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805

第805章 风雷启于唇齿

襄王说道:

“臣给陛下认错!臣不记得写过什么文书,王后娘娘突然拿了一本文书过去,臣还以为是谁栽赃。都是臣的不是。酒喝得多了一点,神智不清,也不知道怎么地,被鬼牵了手写的东西,乱七八糟,不成体统。打扰陛下了!”

昭明冷冷说道:

“王爷说得轻松。鬼牵了手了!虽然是醉话,也是王爷心里之言。当初朕让你迎回王后,你再三不肯。今日追悔莫及,写这样的东西来试朕的心意吗?”

“陛下,”襄王是个直性子的,听见昭明这样说,他干脆挑明了说道,

“陛下这样说臣,臣直言不讳!王后当初是臣从陛下这里抢走的!抢就是抢,不择手段也罢,阴谋诡计也行,臣做了就是做了!臣也承认是抢走的!可是陛下的手段实在高明!冠冕堂皇,严丝合缝,不显山不显水。抢走了臣的王后不说,还落一个拯救王后的名声!陛下真是高明啊!”

我和明信侯都没有料到:襄王竟然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昭明冷冷一笑,说道:“王爷不服气吗?”

襄王说道:

“陛下乘人之危,让臣怎么服气?陛下已经知道天机,知道臣必然会后悔,为何趁此之际、迫不及待让王后进宫?还没进宫多日,王后就册封了!陛下的心意,臣不知道吗?”

昭明说道:“朕对莫离之心,从虚宇城到现在,从来就没有改变过。朕也从来不掩饰,也不否认。”

襄王说道:

“臣知道陛下的心意。可是,莫离已经是臣的王后!陛下却利用臣犯下的一个错误,让臣吃一个哑巴亏,趁机夺走了王后!陛下知道:王后是臣的心肺,陛下却趁人之危去夺臣的心肺,陛下是仁德之君吗?”

昭明冷笑道:

“王爷也知道:自己犯下了一个错误!王爷是什么人?一国之君!一个军队的统帅!一个错误,能够毁灭一个军队,能够毁灭一个国家!这是错误付出的代价!襄王的代价是什么?襄王的命和夏宇国!如果不是王后用她的命换你的命,你现在在哪里朕都不知道,你还有脸来跟朕说,你犯了一个错误!”

昭明这话说完,襄王懊恼不已。

昭明没有放过他,继续说道:

“王爷!莫离当时身处险境,朕能怎么做?朕知道你有后悔的那一天!去找你两次让你接王后你不肯!你让朕怎么做?一条路,朕将王后接回来自己好生对待!另一条路,将王后保护起来等待王爷追悔莫及的那一天!如果是你,你选择哪一条?放着自己心爱的女人不要,保护起来等着王爷后悔的那一天吗?王爷,你也是男人,你告诉我你怎么做?”

襄王嘿然不语。

昭明说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王爷也不会仁德恩遇,把自己手边的爱人送到别人的怀抱。不抢就已经很客气了!还说什么趁人之危?”

昭明感叹再三,拉着我的手说:

“王后当年进宫的时候,身负重伤,是朕命人抬着进宫的。她心里还有一线希望,希望王爷能够回心转意。明信侯知道王后进宫,特地从夏宇国赶过来阻止劝说。为什么来的是明信侯而不是王爷呢?因为明信侯劝说不动王爷!王爷心如磐石啊!如果当时来的是王爷,只要王爷一句话,王后就会毫不犹豫跟着王爷走的。可是王爷在哪里呢?”

昭明说到一半,我就已经泪如雨下,投到昭明怀里痛哭不已。

昭明抱着我宽慰说道:

“王后为了你,命都能够豁出去。你对王后开口贱婢,闭口要杀了她!朕不是念在你两次有功、救助王后和朕,朕绝不容你!”

这番话说得襄王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襄王开口说道:“臣知错!你们都是凤凰,臣是鸮鸟。羽毛短浅,槐木树也不高,不及你们的梧桐树!臣认错!请陛下处罚就是!”

他这些话,把昭明和明信侯都逗乐了!

昭明说道:

“你半夜三更让信使马不停蹄送来一封绝密文书,让朕把王后赐给你!简直是天下奇谈!什么事情你都做得出来!你自己认罚吧。”

襄王说道:“臣知道有罪!陛下怎么罚都行。让臣自己认罚,臣也不知道该怎么才让陛下和王后满意!”

明信侯说道:

“陛下,襄王已经认罪!臣以为:襄王刚刚为王后娘娘分割了凤凰城东城,不如就罚襄王营建东城。一来也是为王后娘娘尽点心意,二来也省了陛下费心。您看如何?”

昭明不置可否。

襄王说道:

“明信侯向来吃里扒外。营建凤凰城不知要费臣多少银两?这样的罚也够重了!臣不过是一封书信而已。算了,臣认栽!陛下还将当日营建凤凰城的图册赏赐过来,臣按样子营建就是!”

一场风波就这样化解了。我知道这也是襄王的一番心意。如果不是心里念着我的好处,他才不会答应去营建凤凰东城。明信侯对他最了解,他提出的主意既能满足昭明,也能得到襄王的认可。

襄王走了以后,我才暗暗松了一口气。不是载启聿明告诉我昭明擅于攻心之术,我还真的意识不到昭明的心意。他真是太聪明了!他知道襄王心里对他的嫉恨所在,就这样当面质问摆清楚,说得襄王哑口无言。

昭明也知道:襄王心里的愤懑如果积压起来就容易剑走偏锋,很难控制,这样让他自知过错,辨明是非,反而消解了他胸中的愤懑。昭明就这样,风雷起于唇齿,星斗罗于胸中,举重若轻,化危难于无形。

如果不是多次经历过和昭明的斗智,坐在宴席上面,看两个人说说话,喝喝酒,真的看不出有什么名堂。但是背后却是一场没有燃起的硝烟。明信侯看得明白,我也看得清楚。

晚上,昭明坐在桌案前面看奏表。我为他收拾一下他检阅过的奏章,整理一下他没有来得及看的。虽然我们两个完全像平常那样的,做着平常都会做的事情,但是我知道不一样。我们之间的空气太静了。这种安静是有点异样的,带点冷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