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毒后当国
16023200000066

第66章 047 光环

太夫人向来贪慕虚荣,这位夫人的提议恰好合她心意。

听说上个月,有位老封君过寿,席间就将收到的所有礼物,全部在人前展示了一番。

说起那天的寿宴,人们都赞叹那位老封君好福气,什么紫檀如意,什么猫眼石,什么夜明珠、聚宝盆,听着就让人眼馋。

太夫人不稀罕那些宝贝,但她嫉妒那位老封君的排场。

她儿子是一等侯,她又是诰命夫人,论排场,她能比那位老封君差了去?

于是立马同意了那位夫人的提议,让侍人将今天收到的所有寿礼,挨个摆出来。

登时,满堂华彩,光辉熠熠。

这些寿礼当中,不管有几个人是真正走心的,总之没有一件是普通货色,皆名贵非常。

侍人一个个报过去,太夫人的脸上也乐出了一朵大花。

这下子,那位老封君的寿宴,就只能排在自己后面了。

“贵府的太夫人把面子看得太重了,这样反而落了下乘。”欣赏宝物的过程中,台妙嫣忽然不咸不淡说了句,宋咸贞以为她在自言自语,可没想到她说完后,竟然转向自己,笑问:“宋四小姐觉得呢?”

宋咸贞眯了眯眼,似乎被那些光华耀目的宝物刺痛了眼睛,“台小姐认为面子不重要吗?”

台妙嫣也眯了眯眼:“怎么说?”

宋咸贞收回目光,声音淡的没有丝毫情绪夹杂,“你有面子,别人才会尊敬你,爱戴你,你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若是失了面子,就是失了身份,失了权威,届时,还会有谁将你放在心上?”

台妙嫣虽神情未变,眼中却有激烈情绪翻涌:“这话是谁教你的?”她不认为,这是宋咸贞自己的原话。

她笑笑,顺着台妙嫣的意思道,“是一个高贵的女人告诉我的。”她的母后,仅用一个高贵,还无法描述万一。

“一个高贵的女人?”台妙嫣下意识想到了一个人:“你在胡说什么,这世上最高贵的女人,只有皇后娘娘一个。”

她垂下头去,淡然一笑,不再做任何解释。

台妙嫣见她不回答,只当她语塞,也不再追问,抬头朝陈列寿礼的方位看去。

此时,展示在众人面前的宝物,是一只足有西瓜大小的黄金蟠桃。这只寿桃是宋励送的,早在半年前,他就购置了大量的黄金,四处寻找匠人,为太夫人打造黄金蟠桃祝寿。

功夫不负有心人,太夫人看到这颗硕大的蟠桃,别提有多高兴了,连连夸奖宋励孝顺。

无独有偶,宋丁竟然与兄长想到一块去了,也托人打造了一只黄金寿桃,只是他的寿桃实在不够看,只比普通的桃子大了那么一点,见过宋励的寿桃,太夫人再看他这只,便嫌弃起来了。

最后的重头戏,是一架紫檀木的屏风。

屏风很一般,令人赞叹不绝的是屏风上的绣图。

那是一副以特殊工艺双面绣,绣成的麻姑祝寿图。图案栩栩如生,精美绝伦,正反两面皆可供人欣赏,一被侍人抬出来,就惊艳了在座众人的眼。

这架麻姑祝寿屏风,便是宋琬献上的祝寿礼了。

太夫人瞧着,一叠声地说好,比起那颗沉甸甸的金寿桃,她更喜欢这架紫檀屏风,看看众人那艳羡妒忌的表情,她感觉自己越发的风光有面子了。

那位老封君的寿辰上,可没收到这样的礼物,有些东西,只要有钱就能买来,可这双面祝寿图,是有钱也买不来的。

她亲切的拉过宋琬,让她坐在自己身边:“好孙女,府上的几个孩子里,就你最懂事最孝顺,这祝寿图费了你不少功夫吧?”

宋琬谦逊道:“也没费多少功夫,就是怕绣得不好,惹祖母生气。”

这话说的简直贴心,太夫人握住她的手,感叹道:“要是老身的儿孙们,都能像你一般明事理,老身不知要轻省多少。”

祖孙两人其乐融融,众人一边夸祝寿图绣的精妙,一边夸宋琬温婉贤淑,不愧是北齐第一才女。

台妙嫣到底有些嫉妒,冷嗤道:“这麻姑祝寿图究竟是怎么来的,她自己心里清楚。”言外之意便是说,绣图根本不是宋琬自己亲手绣制的。

台妙嫣也许只是因为嫉妒才说这样的话,但宋咸贞却一眼就看出来,那幅绣图的工艺并非出自北齐,而是黎国的蜀地一带。

宋琬为了这一天,这一刻,的确也费了不少心力。

“人们都夸宋二小姐才艺无双,不如趁着太老夫人的大好日子,作首祝寿诗让大伙开开眼界。”酒至酣处,不知谁喊了这么一句,立刻引得众人一致称好。

宋琬也不扭捏,从太夫人身边站起,微笑道:“既然大家诚意相请,那小女只好献丑了。”

要在短时间内就作出一首诗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若是放在宋琬身上,那就简单多了。

纸墨笔砚很快摆好,所有人都仰着脖子,一眨不眨地盯着桌案前的宋琬。

她手执紫毫,微微歪着头,光洁如玉的脸庞一派平静。

她本就生得美,今日的装扮又极尽艳丽,静静站在那里,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清雅又贵气,席间的少年们,几乎都看呆了。

不消片刻,她便浅浅一笑,抬手落笔。

书写间,神情自若,充满自信,洋洋洒洒下来,一气呵成。

她搁下笔,立时便有两名侍人上前,将她写好的祝寿诗高举,呈现在众人面前。

自然,又是齐齐的一片夸赞声。

宋琬所作,乃是一首五言绝句,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作为藏头,颇有韵味。

福地七十二,

如鱼入渊水,

东来万里客,

海内埏埴遍,

寿宫星月异,

比来胸中气,

南陌高山碧,

山川心地内。

文渊阁大学士今日也在场,对宋琬此诗是赞不绝口:“好好,真是太好了!首尾相应,气势磅礴,北齐第一才女,果然名不虚!”

坐在一群人后的宋琳原本也在言不由衷地赞美着宋琬,一转眼,看到了对面垂着头,正安静饮茶的宋咸贞,忽的想起个点子来。

“四妹妹不是最仰慕昭明公主,称自己亦可七步作诗吗?不如趁今日,也给大家露两手?”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