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我是阿斗
15611400000329

第329章 走麦城

话说刘厚带领部队,一路向南猛冲,终于冲出了魏军的重围,这不但意味着他们脱离了危险,同时,因为终于可以和辎重队接上头了,很多物资都可以得到补充,现在蜀军最需要补充的就是火箭弹。

之前受到郭淮部队的阻击,为了快速打通道路,刘厚命令将所有的火箭弹都打了出去,将魏军阵地来回犁了几遍,见识到火箭弹的厉害后,刘厚从来没有一刻那么希望能尽快得到火箭弹的补充。

不过这次辎重队带来的火箭弹不多,只有三百枚,不过怎么都好过没有,刘厚立刻将这三百枚火箭弹配置到二炮部队。有道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刘厚现在却是:手里有弹,心里不慌。

有这三百枚火箭弹在手,就算再遇到魏军,也可以暂时震慑一下他们了。火箭弹制造不易,在刘厚出兵后的这段时间,才制造出了三百枚,而之前储备的则全部在这次战争中被消耗殆尽了。

说起来火箭炮只是用了三次:第一次是刘厚遭受襄阳城墙上的火炮袭击,老羞成怒下的报复性回击;第二次是撤退时,以火箭炮轰击襄阳城以吸引魏军的注意力;第三次就是在逃跑的路上,遇到郭淮大军阻碍,为了尽快打通道路的全力一击。

三次使用的时间都不长,可是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蜀军储备了几个月,几千颗的火箭弹就已经消耗殆尽了,可见火箭炮威力大是大,不过也是个消耗非常巨大的无底洞。

除了制造时耗费的金钱、人力物力,就算是在运输上也占用了很大的资源。刘厚看着火箭弹尾巴冒着烟火飞出去时,就仿佛看到一捆钞票飞出去,真是肉痛无比。

不过再肉痛也好过看着自己的士兵牺牲,刘厚一向认为,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算是问题,能用钱砸死敌人怎么都好过牺牲士兵的性命去和敌人拼命。

所以,在更多的火箭弹被送过来之前,刘厚是不打算再发动新的一轮北伐了,现在还是先休整一段时间,等这个大杀器储备足够数量吧。

刘厚深感生产速度实在太慢,于是,立刻叫郭攸之拟了一道圣旨,让人六百里加急送回成都,让诸葛亮和董允加大资源投入,扩大火箭弹和火箭炮的生产规模,以尽快生产出足够支撑下一次战斗的东风一型出来。

刘厚和朱褒会合后,果然再也没有遇到魏军的埋伏,大军浩浩荡荡回到了麦城。到了麦城,刘厚决定不再往南走了,大军就在这里驻扎下来,等待魏军的到来。

麦城虽然是座小城,城墙低矮,但是好歹还是有些城防的。而且麦城是hong军北伐的物资中转站,其作用类似于当年袁绍军的乌巢,这里储存了足够的粮食和火药,如果魏军真的攻过来,到时候攻守逆势,自己以火器部队依托城防坚守,刘厚相信来再多的魏军也奈何不了自己。

可是,在麦城一连等了三天,刘厚也没有等到魏军的到来,反而等到斥候来报,魏军的几支部队都退回了襄阳城附近,再次在襄阳城外依托地形,作口袋状驻扎起来。

刘厚郁闷了,他本来想将麦城作为一个绞肉机,吸引魏军来攻,然后慢慢将来犯的二十多万魏军磨掉,谁知道这个司马懿那么精明,竟然不追击了。不是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吗?怎么这个老狐狸司马懿也那么谨慎?

魏军不来,刘厚也没有办法,现在他也不敢过去,只好暂时在麦城安顿下来,让大军休整一段时间了。

这次出征,hong军的损失不算大,除了能治愈归队的伤兵,牺牲和伤残要退伍的士兵大概在千人左右。按照死伤人数来算,蜀魏两国这次交锋,无疑是蜀国获胜的。

魏国足足损失了五万人马!郭淮带领着五万人在荆山地区布了个小口袋想伏击蜀军,后来被hong军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有几千人遁入山林,做了一个月的野人后才陆陆续续找到魏军的大部队重新归队。

加上蜀军两次在襄阳城用火箭炮轰击城墙和城池内,造成一万多人的死伤,两相加起来,魏军损失的人马比五万人只多不少。蜀魏两国的战损比差不多是一比五十,双方战损比相差非常悬殊。

战损比那么悬殊,主要得益于火箭炮那融化一切、撕碎一切的可怕威力。在魏国有热武器的情况下,在魏国部队数量多几倍的情况下还能取得这样的战损比,除了蜀军有更好更先进的武器外,还有一个既是偶然又是必然的因素,那就是他们溜的快。

说它是偶然,是因为当时大家都不明白司马懿到底有什么阴谋,甚至他是不是有阴谋也不知道,郭攸之也只是凭直觉感觉到不对劲才提议撤退的。

甚至刘厚的谋士中都还有人不赞成撤退的,幸好,刘厚有后世的知识,对司马懿存在足够的敬畏之心,所以他才采信了郭攸之的意见而不是邓芝的意见。这个过程中多少有点运气的成分。

说它是必然那就是郭攸之、步骘、刘厚三人打的仗多了,对于一些不妙的风向有一种敏锐的直觉,对于形势的判断还算及时、准确。这种直觉有点类似于动物对危险的本能感觉,用个时髦点的词来说就是第六感。

正是他们这种敏锐的第六感,使得他们在危险来临前,选择快速地逃之夭夭。如果他们不是一感觉有点不对就逃,而是犹犹豫豫,还想等等看再说,那么很可能他们不是被魏军围困,最终弹尽粮绝而死就是被司马懿的人海战术堆死。

总之一句话,这次他们胜在够滑溜。但是,战争的胜败并不是看谁死的人多,谁死的人少的。从战略目标来说,这次蜀军的北伐无疑是失败的,甚至可以说是一败涂地。

在刘厚带领着蜀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去北伐之前几个月,这场战事就已经为世人所瞩目,可以说,全国人民都在看着他这次的表演,他这次北伐的成败的意义已经不单单在军事上。

这是刘厚成为真正的蜀国皇帝后的第一次登台演出,他这次北伐中的表现还关系到他个人的声望,在政治上也产生了很多令刘厚意想不到的影响。这次北伐会影响到很多人对蜀国、对刘禅这个小皇帝的判断,会影响到他们的一些取舍、决定。

可是,在这么重要的一场表演中,他演砸了。他刚到襄阳就被司马懿像撵兔子一样撵着往回跑,不但差点连性命都丢了,还往后撤了一百多里,最后如当年关羽那样败走麦城。

世人并不会关注在这一战中双方死了多少人,也不知道哪一方死的人多,哪一方死的人少,他们只会关注哪一方打赢了,哪一方战败了。

他们还会想,蜀国小皇帝真是年少气盛或者说是少不更事甚至是不自量力,竟然敢去捋曹魏的虎须,你看,一上去就被人撵回来了吧,知道错了吧?看你还敢嘚瑟。

刘厚不知道世上有很多人正在笑话他,这些人不但有魏、吴两国的人,甚至蜀国内也有些人在取笑他的不知天高地厚。不过他现在的确很郁闷。

他现在在麦城进退两难,进又没有把握在魏军二十多万大军的包围下全身而退,退更不行,一来北伐必须趁早,时间拖得越长,魏军的火器越多,以后仗更难打。

魏国得到火器制造秘密才一年时间,就已经制造出那么多火器了,谁知道时间更长他们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当然,刘厚不知道这些火器是曹丕砸锅卖铁集全国之力才造出来的,全部都是纯铜打造啊,为此,魏国现在都闹铜荒了。铜就是钱,铜荒也即是钱荒,很多百姓现在都无钱交易,只能使用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方法。

二来嘛,自己也确实丢不起这个脸。自己信誓旦旦说要征服中原,还搬出一大堆理由出来说服诸葛亮让自己带兵北伐,谁知道刚出师就败了。

当年关羽败退麦城,现在自己也败退麦城,虽然不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虽然和武圣人一个下场,但是铩羽而归始终是很没面子的事,这让他怎么有脸回去见诸葛亮,回去见群臣?

这一天傍晚,刘厚登上麦城的城墙,看着落日的余晖在胡思乱想。他想,是不是路线真的选错了,是不是应该选祁山那条路线。走祁山那边,至少天水、武都这些地方是可以轻易收服的,而且,据说姜维就是那里人。

如果能收姜维做小弟,后面几十年自己就多了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才了。总好过现在什么都没捞到吧。诸葛亮六出祁山,难道我也要六出襄阳不成?

正当他想得入神时,郭攸之找了过来。刘厚很疑惑地看着因为爬上城楼而气喘吁吁的郭攸之,问道:“郭先生有事?”

郭攸之对刘厚拱手行了个礼,道:“陛下,攸之想到一策,或许可以打破现在的沉闷局面。”

郭攸之所说的沉闷当然不是指刘厚这几天在麦城消沉的样子,而是指魏、蜀两军现在分别据于两城,遥遥相对,既不开打,又不肯退兵的局面。

“喔?郭先生有何妙策,快快道来。”刘厚闻言大喜,难道这三个臭皮匠又有胜过诸葛亮之举?

“陛下,请移步行宫,攸之再为陛下一一道来。”所谓的行宫不过就是麦城的府衙而已,因为皇帝住在这里,所以美其名曰“行宫”。

“好,朕这就随你回去,听听你有何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