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是在为父母读书吗?
你在为谁读书?对每个青少年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个人抱着不同的目的学习,其选择的道路就会完全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不明白读书的目的,不知道读书的方向,他就难以给未来的人生定位。
笔者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
某学校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到学校读书?”这样一个原本简单的问题所得到的答案却让老师始料不及。在回答问题的孩子中,“我是给父母读书的”、“我是给奶奶读书的”——类似的答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位老师告诉记者,这样的状况让她感到惊讶的同时也非常痛心。“为父母读书”这一现象,反映出的问题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是孩子们出了问题,还是现在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古人过去读书,不为别人求学问,而是立足自己的兴趣点,力争做好一个文明的传承者。而现在许多孩子读书是为了父母的面子、社会的压力,而不是为自己;是为了前途有必要让自己读书,而不是因为自己对某一项学问有了兴趣,想深入研究追求而读书,更别说是为了祖国的强盛而读书。当然,秉着兴趣去读书的人也有,拥有崇高理想的学生也有,但这样的人已经非常难得了。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随之而来的便是人的生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作为父母,面对社会竞争,便时时处处“从现实出发”,考虑到自己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要能立足、有前途,能赚更多的钱,于是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更多的规定性:工商、医药、法律等专业是很吃香的,物理、化学、数学等理论科学,最好是不要去选择,而较为纯粹一点的文学经典就更无人问津了。
所以,许多孩子从小就没有自己选择的机会,一切都听从父母的安排。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这一路是父母事先就策划好了的,做子女的只能不断地去实现父母们的宏愿,一味地为了父母而读书。
还有的父母由于觉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相对稳定,于是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将来也像自己一样做同样的工作。比如当医生的就希望孩子读医学专业;而做教师的就希望孩子们去读师范院校。父母的这种想法通常是很不恰当的。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天分与爱好,为什么在他还是小孩时就认定他就要走哪一条人生道路呢?
所以,今日的中学生们应该清楚明白自己不是为了父母而读书,不能只随着父母为自己规划好的路线图盲目地走向自己丝毫不感兴趣的领域。而应该知道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去学习、去钻研。
父母为了我们读书付出了很大的金钱和精力,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但是,我们要取得人生的成就,就要追随自己的心灵,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地按照父母的意愿学习,就无法拿出我们最大的激情,更难以取得长期的成功。因为,决定我们人生未来命运的,不是我们的父母,而是我们自己。我们要认识到,我们不是在为父母读书,我们读书的目的,是成就自己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才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2.你是在为老师读书吗?
家长让一个孩子成才都感到很累,一个教师让几十个孩子成才谈何容易?我们每一个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因此,在一部分学生的心中,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老师。在一次关于读书观的调查中发现,持有这样的想法的学生还不在少数。
表面上看,老师为了教育我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们为了报答老师,应该读好书。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老师对我们的期待是什么?每一个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够读好书,成为栋梁之材。但是,任何一个老师都不会告诉学生,读书是为了老师,因为老师的愿望是希望学生能够明白:读好书,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自己的未来。当然,学生成才之后,感谢师恩,则是另一回事了。
不过,有一种现象是值得大家注意的,现在有一部分的学校或老师片面地追求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这就使得绝大部分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获得高分而努力。而事实上,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高分,或为了让自己、老师和父母高兴。分数仅仅是检测自己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单纯为分数而学习是非常可悲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容易使人投机取巧,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一考完试就毫无所获。所以,为偶尔一次得低分而哭泣是愚蠢的,为偶尔的高分暗自庆幸也是荒唐的。关键是要冷静地分析自己考“低分”的原因,给自己查缺补漏,不断在失误中提升学习能力。
现实中偶然的高分(比如中考、高考)虽然可以使一个人进入一所名校,但绝对不一定能保证其一生都能够获得幸福和成功。考试只是衡量一个人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而真正的读书成果绝不是通过学校里的考试就能检验出来的,一个学生是否能成才、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也不是通过分数就能判断出来的。
因此,一个真正懂得为自己读书的学生,应该在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增强自己的素质,这才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才是为自己读书的体现。这样的学习,不仅能够赢得父母、老师、学校的赞扬,更为自己未来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读书能够使自己获得人生的各种机会。在读书阶段,重要的是掌握好那些基础的知识、基本的方法和基本的技巧以及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所以,中学生朋友们必须要及早明白读书的真谛。
3.你是在为国家读书吗?
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一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少年时的一则感人故事。
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在一次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们:“你为什么读书呀?”其中有的同学回答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有的同学则说是为了明礼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竟然说为了帮助自己的父亲记账而读书,惹得整个课堂上一阵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的回答令老师大为吃惊,连忙称赞他有志气、有理想、有抱负。这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中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岳阳楼记》,著名的文学家兼军事家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知感动和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
宋朝有个叫张载的年轻人,他年轻气盛、身体素质好、思想开阔。二十岁时他投奔范仲淹,想随范大人一起行军打仗。范仲淹见了他后劝他回去读书,同时告诉他报效国家的机会有很多,现在还年轻,是积累知识的大好时机,先把书读好,慢慢来。并随赠一本《大学》给他,告诉他其中自有他的千秋伟业,自有供他弛骋的天地。于是张载回去再读《大学》,从此放下一切杂念,专心求学,终成一代大儒。
关于为谁读书的问题,张载也有一句经典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最能表现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因而也可说是人类教育最高的向往。这句话意义深远,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精髓也在于此;以致成为了宋代以来读书人的共同目的。
类似的实例还有许多:楚国大夫屈原的强烈爱国之心,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忍辱负重著书立说,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将领文天祥等等,皆显示出一代爱国志士的坦荡胸怀。这些都是为国家、为民族大义而努力奋斗的好榜样。
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是明天的主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要靠我们去传承去奋斗。不学好知识,练好本领,怎能担当起如此大任?因此,为国家读书是国家、民族对我们的期望。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各种谋生技能,多多为国家作贡献是我们的基本任务。
但是,只是高喊“为国家而读书”的口号而没有具体的实际行动也是无用的。对许多青少年来说,只有认识了他们自己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身为一个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与责任感,才能激发他们自身的内在动力,真正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因此,“为你自己读书”和“为国家而读书”并不是两个对立的观念,我们要认识到:
要实现报效国家的愿望,首先就是要学好知识,读好书。只有我们树立了自己的理想,有了为理想奋斗的动力,我们才能读好书,成为人才,才能够报效祖国。只有我们读好书了,才能有机会为他人服务,为国家服务。
4.为你自己的前途读书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地问问自己:我到底在为谁读书?
既然我们已经否定了完全为父母或老师读书的不当想法,那么,我们在为谁读书呢?
要真正明白读书的真谛不是那么容易,尤其对于还没有真正长大的中学生们。但只要多多接触古今读书人的榜样和故事,就能从中领悟到读书的真正魅力,从而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通过读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因为只有你自己拥有了知识和技能这对强大的武器,才能在以后的人生征程上勇往直前、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清史稿·儒林》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叫李颙的年轻人,不幸少年丧父,家中非常贫困,甚至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家庭生活仅依靠母亲替人帮工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生存。母亲把他含辛茹苦地抚养成人,根本无钱让他上正规的学堂去读书。但是李颙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不为贫困所吓倒,常以忠孝礼仪来勉励自己,依靠自己发奋自学,终于成为清初著名的“三大儒学家”之一,也成就了一个出身贫贱而成大业的光辉榜样。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大师达·芬奇曾经善意地提醒年轻人:“趁年轻力壮去探求知识吧,你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读书带来的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养料。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老时才不至于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