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重庆往事
15569500000008

第8章 悲壮重庆——灾难与塑造(1)

首都,是一个时代的辉煌记忆,一个时代仰望的中心。

重庆,历史上曾三度成为国都。但不幸的是,几乎每次都与国家的衰亡或苦难联系在一起。虽然成为时代的中心,却没有获得一个首都应有的辉煌。

春秋时期,建都江州(即重庆)的巴国已经从鼎盛转向衰败,之后节节败退,最后退至阆中。这一次的建都经历与巴国的衰亡紧紧相连,也与战乱紧紧相连。

元朝末年,红巾军将领明玉珍占领重庆,并在重庆建立大夏国。战乱是这段历史的主旋律。虽然这段建都历史几乎已经从人们的记忆里淡出了,也没有什么遗迹可寻,可这次战乱引发的第一次“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却深深铭记在重庆历史上。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着日军于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国民政府从南京撤至重庆,并将之定为陪都。重庆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中心。苏、美、英、法等30多个国家在重庆设有大使馆,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外事机构,并建立反法西斯战争的各种国际性组织和中外文化协会。云集重庆的世界名人、各国外交官等有3000余人,使重庆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盟国在远东的指挥中枢。1942年1月2日,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在重庆成立,负责指挥中国、越南、缅甸、马来亚等国家的同盟军作战。重庆同美国的华盛顿、英国的伦敦、前苏联的莫斯科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历史名城,成了有重要国际地位和重大国际影响的大城市。

作为陪都的重庆,这一次也没有摆脱战乱与苦难。1938年10月到1943年8月,侵华日军为了“摧毁中国的抗战意志”,派空军对重庆进行频繁空袭、疯狂轰炸,日军空袭重庆二百零三次,出动飞机九千余架次,市区几乎成为废墟,市民伤亡累计2.5万人以上,财产损失难以计数,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珍珠港遭受日机偷袭所造成的损失。其中以1939年5月3、4两日的大轰炸为最。5月3日,36架日机于中午1时17分侵入重庆,沿长江北岸呼啸俯冲,向市区狂掷燃烧弹和炸弹,市区27条主要街道有19条被炸。5月4日,27架日机再次空袭重庆,对都邮街、夫子池、七星岗、小梁子一带狂轰滥炸。两次轰炸中重庆市区总计被毁房屋2000余栋,市民死伤2000余人,财产损失无法估算,全市37家私营银行有14家毁于弹火,单是都邮街一带被毁的绸缎布庄就有15家。

重庆,就这样悲壮地演绎着每一次末代国都的历史,每一次转折与变迁都会带来剧烈的碰撞。巴国的衰亡促进了巴蜀文化的最终融合;“湖广填四川”促进了巴蜀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而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市是中国近代史和重庆市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中国抗日战争和重庆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有245家工厂及大批商业、金融、文教、科研机构迁渝,加上战时需要新建的大批工商企业及科教文卫单位,使重庆由一个地区性码头城市一跃而成为国际名城,经济实力成百倍增长,工业企业增至1690家,商业公司、商店27万多家,银行67家,钱庄、银号、信托公司24家,人口增至120万人。

随着国民政府迁渝,重庆也成了内迁学校的集中地,有各类大专院校38所,约占当时全国高等院校总数的1/3。大批有志于民族复兴、抗日救亡的专家、学者、教授云集,众多文化艺术界名流也来渝工作定居,诸如郭沫若、柳亚子、马寅初、陶行知、梁漱溟、徐悲鸿、老舍等,使陪都文化兴盛一时。

重庆,就在历史碰撞带来的苦难中成长,也透过每一次的苦难塑造着这座城市。

今天的重庆成为继北京、上海、天津之后的第四个中央直辖市,同时也是最大的直辖市。

防空洞,穿越历史

7年“陪都”历史,重庆留下诸多遗迹、轶事,使陪都遗迹成为重庆独特的人文景观。

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大大小小的陪都遗迹有近400处之多,随着重庆大规模建设的开展,有些已不复存在。现存代表性的遗迹主要有两类,一是蒋介石、宋美龄等要人的官邸、旧居;二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战在渝留下的纪念地,如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的旧址。这些遗址都与那些看起来高大的身影联系在一起。

但有一种遗迹,是重庆人不会忘记,历史不该忘记的,那就是无论抗战时期还是现在都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的防空洞。

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出生的重庆人,大多都有儿时钻防空洞的记忆。从大坪石油路一个防空洞口钻进去,穿越黑暗和恐惧,就可以抵达虎头崖的半山腰。这样的历险记,很多人还记忆犹新。

就像很多外地人说的,“防空洞是重庆的特色”。今天,几乎每个重庆人对防空洞都不陌生,坐车或者行走的时候,经常能在路边发现它们隐约的身影。

防空洞,一个跟民族苦难联系在一起的重庆名词。这是躲避日军飞机轰炸的避难所,曾经庇护过无数的生灵,陪伴着重庆人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它不仅承载着老重庆人黑暗悲痛的历史,也承载着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对防空洞特殊的感情。

防空洞,在重庆历史的演进中,也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角色。从避难,到纳凉,再到商铺,防空洞这一系列职能的转变都可谓与时俱进。

如今防空洞躲避炮弹侵袭的历史印迹在一点点淡去,变成了各种商业场所,有的成为了大型的地下商场,有的成为了地下停车场,更多的则被废弃,留下一个个空荡的身影。

在1852年到1870年的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奥斯曼对巴黎这个城市进行了大改建,使当时的巴黎“焕然一新”。大量在大革命和战火中幸存下来的古建筑群,在和平年代被拆得片瓦不存。这至今还让巴黎人耿耿于怀。大文豪雨果就曾经预见了历史遗迹的消失将给巴黎这个城市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他声嘶力竭的呼吁至今还回荡在巴黎上空,时刻警醒着现代的法国人民。

如果我们静静地伫立,也许会听见一种声音,穿越防空洞,穿越重庆历史。

从穴居到防空洞

有人说,重庆市地下是空的,这个说法并不夸张。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防空洞是重庆20世纪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国民党陪都的产物。不过,考察重庆历史,重庆人建防空洞已经有几千年。

在几千年前,重庆人的祖先巴人在重庆居住时挖的洞穴,就是重庆防空洞最早的雏形。到了秦朝,秦官张仪挖建重庆城时,挖了很多地道;三国时期,蜀国名士李严重建重庆城,也修建了地道;到了宋朝,为了抵抗元朝入侵,当时宋朝官员加固了重庆的地下防御体系;在明朝及清朝交替时期,重庆经过了长达70年的漫长战争,为了活命,无论是官家还是百姓,都修了很多藏身防御的地道。有关专家认为,重庆是有名的山城,再加之地质构造以沙岩和泥岩为主,开挖起来比花岗岩省事,因而在重庆修建防空洞比在平原地区和其他山区容易。

现代重庆防空洞体系的最早构建者应该是民国时期担任重庆市长的潘国华。1929年,潘国华主持重庆地铁建设。“这在中国当时算是最早的地铁工程了。工程进行一段时间后,因为缺乏资金,加上战乱,最后不得不停工。但是,已经修建的地铁隧道,构成了现代重庆防空洞体系的框架。”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要躲避日军长达频繁的轰炸,饱受战争创伤的重庆人民自那时起便开始进行了大范围的防空洞连通和整修,重庆的防空洞体系一度“名噪一时”。

1949年以后,重庆防空洞又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扩充和修整。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与前苏联的关系紧张,中国将一部分军工企业搬迁到重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中,“深挖洞”就是挖防空洞,以提防苏联可能进行的军事袭击。这是重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防空洞建设时期,除了军人之外,企业也参与其中。

20世纪90年代,防空洞开始转向商业化。许多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防空洞成为地下商场,为了保证这些防空洞的安全,重庆市专门负责防空洞管理的部门“重庆人民防御办公室”(简称“人防办”)修整了用作商业用途的防空洞,包括通风、通气、通电系统。

重庆防空洞的规模到底有多大?重庆人防办以数字敏感而拒绝透露。

防空洞惨案

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的重庆成为了国民党政府的陪都,由于当时我国空军很落后,完全没有制空权,山城重庆经常被日寇的飞机侵扰,有时一天要躲四五次空袭。只要防空的警报声一拉响,惊慌恐惧的人们就都要立即躲到山上的防空洞里去。

位于十八梯附近的防空隧道,是重庆市内比较大的公用防空洞,深入地下约10米左右,长约两公里。它有三个出入口,隧道内宽、高均约两米多,两旁设有木板钉成的长凳,为了照明,每隔三四十米有一盏油灯。这里条件极其简陋,没有任何通风、防火、防毒设施,却是普通市民躲避日军空袭的主要场所。

1941年6月5日下午6时左右,空袭警报长鸣,人们携带行包,纷纷涌向防空隧道。由于袭击突然,人们来不及疏散到其他地方,防空隧道内聚集的人特别多,洞内空气异常浊闷。晚上9点,日寇飞机进入市区狂轰滥炸。而此时,由于防空隧道内人多空间小,加上洞口紧闭,人们感觉呼吸不畅,浑身发软,可轰炸仍在继续。洞内的氧气越来越少,油灯也逐渐微弱下来。婴儿和孩童们大声啼哭着,渐渐地,由于缺氧,油灯已灭。面临死亡,人们开始拼命往洞口拥挤。洞门是向外关闭的,人群越往洞口挤,门越是打不开。守在洞外面的防护团团员只知道日机空袭时,禁止市民走出防空隧道,而对洞内发生的情况一无所知。人们拥挤在一起,互相践踏,前面的人倒下,有的窒息死亡,而后面的人浑然不知,继续踩着尸体堆往外挤,惨案就这样发生了。

听见嘈杂声,洞口的防护团团员把洞门劈开,霎时间,洞内的人群如同破堤的河流一样冲出洞门,一部分人得以生还。空袭持续了将近5个小时,当日军的飞机离开重庆时,防空大隧道已是死一般地沉寂。

6日凌晨,防空警报解除后,国民政府组织人处理善后事宜。从隧道内拖出的遇难者尸体成垛成垛地放在洞口,用卡车运了十几趟。死亡人数有2000多。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六·五隧道大惨案”。但是,重庆轰炸在日本被遗忘了,原因之一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没有对这一事件做出判决。东京审判的起诉书上没有提到日军的轰炸行为,虽然其附属文件当中提到了南京和广东有很多平民在空袭中死亡,但是规模最大的重庆轰炸却根本没有提到。

历史会遗忘吗?

防空洞VS空调

防空洞防空袭的历史使命完结,随处可见的防空洞帮助重庆人抵抗酷暑又成为重庆的一大特色。自2003年起,重庆市首次开放防空洞让市民纳凉以来,洞外气温只要一超过37°C,防空洞里就景象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