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管励志为自己奋斗
155700000061

唤醒心中沉睡的巨人04

自控能力的强弱对人生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在过错和失意的纠缠中折磨自己,是很多人惯常的做法,他们不懂得生命的可贵和心灵的释然。

《神奇的情感力量》一书的作者罗伊?加恩说:“自律是修身立志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条件,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自律!”

从本质上讲,自律就是你被迫行动前,有勇气自动去做你必须做的事情。自律往往和你不愿做或懒于去做,但却不得不做的事情相联系。“律”既然是规范,当然是因为有行为会越出这个规范。一个自律能力非常强的人,无论事情大小,他都做得比别人成功,哪怕是日常生活中的刷牙洗脸等小事都会处理得有条不紊。即使有一天当他回家后,已经站都站不住了,他还是不会倒床就睡,他也要克服身体上的疲惫,坚持进行洗漱,绝不放纵自己的行为。这是什么行为呢?这就是自律的行为。而有的人,只要是遇到一些让自己讨厌或使行动受阻挠的事情,他们就会放弃,就会受自己情绪的干扰,也不愿意去争取,他们就开始自己打败了自己。

罗伊?加恩指出,自律的方式,一般来说有两种:一是去做应该做而不愿或不想做的事情;一是不做不能做、不应做而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你每天早晨坚持锻炼身体,某一天天气特别寒冷,你不想冒着寒冷继续坚持,但是你最终走出家门,继续锻炼,这就属于前者。后者的表现也较多,你喜欢抽烟,但到了无烟室,你必须强忍住内心的欲望不抽烟。

一般情况下,自律就是要做一个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在这点上,大音乐家奥尔?布尔基在他的提琴完全定弦之前,是不会在公众面前演奏的。在表演期间,如果一根弦松了一点,即使这种不和谐只有他一个人注意到,他也一定要停止演奏,为他的提琴定弦。他不管这需要多长时间,他也不管他的听众是如何的骚动不安。而一些蹩脚的音乐人是不可能这么精益求精的。他可能会对自己说:“即使一根弦松一点儿也无关紧要,我将弹完这支曲子。除了我自己,没有人会察觉出来的。”

所以说,自律是在行动中形成的,也只能在行动中体现,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途径。梦想自己变成一个自律的人就会变成一个自律的人吗?靠读几本关于自律的书就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吗?只是不停地自我检讨就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吗?答案都是否定的。自律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因此,要自律首先就得勇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一次次自我的挑战,不要轻易地放纵自己,哪怕它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自律,同时也需要主动,它不是受迫于环境或他人而采取的行为;而是在被迫之前,就采取的行为。前提条件是自觉自愿地去做。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的各种行为意识,同时你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律精神。比如,担忧、焦虑、仇恨、嫉妒、愤怒、贪婪、自私等等,都是工作效率的致命敌人。一个人受到这些情感的困扰时,他就不可能将他的工作做到最好。这就好像一块有精密机械装置的手表,如果其轴承发生磨擦就走不准一样,要使这块表走得很准,那就必须精心地爱护它。每一个齿轮、每一个轮牙、每一根轴承都必须运转良好,因为任何一个缺陷,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磨擦,都将无法使手表走得很准。所以说,一个想要成就大事的人,只要有一颗伟大而崇高的心灵,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挡你前进的脚步;只要有坚定的意志,这个世界终将听到你发出的声音。

成功启示:别跟自己过不去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一个人必须学会自律、自爱,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一个人只有给自己一分充足的信心,才能使自己拥有一分饱满的热情,自己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社会活动中,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更多的才能。《目标就是一切》的作者张其金曾在这本书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是他取得成功的动力源泉。一个人的意志能够发挥无限的巨大力量,它能够把梦想转变为现实。对于一个想有所成就,想取得成功的人来说,我们为了成功,必须全神贯注,放弃许多日常欲望,做出许多牺牲,体验许多挫折的滋味,经历过种种磨炼之后,才能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强劲、坚忍、健全、平衡。这种性格的形成,才能使我们充满力量,自己才能有坚强的信心,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