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建议,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以各种罪名先后削去楚王戊的东海郡,赵王遂的常山郡和胶西王的6个县。汉朝廷削地的诏书送至吴国。吴王濞立即诛杀了由朝廷派来的官员。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遍告各诸侯国。消息传来,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也都起兵配合。以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终于爆发了。
汉景帝看叛军声势浩大,有点担心。他急忙召集众臣商议对策,可是众臣都不言语。正在为难的时候,他想起了文帝临终前的嘱咐,“如有战乱,可拜周亚夫为将军。”于是他就派善于治军的周亚夫为太尉,统帅36个将军去讨伐叛军。
景帝派周亚夫等迎击叛军的同时,内心却摇摆不定,这给了袁盎以可乘之机。袁盎原为吴相,与刘濞关系甚密。袁盎对景帝说:“方今之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刃血可俱罢。”景帝为换取七国罢兵,果然相信袁盎的话,表示“不爱一人以谢天下”,于是腰斩晁错于东市,并残酷地族诛。景帝诛晁错,去掉了七国起兵的借口,然而七国仍不罢兵,这就进一步暴露出其反叛的面目,景帝后悔莫及。
周亚夫率领的大军分兵前进,又派出一队轻骑兵很快截断了吴楚联军的粮道,主力部队便在昌邑城南挖深沟、筑高墙,阻止了吴兵北进。吴王刘濞进攻心切,多次挑战,周亚夫就是只守不攻。这样一来,打了两个月的消耗战,吴兵军心低落,甚至连粮食都供应不上。
这时候,周亚夫看准了反攻的时机,立即命令全部精锐部队四面出击。这一仗,将吴楚联军打得大败。吴王刘濞被杀,楚王自杀,其他五个诸侯很快就被打垮了,周亚夫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将七国的叛乱平定了。
自此之后,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国征收租税,不许干预地方的行政,所以他们的权利大大削弱了。从此,汉王朝成为真正统一的封建帝国。
清静恭俭
景帝时期,对农民的剥削(赋役)、压迫(法律),较以前有所减轻。所谓约法省禁,就是法令要西汉帛书简约,刑网要宽疏。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景帝即位伊始就颁布了诏令:“令田半租”,即收取文帝时十五税一之半,即三十税一。从此,这一新的田租税率成为西汉定制。在降低田租的第二年(公元前155年),景帝又下令推迟男子开始服徭役的年龄三年,缩短服役的时间。
景帝允许居住在土壤贫瘠地方的农民迁徙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从事垦殖,并“租长陵田”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同时,还多次颁诏,以法律手段,打击那些擅用民力的官吏,从而保证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景帝曾两次下令禁止用谷物酿酒,还禁止内郡以粟喂马。
景帝在法律上实行轻刑慎罚的政策:其一,继续减轻刑罚,如前所述,对文帝废肉刑改革中一些不当之处的修正。其二,强调用法谨慎,增强司法过程中的公平性。其三,对特殊罪犯给予某些照顾。
景帝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及发展已达到相当的程度,所以统治阶级上自景帝,下至郡县官都逐渐重视文教事业的发展。当时在教育领域中最突出的就是文翁办学。
景帝一面弘扬文教礼仪,一面又打击豪强。为了保证上令下达,景帝果断地采取了多项措施,重要的有两项:一是在修建阳陵时,效法汉高祖迁徙豪强以实关中的做法,把部分豪强迁至阳陵邑,使他们宗族亲党相互分离,削弱他们的势力,以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二是任用酷吏,如郅都、宁成、周阳等,严厉镇压那些横行郡国、作奸犯科者,收到了杀一儆百的功效,使那些不法豪强、官僚、外戚等人人股栗,个个惴恐,其不法行为大大收敛,这便局部地调整了阶级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由于推行了上述措施,就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人口翻番,国内殷富,府库充实。景帝统治后期,国库里的钱堆积如山,串钱的绳子都烂断了;粮仓满了,粮食堆在露天,有的霉腐了。但是,文景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了贫富悬殊的分化。这种状况,既为后来汉武帝实施“雄才大略”,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给西汉中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
编者小语:
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文帝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开疆定国的汉武帝——刘彻】
安邦定国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汉族,生于长安,幼名彘,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其母是皇后王娡。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
汉武帝登基后继续景帝生前推行的养生系民的政策,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让诸侯封他们的儿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被分裂,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同时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在军队和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事物编成由中央管理,同时他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集中于他的手中。同时,铸造新的五铢钱,通行全国。他又把盐铁收归官营,在指定地区设官,专卖盐铁。另外,他设法调剂运输和平抑物价。各郡都设立均输官,负责收购和运输货物,调剂有无。就这样,朝廷就掌握了大批物资,并从商人手中夺取了大量的利润,还采取直接剥夺商人的措施,对商人加重征税。通过这些经济措施,国家财政收入大大增加,地方豪强势力在经济上也受到了很大打击,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得到了经济上的保证。
在思想文化方面,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出兵匈奴
匈奴是我国北方大草原上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对财富和奴隶的贪欲,促使匈奴首领多次率领骑兵南下抢劫牲畜财物,杀戮掳掠人口。汉武帝决意北击匈奴,改变了汉朝与匈奴关系中的被动地位。汉高祖白登之战后,为休养生息与匈奴和亲。文景时期此举依旧,并予馈赠。但是,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每次入塞,都要抢走人畜,毁坏庄稼,西汉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汉景帝时,由于经济接近了极盛时期,军事抵抗力逐渐加强了,匈奴只能“小人盗边”。双方力量的对比,开始发生变化。汉武帝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从公元前133年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战争。公元前119年对匈奴一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此役后,匈奴主力向西北迁徙,汉军夺取了朔方以西至今甘肃张掖、居延间的大量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并移民屯田进行开发。至此,北方边境地所受匈奴的威胁基本解除。军事行动的同时,派张骞再通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又进军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域空前辽阔。
第一次战役发生在元朔二年,这一年匈奴入侵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杀戮吏民千余人。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和将军李息率兵沿黄河北岸西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迂回到陇西,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发动突然袭击,汉军大胜,完全收复了河套地区。
第二次战役发生在元狩二年。汉武帝任年轻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万余骑兵出陇西,越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县境内)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与河西匈奴军主力接战。杀匈奴大小首领,大获全胜。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使西汉政府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地区,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切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为日后向漠北的匈奴单于主力发动进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次战役发生在元狩四年。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步兵和辎重运输部队共数十万人,分东西两路深入漠北,歼灭匈奴主力。卫青率领的西路军北进千余里,出定襄越沙漠,包围了匈奴单于的军队。双方激战到深夜,匈奴单于兵败,率数百名骑兵逃走。霍去病率领的东路军自代郡、右北平出兵,深入1000多公里,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左贤王的军队接战,打败匈奴军,俘虏7万多人。这次战役是西汉政府对匈奴最为沉重的一次打击,从此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再也无力大举入侵。
编者小语:
汉武帝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雄心大略的魏武帝——曹操】
锋芒初显
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
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中的一员。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曾先后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太尉等官。虽说祖父、父亲的官职很高,但由于祖父是个宦官,所以门第并不高,称不上“望族”。
曹操自幼博览群书,善诗词,通古学,也有过人的武艺。当时汝南有一位名士叫许勋,善于品评人物。他曾品评曹操说:“你这个人呀,前途远大不可限量。如果在太平时代,可能成为治国安邦的能臣;要是在乱世,你会成为奸雄。”由此,曹操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公元174年,刚满二十岁的曹操开始步入仕途。起初只是做皇帝的侍从官,不久,被任命做了洛阳北部尉,负责京城中的治安工作。当时的京城洛阳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任职后,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立即处死。从此之后,京师里的皇亲贵皇亲贵戚大为震动,不敢再像从前那样胡作非为,京都秩序大为改观。
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连战连捷,夺取了许多城镇。消息传到了京都,东汉统治集团感到惊恐万分,连忙调集大军前去镇压。此时,曹操立即请命参加军队作战。于是,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黄巾军,结果大破起义军,由于作战有功,很快便被提拔为济南相。
济南相任职期间,曹操办事依然像以前那般刚直不阿,慷慨激昂。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的前任济南相都置之不问。曹操到职之后,立即大力整饬,奏免长吏八名,当时引起很大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同时,曹操还下令拆除祠堂,禁止祭祀等迷信活动。济南地界的社会风气有了很大改变。曹操的做法自然要触及到地方上的豪强势力,得罪了朝廷中一些权贵。所以,他遭到了这些人联名告状和诋毁。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重新受到朝廷任用,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次年,汉灵帝病死,由年仅十四岁的刘辩继位,这就是汉少帝。这时,野心勃勃的董卓率领大军进入京都以后,独揽了朝政大权,竟然杀死了何太后,又废掉了皇帝,另立年仅九岁的刘协为献帝,董卓自封相国,把朝中大权全部握在手中。董卓巩固自己地位的同时,不惜重金笼络人才,曹操也是他极力拉拢的人。然而曹操看清了董卓所作所为不得人心,难免会垮台,于是,连夜逃回了老家。
雄心大略
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关东州郡牧守起兵讨伐董卓,共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以武将军的身份,参加讨董军。二月,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自己留居洛阳抵御关东军。董卓之凉州军骁勇善战,关东军十余万人驻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一带,无人敢向洛阳推进。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西进。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与董卓军遭遇,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回至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肯从。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并。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在长安定计杀掉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攻陷长安,杀王允,进攻吕布,关中也陷入战乱。此时,州郡牧守各据一方,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曹操于巨野大破吕布。建安元年七月,被董卓劫持的汉献帝回到洛阳。八月,曹操到洛阳朝见汉献帝,将其挟持至许昌,从此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此后东征西讨,开始了歼灭群雄,统一北方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