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15943700000001

第1章 布施:多行布施广种福田

佛陀说布施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而六度修行作为众多法门中的一种,被佛教中的几大宗派大力提倡。净土宗的第十三世祖师印光法师,也大力提倡六度修行这一法门。

那么六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六”指的是数量,而“度”是佛教用词,与“普度众生”的“度”相同,意思是从烦恼的此岸到觉悟的彼岸。“六度”是指六种从烦恼的此岸到觉悟的彼岸的方法。

布施是这六种方法中的第一种。布施是一种施舍,这种施舍是以帮助他人他事的心念衍生出来的行为。

印光法师开示:“凡夫修行,当发利人利物之大菩提心。其利人利物之事,则力能为者,勉而为之。不能为者,必令此心常存。发菩提心,信愿坚决,以此自行,复以化他。做到这样,就是凡夫的菩萨。”

释迦牟尼也教化世人在应当布施的时候要尽力帮助他人。

有一天,一个人去找释迦牟尼,他哭着对释迦牟尼说:“无论我做什么事情,从来没有成功过,上天为什么如此不公平,总是让失败落到我头上。”

释迦牟尼告诉他:“因为你太吝啬了,从来没有施舍过什么。”

“可是我已经身无分文,我一个做什么生意都赔本的穷人,哪还有东西施舍给别人呢?”这个人迷惑不解地说道。

释迦牟尼说:“其实你很富有,虽然你身无分文,但你有七种东西可以布施于人。第一种是布施赞美。遇到不自信的人,你可以针对他的特长或优点多加赞美,别人就会得到鼓励变得自信;第二种是布施微笑。笑脸迎人会使人心情舒畅;第三种是布施真诚。打开心扉,以你的真诚和别人沟通,你和别人都会有收获;第四种是将理解和善意的眼神布施于人。你不用多说什么,一个理解的善意的眼神传递过去,对方的心里就会觉得温暖;第五种是你可以用亲力亲为的行动布施于人;第六种是你可以用礼让于人来布施;最后一种就是你可以将自己空余的房子为需要的人行方便。有了七种布施,你做事情就会成功了。”

这个人听了释迦牟尼的话,暗暗牢记,从此他一改往日吝啬愁苦的心态,用善心和行动布施于人,他的生意也渐渐好起来了。

很多人一听到布施这个词,会马上想到布施就是给别人钱或者具体的物品,基于这种认识,有些人的想法就和故事里那个人的想法相似:“我没有钱,物质上也不富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布施给别人。”

但实际上,以为布施就是给人钱和东西的想法是不全面的,所以释迦牟尼告诉这个人他很富有,他可以布施的东西有很多。

人通过布施,能放下越绑越紧的自私的念头,一定程度的摆脱小的自我,将心量打开。那么布施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

你拿什么来布施

上文中释迦牟尼说每个人都很富有,他告诉贫穷的年轻人可以布施微笑,可以为人行方便等等,那我们来看一下么布施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按照所施的物品,布施可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而按照施舍者的不同目的和心态,又有“八施”之说。

八施,指的是八种布施,即(1)随至施,(2)怖畏施,(3)报恩施,(4)求报施,(5)习先施,(6)要名施,(7)希天施,(8)为庄严心、为资助心、为资瑜伽、为得通慧菩提涅槃上义故施。

以所施的物品为分类标准,没有人会有疑问,但按照施舍者的不同目的和心态分类,我们就需要做一些解释了。

依照大多数人对布施的理解,施舍者是不应该抱有任何目的的。人们会觉得既然是施舍于人,就应该一无所求才对,但事实上人们的根器不同,做同一件事儿的想法也就不同,所以我们应该以更客观、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类施舍者。

佛祖度众生时,会根据众生的根器弊病采用不同的方法,简单来讲,这与因材施教是一个道理。佛门提倡布施,但众生根器不同,不是每个布施者都能从一开始就能毫无私心,所以教化者就会告诉下品、中品根器的人,你若懂得施舍,必然会获得福报等等,这些教化使本来不愿意布施的人渐渐放下自私的心念,学会了布施。

但这一来,疑问似乎不是被解决了,而是被转移了,被转移到佛门的教化者这里来了,他们是在欺骗、诱惑人们去布施吗?

其实都不是,他们只是说了实话而已。一切事都有因果。印光法师说:“因果二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盖不特佛教之所尚,亦世法所不废也。”慧远法师也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所以那些教化众生行布施者,只是说了个因果关系,比如你布施了善心,你就会得到好报等等。这就好比因是种子,果是收成,春种秋收而已。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即便一个人想积德积福才去布施,行为上还是帮助了别人。而且在布施的过程中,他的心得感受会使他的境界提升,这种提升会使他逐渐放下目的,渐有所悟。因此我们也不必轻慢这些带着目的去布施的人,反倒是我们应该放下这轻慢之心。

人们做一件事儿,总有它背后的驱动情绪,人们所想象的那种无我的布施,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关于布施,佛教里有“三轮体空”的说法。三轮体空指的是布施时的一种态度。它包括:

施空:指施舍的人不执著施舍之中,无实在的能施之我,这样,布施时便无希求福报之心。这也是人们想象的无我的布施境界。

受空:指对受者不起慢心。

施物空:指对所施物品不起贪惜心,资财珍宝一切所施物品本来皆空。

凡夫布施很难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只有菩萨行施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除了上述两种布施的常见分类之外,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还有其他分类方法,但鉴于其他分类过于生僻且只适用于出家人,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放下惜财心,财物施他人

财施就是财富上的布施,把钱或者吃、穿的、用的、住的等等施舍出去。把钱或者物施舍出去的时候,施舍的人也放下了心头的贪念,不起贪念就不会无事生非,也不会造恶。

明朝时候,有一位书生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中,后来他干脆放弃了科举,跟一些佛门信徒交朋友。这书生虽然算不上出身富贵之家,但是家境也还过得去,所以他不必整日为生活奔波,因此常常和这些朋友去寺院里向法师们参拜请教。

有一次书生和几个朋友来到一座庙里拜访一位法师,进到庙里的大殿后,书生看到大殿残破不堪,便把身上带的十两银子全部拿出来给了寺庙的主持,他对主持说:“大师,这大殿已经残破,该休整一下了,这十两银子就请用来休整大殿吧。”

主持大师感激地说:“施主实在是好心,但十两银子不够修正大殿的费用啊。”说完合掌念佛。

书生听了之后,就让身后的小书童把木箱里的衣服都拿出来捐给寺庙。木箱里面有一件衣服非常昂贵,而且一次也没有穿过。小书童拿到这件衣服的时候犹豫了一下问:“公子,这件衣服还是留着吧,总得留一件衣服替换才行啊!”

书生听完说道:“不用留,只要能为诸佛菩萨修整这残破的大殿,我就光着身子也没关系。”

主持大师听了书生的话,感动得泣不成声,他说:“施主的财物有限,但是施主这份心实在是让人感佩啊。”说完接了钱和衣服,然后和寺庙里的师傅们一起为书生诵经祈福。

书生虽然不是极为有钱的富贵公子,但是却有一颗不惜财的施舍之心。主持大师和寺庙的师傅们一起为书生诵经祈福,不仅仅是因为书生捐了钱物,更是因为他有一颗施舍的心,有一颗能放得下的心。

印光法师也说:“凡夫的心态总是先顾自己,不想布施是因为对方并非自己的亲眷或好友,以致觉得事不关己。仁者应该有一颗布施之心,不分亲疏,扩展心量行舍他人。”

冷淡的态度是滋养孤独的温床,令我们的生活无可避免地愈来愈封闭,贪婪和自私只会让我们更加吝啬。放开心量将财富施舍给需要的人,我们的内心也是快乐和温暖的。

隋朝有个姓李的人,父亲早逝,被母亲和舅舅抚养成人,后来因为博学多才,被朝廷重用,家境渐渐好起来。他常常把家里的米面拿出来借给贫穷的百姓,人们都叫他李善人。

有一年遇上大旱灾,百姓们几乎没有收成,他召集了很多贫穷的百姓到他家门外,当着众人的面把所有借据全部烧掉,他对大家说:“从今以后就没人欠我米面了。”然后他又拿出家里的米面分给众人,而且告诉大家,如果没有吃的东西了,可以随时来找他。那一年,他救活了不知道有多少人。

第二年春天,他拿出粮种送给耕种的农人们。有人说李善人是积阴德,他说阴德是人们都不知道的,既然知道了就不是阴德,他只是觉得大灾之年大家需要帮助而已。

后来有一个托钵乞食的和尚来到此地,李善人就想供养这个和尚,让他为当地的百姓诵经说法,免去荒年之灾。

和尚笑笑说:“当地百姓是有荒年之灾,不是被你救助了吗?不是我诵经说法免去荒年之灾,是你广施财物帮大家度过了荒年之灾。本来今年你命中有灾祸降临,但是因为你广行布施,帮助了很多人,所以你的灾祸也被你自己的善行免了。”

在这场自然灾害中,李善人没有顾惜自己的财物,一心想着帮他人度过难关,表面上看是舍才,实际上是他心里有一个“舍”字,他能舍下自己的私欲,毫无杂念的为他人着想。

施财的人把财物给予他人的同时,也将贪妄的杂念放下,使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都变得至纯至善。

布施当中,财施对人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法施是怎么回事儿呢,它又能对接受施舍者起到什么作用呢?

以法施帮助他人

法施是指用佛法去开导他人,帮他人解脱心理上的痛苦,或者点拨他人,使他人获得谋生技能。印光法师解释说:“其人不知善恶邪正,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并了生脱死切要法门,方便善巧而为宣说。或以佛、菩萨、祖师、善知识所说契理契机之书印送流通。俾见闻者生正信心,渐次深入,以至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者,皆名法施。”

在佛陀的时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佛陀出去化缘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一位非常年迈的驼背老者。他正一手拄拐一手拿碗在路边乞讨。驼背老者慢慢地移动,看上去很吃力的样子。佛陀看着这一幕,怜悯之心顿起,赶紧走过去伸出双手扶住老者,他说:“老人家当心,你行动如此不便,怎么还出来乞讨,难道没有孩子照顾你吗?”

哪知老者却回答说自己有七个儿子,而且七个儿子还都已经成家了,只是他们都忙于照料自己的妻子儿女,没有人愿意照顾他这个没用的老头子,所以就把他赶出了家门。老者在回答问话的时候,一抬头认出了佛陀,于是下跪恳求佛陀想办法教化自己的七个儿子。

佛陀很耐心地告诉老者:“这个不难,只要讲讲道理就可以了。”

老者回答:“我的七个儿子是不会听我讲道理的,这样教育他们行不通。”

佛陀却说:“道理是说给你的,只要你用心听就行了。”

老者不解地问:“只要我用心听?那应当怎么办才好?”

佛陀却说:“你就不要多想了,只要你用一颗虔诚的心拿好自己的拐杖,走路小心,若有恶狗来了还可以用拐杖打跑它。”

老人什么也没有说,不过他是有些明白了,这个拐杖还真的就是他现在唯一的依靠呀!”从此老人真的依照佛陀的指示,心无他想,只和这个拐杖相伴,于是他也慢慢高兴了起来。似乎再也没有了烦恼。

有一天老者的七个儿子听说城里有一位佛陀可以赐福给世人,于是他们分别带了妻子儿女去祈求一家人平平安安,他们到那的时候,看见佛陀正在给人们说法。恰好老者这一天也来到了佛陀说法的地方,佛陀看到了这个老者,就请他上台上说说,为何他一个叫花子还这样面带笑容,春光满面的样子。

老者不知自己的儿子就在台下,于是说了自己的经过,还说自己现在心无他求,一心和这个拐杖相伴,因为这拐杖曾帮助他走过十分危险的路;也曾让他渡河时能知水的深浅;假如有恶狗,它还可以帮他把狗赶走。只因有了它的陪伴,自己现在真的是毫无烦恼,高兴的很。

老者的七个儿子听到这儿,个个心里觉得惭愧之极,争相接老者回家赡养。

故事中的佛陀布施道理和方法,最终使老者的几个儿子放下私心重拾孝道。

与财施相比,法施的作用更大,因为财施的作用是有限的,你给他一千块钱、一万块钱,他总有用完的时候,你告诉他一个道理,比如上文中的孝道,不但他自己有所改变,还能影响周围的人和他们的子孙也奉行孝道。

印光大师声誉很高,远离世间繁杂一心修行,民国大总统孙文送他匾额他闭关不出,有钱人愿意供养,他果断谢绝。出家人修行不为名誉,但求广度众生。

阿弥陀佛为比丘时,曾发四十八愿,求托生一切众生中。他愿“同其形体,通其语言。以设教化故,上自天帝,下至微细虫蚁,皆托生其中,设化无量劫。”

不只是印光大师和阿弥陀佛发愿广度众生,所有出家人都有度化众生的誓愿,无德大师也是一位不求名誉,广度众生的大师。

一日,无德大师在院子里除草时,有三个修行者来找他,他们问无德大师:“人都说皈依佛门即可除去人生的烦恼与疾苦,可是我们已经信佛多年了,为什么还是烦恼连连,不高兴,到底是我们那里做的不对了呢?”

无德大师站起身,看了他们三人一眼,说道:“想要除烦恼得快乐十分简单,但是你们先要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着。”

三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不知大师为什么有此一问。他们中的一个回答说:“反正不可以死呀!不是说好死不如赖活嘛。”另一个接着回答:“我活着是为了挣好多的钱,将来老了可以享受儿孙满堂,衣食无忧的生活。”最后一个说道:“我没想那么多,只知道如果我现在死了,我的一家老小就没人养活了。”

听完他们的回答,无德大师笑了:“难怪你们如此烦恼,你们的生活只是为了活着,养老,或者被迫无奈,没有自己的信念,你们当然会活的痛苦疲惫。”

三人都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说道:“信念,说出来简单,信念能当饭吃吗?”无德大师随即问道:“那你们说,你们怎样才会快乐?”

他们中一个说:“有一个好名声,被人们敬仰,自然就快乐了。”另一个则说:“得有美满的爱情婚姻,这样才会快乐。”最后一个说:“必须有很多的钱,不然不会快乐的。”

无德大师听完三个人的话大声说:“可是我想问一下你们,为什么有的人名誉很好,可也有烦恼,家庭美满且也有痛苦,钱财多的花不完居然也有很多的忧愁,这是什么原因呢?”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无话可说。

大师接着说:“我们的理想信念不是空的口号,而是我们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有了这些我们才可以以一种好的心态,服务于人、奉献于人,才会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爱情婚姻,才可能快乐,有了钱财也是要用在该用之处,只有以此帮助别人才会有真正的快乐。”

三个人听了无德大师的话充满感激,他们明白了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从此生活中的痛苦就少多了。无德大师的盛名越来越大,于是有更多的人来找他,他也为更多的人解除各种烦恼。

有一位信佛的家庭主妇,她每天都要采摘自家花园的花去寺院拜佛。有一次她拜佛出来刚好遇到无德大师。

无德大师赞赏地对她说:“你每天这样虔诚拜佛,必将有好的福报。”

主妇当然非常高兴,回答说:“多谢大师,这是我应该的,我每天到这里来都会有种心灵被洗涤的感觉,觉得非常轻松。只是这好的心情总无法持续保持,一回到家就又会被家庭琐事扰乱,不知如何是好。”

无德大师问道:“你既是每天以鲜花供佛,自是对花草非常了解。我问你,对这花,我们应如何保持其清新鲜艳。”

主妇回答说:“这很简单,只要勤于浇水,修剪残肢就可以了。”

无德大师说:“对内心清净的保持是一样的,我们应当每天以理想信念浇灌我们自己,修剪我们的心灵残枝,这样才可以保持一颗清静的心。”

主妇听了顿时大悟,从此她每天都心情愉快。

一念佛一念魔,法施者的指引既是保持清凉本心的指引,在这清凉本心的指引之下,很多人都会受益。修行人广度他人却不求世间福报,只为护持众生,让众生放下痛苦和繁琐快乐地生活。

法施能帮人改变观念转恶为善,能让人们摆脱痛苦找到快乐,那无畏施又怎样呢?

融化心中的恐怖

无畏施是指在众生身心不安、恐惧、害怕的时候,能够帮助他,消除她的恐惧。比如国家受到外敌入侵的时候,我们的军队去前方保卫国土,保障人们生活的安宁,这就是无畏施。再比如,有胆小的人不敢走夜路,胆大的人陪他走夜路,这也是无畏施。总之,能使众生身心安定、远离恐怖的布施都是无畏施。

印光法师说:“无畏施,一切众生,好生恶死,普劝同人,戒杀护生。并人有怖畏,或弭其祸,或启其衷,是小无畏施。一切众生,终难免死,死而复生,生而复死,永劫长怀此之怖畏。令彼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渐次进修,至成佛道,是名大无畏施。”

车不能超载,否则就有车毁人亡的危险。人也是如此,人生之路,漫长坎坷,要适时为心灵减负,否则一旦人的心理负担过重,就会感到压抑,会把自己捆绑的越来越紧,甚至会到几乎窒息的程度。心灵的重负终归需要解脱,只有松开绑缚、解脱内心才能祥和平静。

人在生病的时候往往会有抱怨恐惧,尤其是在病情重大总是医治不好的情况下,恐惧的心理会更加突出,圣居士生病的时候,印光大师给圣居士写了一封信:听说圣居士生了病,应该会一天比一天好,慢慢起来的。世间不明佛理的人一生病,要么怨天尤人,要么求神驱鬼,这样做有损无益。居士一向修持净业,而且现在夫人料理家事,妻贤子孝,心中没有可以忧虑的事情了,因此应该将家事、包括自己的身心都放下,让内心一尘不染,专心修持,不起丝毫的杂念。如果是寿命不该尽,这病也是消除了业障,如果不这样想,一直担心能否迅速痊愈,反而添了病。

印光大师明确了恐惧对人造成的不利影响,恐惧起到的是一种加深负担、加重病情的作用,大师给圣居士写信,正是为了给圣居士鼓励和对待病症的方法,让其消除恐惧不起杂念。

消除一个人的恐怖,使他放下恐怖内心安宁平静是无畏施最大的作用。

印光法师说:“财施、法施、无畏施这三种施,财施只在现生,后两种直尽未来。凡欲利人宜随己力而实行之。”那么按照施舍的目的来分类,另外几种布施又是什么呢?

放下独占随时布施

随至施,是八施中的第一施,指的是施邻近者、施亲近者、施现至者。

人人都放下独占欲,将爱的东西分与他人分享,幸福和快乐就会越分越多。

印光法师说:“众生心性,与佛同俦,迷悟向背,各有其由。大众受苦,我岂独乐。凡欲利人以期圆成自己福慧者,宜随己力而施之。”法师心性好施,要众生快乐而非独乐,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拥有了幸福。

一花独放花香微弱,百花齐放香飘百里,一位修行中的高僧,在寺院的角落种了一棵菊花,风雨洗礼中过了两年,竟然已是满院子的菊花了,只要是来寺庙上香的人都会赞叹这菊花的美丽迷人。花香四溢,飘到了离寺庙很远的村里去了。于是便有人向高僧提出请求,想要些菊花种到自己的院子里。高僧答应了,并且亲自动手挖了几株最美丽的,连带根须,一起送给了这个人。

人们听说这个消息后,都纷纷到寺庙里来要花。高僧也非常高兴地一一答应,并亲手为他们挖菊央。就这样没过几天,院子里的菊花就被挖了个一干二净。在一个秋末冬初的黄昏,高僧的徒弟们看了这没有菊花的空院落,都不禁感叹:“多么可惜呀!这满院子的菊花,就这样没有了。”

高僧却不以为然,他笑着对其弟子说:“你们不应当为此叹息,应当高兴,用心想一想,再过几年这里将会是什么样的景象,整村的菊花,到处都是菊香扑鼻!”

“整村的菊花,漫山遍野的花香,那将是多么迷人的景象啊!”徒弟们心里一阵阵欢喜。

高僧见弟子们个个向往的神情,满脸的笑容,恰似那菊花的绚丽灿烂。

是呀,美好的东西只有大家共同分享,让每个人都体会到幸福地滋味,哪怕是因此而使得自己一无所有,也应当是件非常幸福的事。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这就是独乐不如众乐的道理。

帮助他人并非提前计划好的,很多时候是随意的、是不经意的。

无为居士给大众讲过这样一个助人恰好助己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曾有一位年轻的士兵在上前线的途中救了一位正跳河自尽的村妇。可是村妇被救之后并不感谢这个士兵,而是不断地责怪他。士兵十分不解,一再追问。于是村妇告诉他,自己的丈夫被别人陷害入了监狱,家中只留下三个等待养育的孩子和一个年迈的老母。如今老母病重,她把家中所有值钱的全部当了,却只当了一块银元,没想到的是就连这一块银元居然还是假的,现在真的是走投无路,只有跳河了。

这个士兵听完了村妇的诉说,非常同情她的遭遇,于是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一块银元给了村妇,让她给老母治病,却把她的假银元随手拿在了身上奔赴前线。

可就是这一块假银元,在一次阻击战中救了这个士兵的命。原来在战场上,刚好有颗子弹打中了这士兵,可被打中的部位正好放着那个假银元。士兵时候惊叹:“这假银元真是千金难买呀!”

士兵布施的时候,没有惜才心,只想着安慰救助那位陷于困境中的村妇,这是随至施的典型事例。

人人都乐于助人,人人也都可以得到帮助。生命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可能,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助人之风刮便人间大地。

送你一个心安

怖畏施是八施中的第二施,不少佛门大师解释这种布施说是有畏故施,因为怖畏缠而行惠施。怖是恐怖,畏是畏惧、害怕,怖畏施就是在人们恐惧害怕的时候,给人以安慰,指导,帮人解决实际的问题、摆脱恐怖的心境。

这种布施和上文中提到的无畏施是同一类布施,只是无畏施是从施舍者施舍什么的角度来说的,而怖畏施是从为什么要布施,即布施的原因的角度来说的。

这种布施不像布施金钱和物质一样,布施金钱和物质看得见,摸得着,成效是显性的。怖畏施的成效是隐性的,但是作用却是长久的,治愈一个人的恐怖,让他有安全感,对一个人来说,这种灵魂上的帮助是受益终生的。

当给予一个人怖畏施的时候,布施者就必须放下私念,用善良和智慧帮对方解决问题。宋朝时候有一家富户钱粮充足,但是这家的主人王三吝啬苛刻,不管对待他家里的佣人还是对待相邻,他都如此。三年之后,王三做生意赔了,从此家道败落。到最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王三带着一家老小流浪街头。

王三的母亲年纪大了,经不住这样的折腾,一下子就病倒了。王三没钱给母亲抓药,想想自己平时做的那些坏事儿,心里后悔极了,他觉得对不住大家,也没脸去求大家帮忙。看着被病痛折磨的母亲,他心里难过极了。

刚巧一个僧人从这里路过,他问王三怎么回事儿,为什么不找别人帮忙等等,王三一边流泪一边倾诉。这位僧人听了王三的诉说问他:“现在要是用你的生命换你母亲的命,你愿意吗?”王三连忙说愿意。僧人说既然你愿意,我保证你的母亲就能够得救。你临死前还有什么话说吗?王三忽然变得很难过:“我有钱的时候对相邻和家里的佣人不好,常常算计他们,现在我自己流落街头,尝到了贫穷的滋味,死倒没什么,就是觉得心里不安,我会在恐惧和后悔中痛苦地死去。”

僧人说:“既然如此不安,你的相邻们都还住在周围,你也知道以前佣人们的家乡住址,那你临死前可以当着他们的面去悔过,等你都对他们悔过了,再回来找我求死,我保证到时候你的母亲已经好起来了。”

王三按照僧人说的,一家一家、一个人一个人地当面去道歉,人家骂他他就听着,打他他也挨着,大家看他诚心悔过,出出气也就不再计较了,两个月之后,王三回到僧人那里,看到母亲和一家老小都面色红润,看来母亲的病真的好了。

王三对僧人说,现在他心安了,可以死了,僧人听了哈哈大笑:“王三啊,你已经不用死了,你看,因为你的悔过,你的相邻们花钱给你母亲治好了病,而且他们还找了一间房子给你的家人住,你以前的佣人看在老人孩子的份上,照顾你母亲直到病好。我不是真的要你死,我是要让你悔过,还你一个心安,以后好好生活吧。”

这位僧人的布施,就是怖畏施,治愈了人的心病,让人对人生有新的理解,重新做人,这种布施使人获益终生。

放下自私知恩图报

你既然对我有恩,我也应该回报你的恩情,这是报恩施,是八施中的第三施。报恩施这个说法明确了施者布施的原因。受人恩惠的人不忘回报对方是一种美德,但是报恩需要自我牺牲精神,需要放下很多自己在乎的东西心甘情愿地去给施者帮助。

知恩图报是人性中的善,是让人们心灵相通的钥匙。印光法师在讲解修净土的法门时,曾提到报恩法门的修行,在这一法门中法师教化众生知恩图报。

印光大师说:“静下来想想我们这一生,对我们恩情最大的,就是我们父母了。母亲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以及父母的教养恩德,这样的大恩德,我们怎么才能报答呢?我们从无量劫中来,生生世世不可穷尽,未报的父母恩情也不可穷尽。我们的无量宿世父母,有的正经受苦难煎熬。如果我们不相信,就像母鸡被杀了而小鸡不信一样。我们如果不思救度,犹如小鸡虽然看见母鸡被杀了但不知救度一样。说道这里,应当涕泪交加,举身投地,为宿世今生父母,以及恩师和眷属们发菩提之心,至心称念若干声佛号。念念中先免其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往生之后,回到娑婆世界再尽行度脱。如果有至亲骨肉、新遭丧亡的人,也应该一并回向。”这是印光大师在报恩法门中说的一段话。报恩不仅是印光大师一个人提倡,佛门把报恩当作一个法门来修,有一天,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祗树孤独园为常常伴随在身边的弟子们说法,听法的除了长随他身边的五百人之外,还有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一起听法。释迦牟尼一边给众弟子说法,一边往南走,忽然他看见路边有一堆枯骨,他五体投地,恭恭敬敬地对那些枯骨行大礼。

这时阿难尊者对释迦牟尼合掌说道:“世尊,为什么要顶礼膜拜这些枯骨呢?”

释迦牟尼回答说:“你们虽然是我的座上弟子,出家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知道的事情还是不够广博。这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的骨骸,或是我多生累世父母的骨骸,所以我才对他们顶礼膜拜。”

释迦牟尼接着对阿难尊者说:“请你把这一堆骨骸分成两份,男人的骨骸颜色白而分量重,女子的骨骸颜色偏黑而分量轻。”

阿难尊者说:“人活着的时候,从着装穿戴上一眼就能看出男女,人死了变成骨骸,弟子们看着都是一堆白骨,为什么还能分男女呢?”

释迦牟尼说:“男子活着的时候,多有听讲佛经戒律,礼拜三宝,口念佛的名号,所以骨骸白而重。女子大都缺乏理性,偏重情感,把养育子女当作自己一生的责任,养育婴儿的母乳是有血液变成的,每个婴儿吮吸多于八斛四斗还要的白乳才能成活,所以,女子死后骨骸是黑色的,颜色也比较轻。”

阿难尊者听到这里悲伤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了,心也痛如刀绞。他大声说:“母亲的恩德,我们怎样才能报答呢?”

释迦牟尼说:“广施恩德,渡父母脱苦,渡众生脱苦。”

父母之恩,是世间最大的恩德,我们应该时刻记着知恩图报。报恩不只限于对父母,世间有缘人给我的们的帮助都要回报。只是因父母恩情而回报父母,这是子女对父母的回报,虽属于报恩施,但叫做孝道,因他人帮助而回报他人的回报可以直接叫做报恩施,因得到父母他人的帮助而回报众生的布施,是有大智慧的报恩施。帮助他人是一种善举,回报他人是良知,以自己的善举唤醒他人的良知,生活中就会多一份善良和美好。

放下杂念积累福报

求报施是八施中的第四施,求报施这三个字不难理解,它的意思是:我用真诚的心将你需要的东西布施给你,但我期待得到相应的回报。

上文中的报恩施,起码是受人恩惠回报于人的做法,我们尚可理解和接受。但对于求报施里面所含的目的性我们可能有些质疑。

以我们对布施的理解,会觉得布施是应该不求回报的,起码带着这样明确的求回报的目的去布施的做法,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但凡提到布施,我们就会默认为它是无私的,每个人都对崇高境界充满向往,尤其是对于佛教中的布施,我们更不能接受它是存有私念的,但是这私念恰恰反映了人性的一部分。布施时修行的一个途径,是为了让人在行为中体会布施带来的价值,从而放下自私、杂念。

众生有别,心念也有别,所以布施的时候带着自己的私念也是众生的特性,我们必须接受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

印光法师告诫我们:“人生在世第一先要做好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第二要行善积德。一举一动,勿任情任意。必须想及此事,于我于亲于人有利益否。不但做事如此,即居心动念,亦当如此。起好心,即有功德。起坏心,即有罪过。要想得好报,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有利于人物,无害于自他方可。倘不如此,何好报之可得。譬如以丑像置之于明镜之前,决定莫有好像现出。所现者与此丑像了无有异。汝果深知此义,则将来必能做一正人君子,令一切人皆尊重而爱慕之也。祈审慎思察,则幸甚幸甚。”多行善布施,以求积累功德福德,最终让自己脱凡出苦。

放下杂念求得福报的人中,最明显的就是袁了凡了,袁了凡年轻的时候曾遇到以为孔先生,孔先生说袁了凡跟他有缘分,要给他算一卦。于是袁了凡将孔先生带回家,把孔先生的话告诉母亲。母亲同意让孔先生给儿子算一卦后,孔先生算定袁了凡命中没有科第,没有子女,世寿五十三岁。

后来事实证明,孔先生这一挂算得很准,一下子就算定了袁了凡的一生。从此袁了凡不再升起其他欲望。

有一次袁了凡去一座庙里,恰巧遇到了云谷禅师。云谷禅师看他三天三夜没休息,竟然没起一个妄念,精神依旧很好,云谷禅师称赞他说:“你三天三夜不打妄想,不是凡夫俗子。”

袁了凡很老实地把孔先生算卦的事儿跟云谷禅师说了。

云谷禅师说:“我还以为你不是凡夫俗子,原来你只不过是个凡夫俗子而已。”

袁了凡追问缘由,云谷禅师告诉他:“你被命运之说束缚,认为命有定数,所以只是个凡夫。”

云谷禅师告诉他:“自从遇到孔先生之后,你的命就由他算定了,命数是可以改的,命由我做,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心,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

云谷禅师让袁了凡放下杂念积累福报。袁了凡命中没有科第,后来却在京城附近为官,命中没有儿女,却得了一儿一女,命中世寿五十三岁,可他六十九岁的时候还为后世子孙写了《了凡四训》。

袁了凡是一个凡夫,他改造命运的方法是:放下心中杂念,布施行善,而他所求的科第、儿女也都得到了,他没有求长寿,但是世寿也超过了他命中注定的五十三岁。

世间人大多都有得到福报的愿望,人是可以求福报的,而且求得到,但报在因上求,哪里是因呢?心就是因,发什么样的心是最根本的。把你的各种欲望杂念一起放下,只求一颗清净心,世间人不想出家,但是可以行善,用一刻没有杂念的心行善,这福报就得到了。

从因果上来说,报是果,行为才是因,是种子,只有去除杂念恶念,你的种子才纯善,你的果报才是福德。所以求报施对世间人来说,随时欲望,确实有益于众生的,也是很值得提倡的。

我学先祖常行布施

习先施是对祖上行善布施的传承,“我家长夜惠施无断。我今生在信家施家,我家本来常乐布施。我若不施;便断种族。为护种族而行惠施。是名习先施。”习先施不只是施者个人的善念,还是施者的一种责任。

施者传承祖上的布施善行时,若自己的私念与这一善行传统发生冲突,他必然会放下私念延续祖上的传统,这也正是习先施布施的根基所在。

印光大师讲过这样一个公案:乾隆辛巳,豫省黄河溃决,陆地上水深过丈,受水灾地区的房屋大部分被淹没,陈留县有个姓曹的人,他的房子也沉没了,三天三夜之后,人们都说房子里面的人肯定没有生还的可能了,但是水退了之后,他的房子居然没有崩塌,而且他和他的家口也都安然无事,有人问他有过什么善行,他说他们家每年收的租子,除了一家人衣食足用之外,全部都接济相邻的贫困之人,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

虽说是人有实德,天有奇报,但他说他从未刻意求过福报之类的,这布施的行为只是为了承袭祖上的传统。

如果是不明这种布施的用意,只是承袭了先祖的遗训和承担了维护祖宗德行的责任,从修行上说,这种修行是在事相上修。

从修持方法上来说,修行分为从心上修,从理上修,从事相上修,从心上修是最深层次的修行,从理上修是比较深层次的修行,从事相上修是最基本的修行方法。从心上修能成佛做祖,从理上修能成为大德大贤,从事相上修能积累福德果报。习先施者如果不明先祖深意,就是从事相上修,这就好比广种世间福田,有福报的收获也是必然的结果。

印光大师讲习先施的公案故事,是提倡人们多行善事,广种福田。这不是针对佛门修行人的,这是针对世间大众的。世间大众每个人都可以为子孙做榜样,每个有着积德行善家风的子孙都有责任守护先祖荣耀。

只为了却凡尘事

在八施当中,希天施希求生天胜异熟果才去布施。他们想命终之后生天上,今天的布施会使他们受天妙乐。希天施更贴合出家人的修行,也有佛教书籍上说希天施修的是菩萨道,但无论布施的目的和原因是什么,布施行为终归是施惠于他人的一种善行。

拿起和放下是一种心念的两面,除非连放下也一起放下,人才会变得纯粹,然而这种纯粹是很难存在于人世间的,所以希天施为了放下凡尘杂事成就修行而布施的目的,也是人生修行的一个阶段。

印光法师认为希天施是出家人修行到某个阶段后必然产生的心念,是把修行推向圆满的必经之路。

在佛陀的时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致远大师出去化缘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一位年迈的驼背老者,他正一手拄着拐一手拿着碗在路边乞讨。驼背老者慢慢地移动,很吃力的样子。致远大师看着这一幕,怜悯之心顿起,赶紧走上前去,伸出双手扶住老者说道:“当心了老人家,你行动如此不便,怎么还出来乞讨,难道没有孩子照顾你吗?”

哪知老者回答说自己有七个儿子,而且还都已经成家了,只是他们都忙于照料自己的妻子儿女,没有人愿意照顾他这个没用的老头子,就把他赶出了家门。老者在回答问话的时候,一抬头认出了致远大师,于是下跪恳求致远大师想办法帮自己教化一下自己的七个儿子。

致远大师很耐心地告诉老者:“这个不难,只要讲讲道理就可以了。”

老者说:“我的七个儿子是不会听我说道理的,这样教育他们行不通。”

致远大师却说:“道理是说给你的,只要你用心听就可以了。”

老者不解地问:“只要我用心听,那应当怎么办才好?”

致远大师却说:“你就不要多想了,只要你用一颗虔诚的心拿好自己的拐杖就行,走路小心,若有恶狗来了还可以用拐杖打跑它。”

老人什么也没有说,不过他是有些明白了,这个拐杖还真的就是他现在唯一的依靠!”从此老人真的依照致远大师的指示,心无他想,只和这个拐杖相伴,他也慢慢高兴了起来。再也没有了烦恼。

有一天老者的七个儿子听说城里有一位致远大师可以赐福给世人,于是带了妻子儿女去祈求一家人平平安安,他们到那时,看见致远大师正在给人们说法。

恰好老者这一天也来到了致远大师说法的地方,致远大师看到了这个老者,就请他上台上说说,为何他一个叫花子还这样面带笑容,春光满面的样子。

老者不知自己的儿子就在台下,于是说了自己的经过,还说自己现在心无他求,一心只和这个拐杖相伴,因为这拐杖能够帮我走路、帮我好好的生活,它曾帮助我走过十分危险的路;也曾让我渡河时能知水的深浅;假如有恶狗,它还可以帮我把狗赶走,保护我。只因有了它的陪伴,我现在真的是毫无烦恼,高兴的很。

老者的七个儿子听到这儿,个个心里觉得惭愧之极,争相接老者回家赡养。

之后,老者和老者的儿子一起去拜谢致远大师,致远大师说他只是在做一个修行人该做的事儿,在这种布施中,他会早成正果,受天妙乐。

致远大师的这种布施就是希天施。其实放下凡尘事一心为修行的希天施,也可引申到生活中来,人生原本就是一场修行,在这场修行中,沿着内心的直觉真实的行走才能知道我们要到何处去,我们为什么要在人生中修行,所以希天施不一定非得是修行人的专属,它可以是每一个人的行布施时的心念。

广行布施美名传

本节要讲的是八施中的第七施——要名施,为得广大妙善称誉声颂美名,遍诸方域而行惠施称为要名施。

人生短暂,布施便布施了,不必非要有所得,但凡尘俗世,走到哪里都有诱惑,有人放得下钱财,有人放得下繁琐,也有人放得下功名,人的所求不同,放得下的和所需求的也就不同,所以施者有要名施这个目的也在常理之中。

凡是有明确目的的布施都可能会被认为功利性比较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布施的目的不同,恰恰说明布施者的境界不同。

要名施者为得广大妙善称誉声颂美名而布施,从平常人的角度讲,名声是一个人的尊严,历史上有多少英雄为留清名舍弃生命。不贪财、不求利,一心布施,留得一个好的名声,这也是施者对生命尊严的呵护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从出家人的角度说,这倒有点像以身传法,布施者善妙美名广传,对向善的人是一种激励,而且会让他们有方向感,也会效仿布施者广行布施;除此之外,这流传的善名还给了需要救助的人一种希望,这善名善行让处于困境中的人知道人间还有真爱在,还有大善之人广行布施,希望是一种精神粮食,是一种激励,能辅助人战胜困境。

众生根器不同,善悟之人心先悟,而后才有行为,而渐悟之人则更适合在行为中开启心智,印光法师讲到布施的时候,曾说要名施是由行为而化心念的一种修行法门。

无德大师修行的就是这种法门,一日,无德大师在院子里除草时,有三个修行者来找他,并问无德大师说:“人都说皈依佛门即可除去人生的烦恼与疾苦,可是我们已经信佛多年了,为什么还是烦恼连连,不高兴,到底是我们那里做的不对了呢?”

无德大师站起身形,看了他们三人一眼,说道:“想要除烦恼得快乐十分的简单,但是你们先要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着。”

三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不知大师为什么有此一问。之后他们中的一个回答说:“反正不可以死呀!不是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另一个接着回答:“我活着是为了挣好多的钱,将来老了可以享受儿孙满堂,衣食无忧的生活。”最后一个说道:“我没想那么多,只知道如果我现在死了,我的一家老小就没人养活了。”

听完他们的回答,无德大师笑了,“难怪你们如此烦恼,你们的生活只是为了活着,养老,被迫无奈,从没有自己的理想信念,那当然就会活的痛苦疲惫。”

三人都相视一笑,不约而同的说道:“理想信念,说出来简单,就靠着就又饭吃吗?”无德大师随即问道:“那你们说怎样你们才会快乐那?”

他们一个说:“有一个好名声,被人们敬仰,自然快乐。”另一个则说:“得有美满的爱情婚姻,才可以快乐。”最后一个道:“必须有很多的钱,不然不会快乐的。”

无德大师听完三个人的话大声说:“可是我想问一下你们,为什么有的人名誉很好,可也有烦恼,家庭美满且也有痛苦,钱财多的花不完居然也又很多的忧愁,这是什么原因呢?”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无话可说。

大师接着说:“我们的理想信念不是空的口号,而是我们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有了这些我们才可以以一种好的心态,服务于人、奉献于人,才会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爱情婚姻,才可能快乐,有了钱财也是要用在该用之处,只有以此帮助别人才会有真正的快乐。”

三个人听了无德大师的话,渐渐明白了先前不快乐的原因。无德大师不断地帮人们除掉烦恼,布施快乐,于是名气越来越大,声誉越来越高。更多的人来向无德大师求助。

一位信佛的家庭主妇,她每天都要采摘自家花园的花去寺院拜佛。有一次拜佛出来刚好遇到无德大师。

无德大师非常赞赏地对她说:“你每天这样虔诚地拜佛,必将有好的福报。”

主妇当然非常高兴,回答说:“多谢大师,这是我应该的,我每天到这里来都会有一种心灵被洗涤的感觉,感觉非常轻松。只是这好的心情总无法保持,一回到家就又会被家庭琐事扰乱,不知如何是好。”

无德大师于是问道:“你既是每天以鲜花供佛,自是对花草非常了解。我且问你,对这花,我们应如何保持其清新鲜艳。”

主妇遂回答说:“很简单了,只要勤于浇水,修剪残肢。”

无德大师于是说:“对心灵的保持也是一样的,我们应当每天以理想信念浇灌我们自己,修剪我们的心灵旁支,这样自可以保持一颗清静的心。”

主妇谢过无德大师,并对大师说:“大师声誉日渐高涨,心里可高兴吗?”

无德大师毫不掩饰地说:“高兴啊。”

主妇不解地说:“听说大师帮人解除烦恼是为了有更大的名声,对此我一直很困惑,出家人本应该不求名声的呀?”

无德大师笑道:“我的声誉越来越大,那些像你一样有烦恼的人就会来找我帮助,我就可以布施更多地快乐给他们了。”

主妇听了渐渐明白,”原来大师向要美名声誉是为了布施更多的快乐呀!”

放下红尘杂染事

本小节是八施中的最后一施,佛教典籍上解释该布施:“为庄严心、为资助心、为资瑜伽、为得通慧菩提涅盘上义故施。”

一个人的心日日夜夜被贪嗔痴所染,心被杂染了,他的世界就没那么清净了,如果心能清净的话,他的世界就会变得清净,如果去布施,一个人的杂念就会在布施的过程中渐渐地放下,便能身轻心安,心定能生智慧,一个人的智慧能帮助他更为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当一个人看到这个世界的真面目之后,他的心便开始远离红尘了。这样不断地布施下去,他的心量越来越宽广,更会渐次增长智慧,直到展转证得菩提涅盘,微妙上义。

印光法师教化:“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布施的行为能渐渐去除人的妄念,让人的智慧逐渐得以显现。

印光法师告诉我们行善布施极为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我们自己脱离苦海,修得正果,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天下太平。另外就是人心本是就具有佛性善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相信这一点,并以自身的的言行经常加以诱导,使人们一心行善向佛,则终会得佛果。

七里禅师就是看透了盗贼的山根佛性才以宽容感化教化盗贼的。曾经有一个盗贼把刀架在七里禅师的脖子上,要禅师交出所有值钱的东西。七里禅师便告诉盗贼:“所有的钱都放在抽屉里了,你可以自己过去拿,请不要打扰我参禅打坐。”于是盗贼跑了过去把抽屉里的钱全都拿了出来。没想到禅师又告诉那盗贼,应当留一些钱给自己,自己还有其他的用途。盗贼行窃以来,从没遇到过这样的人,感觉很奇怪,可他还是留了一些钱给禅师。正当盗贼转身要走的时候,禅师又告诉他拿了别人的钱应当说声谢谢。那盗贼还真的说一句,然后匆匆走了。没成想他刚出门就遇上了官差,被抓了回来,原来这是一个惯盗,差人早就跟着他了。

可是当差官向禅师取证的时候,禅师却说,这盗贼没有偷自己的钱,这钱是他向自己借的,临走时他还跟自己道过谢呢。官差无奈,只好又把盗贼放了。盗贼终于被七里禅师的言行感化,本性回归,善心出现,随即拜入七里禅师门下。

太宗李世民时期,有过390名死囚同时被赦的奇迹:原来是这390名即将行刑的死囚集体向李世民请求,希望能够在临死之前回家探望一下家中的老小妻儿。李世民再三斟酌,做出了惊人决定,同意他们回家,而且不派人跟踪,但是所有死囚必须在9个月后自己回来服刑。原来太宗也想借此机会,探究一下人心的究竟善恶。朝中大臣都不同意这样做,他们认为这样罪大恶极以致死刑的囚犯只要回了家就不会再回来了。但李世民还是下了这道旨意,没想到的是,九个月后这390名死囚竟无一例外地都回到了监狱中。李世民有感于人心本善,特将这390名死囚都免了死罪。印光大师对此说:“人心若不被外物所迷,自己性德流露,都有这种感人的善心。”

布施善心,则人心向善,而布施者在布施的行为中彰显佛性,体验佛性,则终归向正果修行,已达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