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15500100000004

第4章 “礼”字当先——不学礼,无以立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概括礼的作用时说:“礼之用,和为贵。”其大意是礼仪的运用,就是在于调节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以造成宽松和谐的环境为最高境界。换言之,我们平日待人接物,无论是对何人何事,无论是何时何地,总要对长者恭、友者礼、幼者让,以使人人都感受到生活在一种和睦亲爱的气氛之中。比如说,在家庭生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礼”,就是小辈对长辈的奉养,而对于一个还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孩子来说,在家里的“礼”就是对长辈尊敬,外出或是回家时要和长辈打招呼;在外的“礼”就是对人有礼貌,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

小强的爷爷奶奶向老师“告状”,说小强在家里对老人没有礼貌,不但不以尊称招呼,动辄唤以“老头子”、“老太婆”,使老人非常生气,而且根本不听老人的教育,做错了事爷爷奶奶批评他时,他就当面顶撞老人。更为可气的是,他每次放学回家或是出门时,也从来不跟家里的老人打招呼,即使爷爷奶奶主动和他打招呼,他也爱理不理的。

在现代家庭里,以前传统的家教观如“德”、“行”已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才”、“智”家教观念。而独生子女代的形成,使父母更加注重对他们进行“才”、“智”方面的教育,而常常忽略了“德”、“行”。因此,在不良家教的影响下,很多孩子都盲目自大,不讲礼貌,也不懂得礼貌。事实上,良好的礼仪与礼貌能使一个人的品质增色,如果不讲礼貌,没有教养,所有别的品质就会大打折扣和贬值,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毫无可取之处。

因此,孩子对老人不尊敬,首先应该从父母身上找原因。父母如果对自己的长辈不尊重、没有礼貌则会给孩子留下负面影响。所以,要想让孩子尊重长辈,父母就应当从自身做起。在这方面,肖容的父母就做得很好。

每天早晨上班时,肖容的父母都会对她的爷爷、奶奶说:“爸、妈,我们上班去了,有什么事您就给我们打电话。”或是:“爸、妈,我们走了,冰箱里有现成的菜,您中午自己做饭吃,晚饭就别操心了,我们俩谁下班早谁来做。”

晚上下班回家时,肖容的父母一进家门就会对两位老人说:“爸、妈,我们回来了。”如果老人中有谁不舒服,在卧室里休息,他们一定会去卧室问候。从小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肖容也养成了讲礼貌的好习惯。上学时,她总是先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说再见,才去上学;放学回家一进门,她也总是主动与长辈们打招呼、问候,还经常告诉他们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在生活中,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对老人不用尊称,或是外出或回家时,不愿意主动与家里的长辈打招呼,父母应该对其批评教育,同时还应该创造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孩子就会逐渐养成主动与长辈打招呼、讲礼貌的好习惯。

教子心经

1.让孩子认识到“礼”的重要性

有的孩子认为在家里没必要讲“礼”。例如,出门时没必要跟长辈说“再见”,理由是天天在一起生活,天天都见面,说不说“再见”无所谓;当有事要进父母房间时,不用敲门直接进去,理由是都是一家人,没必要敲门;当妈妈做好了饭时,自己可以先吃,不用等爸爸下班,理由是一家人不用你等我、我等你,可以边吃边等。

孩子之所以认为“礼”字在家里不重要,大多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礼”的重要性。其实,“礼”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重要,有“礼”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以礼相待。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孩子在生活中从来就不懂得注意礼貌和礼节,见到家里来了客人也不知道打招呼,和小伙伴们也经常争吵。妈妈对他进行多次教育,均没有效果,但这位妈妈并没有放弃,而是采用了一个聪明的方法。

这位妈妈把孩子领到一个山谷中,对着周围的群山喊:“你好,你好!”

山谷回应:“你好,你好!”

妈妈又领着小孩喊:“我爱你,我爱你!”

当然,山谷也回应:“我爱你,我爱你!”

小孩惊奇地问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呢?”

妈妈告诉他:“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也会落在他的脸上;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因此,不管是时常见面,还是远隔千里,都要处处尊敬别人。”

小孩朦朦胧胧地明白了这个道理。

2.帮助孩子养成问候他人的习惯

如果一个孩子懂得问候长辈、老师、同学等,那么他就可能成为受人欢迎的人士,因为一个善于真诚问候他人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问候语其实很简单,比如早上起床后对家里的长辈说声“早上好”,下楼乘电梯时对开电梯的工人说声“早上好”,进学校大门时,对门卫说声“早上好”,见了老师、同学说声“早上好”。

但是,现在有部分父母和孩子都认为没有必要说“早上好”;而且即使一部分人说了,可声音小得连身边的人都听不到;或者是表情木然,毫无热情地像例行公事似的,这样的问候也得不到好的效果。

“早上好”虽然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语,但它是亲善、友好的表示,更是一种信任和尊重。问声“早上好”,就等于是打破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一直处于停顿状态的人际关系,表示重新开始新一天的人际交往,所以这是与人交往时应该养成的一个好习惯。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新的一天中,与人交往时更加和谐圆满,那么就应该提醒他无论何时都要清新、明朗地和周围的人道声“早上好”。

3.对孩子不礼貌的行为要及时提醒、教育

当孩子有了不礼貌的行为时,有时父母不方便立即指出(如当着客人的面),但事后要及时提醒教育。在这方面,有一位妈妈就做得很好。

一次,有位农村的亲戚给她家送来了一大筐柿子,这位妈妈热情地招待了亲戚,在亲戚走时还说了许多感谢的话,并拿了几盒点心馈赠给了亲戚。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发现放假在家的7岁的女儿一直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没有主动和亲戚打招呼,亲戚问她学习成绩时,她也是简单地回答,甚至没有看亲戚一眼,更没有使用礼貌语言。这位妈妈很聪明,她没有当场在亲戚面前指责孩子,因为她知道批评和指责往往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和不服心理,而且这种做法本身也是不礼貌的。但是,这位妈妈并没有忘记这件事,在客人离去后,妈妈把孩子叫到身边,温和地对她说:“彤彤,妈妈发现高伯伯和你讲话时,你没有运用礼貌用语,这是不对的。而且你是主人,应该主动和高伯伯打招呼,怎么能够让伯伯先和你打招呼呢?伯伯知道你爱吃柿子,特意大老远的从乡下给你送来,你应该对他说谢谢的,对不对?”彤彤有所醒悟地说:“对不起,妈妈,我下次会注意的。晚上我给高伯伯打电话道歉,好吗?”这样,妈妈通过在事后提醒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4.经常和孩子一起招待客人

有的孩子对自己家里的长辈很有礼貌,但是当家里来了客人时却不知道招呼。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就是父母在招待客人时经常把孩子排斥在外,如有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打扰来访的客人,就会悄悄把孩子打发到一边,让他们自己去玩。这样做也许能够获得一时的安静,但是却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会想: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让我跟客人一起玩?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久而久之,家里一来客人,孩子就会自动躲到旁边去。所以,每当有客人来访前,父母应该向孩子介绍一下客人的身份,再告诉孩子在客人进门时要热情地打招呼,并帮客人拿拖鞋、拿水果等。总之,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千万不能把孩子排斥在外,而是让孩子和自己一起招待客人。同时,父母还应该提醒孩子:在客人要走时应礼貌挽留,说“您再坐一会儿”、“再喝杯茶吧”等;要送客人一段距离后说“再见”、“有空常来”等。

5.不要强迫孩子

教育孩子讲礼貌要把握时机,而不能够随意地强迫孩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表现得“彬彬有礼”。有的父母平常在生活中忽略了培养孩子讲礼貌的习惯,而在孩子没有礼貌的时候强迫孩子,比如有客人来家里,孩子躲着不叫人,父母就拉着孩子,拼命地让孩子向客人问好,或是表示某种感谢,结果以孩子的大哭而告终。这样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产生反作用。孩子不肯向客人表示问候,可能有很多原因,也许是害羞,也许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客人打招呼;或者他正在做作业,一时忘记了打招呼,等等。如果孩子就是犟着不肯说,父母可以暂时放弃,等到孩子平静了以后,再告诉他:“打招呼是应有的礼貌,你去别人家里时,肯定也希望别人能够热情欢迎你呀。”让孩子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或许能够帮助他理解讲礼貌的重要性。

6.在生活中“礼”待孩子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你对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换言之,父母怎样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怎样对待父母和他人。有一位母亲就是这样做的。这位母亲让孩子帮助做什么事时总是对孩子说:“请你帮我……好吗?”“请你……好吗?”从来不会用父母的权威去威胁孩子,也不用强硬的命令语气让孩子去做事。孩子做完了某件事,母亲总会说声“谢谢”。后来,这家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其他公众场合,都因其“彬彬有礼”像个小绅士而赢得了人们的喜欢。

7.重视名人名言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一般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名人的故事。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养成讲礼貌的习惯,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名人小时候讲礼貌的故事,也可以抄录一些讲礼貌的名人名言贴在书房里、门后、冰箱上,用来提醒孩子,同时对父母本人也是一种约束。以下这些名人名言可供父母选择。

礼者,人道之极也。——孔子

礼者,节之准也。——荀子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

礼,不迂节,不侵侮,不好狎。——《周礼》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

礼貌是儿童与青少年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赫尔岑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玛·沃·蒙塔古

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拉罗什福科

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寸心洁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

——《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