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完结
15830600000107

第107章 白发魔女传

明日今晚已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瞪大双眼。

前几次的瞠目,主要是心理上的冲击所致,而这一次,完全是视觉上的冲击!

扑入他眼帘的,是一头盈盈的白发,随着帷帽的摘落,好像银色的瀑布,披散在李师师的肩头,跟飘逸的道袍辉映,上下雪白,令整个闺阁为之失色。

最谋杀他眼球的,是一团雪白中的绝世容颜,倾城倾国倾天下,乍一看是二八年华,细一看又是杏李桃花,竟看不出她的实际年龄。

李师师有如画中人,一点朱唇,弯弯月眉,细细明眸,淡淡地与他对视,毫无人间烟火气,仿佛鬼魅,又似天人。

一头白发的绝色美女,而且美得令人倒吸冷气,明日算是第一次见到了。

红颜祸水,原来如此。

想那韦小宝初见陈圆圆的德行,自己不比他好多少。

错!自己如何能跟韦爵爷相提并论,那厮还想母女双收呢,自己最多是对李师师有点意淫而已……

明日诸般念头陡转,恍然大悟,难怪李师师不见客,并非色衰,也非毁容,只因一头青丝换白发!

寻常道袍都是青色、蓝色,她独独穿着白色道袍,并非自视冰洁,而是为了烘衬一头白发,而白色的地毯,应该亦是如此。

她缘何一夜白头的?此事没有任何传闻,他又破解了李师师的一大秘密。

慢着!此事只怕跟靖康之难有关,而死鬼秦桧可能是李师师出走前最后所见的人,如果“他”见过她的白发,那他现在的反应就有点大了。

可不!自见了李师师之后,他露出了不少小破绽,即便当时巧妙地圆过去,她若回头细一思量,难免会有觉察。

现在,他见到了她的真容,总该说点什么吧?一个说不好,只怕当场露陷。

真是好奇害死猫!他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难题,明日的大脑再次在后世的记忆中搜刮起来,为自己寻找合适的话语。

他灵光一闪,有所收获,唏嘘一叹:“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他随口念了出来,才发觉应景之极,浑然天成!李师师既是美人,又是飞将军,更是白头,简直似专门为她所写一般。

妙绝啊!明日都要为自己鼓掌叫好起来。

李师师的反应亦超出他预期。

她本来静静地对着明日,古井无波,此时就像画中人被点了睛,整个人鲜活起来,脸上泛起一丝红晕,眼波流转:“如此妙句,我从未听闻,一定是秦三官人的新作了,可有全诗?师师洗耳恭听。”

明日成功转移了李师师的视线,再听得她叫自己秦三官人,不再视他为下臣,不由受宠若惊,又感惭愧。

这两句诗应该是宋后的名家所作,否则以李师师的博学,怎会不知?

这就是诗词的魅力了,古往今来,多少才子凭这个本事,纵横青楼,徜徉花丛,不仅白嫖白玩,甚至还让小姐佳人倒贴,成为“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另类解读。

貌似后世的文学女青年,也留下了千里送……那啥的“佳话”。

明日心中感慨,可惜李师师要失望了,他哪能记得全诗?

比如他盗用鲁迅先生的那两句绝句,赵构小儿甚是欢喜,专门跟他索要全诗。

他只能诚惶诚恐,说自己是灵感偶发,只得了两句,又云自己曾发誓,二圣一日不回,他一日不再写诗。

如此即表了忠心,又绝了后患,万一赵构令他奉旨写诗,就麻烦了。

他很清楚,两个皇帝是再也回不来,所以他也就一辈子不用写诗了,这个短板再不用担心暴露。

正因为没有写全,鲁迅先生的千古绝句才没有流传开来,毕竟宋人好诗者众、大家辈出,不至于把两句残诗奉为经典。

偏偏明日对后世喜欢的那些歌都能唱全,歌词不差,说明他非不能为也,乃不为也。

当然,如果他知道自己会坠入这时代,打死他也要背个几百首,甚至连四大名著也不放过,直接武装到牙齿。

话又说回来,若是宋代以后的名诗名著都被他提前盗用了,只怕造成一个恐怖后果:自宋之后,文坛再无名家。

想那宋后的无数才子,仰望明日的大名高挂于巅,顶礼膜拜,同时心中充满幽怨:为什么自己的灵感,跟明日大家如此相通呢?为什么自己一直活在他的阴影之中呢……

明日在短瞬间神游古今,复想到《夏洛特烦恼》中,周杰伦被夏洛暴揍的片段,只觉这脸打得……啪啪!啪啪……比那什么还好听。

李师师见他半晌不语,面露古怪的笑容,还以为他敝帚自珍,激励道:“三官人若写全,师师当一舞以馈。”

好么!眨眼工夫,她便去掉了“秦”字,又称他“三官人”,难道最后会只剩下“官人”二字,再加上“我要”……明日的笑容愈发不堪,佳人当前,便是想想也是好的。

谁信后世的渣男,看到两位冰冰,没这般想过?我呸,老子才不信!

明日这才将自己应付赵构的理由,对李师师重复了一遍。

她难掩失望,又想起一节:“三官人在楼下所唱的将军令,可是近作?”

明日早有准备:“那是在燕京受北人熏陶,涂鸦之作,算不得诗词。”

李师师想想也是,虽然契合音律,但是用词粗白,不登大雅之堂。

一时间,对于李师师现出真容、银丝盈头,两人都选择了无视,似乎也不提五国城之事。

明日主动给李师师斟酒,为女子服务,在后世是美德,在宋代却是反客为主的越礼举动。

李师师坦然受之,双手将银丝向后一挽,技巧地扎绕起来,转眼之间,头顶多了一个玉簪,盘了一个道髻,已变成了一个正宗的女冠。

明日看她白衣如雪,银髻如云,唇红齿白,峨眉淡扫,虽是女道士扮相,却自然而然生出一股风流气韵,顿时联想到大唐的又一名人——亦道亦妓的鱼玄机,借着酒意,脱口而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这是鱼玄机留下的香艳名句,李师师如何不知,似笑非笑:“三官人是夸奖师师呢?还是调戏奴奴呢?”

她一句话用了两个不同的自称,别有意味。

明日骨头一酥,卖弄腹中的墨水,自然是跟诗词无关:“有道是,书生无寒酸气,武者无刀兵气,女子无脂粉气,出家人无香火气,便是世上奇人!今番你我两人在此,师师独占其三,鄙人愧据其一,倒是全了。”

他即拍了佳人马屁,又为自己脸上贴金,可谓浓妆淡抹两相宜。

不知是除了帷帽的缘故,还是喝了酒的缘故,李师师全没了此前的庄肃,一笑百媚生,吟出一首诗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你我劫后重逢,也是缘分,今夜当尽兴,不若行个酒令吧。”

“好好!你输了便跳舞,我输了便罚酒。”明日还以为是划拳,酒意壮胆,色心上头,欲得寸进尺,看了李师师的脸,再欣赏她的舞,岂不快哉!

“跳便跳!”李师师真情流露,仿佛回到了东京梦华时光,被一干风流士子众星捧月,即便是皇帝也爱美人不爱江山。

“行什么酒令?”明日跃跃欲试地看着对面活色生香的美人,只觉今夜如梦,恨不得大梦不醒。

李师师睨着这个越看越顺眼的“三官人”,娇声道:“三官人是江南第一才子,自然是行诗令。奴奴来当令官,先起个无口诗令,我俩各诵古人七言绝句,通首不得有口字偏旁。且听奴奴起令:‘为有云屏无限娇’。”

这是唐代李商隐所作的《为有》,全诗为“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整首诗并无一个口字偏旁,若是有便算输了。

行诗令是古代文人专擅,每人只说其中一句,若是听者记不清全诗,揪不出令误,也是输了。

“啊?”明日彻底傻眼了,真是搬起石头自己脚、哪壶不开提哪壶,好好的行什么劳什子的酒令!

他是有了不写诗的理由,可是找不到背不出前人诗词的借口啊,古代文人背诗,犹后世小学生背诵乘法口诀那么简单。

他再次为自己的不学无术懊悔莫及。

“啊什么呀?莫非三官人想当这个令官?”李师师明眸流盼。

“正是!”明日忙不迭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欲待将后世的“两只小蜜蜂”抛将出来,可这也太俗了,怎符合江南第一才子的身份?

他的额头冒汗,大脑再次飞转,蓦地眼睛一亮,神采飞扬:“大小姐,我行之令,亦是源自北人,不求平仄押韵,只求意境。鄙人先做个示范……”

明日说着拿起了象牙筷子,在香桌上有节奏地敲起来,从嘴巴里快速迸出一个个雅俗共赏的语句:“一人我饮酒醉,醉把那佳人成双对。两眼是独相随,我只求他日能双归!娇女我轻扶琴,燕嬉我紫竹林,我痴情红颜、我心甘情愿、我千里把君寻!说红颜我痴情笑,曲动我琴声妙,我轻狂高傲、我懵懂无知、我只怪太年少!弃江山我忘天下,斩断情丝我无牵挂。千古留名传佳话,两年征战已白发!一生征战何人陪,谁是谁非谁相随。戎马一生为了谁,能爱几回恨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