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另眼相看的地方
素素
我至今不知道那里是哪里。
把我们带去那里的人,事先事后都没有任何说明,只是在停车到达的时候,简单地交代了一句“很多导游都不知道这个地方”。既没说这个地方是哪里,也没说为什么要停车。他在森林里停了车,跨出驾驶座,关上车门,说了那句话后就自顾自向更深的幽谷走进去,任由我们不明所以地下车,跟在后面。
好似走了没几步,他在一处水池旁停住、弯腰,掬水洗手。我们这才发现自己正置身在一个类似露天神坛的场所。场所呈长方型,正面尽头有条石堆垒的“祭坛”。抬头向上望去,祭坛背后十字架上方,半山绿树之中,左右各有一组洁白的宗教塑像,悲悯地俯看着人间。
四周无人,万籁俱寂。刚刚下过暴雨的天空,愈加阴郁灰暗;空气仿佛还在滴水,树叶绿得发冷,连绵没有尽头的大树,不知已经生长了多少年,遮天闭日。飘渺,空灵,幽闭,安宁,但是伤感。
那个人在简陋的“祭坛”前深深一跪,起身,不发一言,带头返回车中。
当时的气氛之下,根本没有意识要去问问原因、问问地名。我只是非常疑惑:原先一直在宽阔公路上疾驶的我们,是在哪个岔道拐了弯,然后来到这片神秘的森林?我们究竟在森林里开了几分钟又步行了几分钟之后,才见到了这个类似神坛的场所?我一直提醒自己要看清楚我们的车是怎么开回公路的。但是,没用。我一定是有过刹那的恍惚而不自觉。反正,等我意识到自己在使劲望向车窗外的时候,我们早已回到了宽阔平坦的公路上,而且,周围一片开阔的平原,看上去根本就没有附近会有森林幽谷存在的迹象。
这一段神秘的旅程,是在爱尔兰。
我知道自己没有做梦,然而,是否有跌入时光隧道的可能呢?
活脱脱就是一曲恩雅的《四处皆然》:“我走在时光的迷宫中/无论我转向何处/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从未寻获终点/我走到了天涯的尽头/却又发现了另一个天涯/你消失于你的路途上/我却于我的路上迷失/我们待在这儿,并不能使我们在一起……”
爱尔兰,就是这样常常会惹人忽发奇想,充满了文学的夸张、音乐的抒情,以及哲学的忧思。总之,爱尔兰之旅,很轻易就能成为一场回味无穷的神秘之旅。而我们那一天的行程见闻,就是缩影。早晨,从贝尔法斯特出发,沿大西洋堤岸公路往北,到世界自然遗产的巨人堤。尽管在电视里、摄影册里就已见过巨人堤,但真正站立在那些盘古初开的六边型石柱之上,还是禁不住被大自然的神秘、诡异所震撼。也禁不住想,上天将这个匪夷所思的奇迹赠于爱尔兰,必定也有其神秘的理由吧!这是一个上天另眼相看的地方。
同样的神秘感,我们在伦敦德里的观光巴士上也遭遇过。在经过西部峡湾时、在眺望十二指峰时、在追随从阿斯隆一直横跨到都柏林的彩虹时、甚至在进入都柏林乔伊思那逼仄的故居时,都曾感受过。这神秘,融合着悠远、伤痛、悲悯、激越、孤寂、清澈与现实,同一唱三叹、颤动人心的新世纪乐曲极为相似。漫游在爱尔兰大地,就仿佛是用眼睛在聆听、用脚步在感受一曲曲飘逸出尘、忧伤纯净的新世纪乐曲。
无论如何,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曾经被恩雅、被新世纪音乐的曲子感动过,你应该至少去一次爱尔兰。而在游历了爱尔兰之后,你会同意:至少就字面的意思,“神秘园”比恩雅更爱尔兰。
爱尔兰充满了文学的夸张、音乐的抒情以及哲学的忧思,常常会惹人忽发奇想。
我走在时光的迷宫中,无论转向何处,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从未寻获终点。
漫游在爱尔兰大地,就仿佛是用眼睛在聆听,用脚步在感受一曲飘逸出尘、忧伤纯净的新世纪乐曲。
贝尔法斯特 Belfast
无数灵感无数传奇
贝尔法斯特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世界上很少有如此繁忙的城市,却同时拥有如此众多的森林和草地。只要稍稍走出商业街一点点,整个世界仿佛瞬间就在森林之中,绿树夹道,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过树叶,一路绣出斑驳色块。道路两旁,连着小巧的排屋,气氛舒适幽静。
如果只满足于在中心城区逗留,那么,这个北爱最大的城市,也是一个适合步行观光的城市,景点相当集中。
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即景。悠闲的气氛很难想像是出现在如此繁忙的大城市。
贝尔法斯特有两个机场,一个国际机场,一个城市机场。城市机场离市区稍近,唤作贝斯特(Best),是为了纪念当地最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乔治·贝斯特(George Best)。都柏林每天至少有六个航班飞到贝斯特机场,但其实,从都柏林出发,开车前往也不过两三小时,而一路爱尔兰田园风光,比高处不胜寒的云端飞行不知美妙多少倍。
多尼格尔广场是城市的中心,集中了黄金年代的辉煌建筑。
还在都柏林的时候,偶遇陌生人,彼此闲聊了几句。得知我们下一站会去贝尔法斯特,陌生人说:“噢,贝尔法斯特。贝尔法斯特是个大城市。”伴同我们此次旅行的爱尔兰司机则说:“那是个英国(化)城市。”作为北爱首府的贝尔法斯特是北爱最大的城市,北爱属于英国。但司机的意思,听上去好像并非仅仅在陈述这个事实。事实是,对于游客而言,无论是从都柏林过来还是从伦敦过来,贝尔法斯特给人的第一印象确实与其他英国城市差不太多——最气派的建筑都有老伦敦的影子,高大,方正,威严;最重要的路、桥,必定冠名“女皇”;城中必有一处或者牵涉“阿尔伯塔”亲王或者牵涉“王子”。总之,在欧罗巴酒店(Europa Hotel)放下行李、简单梳洗之后,我们已置身街头。
尽管是初次到达,我却觉得我无数次地来过这里——欧罗巴酒店门前的这些建筑,竟然如此熟悉。那是因为,在以前好多年里,电视、报纸,若提到北爱,一出现图像,就是一组以欧罗巴酒店为焦点的镜头,只是,那些画面里,还夹着更多的烟雾与人影。
酒店门前是几乎贯通整个城区的格里特维多利亚大道(Great Victoria Street),北面,是妩媚的歌剧院建筑连接的格罗斯文诺路(Grosvenor Road)和哈华德街(Howard Street)。沿哈华德街,向东来到多尼格尔广场(Donegall Square)。多尼格尔广场上的市政厅气势恢弘,建于1906年。那个年代,是贝尔法斯特的黄金岁月,财源茂盛,百业兴旺。1912年,贝尔法斯特造出了泰坦尼克邮轮。惊鸿一瞥的泰坦尼克启航庆典,正是在这个市政厅举办的。当年,贝尔法斯特的人们,目送梦一样奢华的泰坦尼克驶离爱尔兰海,从此永远消失。一百年后,历经惊涛骇浪的贝尔法斯特重获宁静与兴旺,泰坦尼克也会终于远航归来——城市边缘昔日建造泰坦尼克的造船厂、码头正在加紧改造施工,一个以泰坦尼克为主题、集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商业旅游区域已初见端倪,2012年将全面向世人开放。当然,即使现在,贝尔法斯特的阿尔斯特民俗和交通工具博物馆(Ulster Fork and Transport Museum)内,已经有非常珍贵的关于泰坦尼克展品。
站在昔日造船厂的工地上,隔河眺望远处的卡福山(Cavehill),当地人总会问你:“它像不像一个躺着的巨人!”他们坚信《纳尼亚传奇》“小人国”最初的灵感,正是来源于作家远眺卡福山的感受——相比于这位躺着的大山巨人,地球人是多么渺小!其实,说到卡福山给予作家的灵感,更加言之确凿的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书中人物的那管被坊间唤作“拿坡伦鼻子”的鼻子,其原型可能来自十六世纪时贝尔法斯特当地的一个酋长麦克阿斯·福特(McArt's Fort)。斯威夫特当年的住所,就在如今的利姆斯通路附近的利里普特(Lilliput Cottage)。
The Old Inn是爱尔兰最古老的客栈。如今也是贝尔法斯人周末远足的好去处。
1932年建造的贝尔法斯特地方政府大厦,宛如宫殿。大厦前开阔无比的林荫大道见证当年城市的雄心。
如此华丽的建筑与建造了泰坦尼克号轮船的城市相匹配。
贝尔法斯特这个名字来自爱尔兰语“河之口”的意思。顾名思义,贝尔法斯特就坐落于贝尔法斯特河(Belfast Lough)西端、拉干河(River Lagan)的河口。城市的北面和西北面,连绵着第唯斯山(Divis Mountain)、布莱克山(Black Mountain)和卡福山(Cavehill),西面还有一座城堡山(Castlereagh Hill)。目前是北爱首府的贝尔法斯特,历史悠久。早在青铜器时代就已存在,如今山谷周围还能见到铁器时代遗迹,以及中世纪时代居民在此定居的遗迹。城里有一条城堡街(Castle Street),源头是因为十二世纪时约翰·德·考塞(John de Courcy)在此建造了一座城堡。而城市东部的另一个灰色城堡,由克兰·艾德·布伊德(Clan Aedh Buidh)建于十四世纪。
最初只是安特立姆郡下一个小镇的贝尔法斯特,在十七世纪,随着英国军队、苏格兰人的大举殖民,变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定居地。1613年,获詹姆斯一世特许建城。1888年,经维多利亚女皇特许建市。
工业革命兴起后,十八、十九世纪,贝尔法斯特迅速发展为爱尔兰最重要的商业和工业城市,十九世纪末更超过都柏林成为爱尔兰最大的工业城市。贝尔法斯特的工业包括亚麻纺织、制造业、烟草业和造船业。当年,贝尔法斯特的亚麻织品享誉欧洲。紧临贝尔法斯特的利斯博(Lisburn)小镇的亚麻博物馆,展示的就是这一个主题。哈兰德和沃尔夫船厂(Harland&Wolff Ship Yards)是当时全球最大的造船厂,雇员超过三万五千人。正是因其强大的造船包括制造军舰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贝尔法斯特曾遭到希特勒德国的猛烈空袭,损失惨重。据说仅1941年的一次轰炸,就造成十四人死亡,数万人无家可归。
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前,1932年,贝尔法斯特在离市中心不远的斯多蒙特山(Stormont)上,兴建了宛如宫殿的地方政府大厦。这幢文艺复兴风格的古典建筑比之旧市政厅气势更大,占地更广。整幢建筑被花园树木包围,越过门前草坪,向前延伸修建了一条长达一公里的“礼宾”林荫大道。由于天然的地理坡度,站在高处的大道起点往下看,整个城市仿佛尽在脚下。那感觉比之白金汉宫前、凡尔赛宫前的林荫道,也不见得逊色。大厦刚刚落成还来不及入住,二战爆发。为了躲避德军的飞机轰炸,贝尔法斯特人想出了绝妙的主意,他们将整幢建筑刷成漆黑色,让天上的飞机找不到目标。宏伟的大厦就这样躲过了战争的浩劫,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并且,重新回复通体洁白,真正反映出这个作为北爱首府城市的地位与实力。
如果只满足于在中心城区逗留,那么,贝尔法斯特这个北爱最大的城市,也是一个适合步行观光的城市,景点相当集中。多尼格尔广场(Donegall Squer)向西即哈华德街,向东沿五月街(May Street)穿过维多利亚街(Victoria Street)再接着的横马路即濒河的牛津街(Oxford Street),牛津街旁就是蜿蜒流淌的拉干河。这一路走来,会经过五月街教堂、圣乔治市场(St.Jorge Market),而拉干河一个拐弯处、牛津街旁就是沃特福朗特大厦(Waterfront Hall),大厦内拥有众多音乐厅、咖啡馆、酒店和美术馆。从多尼格尔广场向北沿多尼格尔街到城堡弄(Castle Lane)右转向东来到维多利亚街,维多利亚街的北尽头就是伦敦大笨钟翻版的阿尔伯塔纪念钟塔(Albert Memorial Clock Tower)。以哈华德街、五月街为南线,以牛津街为东线,以城堡弄、高街(High Street)为北线,以格里特维多利亚大道为西线,构成的大致范围,就是贝尔法斯特的商业中心。像欧洲乃至世界各地所有的大中城市一样,这个区域内的商店,无论店名、装饰还是商品,都大同小异。然而,也正是这些游客处处可见的商店和商品,让游客因熟悉而备觉安心。
如今的贝尔法斯特祥和平静,充满生机。漫步街头,无论从气氛还是从人们的表情,看不到任何的创伤和阴影。但如果有兴趣往城市的北面走一走,在克利夫登屋(Cliffden House)周边的地区看看那些街头政治画,还是能强烈感受到这个城市曾经有过怎样难以消解的矛盾与冲突。无论如何,这些街头涂鸦的极品艺术被妥善、珍重地保留下来,并细心地维护着。作为一个不知就里的游客,也许很难真正明白这些创作背后的历史和心理,但无论是谁,都会由衷地感叹当地人的艺术天份、文化传统。难怪,参观街头政治画也已成为贝尔法斯特的旅游节目之一。如果,曾经的暴力与血腥、对峙与仇恨,终于都能如此化作人人可以赞叹的艺术,彼此的误解或许也是值得的?
贝尔法斯特商业街充满着现代化大城市的时尚气息。
只要稍稍走出商业街一点点,整个世界仿佛沉浸在森林之中。这上贝尔法斯特的另一面。
我们在贝尔法斯特期间住宿的欧罗巴酒店的房内,有一本关于这家酒店的书《风光——贝尔法斯特欧罗巴酒店的故事》。就像作者所说,欧罗巴酒店的历史几乎就是贝尔法斯特的现当代史。1839年,贝尔法斯特已经有了蒸汽火车。1841年建成的植物温室,是全玻璃建筑,比当年震惊世界的伦敦水晶宫,早了整整十年建成。1840年,在今天欧罗巴酒店的地方建起了火车站。1966年,这个火车站的建筑被大都会酒店集团买下,着手改建成有两百个标房外加五间套房、每套房间都带卫浴设备的酒店。1971年7月,欧罗巴酒店迎来它的第一个客人。欧罗巴酒店附设有餐厅,而位于顶层的酒吧尤其受到欢迎,甫一开张即成为当地休闲生活的热门之地。不幸的是,从1968年开始,北爱的冲突变得日趋激烈。欧罗巴酒店因为热门、也因为常有英国政府人员入住,一再成为炸弹袭击的目标,仅1974年的某一周内就发生了两次。全世界转播的镜头前,观众最常见到的贝尔法斯特就是欧罗巴酒店及其门前的一段格里特维多利亚大道。然而,欧罗巴酒店坚持了下来,熬到和平的今日,终于成为北爱最奢华的酒店。对许多人来说,去贝尔法斯特就是去欧罗巴酒店。据说,欧罗巴酒店曾一度易名为Forum Hotel,但是,如果你去到贝尔法斯特,告诉行人或出租车司机说自己要去Forum Hotel,别人会回答说:“哦,去欧罗巴酒店啊……”所以,不久之后,欧罗巴酒店就又回到了“欧罗巴”。
上图:贝尔法斯特市中心格兰维多利亚大道。下图:贝尔法斯特市政厅内装饰华丽。
如果说,欧罗巴酒店是贝尔法斯特的现当代史,那么,城市南端的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就是贝尔法斯特的近代史。这座建于1845年的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图书馆尤其出名,至今保存着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斯的众多藏书。
美食是一种传统,往往最能体现当地的文化。从皇后大学那一区,沿都柏林路(Dublin Road)被称为“金色英里”(Golden Mail),是贝尔法斯特的美食街,当地最高级的餐厅全在这条路上。餐厅供应的风味,从爱尔兰的家常菜,到伦敦流行的印度菜,应有尽有,可见贝尔法斯特这个城市的国际性。而大部分的当地人,最喜欢的常常是标榜中国菜的餐厅。旅途中,凡有当地人上来搭讪,得知是中国人后,最简洁的友好表示,就是一句:“中国。中国菜好吃!”是的。那正是此次旅程中,我唯一最想念的。
贝尔法斯特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世界上很少有如此繁忙的城市,却同时拥有如此众多的森林和草地。只要稍稍走出商业街一点点,整个世界仿佛瞬间就在森林之中,绿树夹道,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过树叶,一路绣出斑驳色块。道路两旁,连着小巧的排屋,气氛舒适幽静——当人们想热闹的时候,他们就去酒吧。
到贝尔法斯特,或许可以省略许多景点,但最好不要错过酒吧。如果说,南欧人擅长露天咖啡,那么,这里的人则擅长室内酒吧。
欧罗巴酒店几乎是贝尔法斯特当代史的一幕布景。酒店所处的位置原是城市中最早的火车站之一。
建于1845年的皇后大学是世界名校,至今保存着经济学之父亚当·史密斯的众多藏书。
横渡爱尔兰海
除了乘飞机到达之外,还可从英国利物浦乘船前来贝尔法斯特。横渡爱尔兰海的旅程既特别又愉快,当然花费时间相对较长,其中有一班船全程需八小时。利物浦至贝尔法斯特的客船每天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