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草原岩画中,乌兰察布岩画最集中地表现了狩猎业如何转变为畜牧业,初期畜牧社会的社会生活,以及由狩猎转变为畜牧业的意义。
由狩猎向畜牧的转化过程中,首先采用拘系圈禁的方式对野生动物进行强制性驯化,即通过绳索捆缚羁绊和建圈监禁饲养的方法,达到驯化目的。乌兰察布岩画中有一幅青铜时代的畜圈图形,在一正方形框内有五个圆点。方框表示畜圈,小圆点表示其内的家畜。这种拘禁驯畜的方法在民族志中可以找到例证,比如,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人饲养的驯鹿,原来是一种野鹿,据说古时有八个鄂温克人打猎时捉住了六只野生驯鹿崽,放在栏栅内,用藓苔喂养而成为驯鹿。
乌兰察布岩画,是早期游牧世界的历史画卷,为复原和重构畜牧时代的社会概貌提供了依据。在经历了拘禁阶段和“软化”动物阶段后,就进入了野牧阶段,即没有牧者,让牲畜任意游走。这是一种原始的放牧形态,它比游牧和定居放牧更为原始。
据《东三省政略》记载,鄂伦春人也养过驯鹿,“用时以木击树。闻声即来,饲以苔,用毕,则纵之使去,即游山中”。这些野牧的牲畜,是自然的交配,自然的增殖,需要吃时,才去捉拿。
见于乌兰察布的专业化放牧方式,有牧羊、牧马(骡)、牧驼.牧牛等,以牧羊为最多。牧羊的具体方法又有赶牧和领牧两种:赶牧是牧工跟在羊群后面,驱赶着羊只前行;领牧则是牧工在前,羊群尾随其后。还有一种是领牧与赶牧结合在一起的前领后赶的放牧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为了控制牲畜乱走,使牲畜在放牧时吃饱和均匀地利用草场。
从岩画看,乌兰察布草原的先民们已经掌握了较为科学的牧羊技术——“一条鞭”和“满天星”的放牧技术。“一条鞭”即羊群排成“一”字横队,保持1~2列羊只同时前进,领群的牧工在羊群前面数步,面向羊群徐徐后退,挡住抢先的羊,另一牧工跟在羊群后面,防止个别羊只掉队和向两边走散。
这种放牧队形适合于草地开阔、平坦、牧草生长均匀的草场,它能使每只羊吃到新鲜牧草,草场利用也较均匀。“满天星”式的放牧方式是将牲畜均匀地分散在草原上,任意采食,不分首尾,呈大片松散状态。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丘陵地、坡地及牧草分布不均的沙丘、碱滩等产草量较低的草场。
活动于乌兰察布草原游牧民,对牲畜的依赖,并不限于“食其肉,饮其汁,衣其皮”。对于大畜,像马、骆驼和牛来说,它们还用于役使,主要用于驮物、挽车和骑乘。大畜的这些功能,都在岩画中得到反映。
到青铜时代,随着草原上的先民从狩猎进入畜牧经济,引起了这个草原地带生活方式的改变、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等一系列变化。
由于草原上动物驯养业的发展,先民们扩大了对自然界的主动权,由消极、被动地向自然界索取转向利用家畜的自身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生产了。同时,动物驯养提供了比较稳定而丰富的衣食之源。
其次,畜牧业的发展加速了商品交换的过程,在当时经济生活中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游牧部落生产的既有牛乳、乳制品、肉类,又有兽皮、羊毛、山羊毛,及随着原料增多而日益增加的纺织物,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
其三,畜牧业提供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北方草原地区传统的经营方式的改变。牧民生产经验、牧养和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人们便有条件脱离对集体的依赖,而单独去放牧。
北方草原畜牧经济的被确立,在生产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里程碑,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讲,可说是人类文化的一次飞跃。
我们从乌兰察布岩画,看到了畜牧经济早期社会的经济生活、心态活动和审美追求。似乎在画面中,听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脚步声和车轮声……
吉县防风崖的岩画世界
以前,我国岩画都是发现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或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居住过的地方,然而山西吉县防风崖岩画的发现,却别开生面地在中原地区、一直是华夏或汉民族聚居区也发现了岩画。
吉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的南端,县西滔滔黄水在谷底汹涌激宕,县北群峰竞秀、翠木参天。
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锦绣宝地,1980~1z山西省的文物考古家在县城西南防风崖裸露二叠系黄绿色岩龛下,出人意料地发现了远古岩画,然而令人痛惜的是,这些画迹因历年的风蚀而大多脱落,见到的只是不少的红褐色涂画痕迹而已,只有两幅清晰可见,为我们探析岩画内容留下了宝贵依据。
在防风崖长80、高30余米的崖壁上,像蜂窝似的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风蚀洞穴。幸而这两幅岩画处于西部风流死角区,侥幸地遗留至今。
这两幅岩画绘制于崖壁上,距可攀站的崖阶面1.23高,对人们去观察、拍照、绘制均很方便。它是用红色和黑色的矿物颜料绘成的。由于是绘制在裸露的石壁上,使它失掉了原来的光彩,倘若它在洞穴中,一定鲜艳如初,给目睹者以更大快感。其中一幅,绘一正面裸体女人像,看来是一个正在作法的巫师,头上有倒八字形的饰物,双臂上举,两个肥硕的乳房,两腿叉开,腹下有一圆洞,象征着女阴。巫师之上和下方布有圆形斑点,蕴寓着乞求生殖之意。
另一幅为牵连一起的图案形,十分抽象。正中是一裸体的人形,作腾跃状,臀部有一突起,似生殖器或尾饰,其下有10个圆形斑点。其左似动物图形,右边为人与动物的形象。这幅画似与生殖崇拜有关。
关于防风崖岩画的年代,据岩画调查者说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但根据岩画的题材、艺术风格以及娴熟的技法看,恐怕它的时代要晚到新石器时代,甚至是青铜时代的作品。它大约是以细石器为主要文化特征的文化创造者的艺术创作。
用红色或黑色颜料绘制岩画,是很多的,然而,如何取料和加工,又是岩画研究者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防风崖岩画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答案。在岩画附近的柿子滩遗址试掘中,在距地表2米以下出土多块赭石(赤铁矿石)和研磨盘,以及尚留着红色痕迹的条形石磨棒,看来这些遗物就是绘制崖画的颜料和研磨颜料的工具。这些现象,无疑是在告诉人们,绘制岩画的颜料的制作方法,是将赤铁矿石小块放在磨盘上,然后用石磨棒研磨而成粉末,再加水和黏合剂,做成浆液,再用画具画在石壁上的。
吉县防风崖岩画,它显示了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可能发现岩画,为在山西及其毗邻地区发现岩画提供了先例,看来11“,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上说河南函谷关有岩画是可信的。
远古狩猎世界大观
——阴山岩画
阴山山脉是我国北方的名山,它宛如铁铸的屏壁横卧在内蒙古的中南部,大部分海拔1500-2000米,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水岭之一。山的南麓为断层陷落的河套平原,相对高差达1000,北坡较平缓。该山山体层峦叠嶂,沟谷幽深,充满神奇色彩。它既是历代戎马之地,又是北方猎牧民与中原汉民族经济交往之地,长期以来,北方猎牧民族在这里驻牧和狩猎,是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狩猎民族交会地带。几千年来,北狄、匈奴、乌桓、鲜卑、柔然、高车、突厥、回鹘、吐蕃、党项、蒙古等民族交替在这里生息繁衍、勤奋劳动,创造过光辉灿烂的猎牧业文明。远古的他们给生活在今天的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和不朽的艺术杰作。驰名中外的阴山岩画,就是他们的社会生活、心态活动、审美意识、活动业绩的生动写照。幅幅画面充满着感情色彩,闪烁着艺术的光辉,凝聚积淀着远古先民炽烈的生活追求和充沛的生命意识。我国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世界岩画大国,而阴山又是我国最大的古代岩画宝库。当我们伫立于宏大的岩画石壁前,遥望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图像时,就如同站在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秦兵马俑面前一样,它那博大宏伟的气势,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魅力,使我们的心弦震颤不已。它那含蓄律动的线条、古朴稚拙的形象、简括凝练的造型,令人震撼惊叹。真可谓中华艺术之根,民族艺术之魂,是当代艺术取之不竭、汲之不尽的源泉。
目前,我们对阴山岩画的考察仅限于该山西段狼山地区。自1986-1990,5年中先后发现的岩画在阿拉善左旗6处、磴口县39处、乌拉特中旗32处、乌拉特后旗12处,共三旗一县。调查范围东西长达300公里,南北宽约30~70公里,约21000平方公里,行程约7500公里。据不完全统计,发现岩画在万幅以上,仅拓描、拍照下的就有1500幅。岩画分布在大约20多条山沟中的石壁上,岩画最密集的地方有两个地点,一是乌拉特中旗的西南部几公海勒斯太沟一带,约有岩画2000幅以上;另一处画址在磴口县的格尔敖包沟和默里赫图沟一带,岩画在千幅以上。
岩画内容丰富多彩,诸如各种动物、狩猎放牧、舞蹈、手印、蹄印、符号、穹庐毡帐、日月星辰、小凹穴、转场、巫师、人面像、征战、拜日、车辆、蹄印等,莫不备具,既反映了畜牧时代的社会面貌,又昭示了狩猎时代的生活情景。但从多数画面看,是狩猎时期的作品,反映的是狩猎社会的经济、心态和审美观。
阴山山脉,由于它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这里的狩猎文化发生早、延续时间长、发展水平高,这在我国北方山地草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阴山西段狼山地区的岩画动物有狐狸、狼、虎、豹、黑熊、家犬、野马、野驴、家马、岩羊、盘羊、北山羊、羚羊、藏羚、黄羊、绵羊、梅花鹿、马鹿、麋鹿、驼鹿、驯鹿、狍、白唇鹿、大角鹿、野牛、家牛、牦牛、羚牛、双峰驼、单峰驼、野猪、野兔、跳鼠、蛇、蜥蜴、龟、鸵鸟、鹰、海螺、骡等。从岩画动物的种类或数量看,以狩猎对象占绝对优势。这些动物,分属于几个时代,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经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以及以后历史时代,但主要是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即狩猎采集时代的画面。
见于阴山岩画中的狩猎对象,在内蒙古草原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中也得到证实。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出土有猪、鹿、狍的骨骸;林西县沙窝遗址出土有牛、羊、马、鹿的骨骸或牙齿;奈曼旗大沁他拉遗址出土有牛、猪、兔、鱼和飞禽的骨骼;包头市转龙藏遗址出土大量动物骨骼,其中有狗、羊、狍、马、猪等;包头阿善遗址出土有狗、猪、羊、牛等动物骨骼。这些动物骨骼与阴山动物岩画在时空上密切相关。
阴山岩画中,除了上面提到的飞禽走兽等狩猎对象外,还有为数众多的猎人和狩猎场面,这些画面再现了当年终日驰骋于深山幽谷的猎人富有风趣的生活现实。
阴山先民,从代代相传的习惯和实际生活中,很早就认识到肉类食物中包含着身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最重要的因素,他们很早就按照这个道理去从事生产劳动,即从事各种形式的狩猎活动。见于画面的猎人,身体魁梧高大,盘弓搭箭,作引弓待发之态,执弓遥望远方或瞄准猎物。也有的徒步行进,满山遍野寻找猎物。就参加狩猎的人数和行猎方式讲,有独猎、双人:借、三人猎、众猎和围猎五种。
独猎,就是由独自一人去行猎。在所有的狩猎岩画中,独猎场面最多,具有各种各样的姿势和状况:有的引弓待发,作瞄准状;有的奋力张弓,箭头对准前方的野牲,或将箭头对准野牲的前胸、头部、腹部等敛野牲于死地的要害部位,但也有对准尾巴的,野兽或完整无损,或长尾从身躯上跌落下来,或野牲碎尸万段。有的猎人执弓搭箭,站在百兽之中,以示猎物甚多。有的画面动感强烈,表现的是猎人用力弯弓、箭即将脱弦而飞的一瞬间的情景。有的箭头已离弦而去,即将射到野牲臀部的情景。有的猎人弓前,往往不是一只野牲,而是一群走兽。有的猎人一腿下跪于岩石之上,手中执弓。猎物或驰或站或远眺,姿态各异。还有的野牲,腹下有仔兽吮奶,但却被猎人瞄准,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双人猎,是两个猎人通力合作去打一只野兽,两人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双方协调一致,配合十分紧密。但也有个别画面,两个猎人从一个方向射猎野兽。
三人猎,是三个人同时行猎,或各打各的,或三人合力共同打一只野牲。比如,乌拉特中旗有一幅三人行猎的图画,画面上三个勇敢的猎手共同打一只野牲:一个射中了野牲的颈部,另两个猎人分别射中了它的臀部和腿部。
众猎,是指众多的猎人同时出现在一幅狩猎图中,人数四五人或六七人不等。他们可能是同一氏族的成员,但也可能是组织在一起的不同氏族的成员。多数画面上,有众多的引弓执箭的猎人与许多动物混杂在一起,或由若干人围住一只动物协同行猎,或各自射猎,看不出彼此间的协作配合。这类行猎方式,因为没有一定秩序,故这里称作群猎,而有别于围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