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16066600000004

第4章 唐代是花鸟画形成时期

中国古代花鸟画在经历长时间的孕育,先秦及至魏晋时代的理论家们为古代花鸟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根基,成为后世画家们的理论基点。再加上一些画家的实践活动,最终让古代花鸟画这株艺术奇葩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并初具规模。

(一)唐代独立成科

古代花鸟画到了唐代才正式独立成科,这为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独立原因 中国花鸟画展现的是一个生命的世界,处处显示着诗情画意。花鸟画在唐代独立成科是有一定原因的。

前代哲学绘画理论为唐代花鸟画奠定了基础,到唐代,花鸟画得到了相当的正视发展,有了独立发展的哲学思想基础。显然,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念的成熟,就是花鸟画在唐代独立成科的根本原因。

唐朝国家强盛、文化繁荣为花鸟画成为独立画科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唐朝的统治者们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思想文化上兼收并蓄,为花鸟画创作的繁荣和独立成科提供了有利的思想氛围。

唐代文化艺术的繁荣是空前的。唐代的书画、文学等艺术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诗人和画家之间的交流也密切起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家都有咏唱画家和画作的诗歌佳作,这间接地推动了美术的繁荣,也推动了花鸟画走向独立成科。

我国艺术宝库之一的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是其主要艺术成就所在。现在能够欣赏到的唐代花鸟绘画形象,除了唐墓出土的残片和人物画中的陪衬之外,大量的则散布于莫高窟的壁画中。

唐代画学著述繁多,画学的发展,为花鸟画的独立成科提供了最直接也最有力的理论支撑。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的第一部通史著作,是绘画理论的集大成者。唐朝画论中,影响中国画坛一千多年、被后世画家倍加崇尚的是张璨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论。

中国花鸟画植根于这样肥沃的文化土壤之中,自然花繁叶茂,果实累累。

2.艺术成就 图腾崇拜虽然是在原始社会时期,但作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现象,却一直渗透至唐代以来日益成熟的花鸟画中。

唐代,经济发达,为适应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科登上了画坛,并出现了一著名的画家。

据《唐朝名画录》记载,当时擅长花鸟画的画家就有二十多人,此时花鸟画的重要形式是屏风。

初唐花鸟画家薛稷曾创屏风六扇鹤题,时号一绝。同时许多诗人都作过非常多的题画,从侧面也可以看出花鸟画的繁荣。

中唐以后,花鸟画正式独立成科,可以作为其标志的便是边鸾,于锡,梁广等一大批花鸟画家的涌现。其中以边鸾的成就最高,他擅长于写生,画法工笔重彩,笔迹轻利,赋彩鲜明,形象生动逼真。

边鸾善画折枝花鸟,蜂蝶雀蝉也都非常精巧,张彦远评论他的花鸟画说:边鸾的花鸟画是唐代第一。德宗贞元年间,外国献来一只善舞的孔雀,德宗命他对之写生,边鸾画了一幅一正一背的一对孔雀皆很生动。这说明他勤于观察,善于写生,绘画技巧很高。

晚唐的花鸟画家刁光胤,善画湖石、花竹、猫兔、鸟雀之类,他在天复年间避乱于四川,是五代黄筌、孔嵩的老师。

从文献资料来看,我国早期的花鸟画在表现技法上多为工笔重彩,勾线精细,设色浓妍,在造型上严谨写实,布局多取个体形象,给人以精细、巧丽的美感。

属于花鸟范畴的鞍马、牧牛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唐代鞍马画十分盛行。马形态矫健、性格强悍,被认为是勇武精神的象征。唐代国力强盛,继北朝尚武之风,对鞍马尤为重视,统治阶级养马之风极盛。曹霸、韩干、韦偃等,是活跃于盛唐、中唐之际的画马名家。

曹霸不但善画肖像,而且尤善画马。开元年间其绘画就已知名,天宝末年宣召入朝,画功臣图和皇帝肖像,并画御马。

韩干是陕西蓝田人,少时家贫,后得到王维的资助,学画十余年,终成名家。其绘画多以马为表现题材。他画马,不拘成法,注重观察和写生。画出了马的矫健勃发的英姿,形神兼备。

韩干的作品《照夜白》画的是李隆基的御马,简练而富有弹性的线条勾勒后,稍加渲染,将一匹烈马狂暴不安的神情刻画得栩栩如生。

牧牛也是重要的题材之一,画牛题材的广泛流行,反映了盛唐时期农耕事业的发展。代表画家有韩幌、戴嵩等。

韩幌字太冲,长安人,曾任宰相和两浙节度使等要职,封晋国公。安史之乱,使他经历了一段逃难流亡的生活,因而对民众疾苦和民俗风情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和体验。他特别喜欢画牛,在这方面表现出相当的功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农民疾苦的同情之心。

韩幌的《五牛图》形象健壮有力,神气生动自然,手法写实,用笔苍劲有力。此图的写实功力之深,说明了作者对他所描写的对象有着十分深入细致的观察。

唐代是花鸟画的开创时期,取得的成就依赖于对所绘形象的观察写生,滕昌佑在其住所内布置山石,栽种奇花异草,以观察花鸟形状。所以他的画富有生机。

3.简要介绍 五代时期,中原大部分地区陷于战乱,江南的南唐政权和四川的后蜀政权受到战争的破坏较小。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安史之乱和唐末战乱中有些中原画家逃至蜀地,南唐也聚集了不少绘画人才。

两地的统治者又都酷爱书画,其中西蜀更多地继承了唐代中原绘画的传统,在宗教画和花鸟画方面也独树一帜。

在花鸟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画家们逐步在水墨的基础上完善色彩与自然关系,并在水墨上下功夫,在原有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形成心画一致,以水墨重色、色更自然的新花鸟画形式,并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以表达心境。

五代十国历时53年,虽然战乱频繁,但在绘画创作方面并没有停止,仍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五代十国的书画,在唐代和宋代之间形成了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都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变化。

南唐的相对安定和其统治者对书画艺术的偏好,使得南唐绘画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画院的创立为画家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开始影响民间的绘画观念。

花鸟画也是由于宫廷贵族的喜好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南唐的著名画家有曹仲玄、周文矩、顾闳中、王齐翰、高太冲、董源、徐熙、赵干和卫贤等。

地处内陆的西蜀则因晚唐以后不断有画家避乱入蜀,也设立了画院,这时的花鸟画显得极其精致,黄筌父子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4.两大流派 花鸟画发展到五代,出现了徐熙和黄筌两大流派。他们既代表了各自阶层的审美理想,同时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方法。

当时的西蜀画坛,黄筌父子将唐代的传统技法进一步发扬光大,画风艳丽丰满,俗称黄家富贵。南唐的画坛,则以徐熙为代表,以落墨为格,俗称徐熙野逸。后世花鸟画的发展,没有超出这两大基本的传统技法之外的。

五代是中国绘画史上最为兴盛的时期,山水花鸟画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以徐黄异体为标志的花鸟画流派的出现,为日后的花鸟画发展提供了两条途径。花鸟画流派的出现,与皇家画院的设立和皇室的提倡有很大关系,花鸟画至宋代便进入到了发展黄金时代。

宋代的郭若虚就专门论述过徐黄体异,在他的笔下,翰林待诏黄筌经常画珍禽异鸟、奇花怪石,如桃花鹰鹘、纯白雉兔、金盆鹁鸽、孔雀龟鹤等。他的特点是骨气丰满,天水分色。而江南处士徐熙,志节高迈,放达不羁。经常画江河湖泊里的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凫雁鹭鸶。作品特点是骨气轻秀,天水通色。

黄筌父子的勾勒填彩、旨趣浓艳的绘画作风绘奇花怪石、珍禽异鸟,适应了宫廷贵族的审美趣味,影响了北宋宫廷花鸟画风达百年之久。

黄筌父子有《写生珍禽图》《山鹧棘图》存世,其作风、技法,大体而言先用细淡的墨线勾出物象的轮廓,然后再根据对象的不同质感在相应的轮廓内渲染色彩,以达到高度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与此同时,徐熙的落墨为格、杂彩副之的水墨画法,开创了另一种为后来宋元文人画家加以发展、升华的野逸之趣。然而,由于这种画法一度因为不合时尚,以至于徐熙的后人徐崇嗣不得不折中徐、黄两派的特点,另创纯以色彩点染,不施勾勒的没骨画法。

徐熙及南唐诸家的真迹没有流传下来,因此对于徐熙野逸的风格和技法也就无从考证。

徐、黄的画在当时已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继承人也非常有名。黄筌的儿子居寀、居宝,徐熙的孙子崇嗣,崇矩,都是当时花鸟画坛的重要画家。

另外西蜀还有刁处士、刘赞、滕昌佑、夏侯延佑、李怀衮,江南有唐希雅、唐中祚、唐宿、解处中,他们中的多数人都名扬于北宋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