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师是进行校本研修的主要实施者与受益者,从而更好地推进历史教学活动。阳光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和谐的协作,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中所必需的,由此可以影响到所施教的学生,也将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加科学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影响其人生。
一、宏观历史观下历史认识方法的转变及策略
对历史的认识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前提,也是先决的条件。认识历史其实是在不断发问及找寻下,寻找历史的真相与意义,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事件进行剖析与预测。历史本身是一种活生生的故事存在,具有活生生的故事与社会系统分析的相互关系、小历史与大历史的权力关系、私人生活历史与公共历史的辩证关系;历史教育工作者相信可以在私人与公众、微观与宏观、主流与边缘、主观与客观、口述与文本、主干与旁枝、常规与异数、平凡与出众之间,去推展历史想像力的极限,正如历史学家Hayden White把历史视为一种文学创作活动一样,在众多的切入点及铺叙手法中,教师不但可以互相提醒,自己是有一定能力运用独特手法去演绎历史,而且也可与学生共同进行有启发性的对话及创造丰富的意义。故事是由一系列相关事件及一群关键人物组成,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加上人物之间的相互交往,便是一个完整而连贯的故事的元素。
宏观历史观下看待历史的长处在于将历史置于发展的过程,以史实的变迁来看待人类的发展过程。
因此,教师对于用宏观历史观对历史认识方法的转变在于以下二个方面:
其一,历史学科的教师要实现专业的发展,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学养与素养的提高,同时,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二者之间一以贯之的关系在于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因此,对于教师而言,专业素养的提高是必要的。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修养的过程,可以是本学科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更关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包括知识的丰富度、术语的熟稔度、技能的成熟度、发展的适应度等方面的教学力量,也就是教书育人的教育能力和涵养。
历史知识的积累是第一个层次,积累越深广,学问越大,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积累的途径肯定不是通过内省获得,而是由外引而后觉悟,在师承、在广识,在求学之道、在研学之法。在《学记》中这样的表述:“大学之教也:时数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外,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来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如对中国原始农业的认识问题,如果从耕作方式来看,刀耕火种因何而来、其发展的过程与影响、人们的生活状态如何,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才可能全面而真实。
因此看待历史的发展,应该有“正业”、“居学”二个方面,如果说“正业”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是历史观的话,那么“居学”是就应是因历史观而来的对史学的看法。
其二,历史教学在于追求真实,历史教学首先就应回归到其本义,用真实来体现历史教育的价值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以教育的本体与主体的方向来把握。“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在于灌输书本的知识。教育的本质在于道德、知识、技能、身心等方面的秉正性情,这样的教育本质有助于提高学生自然条件的发挥与潜质的挖掘,有助于专注学生的自身愿望,从而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务本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以教师的素养提高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出发点的教育才是历史教育的本真之义。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修养均衡人的各方面发展,是历史的教育功能要求,是顺从学生的心性,采用自发的方式,因势利导地养成学生的学识与习惯。这样的思考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历史教育中,不应以史实为主体,而应以史实为载体,不以割裂的单独的方式来看待与分析历史,不以史实为主要目的,而以史实为基础,不以僵化的形而上学的方式来看待历史,那我们就可以看成是本着开发人的潜能,解放人的身心,发展人的素质。如此就可以形成二个层面的成效,其一是师生有形身体方面先天基础与因教因学而获得的知识,其二是无形的精神发展基础以及习得的社会智识。
历史教育不能从单一的、过于关注记事结果的历史教学研究的表现,因而我们对于历史教育的研究必须向复合的、渗透多元价值的历史教育研究。研究策略的转变,可以以问题的方式展示,在教学之中不断地渗透这些问题,那么行为策略的转变已经开始实现。
任何的思想的转变都是有一定的显性的表现的,对于历史的认识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操作手段,也就是行为策略的转变。
在宏观历史观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将认识历史的策略问题整合为如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将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涵盖了起来。
问题一:如何认识全球化。
高中历史教学有一些很有思辩性的历史问题,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同时又是掌握高中历史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如何认识全球化,就可以将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的形成、英荷等国的殖民掠夺、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影响来看,实际上也是资本主义产生以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百年的一部经济简史,同时也是用“市场”“商品”等经济产物,将世界发展史的线索清晰地勾勒的过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在全球确立的统治地位和统治秩序,世界各地被纳入资本主义轨道。这一体系在19世纪中后期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世界上主要国家都跨入了资本主义时代;第二,各地有大片领土被资本主义各国霸占、控制,即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第三,世界各国通过国际间的买卖(即国际贸易)使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经济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三者进行比较,其相同点主要有四方面。
第一,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动力。
第二,三者形成的过程基本相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对全球进行侵略扩张的过程。
(一)开始形成15世纪末到18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侵略扩张,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世界各地区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出现,欧洲人开始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政治控制和渗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见端倪。
(二)初步形成19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先后扩展到美、法、德、俄、日等国,它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产阶级实力空前强大。一方面,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使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三)最终形成l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人新的阶段,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完善并取得世界统治地位;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第三,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道路,提供了政治保障;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和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纽带联系在一起,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则保障落后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三者分别从政治、经济方面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第四,都促进了世界整体的形成,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世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整体,全球化趋势最终形成,并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向。这是人类社会亘古未有的现象,是工业社会到来并改造传统农业社会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自我完善过程中的巨大成就。
总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经济纽带,三者的最终形成,从不同方面说明资本主义实现了对全世界的统治,反映了资本主义完成了对整个世界的改造,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已进人成熟期。
如果进行这样的分析,从历史的认识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与中国近代史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图示,而这个图示可以将历史全球化的过程体现,以中外古今的联系来看待历史。
解读: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处于上升阶段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强有力的冲击,也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捍卫主权、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以此为认识,可以从以下二个角度来看待这段历史。
其一: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的背景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历史影响。
如上图,1840年到1900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由此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相对应的世界形势最重要的是西方社会先后发生的第一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1937年到1945年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带了深重的灾难,这场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获胜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它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也是探索党派之间合作的胜利。
其二:列强侵华所具的阶段性特点,及其所反映的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
1840年到1945年的列强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开放与扩张的本性所决定的,是列强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以战争的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阶段,体现了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从发动者来说经历了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而从规模与危害程度来说,更广更大。从而也成为近现代中国落伍的主要根源。
问题二:突出民族融合,分析其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
高中历史教学不能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最重要的是把握历史的内在的本质属性,虽然在现行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教材与课标的编写,是以显性的、有定义的历史现象为出发点,但是也不可否认,某些敏感的,却又不可以回避的历史问题的认识,是教师正确历史观形成的重点,对于把握历史教学的方向至关重要,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用的观点与接触的史实很多是关联到民族问题的,而对于用宏观历史观来进行历史研究,必须从多个层面来认识中国的民族历史,全面把握民族关系史,也才更顺利地进行中学的历史教学,民族共同体的特性决定了教学的内容与历史观。
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历史上民族问题的每一次浪潮都对世界格局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建立伊始,确立了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和制度,并且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经过50多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日益巩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亲如一家。
(一)中华民族的含义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中华民族的含义: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古往今来居住在中国领土上的各民族总称为中华民族。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称多民族统一的民族为中华民族,主张全国各民族团结成一个坚强的整体,以抵御列强欺凌,以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以“中华民族”为第一节,论述道:中华民族是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包括汉族和数十种少数民族,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赞成平等的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