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15360900000001

第1章 巍巍贺兰悠悠我心(代序)

大学是什么?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按照梅先生的看法,真正的代大学不在于学校修的大楼有多漂亮豪华,而在于有一批在学术上造诣甚序高、在品行上德高望重的大师。梅先生的这个著名论断即使对现在大学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今天,一流的大学至少要具备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和大学精神三大要素。齐全的硬件设施是实施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强大的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优良的大学精神能塑造出良好的校风学风,从而为大学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撑。因此,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和大学精神代表了构成大学体系三个层面的内容:“有形体”、介于有形体与无形体之间的“中间体”、“无形体”。有形体的东西最容易得到,例如我们可以仿造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的高楼,甚至可以比国外盖得更漂亮、更气派;介于有形体与无形体之间的东西亦有可能获得,例如我们可以高薪聘请学术带头人,或者学习、模仿别人的先进管理方法等;最难学到的是无形的东西,因为我们很难将一所大学的精神理念机械地移植过来,犹如很难去机械地模仿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气质。

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理念是通过若干代师生传承积淀而成的,是靠大学肌体自身所产生的东西。大学精神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决定了一所大学师生的工作、学习的状态和精神风貌,甚至深深影响着一所大学的建筑风格等外化的东西。中国有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讲的是自然环境和文化因素对于群体性格塑造方面的决定作用。现实的例证同样显示:有怎样的大学,就有怎样的人才。大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经过时间洗礼积淀而成的大学精神,世界上许多大学虽然比肩而立,但所培养的学生却有不同的气质,如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的北大与清华。从这些例证我们足以看出大学精神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一所大学成长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

北方民族大学是一所年轻的大学,因为她才走过了27年的风雨历程。27年的时间对于许多老牌大学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北方民族大学却具有不寻常的意义,因为接近“而立之年”的她逐渐褪去稚嫩而走向稳健和成熟。27年的岁月风霜赋予她怎样的文化性格?她的内在的无形的东西是什么?她的精神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北民大人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北方民族大学兴起于贺兰山下、黄河之滨,肩负着培养各民族莘莘学子的光荣使命。雄浑的贺兰山给予她一份历史的厚重,滔滔的黄河水赐予她勇往直前的无穷动力。这些特定的地缘环境和历史使命赋予了北方民族大学特有的文化性格和大学精神,校训“团结进取、砥砺成才”就是对这种精神的概括,具体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涵:不畏困难、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不屈不挠、奋勇前行的进取精神,海纳百川、团结容人的包容精神,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创新精神。今天,我们将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部分征文选编出版,就是对北方民族大学上述大学精神的一种展示。选编的文章中既有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多年教书育人的经验之谈,也有青年教师初为人师的体会感受,同时还选编了部分莘莘学子对学校、老师的率真诉说,虽然文体各异、长短不一,但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一种精神,彰显着一种力量,展现着一种风貌,预示着一种方向。虽然没有激情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师生们所讲的小事琐事中处处体现出一种作风,使我们在隐约之中感受到这所年轻大学的“大学之魂”。诚如哈佛大学校长德雷克·博客在《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一所大学的价值观能从各个部门的每件小事中体现出来,而且,这些小事往往比学校高层宣传的政策更能传达学校的价值观。”

目前,北方民族大学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学校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来自外部或内部的困难和挑战,在师资、科研、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挑战和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缺乏面对挑战与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秉承北方民族大学的大学精神,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北方民族大学的明天一定就像贺兰山中郁郁葱葱的松林万古长青、生机盎然。

是为序。

北方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序

北方民族大学校长任维桢

二零一一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