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旗下的誓言
15995100000001

第1章 楔子

美丽的木兰湖座落在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既过去的黄陂县塔尔岗地区。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它已成为武汉的后花园,高山出平湖,这里的湖水清澈如镜,翡翠般似柔似绿,湖周青山环抱,绿树掩映,空气中弥漫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

迎着初升的太阳,一群两、三百只的黄嘴白鹭展开羽翅、划着优美的弧线从湖上掠过。美丽的牛白鹭扑腾扑腾从林中钻出,黄头红嘴五彩斑斓的模样煞是可爱,它们欢快地啼叫着在低空飞翔;红头红颈的小池鹭也三五成群从后面款款追来,鹭鸟如水上仙子般在湖面上轻盈地飞舞,鸟语声声不绝于耳。

雌雄鱼相互追逐嬉戏不时跃出水面,箭一般射出来的鱼儿旋转着灵活的身体象在表演水上芭蕾,白色的鱼肚泛着银光,拍打水面溅起一串串水珠又变成朵朵绽放的浪花,鱼儿悠然自得穿梭在水中王国。

万物有灵,美妙动人的湖光山色交织成一幅野趣成辉的天然画卷,她宁静、祥和、丰满、妩猸、令人陶醉。

幽静的湖畔深藏着流芳百世的动人故事,从保留完好的木兰将军庙和将军墓碑石追述到久远的唐朝年间。

相传, 花木兰自幼在这里操戈习武,饮马驰骋于湖塘天堰。她十八岁替衰老的父亲从军,“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为保卫疆土效忠祖国,同在军中的将士们“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她拒绝天子赏赐不愿在朝为官,衣锦还乡孝顺年迈的父母,寿终九十,唐太宗深为感动晋封花木兰为昭烈将军。据当地人说,花木兰姓朱,就葬于木兰山北处。

从古到今,关于花木兰的故乡在哪里纷说不一,无论哪种说法,都出自人民对她的爱戴。

从大革命末期,塔尔岗地区就成为革命老区,有董必武、李先念、******,徐海东等一批革命家在此从事革命活动。

从木兰湖到木兰山仅有六、七里地,木兰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诞生地,又是宗教圣地, 有七宫八观三十六殿之说。此地常年人来人往香火不断,求神拜佛者络绎不绝,是各路人等聚集之地。

故事的主人公朱炎林儿时的名字叫朱承先,他的家乡在塔耳岗地区北面的朱家嘴,这里的地形复杂高坡沟壑灌木丛生,一年四季清澈的流水沿着翠绿的山涧缓缓而泻。

据村里老人讲,在承先他爷爷的五代之上,有朱家五兄弟来到此地开荒耕地,生儿育女,一百多年后,这里逐渐形成了村庄。他们日升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和睦相处的淳朴生活。

年复一年,村里娶进来嫁出去的人逐渐增多,村里也有了旁氏外姓。

村里的禹庙很多,老百姓靠天吃饭,他们虔诚地拜菩萨求雨,期盼当年有个好天带来好收成。

村里有个很大的天堰,老家的祠堂就建在天堰旁,祠堂里面中矩中规分上下几层摆放着朱家的家谱。

解放后,黄陂县十万多农民大军参加修建木兰湖大坝,仅湖面就扩大为二十平方公里的面积,将朱家嘴村庄和湖塘天堰彻底淹没。

如今,老家的祠堂和农庄早已沉入在木兰湖中央,朱家嘴也不复存在,站在现在的村口前,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木兰湖管委会”几个大字。

山乡巨变,湖水灌溉了近百万亩良田,给家乡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也为木兰湖乡的村民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