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厌学,就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意从事各种学习活动,比如听讲、做作业、温习功课等。客观地讲,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并不是某些学生所特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存在的问题,只不过有轻有重、有的表现得很明显、有的暂时没有表现出来而己。随着学校的升学率,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孩子对家长和学校的反抗只能体现在学习上,本开课程就很难,孩子学习的时候已经很吃力,加之这些主观的压力。孩子就会有意识的反抗。
当孩子讨厌上学念书时,家长应先检讨一下自身有无以下行为:容易生气,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家长从不称赞孩子,总是嫌孩子做的不够好总要求孩子考试得第一名或者满分。家长还不给孩子足够的娱乐时间,只要孩子一打开电视便会问:“功课做好了没有?为什么看电视?”还有家长还给孩子除了学校的作业外,孩子还要做课外班布置的家庭作业。
除此这些,像家长不和、家庭生活不协调、双亲外出工作等,都会忽视了孩子的教育,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使他无心念书。因此作为家长,必须注意孩子身心成长时的特点,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知道了!”,孩子的回答为何漫不经心
“知道了!”当家长很认真的和孩子讲话时,发现有时孩子的回答总是这样漫不经心的三个字。这让家长很苦恼,不知道如何处理,是严厉的教训还是耐心的重复。其实,孩子出现这样的敷衍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孩子觉得没有意思,不值得一听,或者已经听过好多遍,在这些情况下孩子们内心都会倍感厌烦,这时,即使对方讲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声泪俱下,孩子也能够对其产生免疫,这时孩子只知道有声音在自己的耳边嗡嗡作响,但是却不知道声音的实际内容是什么。就好像声音从左耳朵进来,直接就从右耳朵出去了,没有在大脑中做任何逗留,也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象。
例如,妈妈又在唠叨儿子不讲卫生,长篇大论,哆哆嗦嗦,一个意思反复地讲,儿子在听,但是却根本没有听进去。最后的时候,妈妈高声地问:“听见没有?以后注意点!”儿子假装认真地点点头,说:“知道了!”但是,如果你问他,妈妈究竟说了些什么,其实他根本就不知道。
为什么孩子能够做到心不在焉、漫不经心,听到和没有听到一样呢?这实际上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忽视心理。
当孩子对一些声音信息不感兴趣、感到厌倦,或者专注于其他事情,就会减弱对这些信息的感知,忽略其具体的意义,对其不经过任何的处理,就轻易地放过去,于是在大脑中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时候,这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此时的注意力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它也在捕捉一些信息,但却是很随意的。对一些有特色的,对意识有所刺激的话就会留下一些印象,而对其他内容则不会留下印象。比如,老师在讲课,但是有些学生却不愿意听,注意力并不集中,虽然老师说的话也会从他耳中过,但是却不会留下什么印象。偶尔有些有意思的话,会对意识有所刺激,才可能留下一定的印象。
一次,老师发现小明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就把他叫起来,问他自己讲的是什么,小明当然没有听进老师讲的内容,于是他苦思冥想,想记起老师说过的话,突然他想起一句,急着就说:“皇帝在光着屁股走路。”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原来老师正在《皇帝的新装》这一篇课文。老师确实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但是这不是课文的重点。小明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就选择性地记忆下来,相比别的内容,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一些,于是他就想起了这一句。
听了但是没有听进去,这就是选择性记忆的现象,它反映的是孩子对信息的一种选择性记忆,它与孩子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选择性记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孩子敷衍的、不认真的态度,但是很多时候,也代表着一种宽容,当听到别人说自己坏话,听到了就算了,马上忘记。如果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反而让自己不痛快,也影响彼此的关系。如果,妈妈长时间的对儿子唠叨,就会影响母子之间的关系。
当父母们知道了孩子拥有选择性记忆后,就不要对孩子重复那些了很多遍的,被孩子称为老掉牙的唠叨了。否则不只是自己白费唇舌,孩子也根本没听见去父母的唠叨,对孩子改正错误根本没有任何益处。
孩子的反驳和争吵,并非对你的不敬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经常会遇到孩子回嘴、反驳、顶撞等看似不礼貌的行为。面对这种争辩,有些父母会将孩子的这种行为视为对自己的不尊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于是狠狠批评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希望孩子以此为戒;而有些父母则给孩子争辩的权利,认真地听取调皮孩子陈述争辩的理由。
到底应该怎样面对调皮孩子的争辩呢?德国儿童心理学专家认为,孩子敢于同父母进行争辩,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以后会比较合群和有创造力。汉堡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证实:“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孩子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颜先生身为某市科技协会副主席,对儿子在学校的表现充满期待,他希望儿子当个三好生。可是儿子上初三了还没有当上三好学生。一次,儿子把取回的成绩报告单交给他时,他发现儿子的成绩很好,但老师的评语中有一条是:上课喜欢做小动作。于是生气地数落儿子。
听了爸爸的指责,儿子坐在沙发上大哭起来。等颜先生说累的时候,儿子突然对他说:“爸爸,你能不能听我讲个故事?”颜先生感到很奇怪,就答应了儿子。
儿子讲的故事是:两个小组参加一次竞赛。预赛中,甲组因为某同学造成的失误,致使最后的成绩很不理想,于是全组成员一致声讨了那位出错的同学。在决赛中那位同学很有压力,表现得很紧张,结果又出错了,最后甲组被淘汰出局;预赛时,乙组也有一位同学出现了失误,但大家没有对他进行过多的指责,而是一再鼓励他,提醒他放松些,结果在决赛中那位同学发挥很好,他们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听完故事,颜先生不免吃惊。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坐到儿子的身旁,问他还有没有要说的。儿子说:“我们班里得到三好学生的同学,他们大多在五好家庭的环境中成长。”颜先生听懂了,从此他对儿子不再指责,而且允许孩子与自己争辩,因为他从儿子的争辩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后来,儿子被重点大学录取,在这期间,儿子收获了很多荣誉。
面对不满的事物,孩子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与父母争辩,证明孩子的勇气,精神可嘉。允许孩子与父母争辩,可以为父母竖起一面镜子,父母通过听取孩子的争辩来检验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说得是否在理,如果发现不妥之处可以随时调整,这对教育孩子是有好处的。
孔子曾说:父亲有敢于争辩的儿子,行为就不会无礼。孩子同父母争辩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得意的时候。在这种兴奋的状态下争辩有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并且可以体现出家庭民主的气氛,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研究发现,敢于同父母争辩的调皮孩子长大后大都有较强的交际能力,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在一场家长交流会上,一位身为教师的父亲说,教学生不是难事,但是教育儿子却不得法。他儿子头脑聪明,很顽皮、好动,经常惹他和妻子生气。而当他批评儿子的时候,儿子竟然敢和他争辩,这让他大为不悅。于是劈头盖脸地打儿子,从小一直打到他上小学三年级。
有一天,儿子要父亲给他买一些图书,但是父亲没有同意,儿子就跟父亲理论,最后他们争辩起来,后来父亲被儿子一句话顶得哑了口,就打了儿子一顿。打完之后他发现儿子的眼神充满了仇恨,这不禁让他大吃一惊。
第二天,父亲对儿子说:“爸爸今天陪你去书店买书,你看中的书只要有助于你学习,爸爸就给你买。”儿子对父亲投来了怀疑的目光,似乎在怀疑父亲的真诚。父亲耐着性子又向儿子复述了一遍,就骑车带儿子来到书店。在路上父亲问儿子:“爸爸昨天打你了,你有什么想法?”儿子沉默不语。父亲又说:“爸爸保证,一定不会发火,不打你,你把心里的想法告诉爸爸。”儿子看父亲态度诚恳,就说:“当时我恨死你啦!”“怎么恨法?”“恨得骂你。”“骂什么呢?”“骂你是个鬼……”父亲一听,大为吃惊。
从那以后,父亲再也不打儿子了。面对孩子的争辩,他控制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倾听儿子的想法,并用晓之以理的做法回应儿子的争辩。说来也怪,儿子慢慢对父亲产生了好感,‘变得懂事多了。家里有了民主的氛围,再也没有“火药味”了。
给孩子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允许孩子争辩,是促使家庭民主的重要方式。因此父母应该树立与孩子争辩的观念,不要认为孩子与自己争辩是丢面子的事情。如果父母因为孩子调皮不听话,喜欢与自己争辩,就认为那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那就错了。
父母同意孩子和自己争辩,这不是坏事,父母要善于从孩子的争辩中获得孩子的想法,孩子也可以在争辩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口才。若孩子获胜,孩子就会从中找到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既让孩子认识了自己的能力,也借机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平等的氛围。在争辩的过程中,父母应正确引导,以德服人,不要觉得孩子和自己争辩,孩子就不是个好孩子。
孩子的沉默并不代表认同
这是一个幼儿教师讲的故事:
班上有个叫东东的小朋友,特别调皮,总爱闯祸,总是有小朋友不断地向我报告他的“罪行”。不知不觉,东东给我留下了一个很坏的印象:淘气捣蛋。于是,以后每当东东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我总会认为是东东不好,总是先批评他,而他也总是嘟着嘴巴,一脸的不服气。
一天,又有小朋友来告状,原来东东把几盒橡皮泥放在了水里。我一听,冲进洗手间就质问东东:“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橡皮泥是用来在水里泡的吗!”没想到东东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反正你也不会听我解释的。”
我对东东的成见是有原因的。把龙虾的钳子拔了,龙虾死了;拔小朋友头发;和小朋友打架……
所以,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淘气”的小家伙,每次出问题都有他,我也不想听他做什么解释。实际上,很多事情还有背后的原因:东东认为龙虾的钳子会伤害到小朋友,所以他拔了,其他小朋友告诉了我这事;东东本想把小朋友头上的草拔下来,没想到连头发也拔下来了,这是东东爸爸对我说的;东东和小朋友打架,是因为东东朋友挨欺负了,东东为了打抱不平才和他打了起来。很多事情我都没有了解清楚,就先批评东东,怪不得东东会说:“反正你也不会听我解释的。”
从那以后我改变了对待东东的态度,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之间再有纠纷发生的时候,首先,我会了解清楚情况,并给孩子们解释的机会,然后在酌情教育。这样一来,小朋友们越来越信任我、喜欢我了。
这个故事让人产生了联想,其实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当家长们认为孩子“犯错”时,有没有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呢?
如果孩子犯了错,家长不问清楚缘由就对孩子进行指责,甚至是打骂,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所以,很多时候家长都是不闻不问就对孩子斥责。不管怎么样,一定先让孩子自己解释,让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然后再下结论,这样对孩子才公平。
小泽是一家外资企业的部门经理,工作非常忙,有时候根本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女儿。于是,她把孩子的姥姥从农村接过来,希望老人在这里帮忙照顾一下孩子,同时也让自己的妈妈享受一下城里的生活。
小泽的女儿很懂事,每天都带姥姥出去散步,还用自己平时攒下的零花钱给姥姥买鲜花。姥姥逢人便夸奖自己的外孙女:“我外孙女太好了,我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她是第一个给我送花的人!”
一天,小泽回到家就听到鸭子的叫声,推门一看,果不其然,真是鸭子。忙碌了一天的小泽,看到家里乱乱的样子,不免心烦意乱,张口就训斥孩子:“马上就中考了,还有心思弄这些东西?乱死了!”孩子正要解释,小泽直接不给女儿这个机会:“我不想听你解释,马上把它们扔出去!”说完就要去抓那几只小鸭子。这时,孩子哭了,她欲言又止,赶紧跑回自己的房间不出来了。
生气的小泽还想追进孩子房间继续教训,妈妈便对小泽说:“你错怪孩子了,这是孩子怕我一个人在家闷,她买给我的。你别骂孩子了,你要是不喜欢可以拿去送人嘛,干嘛朝孩子发这么大的火。”
小泽听后十分后悔,原来是自己错怪了孩子。
生活中像小泽一样的妈妈非常多,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孩子犯了一个小错,妈妈便单凭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当孩子申辩和解释的时候,就会更加生气,心想:“你犯了错还狡辩?”于是,对孩子大声喊道:“你给我闭嘴!”孩子的委屈又有谁体会得到?即便事后家长对孩子道歉,对孩子心灵造成的伤害也于事无补。
身为家长,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先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千万不要先妄下结论。你可以说:“好吧,和妈妈说说当时的情况。”当孩子解释之后,你觉得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你应该说:“我理解你的想法了!”
家长不给孩子解释的权利,孩子今后就真的会放弃自己申辩的权利,让你一次又一次地错怪孩子。他们心里的委屈只有自己知道,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疾病。所以,在孩子犯错误以后,一定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解释也是孩子的基本权利,也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