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军事藏地奇兵(全文)
155100000108

藏地奇兵 (108)

杰布笑道:“那是因为当年的王休没有忘记教育后代学习汉文化。但是他的后代们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虽是学习了中原汉语,对发展中的汉语并不了解,依然停留在古代汉语的风格上,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和了解,我估计,很大一部分是从书本中得来!因此,开口闭口‘之乎者也’,也就不足为奇了!”

钱教授笑道:“不错!不错!分析得很有道理。如此说来,想必王先生的家中定是藏有中原的古汉书。”

众人把目光投向了王林。

王林微笑着,默默地点了点头。随即转身入了一间侧室,一小会儿工夫,王林先是抱出了一个重重的大箱子,放到一边,又转身进屋,抱出了一个方方的粗布包,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木桌上,然后,慢慢地打开。

一层一层又一层,接连打开了五层。当最后一层粗布被打开的时刻,钱教授和马强二人顿时惊呆了,二人先是瞪大眼睛,傻傻地盯了一会儿,继而,二人似是同时遭受了电击,全身微微颤抖起来。

里面包着的是十几块竹简和一摞古书。见到包里的物品,杰布忍不住好奇地说道:“这些书看上去已经很古老了。”说罢,便想伸手去拿,看看到底是什么书。

坐在杰布左右两侧的钱教授和马强,不约而同,一人拉着杰布的一只胳膊,异口同声地说道:“别动!”语气都显得很紧张。

杰布笑道:“怎么了这是?我先声明,我可没把打算要抢。我明白了,这些东西一定很贵重、很值钱。”钱教授和马强都是古董行家,他们如此举动,这些竹简和几本旧得发黄、黄中透着黑的古书一定很珍贵。杰布一下子就猜了出来。

马强说道:“傻杰布,哥哥知道你没那心思。就是好奇,想看看不是?这可是近千年的古书,乱动不得啊,这纸都脆了,不小心的话,一碰就成碎了。这可是地地道道的宋版!”

“哦,那一定很值钱!”诺日朗惊诧地插了一句。

马强脑袋一歪,说道:“当然!宋版书那可是按页论价!知道什么价吗?”

诺日朗和杰布同时摇了摇头。

马强说道:“我就给你们打个比方吧,在我们行里有这么句话:一页宋版书,黄金十六两!明白了吗?宋元版古籍,对于喜欢藏书的人来说,那可是顶级收藏品!”

杰布笑道:“哇塞!怪不得你拉着不让我碰,两只手像是螃蟹的两只大钳子,掐得我胳膊疼。”

马强轻轻地在杰布的胳膊上揉了揉,不好意思地笑道:“这不是怕你损坏国宝嘛!”

钱教授傻盯了半天,终于开口说话:“有些外国人一直不承认活字印刷术是我们中国人最先发明,甚至于一些欧洲人一直不承认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伟大的四大明发明之一,曾经把这个发明归功于德国人谷腾堡。事实上,他发明的铅活字印刷术,大约是公元1440-1448年间的事,比毕昇发明陶活字印刷术整整晚了400年。更为可笑的是,近年来,韩国人居然也声称活字印刷术是他们最先发明。要知道,我们的宋版书恰恰是铁证如山的历史明证!其价值不单单是因为稀少而昂贵,从这个角度上说,宋版书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而且为后人研究宋代的造纸、印刷工艺提供了极好的研究实物。随着民间发现越来越多的文物实证,足以让那些喜欢无中生有的外国人哑口无言了。”

诺日朗和杰布同时说道:“原来如此!”

钱教授似是余兴未尽,接着又补充道:“事实上,最早的印刷术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到了欧洲。早在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战国时期,私人印章就已经很流行。根据晋代葛洪的书中记载,中原道家有一种刻着120个字的印章,可以用盖印的方法反复复制一篇短文。这些都是雕版印刷术的早期雏形。雕版印刷术大约比毕昇发明活字印刷还要早300年左右,也就是大约公元7世纪时期。那个时候,雕版印刷还仅仅属于皇家或宗教寺庙的专利,用以印刷佛道经文、文学家诗文、诸子正史等等,并没有得以大范围推广。小杰布,仔细看看,书面上写的是什么?”

杰布辨认了一会儿,说道:“我只认得一个‘玄’字,其它的不认得。”

钱教授说道:“是《玄都宝藏》!一本关于中原道家的古籍珍本,也可以说是目前由我们发现的孤本。”

听了此言,马强立刻瞪大了眼睛,死盯着古书,惊叫道:“天!书面上的字我是不认得,可我了解市场行情。看了第一眼,我就琢磨着这书肯定不一般!据我了解,元太祖忽必烈曾经下令独尊佛教,烧毁道教经藏,《玄都宝藏》就在那个时期片纸无存。2003年的一次拍卖会上,仅仅一页蒙古刻版《玄都宝藏•云芨七笺》,当时的成交价相当于16两黄金!这要真是《玄都宝藏》,那我们可是要发大了!”

王林一直微笑,听他们激动地讨论着。听了一会儿,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把一摞书上面的这本《玄都宝藏》移开。如果说《玄都宝藏》让钱教授激动,那么下面的这本,连杰布也要跟着激动了。幸好他们都没有高血压和心脏病。

下面是一本厚厚的羊皮卷,书面上没有字。但一眼可以看出,不似是中原的书籍风格。

王林移开书后,坐到一边,对着钱教授伸手示意。钱教授明白,是让他自己打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