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16067900000004

第4章 山顶洞人的发掘与研究

“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使周口店成为世界闻名的早期人类发祥地。

山顶洞人文化遗址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上,距市区50公里,是闻名世界原始社会人类遗址。

(一)裴文中主持发掘遗址

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

1933年至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

裴文中,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河北丰南人。1927年毕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者。

1931年起,确认石器、用火灰烬等的存在,为周口店是古人类遗址提供了考古学重要依据。主持山顶洞人遗址发掘,获得大量极有价值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1949年后,积极开展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综合研究,为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裴文中主持进行在发掘时,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

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山顶洞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三万年。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他们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

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还发现了一些有孔的兽牙,海钳壳和磨光的石珠,大概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

(二)山顶洞人的洞穴与年代

山顶洞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4部分。洞口向北,高4米,下宽5米。上室在洞穴的东半部,南北宽8米,东西长14米。

考古工作者在地面的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说明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

在上室文化层中,发现有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处,深约八米。发现有三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的粉末及一些随葬品,说明下室是葬地。下窨在下室深处,是一条南北长三米、东西宽约一米的裂隙。这里发现了许多完整的动物骨架,推测它们是在人类入居以前,偶然坠入这个天然陷阱之中的。

在山顶洞堆积中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共54种,其中哺乳动物有48种,大多数属华东、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现生种,绝灭动物只有洞熊、最后斑鬣狗和鸵鸟3种。由此表明,山顶洞是晚更新世末的洞穴遗址。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历史教科书,采用科学家新的测定结果,将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由以往的距今约1.8万年改为距今约3万年。测定结果表明,山顶洞文化年代应介于距今2.7万年左右至3.4万年左右之间,中学历史教科书取了一个中间数。

人类学家根据新的测定数据推断,早在2.5万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已缝衣御寒,用穿孔贝壳满足审美要求,并实行埋葬死者,撒赤铁矿粉的原始宗教仪式。

研究人员说,在距今2.8万年至4.4万年,地球上出现了一个较为温暖的亚间冰期,而距今3万年则是这段亚间冰期的最高温期。

这就解释了山顶洞动物群化石中为什么会有果子狸、似鬃猎狗等热带和亚热带林栖和林缘栖动物,而不含华北地区晚冰期常见的披毛犀、猛玛象等喜寒动物的疑问。

(三)山顶洞人的体征和种族

山顶洞的人类化石共代表8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从头骨缝的愈合程度和牙齿的生长情况看,其中5个是成年人,包括男女壮年和超过60岁的老人,一个是少年,一个是5岁的小孩,一个为婴儿。

山顶洞人的体质已很进步。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脑量已达1300毫升至1500毫升。这些特征和现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

关于山顶洞人的种族,德国体质人类学家魏敦瑞曾认为,老年男性头骨的测量指数很像西欧的化石智人,如克罗马农人,但根据形态观察,又可确定是原始的蒙古人种。

女性头骨之一属于美拉尼西亚人类型;另一具则属于爱斯基摩人类型。他甚至认为这些不同种族的成员组成了一个家庭。

我国古人类学者的研究认为,老年男性头骨几乎所有的面骨测量指数都和现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种相近,而远于西欧的化石智人。

从形态方面观察,头骨的许多特征,如鼻骨较窄,有鼻前窝、颧骨凸出并且较直,以及有下颌圆枕等,都属于蒙古人种的特征。

女性头骨之一,由于人工变形,不能作分析种族的正常依据。但其面骨部分的主要测量数值和指数,都接近现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种,其相似程度大于与现代美拉尼西亚人相似的程度。所有的形态特征也都更接近于蒙古人种。

另一具女性头骨的测量结果表明,她是与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和中国人有密切联系的原始蒙古人种的代表。她比以上两具头骨具有更为显著的蒙古人种的典型形态特征。

山顶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种,但个体之间尚有一些差别,表明当时蒙古人种正在形成之中,一些形态细节尚未充分形成。但有的学者认为,种族形成的时代比山顶洞人要早得多。

(四)山顶洞人的文化遗物

山顶洞人的石器数量很少,总共25件,都不具代表性。砍斫器只有3件,用砂岩砾石打制而成。刮削器都是用燧石或脉石英石片制成的,其中一件凹刃刮削器制作较精致。

两极石片或称两端刃器多为脉石英,两端有石屑剥落的痕迹。这种石片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很多,山顶洞人沿用了同样的方法制作工具。

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骨针,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残缺,残长0.82厘米,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针孔是用小而细锐的尖状器挖成的,它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还有一件赤鹿角,枝杈被截去,表面经过刮磨,尖头残缺,有人推测可能是做矛头使用的。

1.石器和骨针 “北京人”的石器主要以石片石器主,石核石器不多。石器大多数是小型的,有许多加工修理得很好的石器重量在5克以下。石器的原料有来自洞外河滩上的脉石英、砂岩、石英岩、隧石等砾石,也有从两公里以外的花岗岩山坡上找来的水晶。

“北京人”用砾石当锤子,已经能根据不同的原料使用了不同的打制方法生产石片。修理工作也是用石锤,从修理出来的痕迹上来看,似乎也使用了木棒或角棒。石器以向一面修理为主,并且绝大多数都是由劈裂面向背面打制。

“北京人”的石器有多种类型。他们挑选扁圆的砂岩或石英岩砾石,向一面或两面打出刃口,制成“砍所器”,或称“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或狩猎用的木棒。

“北京人”使用最多的石器是“刮削器”,是用大小不同的石片经过修理而成,有盘状、直刃、凸刃、凹刃和多边刃等形状。大型的凹刃刮削器,适于刮削狩猎用的木棒,它的刃缘和胳膊粗的木棒正合口。小型刮削器大概是充当刀子使的生活用具。

“北京人”制作的“尖状器”最精良,只有一节手指那么大小,制作的程序和打制方法都比较固定,反映出一定的技术水平。其中有一件类似石锥的尖状器,长长的尖头并有两个肩膀,把它放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阶段,也得算是一件“珍品”。

从我们国家发现的“北京人”遗址来看,在世界上已知的同时期的任何遗址中,还从来没有发现在精致的程度上堪与相匹敌的同类石器。过去贾兰坡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助长、考古学家王建。就凭着“北京人”的石器这些进步性质,于1957年提出“‘北京人’的石器不是最早的,最早的石器得到早更新世泥河湾层中去寻找”的看法。

关于尖状器的用途,有人认为可以割剥兽皮,或作挖取树虫的工具;还有人认为可用以挖剔骨上的肌头筋脑。石锤和石砧是他们制作石器的工具。从石锤上留下来的敲击痕迹可以看出,“北京人”善于用右手操作。除此之外,在一些未经第二步加工的石片上往往发现有使用痕迹。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也非常丰富,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小石坠、鲩鱼眼上骨和刻沟的骨管等。

穿孔兽牙最多,有125枚,除一枚虎门齿外,余者为獾、狐、鹿、野狸和小食肉类动物的犬齿,均在牙根部位两面对挖成孔。有的因长期佩带,孔眼已磨光变形。

其中五件出土时呈半圆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项饰。穿孔海蚶壳三个,在铰合部以下处磨穿成孔。

制作得最精巧的是七颗小石珠,原料为白色石灰岩,形状不规则,大小相近,最大的直径为0.65厘米,孔眼由一面钻成,珠表面被染成红色。它们都散布在头骨附近,可能为头饰。

石坠是由用天然的椭圆形黄绿色岩浆岩小砾制成,两面扁平,其中一面经人工磨过,在中央对钻成孔。

还发现一件鲩鱼的眼上骨和四件骨管。前者在边缘处钻一小孔,局部染成红色;后者用鸟骨制成,管体光滑,有摩擦痕迹,表面有短而深的横沟,多少不等但排列一样,显然是为了接系其它饰物特意刻出来的。

山顶洞人的文化遗物中最重要的就是骨针极其装饰品。那个时候的山顶洞人已经有埋葬死者的风俗。磨制和钻孔技术的出现是山顶洞文化的突出特点。磨制技术的出现说明它已为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其它装饰品 生产、生活和埋葬山顶洞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现在当地的情景相似。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山下有广阔的草原。虎、洞熊、狼、似鬃猎豹、果子狸和牛、羊等生存于其间。

山顶洞人以渔猎和采集为生,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野兔和数百个北京斑鹿个体的骨骼,应是他们狩猎的主要对象。在遗址里还发现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说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把生产活动范围扩大至水域,这标志着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

山顶洞人的石器虽然不典型,但骨器和装饰品制作得十分精美。他们掌握了钻孔技术,不仅会一面直钻,而且能两面对钻。

能在鲩鱼的眼上骨和直径只有0.33厘米的骨针上钻出细孔,表明技术已相当熟练,制造钻孔工具的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

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技术,尽管这种技术仅用于制作装饰品,但却为以后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山顶洞人还懂得用赤铁矿粉末染色的方法,这使得装饰品更加鲜艳美观。钻孔、磨制和染色技术,都是以前所没有的,这些新技术的运用显示出人类生产技能的提高,也使生活内容更加丰富。

骨针的出现意味着当时已会缝纫。缝缀起来的兽皮既可搭盖住所,抵御风寒,也可掩护身体。而装饰品的出现,则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

在下室,发掘了老年男性、中年女性和青年女性的头骨各一具,在老年头骨的左侧发现穿孔的介壳,穿孔的狐狸犬齿,在骨盆和股骨周围发掘到赤铁矿粉和赤铁矿石,这表明,下室是一处公共墓地,也是至今所知国内这个时代唯一的墓葬遗存。

山顶洞人将死者埋葬在下室,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有人认为尸体上及周围的赤铁矿粉象征血液,人死血枯,加上同色的物质,是希望死者在另外的世界中复活。

在山顶洞发现了三具完整的人头骨化石以及其它解剖部位的化石多件,总计有十个个体或稍多,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人类化石最多的。

从山顶洞出土的石器,人工痕迹清楚的有25件。做石器的原料主要是石英,还有燧石和砂岩。打石片的方法有两种,砸击法和锤击法。山顶洞人文化的主要标志是应用磨光技术和钻孔技术,制造出造型精美的骨器、角制品和大量的艺术品。

骨器除了一些打击骨器外,最有代表性的是一枚骨针。这件标本保存尚好,针眼上缘残缺,下缘至针尖保存完好,长8.2厘米,针身浑圆,针尖如芒,针眼由残存部分看,是挖刮而成的,而不是钻出来的。由此发现可知,山顶洞人已懂得缝衣御寒。

在山顶洞人遗址内发现装饰品共141件。穿孔的小砾石一件,各类穿孔的兽牙125件,包括狐狸的上下犬齿29枚,鹿的上下犬齿和门齿29枚,野狸上、下犬齿17枚,鼬的犬齿两枚,虎的门齿一枚,有两枚残牙可能是狐狸或鼬的。还有穿孔的海蚶壳3个,钻孔的青鱼眶上骨一件以及有刻道的骨管4件和石珠7件。

山顶洞人不仅会缝制衣服,而且很爱美,挖掘出的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非常丰富,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小石坠、鲩鱼眼上骨和刻沟的骨管等。其中穿孔兽牙最多,有一百多枚,均在牙根部位两面对挖成孔。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有的也染成了红色,特别是以穿孔的地方最明显。在120个穿孔的牙齿中,有25个清楚地被红颜料所染,其余的颜色脱落或未染。穿孔的石珠、穿孔的小砾石等也明显地染过。小砾石穿孔的红色痕迹,依然保存。

我们可以相信为在当时已有用赤铁矿石把系带,用皮、鹿筋或纤维等做成,染成红色的习惯。这种染带的习惯直到现代还保留着。澳大利亚的原始居民就有把用皮条、袋鼠筋或植物纤维做的头带,在头饰涂上红或白色药泥土的习惯。

为什么原始居民非常喜爱装饰品呢?过去,对装饰品的来源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例如,有人说手镯是从奴隶社会的手铐演变而来地;有人说现代妇女佩带的耳坠,原来的用意是封建时代男人不让妇女左顾右盼等。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不正确的,手镯和耳坠远在原始社会里就已经盛行。

装饰,有人说是出于爱美,当然这样解释也未尝不可。在原始居民中的不同的民族里,甚至不同的部落有不同的审美观点。现在伪装饰品是以稀有、珍贵、光彩夺目为主,已失去了原来的本意。

落后民族戴装饰品的目的,与此不同。据说,现代许多落后部落从事装饰,主要是为了吸引异性,这是有道理的。许多落后民族男人的装饰品多于妇女,就是因为在他们的部落中女人少,女人不怕无夫,而男人却须费力方能得妻。

在我们现在看来,山顶洞人戴装饰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当然也不免为了讨好异性。比如穿孔的兽牙,除了有两个大齿是不知名的食肉类动物的之外,其中以人的牙齿最多,有60个,占总数的50.8%;狐的37个,占31.4%;大小鹿的有17个,占14.4%,较少的是黄鼠狼的,有2个,占1.7%最少的是虎和野猫的,各有1个,各占0.85%。

这些装饰品很可能在当时被认为是足以显示英雄气概的象征。每得到这样的猎获物,即拨下一颗牙穿孔后佩带身上作为标记。

我们所发现的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所有的穿孔的牙齿中只有一个虎的门齿和3个鹿的门齿,只占总数的3.3%。其余的都是大齿,其中上犬齿有38个,占32%,下大进有76个,占64%。

为什么更多地使用犬齿作饰物?可能含有两重意义。一方面是困为大齿比较美观,牙根最长,有大的齿腔,从肯根南面对穿或对控很容易穿透。另一方面看来,更重要的是,大齿在全部牙齿中是最少的,食肉类的大齿也是最厉害的。取其中最少的容易记忆,取最厉害的牙齿可能是为了更能表示出英雄气概。至于多孔的小砾石和小石珠之类,可以说是智慧的象征。

可以看出,山顶洞人已经有了明显的服饰文化和审美观念。经专家研究,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他们生活的时代已经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的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

他们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山顶洞人体质特征基本上和现代人相似,脑量已达一千四百毫升左右,和现代人一致。

山顶洞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由于赤铁矿石和海蚶壳的发现,可知其活动范围的扩大,北至宣化,南达海边。

3.渔猎文化 山顶洞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现在情景相似,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山下是广阔的草原,这些都为山顶洞人渔猎和采集提供了条件。同时,遗址挖掘的事实也证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渔猎文化。

在山顶洞堆积中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共54种,哺乳动物有48种,其中很多是大型动物。洞穴中还发现了大量野兔和斑鹿的骨骼,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

关于山顶洞的海蚶的来源,涉及到当时海岸线的位置。过去认为海边离周口店最近也有165公里。根据近年来对地质现象的研究,当时的海边可能比现在的距离近得多。过去,认为作染料用的赤铁矿石来源很远。因为这种矿石的最近产地在北京以北的宣化。其实情况也并非如此。

解放之后科学家在周口店太平山南麓的泥砾中就发现过这种矿石。不过,是什么自然力把它们搬运来的,是不是强大的冰川运动?目前还搞不清楚。

此外还发现有一个残破的淡水大贝壳。它的中央也有小孔,不过这个圆孔不像是钻成的,而可能是发掘时不小心被发掘工具穿通的。这样的贝壳过去也认为产于黄河以南。经最近的调查证明,距今三千六百多年前的桑干河畔的河北省阳原县丁家堡水库的砂砾层中,就有丽蚌和珠蚌发现。

发现山顶洞人用鱼骨制成的装饰品,还可以间接说明:

首先,山顶洞人除了狩猎、采集之外,还捕鱼,从而扩大了生活来源。这在人类的历史上是一大进步;其次,用作装饰品的鱼骨属于华北普通的现生种。以穿孔的眼上骨所代表的鲸鱼体形最大,按比例它的全长可达80厘米。这样大的鲸鱼决非浅水所能生存,当时必然有相当大的河流或湖泊;

再次,在山顶洞人遗址里虽然未发现捕鱼的工具,但捕捉这么大的鱼,不利用渔具是办不到的。使用鱼钩的时代较晚,使用鱼叉的可能性最大。

鱼叉,在大约与山顶洞时代大致相当的欧洲的马格德林文化期的遗址中发现甚多,它们多为骨和鹿角制成。所以说山顶洞人使用鱼叉的可能性最大;若说山顶洞使用网捕鱼,那倒是无根据的,困为用网捕鱼是后来的事,当时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

目前,已发现鱼化石总数约2000尾,它们都保存良好,能看到骨架、鳍、鳞片,甚至可看到肌肉的轮廓。在周口店陈列馆里,便有一块鱼化石拼砌成的“鱼壁”。山顶洞人能够捕捞水生动物,把生产活动范围扩大至水域的行为标志着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

近年,随着考古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将山顶洞人渔猎时的场景和细节勾画出来,通过制作三维动画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山顶洞人捕鱼和狩猎的过程。从挖掘大型陷阱,到将大型动物追赶至其中,再到合力用石块等器物将动物杀死,整套技巧山顶洞人已经非常娴熟。

4.祭祀文化 随着新发现越来越多,人们对山顶洞人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最近,关于山顶洞人是否已经具有原始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文化的议题再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山顶洞人将死者埋葬在下室,这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有学者就此推断,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最有力的一个证明是,他们在尸体上及周围撒上赤铁矿粉,象征血液,人死血枯,加上同色的物质,是希望死者在另外的世界中复活。

北京大学考古专家张辛说,山顶洞人的年代属于旧石器晚期,他们生存的环境、山林、草原、河流等是其物质基础,而他们的经济类型则是渔猎加植物采集,他们有了服饰、原始墓葬和原始宗教意识,这些是经过充分科学论证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山顶洞挖掘出土的器物中,有一件赤鹿角,枝叉被截去,表面经过刮磨,尖头残缺。一开始,有人推测是做矛头使用。然而最近,这件出土了约八十年的赤鹿角再次成为焦点,上面绘制的鸟、太阳等原始符号被专家认为可能表达了我国最早的哲学理念,能将我国古代哲学史提前到三万年前。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馆长杨海峰说,当时人们更关注学术上的论证,对于这些出土文物的文化涵义研究并不深入,直至著名学者、政协委员张士元对这件鹿角提出了新的见解。研究古代文化历史几十年的学者张士元指出,赤鹿角枝杈被截取,尖头略有缺残,有人曾一度推测这是古人类作为工具使用的,然而却忽略了上面明显的图案信息。

(五)山顶洞动物群

山顶洞动物群是指我国华北地区更新世晚期偏晚时期的一个哺乳动物群,它以北京市周口店山顶洞洞穴堆积中的化石群为代表,是与山顶洞人同时期的一个动物群。

山顶洞动物群包括洞熊、斑鬣狗、虎、豹、猎豹、狼、狐、豺、獾、野驴、斑鹿、赤鹿、野猪、象、牛、羊等哺乳动物,以及鸵鸟和青鱼等。哺乳动物中除相当一部分现生种外,也有几种现代已绝灭的,如洞熊、斑鬣狗。

按照周口店发现的化石来看似乎还不全面,按照气候来看应该全面一些。当时的华北是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区。

那么,根据整个华北的动物化石所显示的,食肉的动物有:剑齿虎、虎、豹子、鬣狗、狼、狐狸、熊、鼬、狸、蛇、鳄鱼、蟒、鹰、雕、鹤类、蛙等。

食草的动物有:犀牛、大象、河马、鹿类、斑马、野牛、羚羊、野兔等。

另外还有一些杂食类的动物:猫熊、野猪、野鸡、野鸭、鹅、鼠类、昆虫、淡水鱼等。

关于“北京人”在周口店居住时期的古地理情况,在过去发表的文献上也有所描述。说附近有森林和草原是肯定的事实,不仅从分析可以反映出来,从化石哺乳动物群也可以得到证明,猕猴、暖学、豺狗、虎、棕熊、柯氏西藏熊都是山林生活的动物;而野马、猎豹等又是草原中的典型种群。

由于“北京人”遗址发现了水陆两栖的哺乳动物,说明附近地区应有面积相当广阔的湖泊或河流的存在。这一点许多学者都同意的。问题是湖泊存在于“北京人”时期的哪一阶段和它所在的位置是值得考虑的。

根据发表的文献记载,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既善于游泳又习惯于陆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有大河狸、河狸和水獭。大河狸是在更新世中期即已绝灭的动物。由于它们的许多遗体是发现于河湖沉积中,同时从它的形态特征也可以说明它具备有水陆两栖的特性:鼻孔之下的分裂现象和前上唇的表面粗糙。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这种具有抓拿作用的分裂的上唇是用以攫取水生植物的。河狸也是水陆两栖的大型啮齿类,从现生种的习性即可以证明,它为了提高水位,善筑堤坝,有“堤坝建筑家”之称。

水獭是在水边洞穴居住的食肉动物,夜间入水捕鱼、蟹为食,尾巴长而有力,起着在水中控制前进速度的作用。

像上述的水陆两栖动物,没有相当大的湖泊或河流是不能适应它们的生活的,决不是周口店现有一条小的间歇河,坝儿河所能藏身。

这些水陆两栖的动物主要发现的地点是在第七层砂层,和与它相接的第八至第九层以及第六层角砾岩中,最完整的水牛的头骨也发现于第七层。

发现在一个最多水的时期。这也就是说,当“北京人”遗址堆积的漫长岁月中,这个阶段是湖泊或河流最发达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