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的就是好听:滴水不漏的口才术
15850100000004

第4章 好口才绝非天生(1)

拯救自己要从沟通开始

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曾有一个关于交换苹果和交换思想的非常有名的比喻。他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后还是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可是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换后每个人就会拥有两种思想。

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需要沟通。人与人的思想需要碰撞出火花,只有思想的碰撞,才能使人摆脱原有视野的束缚,进入更加自由的思想天堂,有时候甚至还会发生质变,产生出更多更新的思想。而这种沟通的关键载体就是语言。

现代社会,相互协作显得尤为重要,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毫无出路。社会是这样,个人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会说话的人往往能够把很普通的话题讲得引人入胜;相反,不善言谈的人,就算他讲的问题内容非常好,由于不善表达,也会让人听起来感觉索然无味。有些建议,口才好的人一说就会通过;而那些口才不好的人却连诉说的对象都找不到。同样一件需要同别人面谈的事情,口才不同的人去面谈,其结果必然是大相径庭。在社交场合,你也可能会因不能随机应变和出语不敏而被弄得言困词穷、丑态百出。

你未能及时察觉到交谈对象的心不在焉,自己只一味喋喋不休,这个时候你的“金玉良言”几乎不会有成效。或者你可能说话不注意,正好说到了对方的痛处,而你却还在自鸣得意。这种情况下,面谈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这种体会:求职、工作、赚钱、事业发展等等方面,我们都需要别人的支持和合作。然而,怎样才能使他人同你真诚地合作呢?这就看你同上司、老板、客户之间的沟通能力了。婚姻更是如此,从认识到做朋友,到谈恋爱,再到结婚以及婚后的家庭生活,甚至于再后来的亲子关系,没有一样是不需要沟通的。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沟通就是同步。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地方,而与人交际却要求他与别人一致。”

由此可见,沟通是一种能力,而非本能。本能是天生的,能力却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具备。学会沟通,为以后的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要把说话当成是负担

“我总是不敢在众多人面前说话,那样的话,我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脑子里一片空白,说话哼哼唧唧、颠三倒四,老半天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说什么。”很多人坦然承认自己害怕当众说话,而且为此感到苦恼。在美国,曾有人以“你最怕的是什么”来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答案是:最怕在众人面前说话。英国历史上有位名为狄斯瑞的首相曾说:“我宁愿率领一队骑兵去冲锋陷阵,也不愿在下院做一次演讲。”

大多数人都有害怕当众讲话的心理,即使是职业演说家都不会例外。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出现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神。

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萧伯纳以幽默的演讲才能闻名于世。然而,人们最多的是看到他的辉煌,很少有人知道,他20岁初到伦敦的时候,却羞于见人,胆子很小。遇上有人请他去做客,他总是会在人家门前忐忑不安地徘徊许久,而不敢直接去敲门。一次,朋友邀请他去参加一个学术辩论会。在现场,他慢慢地站起身,紧张极了,然后开始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当众演讲。演讲完之后,他受到了很多人的讥笑。会后,他感觉自己充当了一次十足的傻瓜,蒙受了奇耻大辱。为了洗雪这个耻辱,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每周都要当众演说一次,人们在市场、教堂、学校、公园、码头,甚至在挤满三四千听众的大厅或者是只有寥寥数人的地下室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听见他的慷慨陈词。有人曾做过一个统计,在短短十二年的时间里,萧伯纳的演讲竟然达到了1000多次。

正像萧伯纳的第一次演讲一样,害怕当众讲话是一种普遍的心理。许多大演说家的第一次讲演也并非都那样尽如人意,有的甚至还曾出现过非常难堪的场面。国际公认的杰出女活动家蔡特金第一次演讲的时候就出现过这样的状况。虽然在演讲前她已经做了细致充分的准备,可是一上台,紧张得把要讲的话全部忘掉了,大脑一片空白。英迪拉·甘地夫人在初次登台演说时,紧张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讲了些什么,只是听到场下一名听众说到:“她不是在讲话,而是在尖叫。”在哄堂大笑中,她的讲话结束了,然后窘迫地走下了讲台。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土温说他自己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演说的时候,嘴里反复塞满了棉花,脉搏跳动快得像在争夺赛跑的奖杯。英国政治家路易·乔治说,自己第一次试着公开演说的时候,舌头抵在嘴的上膛,竟然一个字都无法说出来。美国前总统福特刚刚踏入政坛的时候,讲话也结结巴巴,让人听着很不舒服。这样的人实在是多得数不过来。然而他们在经过了第一次窘迫后逐渐地成长了起来,他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开始变得能言善辩,沉着机智,最后成为举世闻名的演说家。

其实,当一个人害怕当众讲话的时候,往往认为只有自己怯场,而别人并不怯场,因此就总在想:“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呢?”其实,这并非是某个人特有的现象,而是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只不过别人对于怯场的现象不太注意罢了。

人们往往会被一些潇洒大方、谈吐自如的节目主持人所折服,被一些口若悬河、音色优美的播音员所倾倒。其实,他们也并非天生可以如此的。他们也一样有怯场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害怕当众讲话的情况,因此,害怕当众讲话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无论在任何场合都气色安定、谈吐自如,那他似乎才有些异常呢。所以不要把说话当成是自己的负担,要敢于说话,要勇于在大众面前锻炼自己的讲演能力,只有如此,才会练就好口才,才能成就好人生。

客观分析自己的交谈力

我们的祖先不大重视甚至不大喜欢“能说会道”的人,那些很健谈的人,常常被冠之以“夸夸其谈”的帽子。如果一个人被公认为“夸夸其谈”,那就不怎么讨人喜欢;如果被公认为善于为自己辩护,那就没有多少人愿与之交往。相反,如果一个人沉默寡言,不苟言笑,这个人往往会受到赞赏。这个传统的评价标准,依然在今天的青年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常常听到有人说:“我这个人,笨嘴笨舌,不会说话。”似乎这并不是什么缺点。显然,这是相当陈旧的一种见解。

即使在古代,夸夸其谈者遭人轻视,却也出现了许多雄辩家,正是那些带着自己观点,游走于各国之间的思想家们不知疲倦的游说、演讲,才有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百家争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祖先充满智慧的辩论至今让我们津津乐道,辩论的口才更让我们佩服。

现代社会更需要那种机敏灵活、能言善辩的人。羞怯拘谨、笨嘴笨舌的人,在现代社会不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有些人知识丰富,却因为缺乏“嘴巴上的功夫”,而不受欢迎;有些人专业水平很高,工作很出色,表达能力却很差,言谈拘谨慌张,语言逻辑混乱,一讲话就语无伦次,虽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却不能让人听明白,“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现代社会注重口才,谈恋爱、做生意,凡是要与人打交道的事,口才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说话,就能够博得对方的好感;善于说服别人,就足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会说话,口才好,就会比别人多一些成功的机会。无数事实证明,在当今社会,敢表达并且善于表达才是真正的赢家。

英国首相威尔逊在发表竞选演说的时候,突然,底下有个人大叫起来:“垃圾!大便”,这明显是在捣乱,威尔逊的拥护者们都很生气,要把这个人赶出去,只有威尔逊不急不慌地微笑着说:“这位朋友不要太着急,你提到的生存环境问题我将在下面讲到。”威尔逊故意曲解了这位捣乱者的本意,以顺水推舟的方法,使得演讲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在这里威尔逊机智的口才帮了他大忙。

没有天生就口才好、能言善道的人,即使是令人钦佩的名嘴或演说家,也不是在任何场合说话都能赢得满堂彩。说话和其他才能一样,也需要锻炼,要日积月累,不是一步登天。口才好的人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经验中借着观察听众,逐渐掌握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说话是为了让他人能了解自己的意思,借谈话来取得互信和互谅。如果你认为对方无法了解你的意思,就不去花时间和心力和他交谈,那么这就表示你并不了解说话的功能。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演员等,都是使用语言的行家,但他们大多认为自己小时候并不善于言辞。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能够靠嘴上功夫吃饭?原因很简单,正因为他们自认口才不佳,于是才加倍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表达技巧。

所谓口才好,并不表示一定要舌灿莲花、八面玲珑。许多人在非正式场合的与朋友共聚一堂时,总能说些幽默、逗趣的话,因而大受欢迎。但这些人在参加一些正式会议时,却变得沉默寡言,凡事都以“是”、“不是”、“有可能”或“不知道”来作答。也就是说,他们无法在正式场合说出得体的话。

因为害怕被人取笑,太过于介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估,在这种心理压力下,使得他们无法轻松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任何人在正式场合难免都会怯场,许多著名演员在第一次面对摄影机时,紧张得几乎忘了台词,也是常有的事。名演员都是靠平日严格的训练才能克服难关,从每次经验中累积自信。只要你表现得从容、大方、自信,谈吐自然就很得体,而如果能“不伤大雅地幽默一下”就更好了。

事实上,说话对人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你有自信,你所说出来的话自然会显得有力而且够分量。只要我们勇于尝试,从尝试的结果中,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口才自然会越练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