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管励志为自己奋斗
155700000057

坚定自己的信念09

躺在一张看来像是送终的床上,玛丽?贝克?艾迪打开《圣经》。她后来说,她读到马太福音里的句子:有人用担架抬着一个瘫子到耶稣跟前,耶稣对瘫子说,放心吧,你的罪赦了……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站起来,回家去了。

她后来说,耶稣的这几句话使她产生了一种力量、一种信仰、一种能够医治她的力量,使她“立刻下了床,开始行走”。

“这种经验,”艾迪太太说,“就像引发牛顿灵感的那枚苹果一样,使我发现自己怎样地好了起来,以及怎样地也能使别人做到这一点……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一切的原因就在你的思想,而一切的影响力都是心理现象。”

奥格?曼狄诺指出:“只要改变自己的信念,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成功启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给自己打开一扇窗,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非常美好,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窗紧紧地封闭着,我们就会感到孤独恐惧,就不会得到发展。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最难看清的就是一个人的内心。

孔子说:“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知人比知天还难。天还有春夏秋冬和早晚,可人呢,表面看上去一个个都好像很老实,但内心世界却包裹得严严实实,深藏不露,谁又能究其底里呢!有的人外貌温厚和善,行为却骄横傲慢,非利不干;有的貌似长者,其实是个小人;有的外貌圆滑,内心刚直;有的看似坚贞,实际上疲沓散漫;有的看上去泰然自若,迟迟慢慢,可他的内心却总是焦躁不安。”

姜太公也说过:“人有看似庄重而实际上不正派的;有看似温柔敦厚却做盗贼的;有外表对你恭恭敬敬,可心里却在诅咒你,对你十分蔑视的;有貌似专心致志其实心猿意马的;有表面风风火火,好像是忙得不可开交,实际上一事无成的;有看上去拖拖拉拉,但办事却有实效的;有貌似狠毒而内心怯懦的;有自己迷迷糊糊,反而看不起别人的。有的人无所不能,无所不通,天下人却看不起他,只有圣人非常推重他。一般人不能真正了解,只有非常有见识的人,才会看清其真相。”

凡此种种,都是人的外貌和内心不统一的复杂现象。而这种现象往往也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错误,严重的还会让人伤命。

扁鹊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名医。一次他去拜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有病在表皮,不治恐怕要加深。”蔡桓公说:“我没病。”扁鹊只好退出。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医生喜欢为无病的人治病,当作自己的功劳。过了10天,扁鹊又拜见蔡桓公说:“你的病已到了肌肤,不治将更深。”蔡桓公不理他。扁鹊叹气而出。又过了10天,扁鹊又来提醒蔡桓公:“病已经到了肠胃了,不治将会很危险。”蔡桓公不听,还很不高兴。又过了10天,扁鹊见了蔡桓公,什么话也没说,拔腿就走。蔡桓公很奇怪,派人问扁鹊怎么回事。扁鹊说:“病在表皮,热敷就可治;在肌肤,扎针可治;在肠胃,药剂可治;现在病已深入到骨髓,就无法医治了。”

过了五天,蔡桓公的病开始发作,身体疼痛,赶紧派人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往秦国了。

就这样,蔡桓公讳疾忌医,终于送了自己的命。

所以说,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怎样,就决定了他能做多大的事。自以为是的人头脑容易发热,他们往往充满梦想,只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从来就没有相信过别人的劝诫,这样的人,就像蔡桓公一样,认为别人的劝戒是在为他们表功,认为采纳了别人的意见就等于是对自己的否定和贬低。这些人迟早是要吃亏的,他们的固执己见恰恰证明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强者,正因为心虚,他们才不愿服输。而那些懂得做人之道的人,他们会有一颗安定的心,他们能够在社会群体中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们认为他们的烦恼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和狂热。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妄自尊大,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一切皆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他一定会一天到晚都被烦恼重重包围着。对于这样的人他的生活就会受到束缚。其实越是伟大的人越是谦虚,人们也越会尊重他、敬重他。

温 馨 提 示

相信自己,绝不放弃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重要的个人具有内在的充实感,希望才能飞临我们的身旁。换言之,只有全身心地投入生活,才能获得希望。除此,没有他途!这里,也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排除外界的干扰,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就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在行动中发现自己生存的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