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李叔同全集之文艺·诗词(06)
15944100000009

第9章 浅谈书法(3)

后世草书名家,有宋代苏轼《醉翁亭记》、黄庭坚《诸上座帖》、米芾《草书九帖》、蔡襄《草书二诗帖》、明代祝允明《前后赤壁赋》、文徵明《滕王阁序》等,明末清初的王铎则一反常规、另辟蹊径,后自成一家,其章法影响后世亦大。此等大家于草书上造诣颇高、别具一格,为草书之代表人物。

5.行书

行书,即行体书法,亦名“行押书”,行书从楷书演化而来。唐代张怀瓘云:“务从简易,相间流行。”宋代姜夔《续书谱》云:“行出于真。”行书特征是“非真非草”,介乎真、草之间。从楷书到今草,较自然形成了行书。宋代的《宣和书谱》中就有“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间者,行书有焉”之语,可知行书之特征。

二.历代书法家及其作品

前面,我们就五大书体以及它们的流派讲述了一番。接下来,我们再以年代划分,分别讲述一下各个朝代的书法特色,以及同时代的书法名家,并就他们的代表作品略加评述,以增趣味。

1.秦汉时期

我国秦汉时期,汉字的变迁更为剧烈也最为复杂,大篆经过省改而创造了小篆,李斯所书《泰山》《琅邪》《峄山》等石刻,即是“小篆”典型。另外,隶书发展成熟,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亦萌芽。书法家可谓人才辈出,此一时期的书法成就影响后世极为深远。

秦汉书法遗存今天的有帛书、简牍书,还有壁画、陶瓶及碑上的刻字。汉代的石碑艺术在这一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西汉碑刻虽少,而东汉则有“碑碣云起”之兴盛现象,可见书法在当时的成就。这一时期出现不少好的石碑,如以《张迁》为代表的“方劲古朴类”;以《曹碑》为代表的“飘逸劲秀类”;以《礼器碑》和《前史晨碑》《后史晨碑》为代表的“端庄凝练类”等著名的碑铭。

至汉时,篆、隶、章草均有成绩,如此时已显露行书、正楷的端倪;而且,由于书法艺术在秦汉时代的昌盛,在这一时期的篆刻作品亦是十分精美的,并出现了各种印章。

(1)史游

史游,西汉元帝时人,官至黄门令。曾解散隶体而求速书,但存字的梗概,损隶书的规矩,但求书写纵任奔逸,而大胆打破隶书书写之章法,因作《急就章》,故后人称其书体为“章草”。因草创而成的字体,故称“草书”。

《急就章》,汉代史游撰。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说:“章草者,汉黄门令史游所作也。”王愔说:“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汉俗简惰,渐以行之是也。”

其书自始至终,无一复字。文词雅奥,亦非后世蒙学诸书所可及之。旧时曾有曹寿、崔浩、刘芳、颜之推《注》,今皆不传,唯颜师古《注》一卷存世。后有王应鳞补注之,厘为四卷。

《急就章》今本34章,此书不是简单地把许多单字放在一起,而是有意识地加以组织,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变成韵语,多数为七字句,这样学童在学习认字的同时还能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全书取首句“急就”二字作为篇名,“急就”就是速成的意思。这是一本速成的识字课本,全书共收2016字,没有重复的句子,文辞雅奥,是后世蒙书少能匹及的。

从周秦到汉中叶,可以说是以《史籀篇》为代表的蒙学教材流行时期。从汉中叶到南北朝时期,史游的《急就章》盛行,是当时主要使用的蒙学教材。而“自唐以下,其学渐微”,《急就章》的主流地位渐被新出的《千字文》所替代了。

汉代时期,先合秦代《仓颉》《爰历》《博学》等三书为《仓颉篇》,作为蒙学教材。后来又有《凡将篇》(司马相如作)、《急就章》(史游作)、《元尚篇》(李长作)、《训纂篇》(扬雄作)等书先后问世;后来又把《仓颉篇》《训纂篇》《滂熹篇》合为一书,称为《三仓》(也称为《仓颉》),这些书都是汉初《仓颉篇》的继续和发展,而《仓颉篇》文字又取自《史籀篇》。

颜师古本比皇象碑多63字,而少“齐国”“山阳”两章,只有32章。王应麟在《艺文志考证》中以为此二章起于东汉,或许最为精确。其注考证广泛,足补师古之缺。别有黄庭坚本、李焘本、朱子越中本等,诸本字句小有异同;但王应麟所注,多从颜(师古)本,以其考证精深,较他家更为有据可证罢。

(2)钟繇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人。他工于书法,师承曹喜、蔡邕、刘德昇,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各体兼能,尤精于隶书和楷书。

他的书法从学习汉隶入手,但改进了“蚕头凤尾”的写法,使字形更为方正平直、简单易写,点画颇多奇趣,结体茂密修长、飘逸萧疏,已具楷书面貌,他也因此成为汉字由隶入楷的主要代表人物,故后人有奉他为“楷书之祖”者;他与张芝、王羲之齐名,故并称为“钟张”或“钟王”,梁武帝萧衍评其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钟繇的书法真迹早已失传,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都是后世临摹本,《荐季直表》和《宣示表》是摹刻中的佼佼者,从中可以看出钟繇书法的精神与意趣。此二表布局空灵,结体疏朗,字形略扁,带有隶书的痕迹。虽结体、法度尚有不成熟之处,似不如晋、唐楷书那般工整端正,但天真无邪、古朴盎然,自有妙不可言处,故为后人所推崇。

钟繇在书法上下过大苦功,曾自称:“吾精思书学三十年,坐与入语,以指就座边数步之地书之,卧则书于寝具,具为之穿。”可见其矢志于学。相传,有一次他在著名书法家韦诞家中看见一篇蔡邕论笔法的文章,苦求不得,以至到后来“捶胸吐血”,还是曹操用“五灵丹”救活的;等到韦诞死了之后,“繇阴发其冢,始得之,书遂大进”,可见他对书法的执着和专一。他能书写隶、楷、行、草等各种字体,尤其擅长楷书,开“由隶到楷”之新面貌。

他的楷字较扁,近似隶书,笔画清劲遒媚,结构茂密,笔画峭薄修长。今存《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还示帖》《力命表》《墓田丙舍》《调元表》等帖,为晋、唐时的临摹本。

他的书法“丰润有致、刚柔相济,且古雅幽深,备尽法度”,被誉为“秦汉以来,一人而已”,后人甚至奉他为“楷书之祖”。

钟繇的书法主要学曹喜、刘德昇和蔡邕,他的正楷书法独步当时,自言“精思学书三十年”,其所作字体,秀美典雅、幽深无际,故能超人一等。

他所处年代正是隶、楷交错变化之时,正如元代袁裒《总论书家》中所说的那样:“汉魏以降,书虽不同,大抵皆有分隶余风,故其体质高古。”因此,在他的楷书之中带有浓厚的隶书意味。

他的小楷书法,体势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朴实,笔法则清幽俊劲、醇古简静,质地淳朴。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他:“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又说:“元常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对于钟繇的书法,历代多有评论,王僧虔说:“钟公之书,谓之尽妙。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世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行书是也。三法皆世人所喜。”《书法正传》云:“钟繇书法,高古淳朴,超妙入神。”南朝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称:“钟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三法皆世人之所善。”

另有《荐季直表》,传为钟繇作品中唯一有墨本传至今之作品。该表书于魏黄初二年(221),时钟繇已七十,内容为推荐旧臣关内侯季直的表奏。此帖笔法“古雅茂密、渊懿错落”,为难得之书法精品,又因刻于石上,故有“自华氏之有刻印,而天下之学钟书者不知有《淳化阁帖》”之誉。

他的真迹已无存世,宋以来法帖中所刻的作品,如《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力命表》《墓田帖》等,都是后人临摹之作。

2.魏晋南北朝

(1)王羲之

王羲之,东晋杰出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贵族,为王旷之子,王导之侄。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后辞官隐居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工书法,初从卫铄(卫夫人)学书法,后见前代书法名家如李斯、钟繇、蔡邕等人的墨迹,无不用心揣摹,后博采众长,取诸体之精华为己所用,此后,师法张芝、钟繇。他善增损古法,变汉、魏朴质之书风,而创妍美流畅之新体。后世评者以为,其草书“浓纤折衷”,楷书“势巧而形密”,行书则“遒美劲健,富于变化,又不失天然真趣”,故其书为历代学书者之所宗,对后世影响极大,故有“书圣”之誉。

王羲之楷书,小楷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亦称《换鹅帖》)等;草书的代表作有《十七帖》《桓公帖》《朝廷帖》《宰相帖》《司徒帖》《中书帖》《侍中帖》《尚书帖》《司马帖》《太常司州帖》《护军帖》《十一月帖》等。《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书法字帖共计159帖,多为行草夹杂。

王羲之行书代表为《兰亭序》《快雪时晴帖》等,后世刻石者和临摹者很多,宋时刻石多达数百种。其他行书法帖也很多,现将较著名的帖子列目如后:《奉橘帖》《诸弟帖》《快雪时晴帖》《从弟帖》《丧乱帖》《曹妹帖》《二谢帖》《诸贤子帖》《频有哀祸帖》《贤女帖》《伯熊帖》《此月帖》《阮公帖》《六月帖》《蔡家帖》《九月帖》《家中帖》《十月帖》《夫人帖》《三月帖》《贤弟帖》《快雨帖》《夏日帖》《平安帖》《极寒帖》《奉告帖》《州民帖》《小佳帖》《旧京帖》《悉佳帖》《安西帖》《伯慰帖》《山阴帖》《叙慰帖》《水兴帖》《廓然帖》《建安帖》《遣书帖》《瞰豆帖》《省书帖》《慈颜帖》《宿昔帖》《青李来禽帖》《书魏钟繇千字文》。

王羲之有关“书论”的著作不少,传世的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笔势论》《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等。这些“书论”曾载于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韦续的《墨薮》,宋代朱长文《墨池编》、陈思《书苑菁华》,明代汪挺《书法粹言》,清代冯武《书法正传》等,影响较大。

《兰亭序》是行书法帖,又名《兰亭宴集序》,为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人集会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其时与会人等各抒情怀,畅作诗篇,后羲之为作序文是也。《序》中记叙兰亭之美及聚会欢乐之情,以及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王羲之生前,特别重视《兰亭序》,去世后,由子孙传藏,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僧),因为无嗣,交绍兴永欣寺和尚、弟子辨才手里保存;后到唐太宗李世民手中,唐太宗死时,随葬入唐昭陵;五代时,一名叫温韬的人发掘昭陵而得,致使《兰亭序》真迹不知去向。因此序书法极美,故为历代书家之所推崇,后世誉为“行书第一”。

存世本中,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将羲之之笔韵和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为公认的最好摹本。石刻本则首推“定武本”。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最高境界,此序将作者之气度、胸襟、情愫、感怀皆表现于字里行间,是难得之佳作。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之喻。

《快雪时晴帖》为王羲之所书。其帖行书四行,字体流利秀美、灵动潇洒,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说:“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骏,皆古今之独绝也。”又说:“右军开凿通津,神模天巧,故能增损古法,裁成今体,进退宪章,耀文含质,推方履度,动必中庸,英气绝伦,妙节孤峙。”

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他对此帖极为珍爱,在帖前题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全帖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他把此帖和王殉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号为“晋人三帖”)并藏于养心殿内,并御书匾额“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堂”在内,摹刻于石上,命名为《三希堂法帖》。

(2)王献之

王献之,东晋杰出书法家,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的第七子;官至中书令,曾于病时让族弟王珉代行“中书令”之职,故世称王献之为“王大令”,王珉为“王小令”。

王献之工书法,善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著名。其书法,在继承张芝、王羲之的基础上另创新法,用笔外拓(开廓),俊迈而带逸气,故有“破体”之称。南朝宋、齐、梁间人多宗其体,唐、宋以来的书家也多受其影响。王献之继承父学,且进一步独创天地,字画秀媚、妙绝时伦,以至与父齐名,人称“二王”。

墨迹著名者,有行书《鸭头丸帖》,小楷《洛神赋十三行》。草书有《玄度帖》《前告帖》《吾当帖》《侍中帖》《马侍御帖》《裴员外帖》《裴九帖》《崔十九帖》《八月帖》《十二月帖》(即《中秋帖》)《秋冷帖》《秦中帖》《数月帖》《远书帖》《岁尽帖》等。行书有《诸舍帖》《东山帖》《舍内帖》《黄门帖》《东园帖》《李参军帖》《荐王德祖帖》《山阴帖》《冠军帖》《外甥帖》《鹅群帖》《如意帖》《二十九日帖》《卫军帖》《地黄汤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