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中学生因为高考失败,自觉在家人朋友面前抬不起头,不辞而别,离家出走,没几天在几百公里外的省城的一条小河里发现了他的尸体。几名初二女生因为平时很要好,经常在一块学习、玩耍,而被同学开玩笑说她们有同性恋倾向,一气之下,她们竟上街买来农药,回宿舍集体服毒自杀;幸被学校老师及时发现送医院抢救,才没有造成死亡悲剧的发生。某中学一名16岁的女学生暗恋上一名男孩,一天她欲与其男孩杨某见面,杨某推辞不见,该女生一时想不开,居然跑到附近大桥上投河自尽。
我们经常会从报纸电视上看到诸如此类的报道,一桩桩血淋淋的悲剧引起人们极大的震动。许多人在感到痛心、惋惜之余,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如今的孩子,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实在太差了!”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一些顺利少一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有的人遇到挫折就害怕、灰心,就被那一张吓人的面孔吓退了;有的人却能不畏失败,知难而进,经过努力而站在成功的终点线上,这是从一路挫折中艰难走过来的。于是,一种人在消极中堕落,脆弱得经不起考验;另一种人在积极中奋进,坚强地面对所有的挫折,最终战胜挫折。
有这样一个故事: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出来。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
这个小故事也说明了一个人生的道理,要得到欢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这是对人的磨炼,也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正所谓:“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历史上的名人志士哪一个没有在自己的生命之旅中受过挫折?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还是一名业余作者时,写了一本小说,自我感觉很好,他满怀信心地送到出版商那里,不料竟遭到对方的冷嘲热讽:“难吃的菜吃一口就够了,这是我见过的最烂的书稿,像你这样的作者,这辈子别想找到愿意出版你的书的人。别浪费时间了,趁早干点别的活儿吧!”多年以后,功成名就的马克·吐温再次见到了那位书商,对他说:“这些年来,我日日夜夜都在想怎样百般折磨你方解心头之恨——事实上,我正是这么‘熬’过来的。”马克·吐温此时用的调侃的方式,其实是在表达在逆境中发愤写作、自我磨砺的经历。
被誉为“东方毕加索”的韩美林,曾在“文革”时期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害入狱达数年之久。他被打折了腿,撅断了三根手指。苦难使得他妻离子散。即使在平反后,他又接连经历了家庭的变故、朋友的背叛,还得了一场差点要了命的大病。种种苦难,韩美林咬紧牙关挺了过来。他能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挫折和人生的苦难,是因为他坚定地热爱着心中的艺术。数以万计的书画作品以及巨型雕塑,持之以恒的创作激情和自强精神,使得韩美林终成艺术大师。“生活中确有一些人想用苦难毁掉你,但结果往往是苦难塑造了你。”这是历经苦难后,韩美林得出的人生感悟。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从进小学到读大学,直到工作选择,都由父母去承受压力,因而他们对各种困难体验都不深,缺乏忍耐力,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低,没有坚强的意志,犹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旦遇到挫折就被击垮了。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其实,适度的挫折对人生的成长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生活中许多轻度挫折是意志力的“运动场”,当你大汗淋漓地跑完全程,克服了生活的挫折,就会获得愉快的体验。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而心理学家把轻度的挫折比做“精神补品”,因为每战胜一次挫折,都强化了自身的力量,为下一次应付挫折提供了精神力量。关键的问题是应该如何面对挫折,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进而提高自己的耐挫能力,化阻力为动力。
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一个自信乐观、不畏挫折的人,往往是个能够容忍失败、善于自我宽慰的人,他能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
要学会化解、转移挫折带来的消沉情绪。你可以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倾诉你遭受挫折的心中不快以及今后打算;也可以从事有趣的集体性活动,让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当中,从而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得身心的轻松,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常言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原先的预期目标受挫时,可以改行别的途径达到目标,或者改换新的目标,获得新的胜利。
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顽石”。为了使青春的“刀”更锋利,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挫折的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