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作品究竟应该传达给读者些什么?现实生活固然有许多不如意不尽心的事情,社会上也难免有令人厌恶的丑恶现象,但那绝不是生活的主流,也不应该成为文学创作题材的集散地。我们的生活需要阳光,我们的创作需要阳光,我们的作品需要阳光。作者有意识地尝试以正面讴歌被称为主旋律的小小说。这样的作品不好写,不能承载太多的政治行为,还容易走入概念化,出力不讨好。但是作者无怨无悔,还乐此不疲。小小说她应该给人带来欢乐,带来鼓舞,带来希望,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向往和追求。作者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小小说创作的主要方向之一,无论从朴素的大众审美需求角度还是从理性的文学价值观角度看,这类作品的意义与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将军
“15年以后,我会成为一名将军。”哥查着字典读完一本泛黄的《孙子兵法》后,右手握着书轻轻拍打着左手心,站立窗前一脸庄严,两眼望着无边天际对我说。哥那年12岁。
哥高中毕业报名参军。全县800名应届毕业生中挑选3名飞行员,哥是最后6名候选人之一。哥打开箱子搬出平时不许我翻动的几十本宝贝书:“这些都留给你了,好好学习,哥当了将军回来接你。”可哥政审没有通过。哥哭了一天,背着母亲缝好的被子到80里外县化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每月23元工资。
哥的师傅为人尖刻。哥除了干活还要给师傅洗衣打饭,星期天还去乡下帮助师傅家干田里的活。哥的师傅烟瘾大,爱下棋,常哄着哥陪他下棋,谁输了谁就买一包“黄金叶”。哥的工资除去吃饭大都“孝敬”师傅吸烟了。学校放暑假,我背着一小口袋白蒸馍去看哥。哥屋里除了母亲缝的那床被子,啥都没有。一张苇席铺在地上,上面堆满了棋书。哥光着膀子坐在席上打棋谱能打一通宵。“目前局势是这样的,我赢师傅已在把握之中了。”哥说,晌午,哥和师傅下棋又连输三盘。哥的师傅伸着黑乎乎的手从小口袋里抓走了三个白蒸馍,我心痛得直掉泪。哥说:“兵不厌诈,你还不懂。”哥转正那天,在职工食堂与师傅挑战:“谁输一盘,一条‘黄金叶’烟。”哥将三条烟放在桌上。围观的人开始起哄。哥的师傅从兜里掏出一沓菜票:“破上下个月吃咸菜了!”哥就蹲在凳子上,一手托腮,一手调动兵马,直杀得师傅大冷天硬是出了一头汗。不少人给哥的师傅当“高参”也无济于事。哥干脆利索连胜三盘。哥收起菜票揣着烟从容潇洒走出食堂。师傅瞪着眼张着嘴半天没缓过劲儿。
15年后,哥没有当将军却当上了爸爸。哥给女儿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上将。嫂子撅着嘴老大不愿意。上将升入小学后,嫂子的厂里出现困难,厂里不少职工托人找关系往哥的厂子里调。嫂子也怂恿哥去找领导谈谈。哥在屋里背着手不停踱着步子,说:“从目前局势看,我厂的效益确实不错,但是个污染严重的行业,治理是早晚的事。而你厂的产品是国家建设的资源性产品,定当扶持。”如哥所料,不出一年,哥的厂被勒令停产,嫂子的厂又红火起来。嫂子对哥佩服得不得了,对哥伺候得更周到。上将升入中学后,城里兴起建房热,双职工借钱筹资在县城新规划的职工新区盖房子。哥不为所动。老街四邻新房建成,请哥去“燎锅底”,哥吃着人家的酒菜,看着人家的新屋,蹦出两个字“惜哉”。主人让哥说个明白。哥用手指蘸着酒在桌上画了一幅地图,一手撑着腰,一手拿着一根筷子:“目前的局势是这样的,云梦河是流入淮河的主要河流之一,横跨半个省,途经四个城市,是造成春夏两季洪灾的主要因素,现今世界是资源之争,重点在石油,10年20年后,争夺的重点将是水资源。云梦河水质优良,不但白白浪费掉,还是水患之根,治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从县地理位置上看,要治理云梦河非葫芦口处莫属。在葫芦口处筑堤,受淹者职工新区首当其冲。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住不上三年五载就拆迁,岂不可惜哉?”主人不爱听,酒席未散就把哥“请”了出去。3年后,职工新区果然开始拆迁,哥成了县城家喻户晓的人物。
天未降大任于哥,同样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女儿上将在一次郊外春游中因车祸丧生。嫂子因失女儿之痛精神恍惚,晾晒衣服时不慎从二楼坠下,治疗3个月最终还是截瘫。为给嫂子治病哥花了所有积蓄,变卖了所置家当,还背了两万元的债务。哥却处之坦然,只是头发白了许多。闲暇时,哥推着嫂子出去“散步”,嫂子怀中抱着两样东西:一只折叠的小马扎,一副象棋。哥放稳轮椅,打开马扎,铺开棋盘,接受男女老少的挑战。无论棋艺高低,哥从不敷衍。每次把对手逼入绝境,一声“将”之后,哥便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来,抽出一支叼在嘴上,嫂子会及时划一根火柴,将烟点燃,对哥粲然一笑。哥深吸一口烟,再将烟雾从鼻孔唇缝缓缓吐出,那份踌躇满志的神态,俨然一位将军。
中锋
生活像天边飘忽不定的云。大祝下岗了。
大祝有过很辉煌的年月。大祝上中学时个头儿就窜过了1.90米,县城打篮球的人中只有大祝能单手扣篮。部队的球队相中了大祝,只因他家的“历史问题”而忍痛割爱。大祝并不计较,将篮球耍得越来越熟。1974年春,省青年篮球队下基层巡回表演。与县联队打了场友谊赛。根本没把县联队这群“土包子”放在眼里的省青队,一开场就被县联队打个措手不及。大祝左晃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尤其是后抑投篮无人能敌。观众吼声振天:“大祝—扣篮!大祝—扣篮!”大祝就毫不客气飞身跃起将篮球塞进篮筐。省青队乱了阵角,县体委主任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暗示裁判把大祝“罚”下场。大祝成为一名棒中锋。
大祝凭着一只篮球从县城打到地区打到省队,南征北战驰骋球场屡建战功。可是大祝的手续还是迟迟办不下来。后来年纪大了,伤病也多了,大祝孤零一人回到县城。县机械厂正红火,就把大祝抢了去,安排到厂工会,带着厂篮球队出尽了风头。只要有大祝的比赛,体育场就被挤得水泄不通,尽管大祝已不再能单手扣篮了。后来厂子效益不好,赛事也少了,大祝就在行政上打打杂,年终给职工办点福利,再后来厂子放长假,大祝下岗了。
大祝在床上躺了三天。躺了三天的大祝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掀起来了。大祝跳下床抓起雨披往菜市场急奔。暴雨中的菜市场空空如也,大祝看见娇小的妻子孤零零躲在屋檐下,用衣服遮护着几筐鲜菜。大祝眼圈发热,想起这几年自己拿回家的钱越来越少,从没过问家中的吃喝穿戴,家里有病的母亲,上大学的女儿。这么沉重的担子压在妻子纤弱的肩头上,妻子从没怨过一句,也从不让大祝操心她的菜摊儿。大祝冲上前去把妻子紧紧拥在怀中。
大祝在菜市场摆摊儿卖菜了。大祝舍得出力气,总是自己骑着车到十几里外的菜农田里摘菜进货,菜新鲜水灵价格也公道。消息传开,大祝的菜摊儿格外热闹。生意招呼不过来,妻子说:“请几个人做帮手吧。”大祝笑了,“那我就成了老板喽。”大祝注册了个公司,招了几十名下岗工人。大祝说“咱公司经营也像打篮球,有前锋、中锋、组织后卫,还有教练指导,各司其责,按既定的战术打,还要随机应变,讲究集体配合也鼓励个人技术高超;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手的实力,扬长避短才能在竞争中得分取胜。大伙儿就笑,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大祝公司请营养专家指点,把每日人体所需补充的营养成分,合理配制“营养菜盒”,一日三餐,送货上门,大受家庭主妇欢迎。大祝还与菜农联合开发蔬菜基地,生产不施化学肥料、不喷打农药的“大祝牌”系列绿色净菜,货运到市里被一抢而空。大祝公司干脆在市里也开了几家连锁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大祝有了钱。有了钱的大祝并不觉得开心。大祝常常一个人坐在体育场,望着空空的球场发呆。妻子说:“祝子,我知道你还是割舍不了你的篮球,你想干啥就干啥吧,挣了钱总得派个用场。”大祝望着妻子递给他的存折,眼泪就大颗大颗地掉了下来。
“再就业杯”篮球赛是大祝公司赞助的,所有报名球队大祝公司免费提供服装安排食宿,县城热闹得像过年。冠、亚军决赛时,观众齐声喊着:“大祝—大祝—”坐在裁判席上的大祝只得下场,给大家鞠了躬,抓起篮球后仰投篮,橘红色的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稳稳地飞进篮筐,掌声欢呼声掀翻了体育场。
两个月后:“大祝公司篮球学校”开课。
大祝还是个棒中锋。
将军印
两军对峙。
相距数里,看得见旌旗猎猎,闻得见战马嘶鸣,鼓乐号角。
将军以两万壮士对阵敌十万大军。
大帐外,两方叫阵的吼声排山倒海般雄壮,朔风劲吹,飞沙走石天混地暗。帐内,残烛下,将军屏气凝神,专心致志伏案涂墨,仿佛近在咫尺的恶战与己无关。
士兵来报——敌军距我五里路遥!
士兵又报——敌军距我两里路遥!
将军从容点完最后一笔,落下款,按上自己的玉印:“两军交战,总要有个见面礼。替我送于对方元帅。”
黑衣卫士绝尘而去,直奔对方大营。
元帅接过士兵呈上的“战书”,展开观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是一幅画。画面上是两匹鬃毛挺立,四蹄腾空,呼啸而至的骏马。那骏马露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咄咄逼人的霸气。画面上墨迹已干,唯战马的双眼墨迹如珠,晶莹剔透,在烛光下熠熠发光,寒气逼人。大战之前,能心神不乱画出如此气势骏马的将军绝非等闲之辈,此将军手下的壮士定是视死如归、以一当十的勇猛骁将。元帅收起画,下令撤兵。
将军一画抵退十万官兵,传为佳话。将军的画身价陡增,成为争相收藏的珍品。
将军作画,总是在战前之时,在刀戟闪亮、战马嘶鸣中完就,画面永远是千姿百态的骏马。南征北战,转战千里,将军的画散留在大江南北。
一日搏杀阵中,将军被冷箭射中左眼,跌下马来。将军的黑脸卫士拼死厮杀,从刀口下救出将军,自己失去一条臂膀。
将军抚着卫士空空的袖管,说:“你可以提出任何要求。”
黑脸卫士说:“跟随将军征战十年,战役上千,只求将军伤愈后,能给我画一幅骏马。”
将军说:“我会送你一幅最好的。”
将军伤愈,战事平息,将军解甲归田,过着乡野隐士的生活。没有了战火硝烟,将军再也画不出骏马了,索性封笔。
数年后,将军旧伤复发,双目失明。
闻将军双目失明,将军的画作价格猛涨。而伪作也借机泛滥,鱼目混珠。将军当年战场作画,大多都没有盖印。有得到将军画作的人,就登门请将军辨别真赝。将军虽然双目失明,却能凭双手摸出画的真伪。尤其是骏马的眼睛,将军只一搭手就验出真假。真的,补盖上自己的一方玉印,假的便付入灶膛。得将军印者乃真迹。一时间,能得一枚将军印成了收藏者梦寐以求的事。
某日,一后生求见。拿出一幅骏马画请将军鉴别。病榻上的将军只搭手一摸,便递于身边仆人,仆人接过画就要往灶膛里放,后生急呼:“且慢,且慢。将军可知请求鉴画者是何方人士?”
将军:“何方人士与我鉴画真假有何干系?”
后生说:“我父亲就是曾伴随将军征战的黑脸卫士。”
将军浑身一颤:“你父亲现在可好?”
后生哭道:“我父现已重病在身,可他念念不忘将军。他说将军曾答应赠他一幅骏马图。我知道将军早已封笔多年,已不能再作画了。为了却父亲的心愿,我只得购此赝品,只求将军能网开一面,盖上将军印,我也好回去告慰父亲。”
将军长叹一声:“也罢,你三天后来取此画。”
将军喝退家人,三日不食不寐,紧闭屋门。
三日过后,后生上门,将军将一画轴递于后生,说:“一定要带给你父亲。”
后生接过画轴,磕首拜谢,告别将军。行在集市上,后生好生纳闷,难道将军真的为父亲画了一幅骏马不成?难道将军双目失明也能作画?好奇心驱使,后生忍不住打开了画轴,他吃了一惊:还是自己拿去的那张画,画的上方被写了个大大的“赝”字,旁边还盖有一枚铜钱大的红印。书生顿觉眼前灰暗,忍不住放声痛哭。
一富商经过,见后生问起缘故,看了后生手中之画,愿出五十两白银求之。后生欣喜,接过白银忍不住又问:“一幅赝品,先生何以出五十两白银?”
富商说道:“此画是赝品,但上面所题的‘赝’字确是将军真迹啊。看旁边这枚将军印,定是将军新刻无疑,而印上还有人体纹络,据我判断,这枚印是将军在自己的左手大拇指甲盖上镌刻而成,所用印油是将军指上之血。真赝相对,浑然一体,此画价值连城啊!”
后生方才醒悟,急匆匆赶往将军家中。
将军已气绝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