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蜀山剑侠传(卷六)
15797200000025

第25章 举酒庆丰功 辽海澄波宁远峤 寻幽参妙法 千山明月度飞仙(5)

英琼说:“钢羽看错,本山洞穴甚多,毛女何必在这林中居住?许是适才来此藏伏,也是有的。”易静笑道:“琼妹太把你那仙禽轻视了。它已得道通灵,岂有看错之理?此女巢穴,定必在此左近无疑。莫非以树为家么?”说时,各往塘侧古树上观察,果然发现一株大有十围的老楠树,有一小木屋,架在顶上。一人飞将上去一看,那木屋只用山藤绑了些大木板,就着空干树处,略微削平,铺砌在内。形式简陋,却极坚实,取势尤佳。那地方微微高出树幕之上,天光既可由斜枝中透下,人在其上,又可由树叶缝中向外遥望。外围又有繁树密叶包裹,甚是严密。木板砌得甚巧,由外望内,绝看不出树上有屋有人。再要援升树杪,更是四山齐收眼底,赏目迎风,无不咸宜。屋板也似时常打扫洗涤,甚是光滑干净,只是全无一物。易静心细,一眼瞥见底板上有两处微凹,不当上升之路。低头一看,笑道:“主人再不出面,不速之客要闯门而入了。”连说四遍,未见应声,四顾也无人影。心想:“莫非人已逃远,不曾回巢?”随将木板一翻,手指处,一道光华射将下去。笑道:“我已言明在先,怎还如此胆小?我且给她留字代面,暂且回去。如仍不愿相见,我们也不相强了。此举本近强暴,但是同居此山,总是邻居,这里又密迩妖尸巢穴,哪有彼此不知姓名来历之理呢?”随往下面纵去。英琼也跟踪纵下。

原来板底下还暗藏着一个大树穴,深约两丈,大约丈许。楠木质理坚密,经主人细心打磨,滑润如玉。除地上有细草织成的圆席外,半边贴壁,另铺有温厚柔软的草褥。对面有一半圆形的矮木几,几上放着两页残书,上绘符箓,连易静也未认出那符箓有何妙用,是甚家数。此外壁间挂着一件细草和树叶交织而成的云肩,一件围腰,一个半片葫芦做就的水瓢,一口剑。剑上土花斑驳,锈蚀之处颇多,剑锋磨得颇利。但系入土多年,常人所用之剑,只钢质尚纯,并无奇处。剑旁悬有一筐,也系主人亲手编制,式样极为灵巧。筐中藏有两根黄精和多半个吃剩下的茯苓。

易静看完,略一寻思,朝英琼使了个眼色,佯怒道:“她虽在此多年,正主人实是我们,要想见她,乃是好意。我留字以后,明日如再不知好歹,不去南山静琼谷中相见,由我查明邪正善恶,以决去留,卧榻之侧,不容外人酣睡,我们便不许她在此居住了。”英琼知易静料定毛女潜伏在侧,故意如此说法,欲使出见,只不明白语气忽改倨傲,是何用意。方随口附和道:“以此一点点法力,如何能够长此隐形?我们不过不肯无故行法伤人罢了。”

正说之间,忽听远远雕鸣与米、刘、袁三人呼喝之声。二人料知毛女遁往别处,又被神雕等发现,暗笑枉费了口舌,人并不在此地。只是适才已告知雕、袁等,见时无须追逐相迫,怎又如此?二人因三徒呼叱中似杂有笑骂之声,又疑癞姑适才追时身形忽隐,也不知叮嘱之事,无心发现,便即行法擒住,在和二徒说笑,忙即飞身出穴,赶往观看。才一出林,便见刘遇安纵遁光飞来,报说:“二师伯擒到一个妖人,现正回洞拷问,请师伯、师父就去。”英琼道:“是那毛女么?”刘遇安答说:“不是,是另外一个。袁星差点没有受伤,如非二师伯法力高强,还不知如何呢。”易、李二人闻言大惊,不愿再寻毛女,忙和刘遇安急飞回洞。才一走进,便听叭叭打嘴的清脆之声,与癞姑、米、袁三人呼叱叫骂之声相应。到了里间石室一看,癞姑坐在榻沿正在叫骂,米、刘二人两旁侍立,随声附和。室当中,吃癞姑禁着一个形容装束丑怪的妖人,好似刚刚打完神气。癞姑见易、李二人走进,笑骂道:“我素日不喜对人用非刑。你这妖孽再不吐实,我易师姐已回来,她不比我,准够你受用的。照你巢穴中情景,不知害过多少人。反正不会容你活着去见阎王,何不结个鬼缘,说了实话,免却好些活罪。”易静见这妖人非僧非道,生就一颗尖头,一双碧绿三角怪眼,深陷入骨,一闪一闪,直泛凶光。尖鼻暴牙,稀落落一头短发根根倒竖,面容灰白,通没一丝血色。拱肩缩背,身如枯柴,手如鸟爪,一齐向外,作势欲扬。好似被擒以后,打算使妖法,暗下毒手,快发出时,吃癞姑禁住,臂举不下,故现出此丑怪之状。

原来这妖人所居巢穴,就在众人新辟洞府的危崖之上。洞在崖顶石地之上,狭小只容一人,路径又复曲折,外有苔藓掩盖,隐秘异常,所以连神雕在空中飞行那么久,均未看出。妖人本来在内炼法正紧。众人到时,见洞府清洁轩敞,不知妖人时常命人打扫,以为原来如此。又以灵山福地,自身法力高强,米、刘、袁三位讨好,再一收拾,连日多劳,一请便同入洞,坐谈歇息,不曾在崖上下仔细查看。神雕更专一留神毛女,未暇旁顾,就此忽略过去。一上一下,闹了个两无所觉。后来,妖人每日照例炼法完毕,快要出洞图谋别的心事,忽听雕鸣有异,忙即一视。刚一探头,便见一只白雕盘空飞鸣。妖人倒还识货,看出此雕颇似白眉禅师座下神禽。方一迟疑,不想招惹,忽见崖下洞内飞出三道剑光:一道是玄门正宗,光也强烈;后两道却差得多,但都正而不邪,似是一般家数。都随定那雕往山北飞去。忙追出来,定睛一看,不由大怒。以为适才多虑,凭白眉座下神禽,如何能受这三个人的驾驭?妖人刚待追去,连人带雕一网打尽,不承想身才离崖,要纵妖光飞起,猛瞥见洞中又有三道剑光,惊鸿掣电,相继飞出,竟比前三道剑光高出十倍不止。当头一道紫光,更是神奇。不禁大惊,哪里还敢招惹。忙隐身形,暗中窥伺,另打主意时,易、李二人出时心急,不曾回顾。癞姑久经大敌,比易静还要心细,一闻有警,并不随众直追出来。先用慧目四望,百忙中早发觉妖人在后,正把身形隐去。于是表面随众追赶,一晃大头,也将身隐去。妖人身形虽隐,身上邪气却瞒不过她的佛家法眼。回顾妖人,由崖上往山北缓缓追去,便知他心中怯敌,不敢公然现形出斗,忙也尾随在后。那妖人正尾随间,越看敌人飞到越疑心,况又众寡悬殊,本就怙恶,不敢迫近。嗣又见神雕灵异,想起它和前飞紫光来历,白眉神禽正是此女所有,剑光、身材、相貌、神情以及衣饰服色,无一不与传说的峨眉三英中的李英琼相似。只不知黑雕怎会变白,也许白眉双雕均为此女所得。一只黑的,已闻难敌,何况黑白同归一主。又见易静飞剑只比英琼略次,法力却似在她以上,如非道家元婴炼成,怎会如此幼小而又老练?出洞便隐去的一个丑女,更是得有佛门真传。简直一个也惹不起,除了少时暗算,明斗万来不得。妖人心中一寒,想退回,又恐有人发觉。正在停住遥望,心中犯愁,忽瞥见山北毛女由林内探头,看出她受人追逐害怕,似像往常去采茯苓的右侧危崖后面藏躲。知她一逃,便看不见人,比自己隐身法还妙,意欲先往等候,嘱咐几句,省得泄露。不料癞姑紧随身后,早打主意,要下手擒他。那毛女出没之处,隐秘非常,隐身法又妙,一闪即不见人。妖人如非久居此山,知她行藏和所去之处,也是无从捉摸,所以癞姑不曾看出。一见妖人往右侧隐形飞去,地甚僻静,正好下手,也忙纵遁光随行赶往,看他去往那里作甚。恰好妖人路近先到,毛女却未来。癞姑见他到了崖后,便现身坐在石上,往前张望,以为来此躲避,立即行法将他禁住,上去打了他两个大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