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汉语文化语用学
15499200000008

第8章 导论(4)

《管锥编》(第880页)有一个颇为说明问题的小趣话:魏应璩《三叟》早云:“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内中妪貌丑’”;言外意正是“独卧”、“单栖”也。听“内中妪貌丑”,先是“疑”,后是“得之”,正有“呈前逗外”的乐趣。

第二个方面:儒家人物的言谈作为渊源

中国人受儒家熏陶之深之广,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毋须在这里论证。

我们从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发现孔子的言语案例中有许多是有隐含之意的。中国人从小就开始以《论语》接受家训,孔子语录自古就脍炙人口,孔子的言谈方式不可能不影响中国人说话的方式。我们从《论语》(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可以举出的这样例子非常多,为了不多用篇幅,只选9例。

例(1)

有人向孔子请教如何行天子之礼。

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知道的人对于治理天下],其如示[摆放]诸斯乎[会好像把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指其掌。(第27页第3、11段)

孔子哪有不知如何向天子行礼的呢?他这样说,无非是在他看来,在鲁国举行这样的典礼,是完全不应该的。但孔子又不想明白指出,只得说不知道。这就等于今人的外交词令,自己不赞成的事,又不便公开反对,只好不予置评。

例(2)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房屋里西南角的神],宁媚于灶[灶君司令],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第27页第3、13段)

王孙贾与孔子两人都是话中有话。王孙贾的暗示是:“你与其巴结卫公或者南子,不如巴结我。”孔子答复的暗示是:“这话不对。我若做了坏事,巴结也没有用处;我若不做坏事,谁都不巴结。”将王孙贾的讹诈顶了回去。但注家杨伯峻认为下面一种解释比较近情理:王孙贾请教孔子:“有人告诉我,与其巴结国君,不如巴结有势力的左右如像南子等人。你以为怎样?”孔子却告诉他:“此说不对。得罪了上天,那无所用其祈祷,巴结谁都不行。”无论是哪种解释,王孙贾都是在用比喻暗示巴结人。

例(3)

子贡欲去[废掉]告朔[每月初一祭庙]之饩羊[杀活羊]。子曰:“赐[子贡的名号]也!尔爱[可惜,在意]其羊,我爱其礼。”(第29页第3、17段)

子贡话暗示:每月初一,鲁君不但不亲临祖庙,而且也不听政,只是杀一只活羊“虚应故事”,不如干脆连羊也不杀,连这形式也不必留。孔子回答的意思是:尽管是残存的形式,比什么也不留好。

例(4)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泥工将墙抹平]也;于予与[对于宰予么]何诛[有什么值得责备]?”(第45页第5、10段)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那番话的含义是,此人无用了。

例(5)

子华[公西华]使于齐[被派往齐国当使者],冉子[冉有]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6斗4升]。”请益[冉有请求增加]。曰:“与之庾[再给他2斗4升]。”冉子与之粟五秉[80石]。子曰:“赤[公西赤]之适齐[到齐国去]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救济]急不继[施舍]富。”(第55页第6、4段)

孔子表面上的话是“君子只是雪里送炭,不去锦上添花”,实际上是不同意冉子给出80石小米。

例(6)

冉求曰:“非不说[喜欢,接受]子之道[学说],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停止,没有开步走]。”(第59页第6、12段)

孔子的意思是不悦的批评:你不必再找借口了,你不愿意学习而已。

例(7)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陈司败]揖巫马期而进之[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曰:“吾闻君子不党[偏袒],君子[指孔子]亦党呼?君取于吴[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为同姓[吴和鲁是同姓国家],谓之[她]吴孟子。君而知礼[若说鲁君懂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转告了孔子]。子曰:“丘[自称]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第74页第7、31段)陈司败的最后一句话暗示,鲁昭公懂个屁的礼。孔子最后这句话,归过于己,无异是承认了鲁昭公不知礼。

例(8)

鲁人为[翻修]长府[是个金库]。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

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此人平日不大开口],言必有中。”(第114页第11、14段)孔子含着的意思是,闵的观点对,金库可以不必修。

例(9)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费县县官]。子曰:“贼夫[害了]人之子[地方老百姓]。”(第118页第11、25段)

孔子的言外之意是子羔不配做县官。

以上9例说明,孔老夫子的言语中,有大量作隐含处理的地方。而他的话在中国流行之深广度,到目前仍是无人打破的最高记录。这样的文化传统、道德传统、价值观念传统对中国老百姓言语行为的影响力量及其普及程度,都是无与伦比地强大与根深蒂固的。

第三个方面:禅门公案的对话方式作为渊源禅门公案的斗机锋的特别方式,智力干涉的特殊性,以及独特的语用策略,在第六章第四节(禅门公案体现)有专门叙述,这里只是简要地罗列如下:

不同寻常的斗机锋(对话)方式:

1)反理性的语言形式;

2)大量地使用语言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手段:行事与动作;

3)经常出现极端手段,如棒喝、扑打甚至拳打脚踢。

特殊的智力干涉:

1)斗机锋;

2)绕路说禅:“面南看北斗”;

3)答非所问:“麻三斤”;

4)对极端手段的推理:“赵州放火”;“子湖夜喊捉贼”;呵佛骂祖;辱毁经典,等等;

5)对话中偷换施事(请注意本书第六章第四节的例子)。

独特的语用策略:

1)绕路说禅(也是语用策略):“面南看北斗”;

2)偷换施事(也是语用策略):“什么处去也?”不再指野鸭子了。

反戈一击:

1)怀让禅师:“磨砖既然不能成镜,你那坐禅就能成佛了吗?”

2)坦山和尚:“我放下了,你怎么还抱着(女)?”(此例以下均见第五章第二节语用策略)

3)慧忠禅师:“虚空也不看唐肃宗一眼”;

4)遵布禅师:“你把‘那个’拿来给我瞧”。

设陷阱:

1)南泉禅师:“谁能不动境?”

2)百丈禅师:“不得叫净瓶,叫它什么?”

答非所问:

赵州禅师:“青布衫”;

重复印证:

1)“柏树子有佛”与“天掉下来时”;

2)大隋禅师:“我自己与你自己”。

中国禅宗从隋唐产生以来流传至今的千百年间,上面这几个方面对老百姓的言语行为影响极为深远。而且,从禅宗演化出来的禅诗,又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地加强了这种言语行为的浸透力与铺张力。所以,中国人的言语中大量地经常地隐含了言外之意,是完全正常的(正常到人们发现不了),也是具有异常魅力的研究对象。

小结

上面从三个方面简略地叙述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与美学渊源造就了中国人善用言语行为中的隐含示意。本文作者认为这个判断不谬。

这是一种文化传统向言语行为渗透,言语行为向文化传统寻找渊源的辩证关系。

7.宽式语用学的必要性

可是,实际上的语言运用,即附着符号束、语境和智力三者干涉的运用,毕竟并非都产生了多于话面的含义,还大量地、甚至更多地产生了规约的、常规的含义。请研究下面的这个录音记录:

语境:1995年11月3日上午,广东广播电台新闻台新闻专线节目。

主:喂!您好!

客:喂!

主:请问您从什么地方打来电话?

客:我是姓林啦。

主:您有什么要反映呢?

客:我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这样:就是那个,今年航空工业学校招生的问题呀,到海珠地区招了一百来个学生,学生去到这个学校的时候,发现这个学校是冒牌的。———

主(插话):嗯。

客:他叫了航天工业学校的牌子来招生,———

主(插话):嗯。

客:他招了学生送给了商业学校和粮食学校,现在学生去了一个多月以后,上课,课程上的都是商业学校和成年中专的教材。他发的学生证都是没有编号的,假的,当地邮局都不认可,学生拿到汇单到邮局取款时,他都不给取。……

这半个语篇里(仅仅为了节省篇幅,将其他部分略去),没有超符号的含义出现。语用学还管不管呢?窄式语用学管不着,但你不能否认它是话语的运用,因此,这个时候,宽式语用学就有了用武之地了。语篇分析、会话结构分析,等等,就是这样出现的。

二、语用学的课题不能封顶国内外语用学界,都选了一些“基本分析单元”(如“言语行为”、“指示词”等等)或者课题(如“语篇分析”等等),借以实现语用学的研究。应该说,这样的课题是找不完的。如果我们赞成语用学是对语言任何一个方面的功能性综观(耶夫?维索尔伦,1987)的话,就会发现不是七个八个甚或更多的课题就可以把语言功能概括完全的。按杨成凯的意见(1994),语用学要研究的课题可能跟下面三个因素有关:语言表达式集合W包括的内容;W所对应的所指集合U包括的内容;所谓语言表达式的用法集合A包括的内容。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能理解语用学已经包括和可能包括哪些研究课题,以及为什么它有一种不封顶的发展趋势。这个论断是有道理的。所以本书中不搞“基本分析单元”。只要最基础的理论站得住,便可以拿了这些基本理论去作综观、扫射。

三、语用学是“对语言任何一个方面的功能性综观”

语用学不是一个和音位学、句法学、语义学平行的学科,而是一种功能理论,即“对语言任何一个方面的功能性综观”[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n(any aspect of)language,Jef Verschueren,1987]。本书作者认为这个综观论是符合语用事实的(详细讨论见本章第五节),因而接受。与“综观论”相联系的是放弃在语用学中开辟“基本分析单元”的做法。也即是说,如果同意语用学为“综观论”,那就得赞成这样的观点:语言的功能不是六、七个或七、八个基本分析单元(表现为课题)能概括完全的,既然是这样,就不如放弃所谓的基本分析单元,其理由在上一小节“语用学的课题不能封顶”已述。但是我们要指出:国外研究的许多基本分析单元,我们中国也有人做过,而且做得非常好,不会比国外的功夫差。比如语篇分析,钱钟书就有许多智慧的发现。他发现语篇中的“丫叉句法”的特点是:“先呼后应,有起必承,而应承之次序与起呼之次序适反。”其例不胜举。请参考《管锥编》第一册第66页。在同一册第75页,他说“此重章之循序渐进……语虽异而情相类,此重章之易词申意(varied iteration)者。……先秦说理散文中好重章叠节,或易词申意,或循序渐进者,《墨子》是也。”同一书的第870~872页,他叙述了写作的阶进法: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按“佳”、“丽”、“美”三变其文,造句相同而选字各异,岂非避复去板欤?此类句法如拾级增高……所谓“每况愈上”名之。西方词学命为“阶进”(gradation)或“造级”(climax,译“造级”一词不易懂,实为“逐渐推出高潮”之意,———本书作者注)语法。……斯法不仅限于数句,尚可以成章谋篇,先秦出色文字如……。后世诗文运用善巧者……五层升进,一气贯串,章法紧密而姿致舒闲,读之猝不觉其累叠。……参《独漉篇》句法以成阶进,能押韵而不为韵压,承接便捷,运转流利。

《钱钟书论学文选》(花城出版社)第四卷第285~287页阐明了蟠蛇章法,其特点是:“起结呼应衔接,如圆之周而复始。……首尾钩连……顺次呼应……线索皆近圆形,结局与开场复合。或以端末钩接,类蛇之自衔其尾,名之曰‘蟠蛇章法’。……文章亦应宛转回复,首尾俱应,乃为尽善。

《左传》、《孟子》、《中庸》、《谷梁传》诸节,殆如腾蛇之欲化龙者矣。”本书不准备单独将语篇分析列为一个章节,但我们相信,这些“成章谋篇”之法,只要认真展开,完全可以成就为宏篇巨章,不让洋人分毫。我们不专门讨论它,只是我们不赞成语用学囿于基本分析单元而赞成语用学是功能性的综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