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15968300000020

第20章 礼记(3)

【译文】

吴国侵略陈国,破坏了陈国祭祀(jì sì)的场所,杀害了患瘟疫(wēn yì)疾病的人。后来吴军班师回朝,离开陈国边境时,陈国的太宰嚭(pǐ)出使吴军。吴王夫差对负责朝勤聘问的仪说道:“这个人能说会道,我们何不试着问他一下:出师讨伐一定要有个名目,如果人们问起我们这次侵略陈国的事来,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我们的军队呢?”太宰嚭说:“古人侵讨他国时,不破坏祭祀场所,不杀害患疫病的人,不俘获鬓发斑白的人。现在贵国军队不是杀了病人吗?不是可以称为杀害病人的军队吗?”夫差说:“要是归还你们的土地,归还所有掠夺来的东西,又该怎样评价我们的军队呢?”太宰嚭回答说:“君王讨伐我国的罪过,却又怜悯(mǐn)并赦免我们,这样的军队,还能有好的名声吗?”

【师说】

太宰嚭抓住吴军的“不义”之举,说得吴王夫差一阵难堪(kān),不能不使人信服。同时,我们也看到古人打仗极其重视规则:师出必须有名,攻城略地,烧杀抢夺,擒(qín)获俘虏(fú lǔ)等,都得有一个说法,否则,即使打了胜仗,会被称做“不义之师”。因此,出征之前要誓师,誓词的主要内容便是罗列各种名目和理由,以便说服参战的人相信打这次仗是合乎礼仪和正义的举动。

不仅是打仗,做事同样要做到“师出有名”,合乎礼仪和正义,这样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拥护和支持。

【知识卡片】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春秋时期,见于史书的诸侯国名有一百二十八个,但比较重要的不过十几个,它们主要是齐、鲁、卫、宋、郑、陈、蔡、晋、燕、秦、楚、吴和越。这些比较大的诸侯国凭借其实力,用战争来扩充领土,迫使弱小国家听从它们的号令,并互相争夺,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故事链接】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谒[1](yè)见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旁人说:“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表情。他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回答:‘不喜好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他又问:‘那有谁来跟从他呢?’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跟从他。大王懂得禾苗的情况吗?七八月间长时间天旱,禾苗枯萎(wěi)[2]了。只要天上乌云密布,哗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长起来了。国君如果能这样,又有谁能对抗得了他呢?如今各国的君主,却没有一个不是喜欢杀人的。现在天下人的遭遇就像这枯萎的禾苗,如果有一位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像禾苗遇到了一场哗啦啦的大雨,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果真这样的话,百姓们归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浩浩荡荡,有谁能阻挡得住呢?’”

注:

[1]谒:拜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2]枯萎:因干枯而萎缩。

杜篑(kuì)扬觯(zhì)

【原文】

知悼子卒【知悼子:晋国之卿,名荀盈、知盈。卒:死】,未葬。平公【平公:晋国的国君,名彪。】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杜蒉(kuì):人名。】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寝(qǐn):后宫。】。”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zhuó)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北面:面朝北方。】,趋【趋:快走。】而出。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曩(nǎng)者:刚才。开:开导。】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饮:给人喝东西。】旷何也?”曰:“子卯不乐【子卯(mǎo):古人认为不吉利的日子。乐(yuè):奏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大师【大师:太师,乐官之长。】也。不以诏【诏:告诉。】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亵(xiè):亲近。】臣也。为一饮一食,亡君之疾【亡:同‘忘’,忘记。疾:忧患。】,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宰夫:掌管饭食的官。】也。非刀匕是共【匕:古代食器,像汤勺。共:同‘供’。】,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扬:举。觯(zhì):古代酒器。】。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斯爵【爵:古代酒器。这里指举杯献酒。】也!”

至于今,即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译文】

知悼子死了,还没有下葬,晋平公便喝起酒来,并让师旷和李调作陪,敲钟击鼓奏乐。杜蒉从外面进来,听到奏乐声,问道:“国君在哪里?”有人回答说:“在后宫。”杜蒉进入后宫,沿台阶而上。他倒了一杯酒说:“师旷,把这杯酒喝了!”他又倒了一杯酒说:“李调,把这杯酒喝下去!”他又倒了一杯酒,在堂上面朝北坐着喝了,便走下台阶,快步走出后宫。晋平公赶紧大声把他叫回来,说道:“杜蒉,刚才你也许想要开导我,所以我没有同你说话。你为什么让师旷喝酒呢?”杜蒉回答道:“照礼,在甲子日和乙卯日不奏乐。知悼子的灵柩(jiù)还在堂上,这比逢上甲子、乙卯日的禁忌还要严重。师旷是掌乐的太师,不把这种礼节告诉国君,所以罚他喝酒。”晋平公问“你为什么让李调喝酒呢?”杜蒉回答:“李调是国君的近臣。为了吃喝,竟忘了国君的忧患,所以也罚他喝一杯。”平公又问:“那你自己为什么喝酒呢?”杜蒉回答:“我掌管饭食,没有尽提供刀、汤勺(饭食)的职责,却胆敢参与防止违礼的事,所以罚自己喝一杯。”平公说:“我也有过错,倒杯酒来罚我喝。”杜蒉洗过酒杯,倒上酒举起献上。晋平公对侍者说:“如果我死了,一定不要废止举杯献酒的礼仪!”

直到如今,凡是向国君和宾客献酒过后,就要举起酒杯,这叫做“杜举”。

【师说】

杜蒉以独特的方式来劝诫国君,使之知错能改,用心可谓良苦。这既体现了他的智慧,又体现了对君主的忠诚,还富有戏剧性。

在生活中,劝诫别人,要想收到很好的效果,就要在讲究礼仪的前提之下,注意表达的方式。要变“忠言逆耳”为“忠言顺耳”,甚至是“忠言悦耳”。这就需要劝诫的人,在劝诫之前精心谋划,使劝诫既能打动人,又耐人寻味。

【知识卡片】

《檀弓》分为上、下篇,分别是《礼记》第三、四篇。因首章有“檀弓免焉”记檀弓事,故以“檀弓”名篇。

《檀弓》主要是讨论丧葬礼的文字。在谈论丧葬礼时,经常引用一些春秋战国时的故事来说明怎样做才叫合乎礼制。

【故事链接】

晏子以酒谏[1](jiàn)景公

有一天,景公饮酒,喝得很高兴,他对在座的大夫说:“今天我和各位大夫痛饮,不要讲究什么礼节。”晏子听了,脸色一变说:“国君的话讲错了!要是不讲礼节,人们会变成无理性的禽(qín)兽。力气大的可以不敬长辈,勇气多的可以杀害国君;强大的侵犯弱小的,这样得天天换主人,那么您国君将没有立足之地啊!之所以人比禽兽高贵,是因为有礼节约束,所以《诗经》里说:‘人不讲礼,何不快快去死。’礼节不可没有。”景公背对晏子,不听他的话。

过了一会儿,景公出去,晏子不起立相送;景公进来,也不起立相迎。景公敬酒时,自己不客气地先饮。于是景公大怒,放下酒杯,狠狠地瞪了一下晏子说:“刚才夫子教诲[2](huì)我要讲究礼节,可是我出去进来,你都不起身送迎,敬酒时又自己先饮,你的君臣礼节又在哪里呢?”晏子听了,立即离开坐席,向景公深鞠(jū)一躬(gōng)[3],然后抱歉地说:“我怎么会忘记对国君说的话呢?我刚才的行为确实是不讲礼节。国君如果要想不讲礼节,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景公知道咎(jiù)由自取[4],赶快说:“这是我的错。请夫子入席,我愿意听从你的话。”

注:

[1]谏:旧时规劝君主、尊长,使之改正错误称之为谏。

[2]教诲(huì):教育教导,使人进步。

[3]鞠躬:弯身行礼。

[4]咎由自取:灾祸、惩罚是由自己招来的。

陈子车死于卫

【原文】

陈子车【陈子车:春秋时齐国大夫。】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大夫:为卿大夫处理家务的总管。下文的“宰”与此相同。】谋以殉(xùn)葬,定而后陈子亢【陈子亢(kàng):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已:止,终止。】,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二子:指陈妻和家宰。】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弗(fú):不。果:果然,结果。】用。

【译文】

陈子车在卫国死了。他的妻子和家里的总管打算用活人为他殉(xùn)葬。决定之后,陈子亢刚好过来了,两人便告诉陈子亢说:“他老人家有病,没有人在地下伺(cì)候他,希望能用活人为他殉葬。”陈子亢说:“用活人殉葬不合礼仪。尽管如此,但他有病,应当有人去伺候,谁能像他的妻子和管家一样精心伺候他?如果不用殉葬,那正合我想法。如果要殉葬,那我就想用你们两个人来殉葬。”于是,陈妻和家里的总管便没有用活人殉葬。

【师说】

面对野蛮的行径,不是义正词严地斥责,而是巧妙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样既达到了制止的目的,又体现了陈子亢的智慧和“黑色幽默”,很值得赞赏和回味。

在生活中,对于别人不好的举动,也要敢于大胆地制止,并学会用巧妙的方法使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

【知识卡片】

古代的殉葬制度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出现了用活人殉葬的残酷制度。远在商朝,用奴隶殉葬和祭祖的做法十分盛行。随着人们的反抗和社会进步,自汉武帝到元朝,这种残酷制度基本被废除了。可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又将这野蛮的做法重新恢复起来,并作为一种制度在明朝沿用。

【故事链接】

以德报怨

梁国边境靠近楚国的地方有一个小县,一个叫宋就的大夫被派往这个小县去做县令。

两国交界的地方住着两国的村民,村民们都喜欢种瓜。这年春天,两国的村民都种下了瓜种。不巧,这年春天气候比较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梁国的村民担心这样旱下去会影响收成,就组织一些人,每天到地里挑水浇瓜苗。连续浇了几天,梁国村民的瓜地里,瓜苗长势明显好了起来,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高出不少。

楚国的村民看到梁国村民种的瓜苗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嫉(jí)妒(dù),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梁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

梁国村民非常气愤,都要去踩楚国村民的瓜秧。宋县令一听,忙请村民们消消气,让他们都坐下,然后对他们说:“我看,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苗。”

村民们气愤至极,哪里听得进去,纷纷嚷道:“难道我们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

宋就摇摇头,耐心地说:“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最多解解心头之恨,可是以后呢?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1],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谁都不会得到一个瓜的收获。”

村民们皱紧眉头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宋就说:“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结果怎样,你们自己就会看到。”

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楚国的村民发现梁国村民不但不记仇,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惭愧[2]得无地自容。

注:

[1]善罢甘休:轻易地了结纠纷。

[2]惭愧: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羞耻。

卫献公出奔

【原文】

卫献公【卫献公:卫国国君,名衎(kàn)。】出奔,反【反:通“返”,返回。】于卫。及郊,将班邑于从者【及:到。郊:郊外。将:打算,想要。班:分发。邑(yì):采邑。封建社会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臣属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农民。从者:跟随的人。】而后入。柳庄曰:“如皆守社稷【皆:都。社稷(jì):国家。】,则孰执羁靮【孰(shú):谁。羁(jī):马络头。靮(dí):马缰。执羁靮:意思是在国君身旁效力。】而从?如皆从,则孰守社稷?君反其国而有私【私:偏爱,偏心。这里指把采邑分赏给随他逃亡的人。】也,毋乃【毋(wú)乃:大概,恐怕。】不可乎?”弗【弗(fú):不。】果班。

【译文】

卫献公出逃在外,后来返回卫国。到了城郊,他想分赏随他逃亡的人,然后再进城。柳庄说:“如果大家都来保卫国家,那还有谁跟随您奔走逃亡呢?如果大家都跟随着您逃亡,那么谁来保卫国家呢?国君返回自己的国家而有偏心,把土地分赏给随您逃亡的人,(恐怕会引起保卫国家的人的不满)这不可以吧?”结果卫献公没有分赏土地给跟随他逃亡的人。

【师说】

把采邑分赏给随他逃亡的人,会引起保卫国家的人的不满;而把采邑分赏给保卫国家的人,又怕今后没有人跟随,这确实让卫献公难以选择。

常言说,一碗水要端平。不论是国君,还是平民;也不论是国事,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公平、公正对待,赏罚分明,才会令人心服口服。反之,则会引起矛盾。

【知识卡片】

卫献公,姬姓,卫氏,名衎。卫国第二十四代国君,公元前576年至前559年、公元前546年至前544年在位。他是卫定公之子,卫殇公之兄,卫襄公之父。

【故事链接】

论功行赏

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接着,他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刘邦认为,萧(xiāo)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也最多。群臣们对此不满,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这时,关内侯鄂千秋把刘邦要说而未说的话讲了出来:“众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的。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是一时的事情。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只身逃走也有好几次。然而,萧何常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汉军与楚军在荥(xíng)阳时对垒(lěi)[1]数年,军中没有口粮,萧何又用车船运来粮食。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对汉室也不会有损失,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2]于万世的功勋[3](xūn)之上呢?应该是萧何排在第一位,曹参居第二位。”刘邦肯定了鄂千秋的话,于是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许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注:

[1]对垒:指两军相持。

[2]凌驾:高出(别人),压倒(别的事物)。

[3]功勋:指对国家、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立下特殊的功劳。

战于郎

【原文】

战于郎【战:交战。于:在。郎:鲁国地名,在今山东鱼台。齐国攻打鲁国时,在郎发生战斗。】。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公叔禺(yú)人:鲁昭公的儿子。保:同“堡”,小城。息:休息。】,曰:“使之虽病【使:指徭役。之:指老百姓。病:痛苦不堪。】也,任【任:指赋税。】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谋:谋划。】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yǐ)!”与其邻重【重:应为“童”。】汪踦(qī)往,皆死焉。鲁人欲勿殇【勿:不。殇(shāng):这里指未成年而死者举行祭祀。】重汪踦,问于仲尼【仲尼:孔子的字。】。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干戈(gē):这里泛指武器。以:来。卫:保卫。社稷:指国家。】,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