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全书
15503900000012

第12章 公孙丑章句上(3)

[原文]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①,法而不廛②,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③,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④,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⑤。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①廛:储藏或堆积货物的货栈。征:征收租税。

②法:贸易法,名词用于动词,按法定价格收购。

③助:帮助耕种公田。税:名词动用,征收租税。

④布:钱。

⑤氓(ménɡ):自由民。

[译文]

孟子说:“尊重贤达,任用能人,让才德出众的人来治理国家,那么天下的士子们都会感到喜悦,愿意在这样的朝廷里任职;在市场上,提供货栈而不征税,滞销的货物由国家按法定价格收购,那天下的商人们都会感到喜悦,愿意在这样的市场来做买卖;在关卡上,仅仅进行稽查,并不征收税金,那么天下的旅客们都会感到喜悦,愿意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走;种田的人只需按井田制助耕公田而不必交纳租税,那么天下的农夫们都会感到喜悦,愿意到那里去种田了;里弄的居民们,不必交纳雇役钱和地税,那么天下各国的百姓们都会感到喜悦,愿意到那里去居住。如果谁能实行这五项,那么邻国的老百姓便会像尊重父母般爱戴他。假如别国的国君妄图进犯他,就好像是率领儿女去攻打他们的父母,从有人类以来,是没有能够获得成功的。要是这样,就能无敌于天下。天下无敌的人,就是上天派遣到下界来的使者。要是做到这样,却还不能统一天下的,那还从未有过。”

[延伸阅读]

孟子的论述要点是对外开放的治国策略:从干部政策到商业、农业、城市居民、海外关系等各个方面,开放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可见,只有开放才能得民心,只有得民心国家才能兴旺。

古代已是如此,当今更是必然的趋势。

当然,关于用人,关于税收(商业税、关税、农业税、城市人口土地占用税等等),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还有很多地方不能尽如人意。这里面错综复杂的原因非常之多,其中根本的一条恐怕还是理论与实践的冲突。一方面,理论毕竟含有很多理想的成分;另一方面,治理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绝非纸上谈兵那样容易,其中千头万绪的矛盾、千丝万缕的纠葛,就连个中人也难有所体会。

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否认,孟子描绘出的是一幅诱人的关于开放的蓝图。尤其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战火纷飞、兵祸不断的时代,如果有哪一个君王真能实践他这一系列规划,那的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当然,是不是真能像他所说的那样行之有效,甚至达到“无敌于天下”的理想程度,那又要分别讨论了。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倒是真应该好好借鉴孟子的治国和处事构想。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②,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③,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④。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⑤,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释]

①怵惕(chù tì):惊怕的样子。恻隐:伤痛不忍。

②内交:内通“纳”,结交。

③要(yāo):通“邀”,谋求。要誉是说求得好名声。

④四体:四肢。

⑤然:同“燃”。

[译文]

孟子说:“人都有怜悯他人之心。先王有怜悯他人的心,于是才有怜悯百姓的仁政。用怜悯他人之心,来施行怜悯百姓的仁政,治理天下就能像把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运转那样容易了。我之所以说‘人都有怜悯他人之心’,是因为如果人们突然见到小孩将要掉下井中,都会立即产生惊慌同情之心。这样做并非是为了和孩子的父母拉交情,并非是为了在邻里朋友中获得好名声,也并非是由于厌恶孩子的哭叫声。”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之心的不能算是人;没有羞耻之心的不能算是人;没有礼让之心的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之心的也不能算是人。同情之心是仁的开端;羞耻之心是义的开端;礼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一个人有这四个开端,就好比他的身体有四肢一样。具有这四个开端而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君主不行的,是伤害自己的君主。凡是自身具备这四个开端的人,如果能够把它们都扩大开去,就好比火刚开始点燃,泉水刚开始流出。如果能够扩充这四个开端,就可以保护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假如不去扩充它们,那就连自己的父母也无法奉养了。”

[延伸阅读]

孟子的思路非常明确:仁政是天经地义的,是自古有之的。

推行“仁政”是孟子毕生的追求,但他的推导本身似乎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倒是他推导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来源于这种“不忍人之心”的看法,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起源和理论基础。

孔子有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表明,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然而孔子既没有说相近的人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也没有展开论述。

孟子与孔子不同,他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是源于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与此同时,他还举出了生动的例证论证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仁”,简直就不是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人的本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人性理论是主观唯心主义。

话又说回来,后天培养的作用,孟子也不完全否认。因为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四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就是“习相远”,也就是后天培养的意思。

由上可知,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然而从实践来说,孟子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撇开关于先天还是后天、唯心还是唯物的抽象讨论,联系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的社会状况来看,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具有积极意义。

[原文]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①?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②。故术不可不慎也③。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④,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⑤。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注释]

①矢人:造箭的工匠。函人:制造铠甲的人。据《考工记》:“函人为甲。”

②巫:以为活人祈祷求福为职业的人。匠:为死人制作棺材的木匠。

③术:指职业。

④尊爵:最崇高的爵位,“仁义礼智”仁为长,仁对于人来说最宝贵,所以称为“天之尊爵”。

⑤人役:被别人所役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