的造型各式各样。在农区或城市的楼式建筑物中,底层为牛、羊圈等,这里只设通风道,外小内宽的竖向样式,高约70厘米左右,古时也是防御窗。在较高的住房,如起居、客厅一层里,正常窗户上方还设有驱烟窗囱。还有一些建筑无法开窗户的,在屋顶开天窗的做法,也称之为“亮窗”。天窗是在屋顶的某一处的檩木上方不铺椽木和沙石,留下空间采光,大小根据房屋的大小而定。虽然天窗处没有铺椽木和沙石,但下面的柃木可以抵御小偷等钻入。在天窗边铺上高出屋面的泥土围圈,使雨水不能从天窗流入屋内。面积大一点的天窗设有顶棚,小的天窗盖一块石板就行。有九百多年历史的木雅古老民居建筑中的二层窗户有特殊的建造方式。二层墙上设几个道窗户,一般成对,这种横向的小窗户,高25厘米,宽90厘米,用来通风和采光。横向窗户下面设有竖向的缝隙,高度90厘米左右,外宽20厘米,内宽60厘米。下面还设置约有30平方厘米的窗扇是用来从屋内向外的观察孔。这种由三种窗户组合起来的窗户,具有较好的防御功能。

庄园和条件较好的民居,会做窗扇并贴纸,这种技术是从汉地流传过来的。7世纪唐朝文成公主进藏,修建的拉萨小昭寺;8世纪金城公主进藏,其子藏王赤松德赞修建的藏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之前修建的佛像供奉场所,都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僧人,桑耶寺建成后,西藏历史上第一批僧人剃度入寺,史称“七觉士”);元代,八思巴修建的萨迦南寺大殿及城堡建筑;以及1314年修建的夏鲁寺等建筑,都使用了汉地工匠们所带来的特殊技能。在18世纪中叶,清王朝设置驻藏大臣以来,汉族木匠又一次进入拉萨,汉式窗户开始流行。17世纪修建的布达拉宫几间寝宫的窗扇就是典型的例子。大约在20世纪初,日喀则地区亚东县开始流行从印度进口的玻璃窗户,但是没有传播到广大乡村区域。总而言之,藏式建筑窗户的造型和窗口的大小规格等符合当地自然环境及气候特点,更符合人民的生活习惯。此外,窗楣的设置又美观,又能遮住雨水,是极具特色的技术手法。

三,厕所

古时候,藏族祖辈们以畜牧业为主,生活在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发展成为农牧业结合的生活模式。然而在藏族的生活习惯里,受游牧习俗的影响比较大。比如:现在很多城镇里,到了夏季,全家人自带布帐篷或者布帘,去树林茂盛及各种花卉盛开的草坪上度假。这种习惯从远古而来,是为了回顾游牧生活而流传下来的。每年开春后的青藏高原,万物复苏,牧民们为牛羊去寻找水草丰美的天然草场,然后搭起牛毛帐篷,一住就三十来天。当附近的草被牛羊吃完后,他们又会搬到另一处新草场上住下来。牧民没有固定的房屋,在草原上游荡,亦称“游牧”。所以,牧民没有建厕所的习惯。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牧民每家每户距离很远,于是,在自家帐篷或者牛羊圈的周边去方便,早已习以为常。牧民们在草原上随处拉屎拉尿,夏天雨水充足的时候,这些粪便很快就会消失,成为草原必要的肥料,就像给田野施肥一样。牧区到处大小便的习惯,与历史和生活环境的外部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在传统农民的乡村里,农民必须囤积肥料为农业所用,喜欢在院子角楼建厕所,每家每户都有。厕所一般建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离房屋远一点,减少臭气,相对卫生。两三层楼房的厕所建在楼房侧面上,有的厕所和房屋之间还要留一定的距离。为了避免臭味,修建时会尽量想办法让厕所门和房门不正对。在卫藏地区,农民的厕所大部分没有屋顶,下面堆积粪便,楼层设有便坑。厕所一般没有男女区分,有人上厕所时,会在里面的把门锁好,不让他人进来。如果是庄园和城堡等高层楼房,每层楼侧面设有厕所。一楼的便坑旁隔有轻质墙,是二、三层楼的粪便下去的地方。从前,城镇和乡村的烧火做饭全用木柴和牛粪,人们把“灶灰”倒在厕所里,具有减少臭味和排出污水的效果。

卫藏地区所有厕所都属于干厕所。现代很多人认为干厕所是一种十分落后的做法,但随着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干厕所的好处逐渐体现出来,它有利于天然的农业生产模式,提供了天然“肥料”,将成为广大农村必须要使用的一种类型。当然,干厕所毕竟有些臭味,所以要想办法离主楼远一些。这个原则在布达拉宫等城堡和庄园,获释僧人宿舍、市民居都是一样的。

在乡下,两层楼民居的厕所也想办法设在背后或侧面,平房民居的厕所则建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不过,由于缺少木材,上面没有修建遮雨屋顶,夏季多雨时上厕所不太方便。背后或侧面,平房民居的厕所则建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

现代城市里的水冲厕所,粪便冲到郊区的污水池里,与城市的各种化学物混在一起,农民不能把混合物撒在田野里。假如要对城市排出的粪便加以利用,只能通过高技术排污分解,但即使投入大量的资金,也未必能达到合格肥料的标准。当今,整个社会普遍宣传“绿色地球”,保护自然环境迫在眉睫,藏族习俗里的干厕所造型,有利于收集庄稼的天然肥料,不污染自然环境。过多使用化肥会让整个庄稼地板结,根本改变土壤的性质,人畜粪便的肥料才是真正有利于庄稼的天然宝贝。而且,水冲厕所不适应乡村环境,经济条件不允许,也不适合藏族的生活习惯。藏族传统习俗里不喜欢厕所设在房间里,更不习惯厨房和厕所一墙之隔,比较传统的农牧民们突然使用了特别干净的厕所时特别不习惯,甚至会影响到排便。所以,研究藏族民居建筑的时候,不能一概地认为古代的习俗都是落后的。

传统厕所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干厕,如康区昌都和木雅地区有些厕所,用两根大梁悬挑在楼屋背后,悬挂在高空,一到冬天,上厕所很冷。有些家里把厕所粪坑设在二层的角落,粪便直接落到底层,与牲畜粪、杂草堆在一起。木雅地区有些偏僻山间寺庙的公共厕所,用泉水冲刷,粪便排到山脚下。这种方法虽然能保持厕所干净,但会对环境造成一些污染,不是特别提倡的方法。

第三节藏族建筑的装饰风马旗

传统厕所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干厕,如康区昌都和木雅地区有些厕所,用两根大梁悬挑在楼屋背后,悬挂在高空,一到冬天,上厕所很冷。有些家里把厕所粪坑设在二层的角落,粪便直接落到底层,与牲畜粪、杂草堆在一起。木雅地区有些偏僻山间寺庙的公共厕所,用泉水冲刷,粪便排到山脚下。这种方法虽然能保持厕所干净,但会对环境造成一些污染,不是特别提倡的方法。

各寺庙都要设立大旗杆,以示雄伟。如拉萨大昭寺门前两边各树一根大旗杆,上面挂着五颜六色的风马旗,还要挂白长条的白盖伞,上书吉祥经、胜利经等各种内容的经文和明咒,藏语称“达莫切”,是“大旗杆”的意思。

另外,还有串串相连的各种彩旗,牵挂在峡谷两岸、江河之上、塔子之间,甚至在房顶各个角上的旗杆间,可以说无处不设。人们一看到这种景象,就好像正在庆祝一个盛大的节日,给人以新奇和神秘的感觉。这不能不说是藏族地区的一大特色。

“风马旗”藏语称“隆达”,“隆”是风,“达”是马,就是“风马”之意。也就是像顺风的马一样一路顺风的意思。这当然是从挂旗的目的来取名的。藏语里还有称“达觉”、“达恰”等名称,是“经幡”、“经旗”的意思。

风马旗一般都印有六字明咒、莲花生明咒、百字明咒以及吉祥经、胜利经等各种经文数十种,是保佑平安、一路顺风、大吉大利的用意。

风马旗的来历不仅有着佛教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具有藏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远古的藏族主要为游牧民族,而且盛行本教,本教把山、树和江河等作为自然崇拜,特别是处在部落割据的年代,各部落都把各自地段的最高的山,作为自已的山神所在地,以象征本部落的强大和至高无上。因此,在山顶建造神垒,并插上很多旗杆,挂上各种彩旗,定期在山上举行集会,供养山神,祝大家平安吉祥。假如说部落之间发生战争,各自在出兵之前到山顶神垒面前集合,烧香和祈祷,绕三圈以后出发。以此活动祈求得到山神的援助,同时也振己方的威风。

打了胜仗回来,谁家的人立了战功或者在战场上壮烈牺牲,本部落将为这家门前立旗杆,挂上红色旗,也要献哈达,以此加以表彰和纪念。如果哪家人当了逃兵,或者出卖了自己的人,众人共同把他处死,并且在那一家门口插上杆子,上面挂狐狸尾巴,让他们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一直到他们家族出现战功者为止。这些都是历史上形成挂风马旗的来源。

藏族部落之间的界限,一般以山脊来划分,或者以江河为界,还有就是草原上起地界作用的风马旗。因此,在地区分界处,不仅造石堆、立旗杆做标记,还用各种小彩旗串连牵挂长条旗。一来是作为供养山神的装饰,二来也是进入该地区的一种信号。这些古老的做法一直延续至今,成为藏族地区“风马旗”盛行的历史根源。

佛教传入藏族以后,藏族生活的每个细节里都贯穿了宗教内容。同时,在佛教的很多教仪中,接受和采纳了很多藏族本民族和古老本教的习惯做法,这就是形成藏传佛教的根本所在。因此,藏族地区普遍盛行的“风马旗”,当然也是藏族的风俗做法上,结合本教和佛教含意的产物,因此,应该说有极强的生命力。

本教最初开始时期,藏族还没有形成自已的文字,当然在风马旗上也没有出现经文内容,但我们从风马旗上印制的各种图案中分析,发现很多本教内容和藏民族的生活题材。如战神图,实际上是古代战将格萨尔王。还有最普遍的飞马图,画有一匹飞奔的骏马,有的还要在马上画翅膀。这种图案就是风马旗最初出现的一些做法。藏族人平时生活是否顺利,事业上是否兴旺,都说成“风马”好坏或者“风马”高低。藏族小孩玩游戏都讲“风马”。当然,马本身也被草原游牧民族视为最珍贵的宝物,当作最亲密的朋友,古代战争必须的运行工具。在藏区,一匹好的战马拯救主人的动人故事很多,而且近代史上确有发生此类情形。20世纪30年代,甘孜达杰寺同当时国民党西康省主席刘文辉的军队发生冲突,原因是刘文辉当时在西康地区加重税收和征粮,增加了老百姓和寺庙的负担。达杰寺带头起来反抗。达杰寺如同河南少林寺,庙中专门有一批武僧,习武为生,专打抱不平。这些僧人都配备有战马和刀剑。当时川军以一个营的兵力围攻寺庙,还用火炮攻击。这紧急关头,寺庙武僧30多人骑马出城,向川军杀去,其中领头的僧官最为勇敢,杀伤川军几十个,让比自己多几十倍的部队溃不成军。他在军队里横冲直闯,对方人多势众,想活捉他,很多人围上去抓马的鬃毛、尾巴,但武僧势不可挡,用长剑左右砍杀,马的鬃发和尾巴处留下好几只被砍断的手。终于寡不敌众,几处中弹受伤,马也严重受伤,人马均流血不止。但这匹勇敢的战马,硬是把人背回了寺庙。武僧经过抢救,保住了一条性命,马却再也没能站起来。这匹好马舍身救主人的动人故事一直传到现在。

另外,风马旗上还有印制猛虎、雄狮、大鹏和水龙的图案。虎是森林之王,狮子是雪山之王,也有兽中之王的称号;鹏是鸟中之王,是龙的天敌,画大鹏时鸟嘴上叨一条蛇就是这个意思;龙当然是大海之王,每年风调雨顺全要靠它。古老的本教和藏族人把这些动物当作崇拜对象,并利用这些动物的威风,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这就是风马旗上印制这些图案的原因。这四种图案在寺院,特别是本教寺庙中最为常见。还有帐篷的画纹、瓷碗的图案、家具的彩画上也都有大量运用,更是藏族建筑木构件上最常见的雕刻和绘画的重要元素。目前很多人误认为这些图案是宗教的内容,但实际上并没有更多的佛教含义。自从佛教深入藏区以后,在藏族原有的习俗上增加了很多佛教色彩,民族风俗和佛教教义逐步演变,融为一体,目前被很多人认为是纯宗教意义的东西。当然,由于受到佛教的深刻影响,风马旗上印制了释迦牟尼讲的吉祥经、胜利经,藏语称“扎西孜巴”和“坚才孜莫”。另外还有印制观音明咒、无量寿咒、莲花生大师咒以及百字真言等等。其中最多的是六字明咒(观音咒),即藏语嘛呢经。这些都具有一些不同的目的。如嘛呢经是专为超度的,树杆千株,经幡万张。六字真言是超脱之轮回之意,佛经说,观音菩萨曾在释迦牟尼等众佛面前立下誓言:不把六道轮回中的一切众生超度苦海之前他决不成佛。观音在佛教中的影响如此之大,其原因也在这一方面。无量寿佛咒,也称万寿佛咒,其主要是为活着的人祈求长寿,或者为病中的人求得康复、延长生命。莲花生大师是佛教公认的密宗大师,法力无边。印制莲花生密咒,一般以驱邪镇恶为目的。但这些内容都不能固定地、单纯地去理解,从宗教的深层次含意来讲,这些咒文可以施展各种法力,但总的来说,藏族习俗做法上增加佛教内容更为贴切。从佛教的广义来讲,以上这些咒文具有诸佛陀的加持、无限的法力,是世间利乐之根本,一切悉地(成就)之基础,象征消除愚蠢之明灯,超度苦海之轮船等种种意义。释迦牟尼当初传播佛法时,曾对皈依佛门的广大信徒们讲到:信奉佛教者,不管他能否深刻理解佛法,只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去看一眼三宝,或用心去拜一下,或者转一圈,都能得到无比的法力,积无量的功德。因此,从宗教理论上讲,凡是在风马旗上所印的经文,当迎风飘扬的时候,等于积上无数次念诵的功德。

现在我们看到的风马旗,可以说是五颜六色,确定这些色彩也有讲究的,具体有蓝、白、红、绿、黄五种。在杂志《康巴文苑》里,格桑曲批先生是这样解释的:“蓝天、白云、红雷、绿水和黄土”。其实五种色彩还有别的象征意义,代表着金、木、水、火、土:蓝为金、绿为木、白为水、红为火、黄为土。这五种是形成整个地球的基本元素,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讲也是说得通的。从佛教观点上还可以做另外的解释。世界的中心须弥山四方有四种颜色:东为白、南为黄、西面为红色、北边为绿,整个天空是蓝色(这是时轮经的观点)。还有佛教的事业也分四种:即温和、增长、权威、愤怒,四种事业以四种颜色来表示:白为和、黄为增、红为权,蓝为怒,取得佛法上的成就必须具备这四种事业。

总之,不管从本教自然崇拜的蓝天、白云、红雷、绿水、黄土的色调,或者从黑白历算的金、木、水、火、土的颜色,再就是佛教的五种色彩,哪一方面来讲,藏族风马旗的五种颜色都是有根有据,并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

风马旗的做法,最早是挂一条红布和白布等类似哈达的布条在杆子上,风马旗在藏语里除了有“隆达”的名字之外,还有普遍的叫法是“达觉”或“达尔”,是布条或哈达的总称。古代传统保留较好的本教信徒,目前仍在旗杆上竖挂长条红布,还有其他彩色的布旗,但这在信奉佛教藏族当中已经不多见了。如盛行本教的藏族林芝有些地方和阿坝州松潘县,木杆上挂着各种颜色的整条彩布,旗杆林立,五彩缤纷,风马旗迎风飘荡,哗啦啦的声音随风而来。走入这彩色的世界,别有一番情趣。这一动人的场面,让你振奋,让你激动。

多数藏族地区,由于彩布来源的限制,还有白布印字更清楚等原因,大多喜欢用白布。但为了表示祝福,仍保持彩旗的传统,在旗布的边角上缝制小的五色布条。还有拉萨等地使用的五色小布彩旗,密集的城市里,没有地方悬挂长条布旗也是一个因素。

藏族地区数量最多的,是人死后插立的嘛呢旗,有数百根到数千根不等。这种白旗不能称之为风马旗,应该叫“达觉”,如果是印六字明咒的就称“嘛呢达觉”。这是超度和还愿的意思,没有什么顺不顺风的含义,而且这种旗只有白色。

立杆有各种做法,树一千杆,叫“千杆”,树杆的平面形成三角形,还有中间立长杆,周围树立小杆围成园圈,由细绳连结,绳子上印刷布顺序挂起来,层层收缩,形成金子塔一样,就是用嘛呢旗搭成一个塔式立面就是。

川藏公路等山道险要处,经常可以看到路边树起嘛呢旗,或者树两跟杆子,中间悬挂数十条嘛呢旗。这些都是为死者还愿、祷告和超度之意。这里肯定发生过车祸死人的事故。死者的家属,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一定到车祸现场来为死者收尸、树嘛呢旗,为死者做最后的祈祷。这不仅能安慰死者的家人,而且能提醒过路的驾驶员:千万注意,这里是曾发生过重大事故的地段。这不也是起了很好的防范作用吗?如同公路上树起的“请注意,这里是事故多发地段”的牌子一样,引起人们的注意。

藏族地区土葬墓、火葬场、水葬地及天葬场都要树起嘛呢旗杆。并且每年由家人来更换白旗,加以祷告。

总之,风马旗是藏民族在千百年的生活和习俗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习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