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958

第958章 一模一样的场景

“王爷,”我苦口婆心劝说他,“修筑城墙是公然僭越,纵然哪一天王爷后悔,那罪证就公然摆着,难道再派人拆除不成?劳民伤财造这样一个罪孽做什么?王爷岂不是糊涂至极?王爷是跟臣婢生气,惩罚臣婢就是,何必将僭越之罪、天下的毁谤非议,都落在自己身上?王爷三思啊!”

襄王听我说了这么多话,似乎有点奇怪。他的脸上带着说不清楚的狞笑,那种笑容和我隔着一层了,以至于我分辨不出那种笑容的内容。

他的眼睛一向很犀利,这时候却有一层莫名其妙的光闪耀着。我也说不清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光。嘴角还是那种嘲讽式的微笑,不过那种微笑多了一层冷光,让我看到了一些岁月无情的影子。

我和襄王,真的是这样隔膜了。我已经看不懂他的表情了。

“你为了昭明,真的连死都不怕吗?”襄王问道,“还是根本就不相信我会杀了你?”

我回答说道:“臣婢在想:臣婢的贱命,不知道在王爷心里,值多少银子呢?”

襄王说道:“在我心里,一文不值。”

我笑了笑说:“既然一文不值,王爷何必大动干戈?”

襄王冷笑道:

“你的脸皮怎么变得这么厚?赶了几次都不走?真的想把小命留在这里吗?”

我说:

“王爷敢杀了我,就是弑君。有了弑君的罪名,王爷即使会盟全天下的诸侯,也是无道之君。普天之下的百姓都知道襄王无道,不守礼仪,不行仁义。王爷的霸业就完了。为了一文不值的人,而失去天下的霸业,臣婢知道王爷不肯。”

“我不想再看到你!以后不准再到我的夏宇宫里。你听到没有?”襄王威胁我说。

“分封杞国和邢国的文书交给臣婢,臣婢这就走!拿不到文书,臣婢不好回去!”我说。

“长了你的脸了!”襄王骂道,“是不是让我派人把你赶出去?你要不要体面?”

“王爷除非杀了臣婢,否则臣婢不走。不过说清楚:杀了臣婢,王爷一百万两银子就别想要了!臣婢就看你那两个诸侯国重要,还是一百万两银子重要。”我说。

“你跟着谁学的?这么无耻!简直是个无赖!”襄王骂道。

我笑笑,说道:“臣婢跟着王爷学的。”

襄王阴沉着脸,说道:“我什么时候教你这么厚颜无耻?被人家赶出宫去,还会厚着脸皮回来,骂着都不走?”

他是揭我的伤疤了。

这里是我的伤心地。我还记得我当年在凤池阁里春睡,襄王温柔地给我盖上衾被的情形。

我苦口婆心劝解他说:“王爷一定要贪图两个国家的城池,不顾惜王爷的声望,和陛下作对吗?陛下何负于你?”

“看来你真是该死了!”襄王说着拔出了他的剑。他把剑指在我脖子上,说道,“你还有什么资格跟我说话?你以为你是什么人?你以为你是昭明的王后我就不敢动你吗?你已经活得太久了你知道不知道?当初在夏宇宫就应该把你杀了!无情无义的卑贱女人!”

“那你动手!你杀了我!”我反击他说。

襄王的眼睛冒着火,他恶狠狠瞪着我,雪白的剑锋凛凛闪着白光,一直顶到我的脖颈上。只要他稍稍用力,我立刻就能筋断血流,魂魄皆飞。

这种情景,多熟悉啊!

同样的两个人,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情景,难道生活还会在某一个时段重复吗?

当年,因为我阻止襄王举行“封禅大典”的实惠,襄王就是这样,怒火万丈,手里拿着剑,这样恶狠狠瞪着我,用雪白的剑锋指着我的脖子。

那时候的我,只是因为要离别襄王,眼泪不由自主往下流着,心里叫着“永别了,王爷……”

现在,这一模一样的场景,竟然又出现了。

襄王似乎也想到了当初。这个情形实在太相似了。我感觉他的神情有点说不清楚的变换,似乎猛地受到了什么打击。

“天哪!在做什么?天哪!”绿萝公主不知道从哪里跑过来了,正好看见这一幕。

此时襄王的剑锋正对着我。我也毫无畏惧盯着他。

“你下手啊!只要用点力就可以了!臣婢就可以死在你手里了!你犹豫什么?难道还会怜悯臣婢卑微的一条性命吗?”我轻蔑地对他说。

“天哪!这是王后,这是天子的王后!王爷!您不可以这样做!”绿萝公主大声喊道。

她一边喊着,一边冲上来,用她白皙细嫩的双手紧紧抓住了襄王手里的宝剑的剑锋。她抓得很紧,只要襄王一用力,她的手掌就会皮破筋断,血流不止。从这一点看,绿萝公主对昭明的维护还是出自真心的。

“快些放手,王爷!”绿萝公主抓着剑,惊叫道,“王爷,她是陛下最爱的女人。你不能伤害她!”

襄王原本就没打算杀我。从那一瞬间的眼神我就知道了。但是他的恶气没消,眼珠滚圆滚圆的,放下了剑。

“她总有一天会死在我手里。现在给我滚!”襄王喝道。

“文书给我!”我坚持不懈说道,“王爷执意要一意孤行、专横无道,不在乎世道民心吗?”

襄王果断挥了挥手。他宫里的几个侍卫就向我走过来了。这是驱赶我的,他竟然敢这么冒犯我!

我愤怒地站在他面前,用眼睛又冷酷、又愤怒直视着他。

是的,我应该明白: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襄王了!站立在我面前的,是一个被怨愤填充了头脑,怀着对我的无比愤恨,绝情决意,一心一意要和昭明作对的襄王了!

正在这个时候,明信侯闻讯骑着马赶过来了,正好看到这尴尬的一幕——

“都让开!”明信侯呵斥侍卫说,“怎么敢对王后娘娘无礼?”

明信侯转身对襄王说道:

“王后娘娘不顾路途遥远,亲自赶过来劝说王爷,正是出于对王爷一片忠心。王爷怎么能不顾娘娘殷切之意,如此对待娘娘?”

襄王冷笑说:“国家大事,哪里容一个妇人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