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15226000000002

第2章 散步二

关于真正幸福的思考

我的灵魂在人所能处的最奇特境地。我曾打算把它的状态描述下来。我认为要做这样一件事,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忠实地记录我那些孤独的散步和充满散步之途的遐想。在那种时刻我的心自由奔放,思想无拘无束也无阻挡。只有在孤独和沉思的时刻,我才是真正的我,才是符合本性的我,我才是没有忧烦和拘束的我。

但不久我就意识到,要实施这个计划,为时已经太晚。我的想象失去了以往的活力,不像从前,一见让人激动的事物就活跃起来。我也不再像当年那样,陶醉于遐想引来的激动之中。想象带来的至多是下意识的回忆而不是新的创造。我感到身体疏懒而慵倦,精力也每况愈下。思想要费很大气力才能挣脱那老朽的外壳!我渴望振作,我认为我有权利振作,如果不是这样,我便只能靠回忆生存了。因此,为了在临终前反思自己,我至少得从几年前开始。那时,我在尘世失去一切希望,再也找不到心灵所需的养料,因而渐渐习惯于用心灵自身滋养心灵,在自己身上寻找养料。

这个来源虽然发现得太迟,却变得是那样富足,很快就补偿了我的一切。反躬自省的习惯,最终使我丢掉了痛苦的感觉甚至记忆。这样一来,我就通过亲身经验懂得了:真正的幸福之源就在我们自身,一个善于理解幸福的人,是不可能被别人弄到沦落潦倒的地步的。近四五年来,我时常领略到慈爱温和的灵魂静思的欣悦。在孤独散步时,我有时又感受到它们。这是迫害我的人赐予我的欢欣。没有他们,我大概永远也不会发现和认识自身所拥有的这些珍宝。可是,处在如此众多的珍宝之中,怎样忠实地把它们记录下来呢?我本是想回忆而不是描述这些愉悦的遐想,谁知竟又沉湎其中了。这种状态是回忆带来的,只有完全感觉不到它,对它的认识才会停止。

我曾计划为《忏悔录》写续篇。在此后的散步中,我就感受到了这种作用,特别是在下面将要提到的那次散步中。那次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它打断了我的思路,并在一段时间把我的思绪转到了别的方面。

一七七六年十月二十四日,星期四,我吃过午饭,沿着大马路径直走到绿荫街,从那里上了梅尼尔蒙丹高地,走小径穿过葡萄园和草地,一直来到沙洪纳村。然后,我兜了一圈,从另一条路回到草地。在梅尼尔蒙丹与沙洪纳之间的这个地区景色优美,风光迷人。我心情愉快,兴致勃勃地在草地上流连,不时地停下来,观察地上的花草。我发现有两种植物在巴黎附近极为罕见,而在这里到处都是。一种是开黄花的毛莲莱,菊科,另一种是镰叶柴胡,也开黄花,属于伞科。这个发现让我高兴,在那儿盘桓半天,乐了好久。末了,我又发现一种更为少见的植物,尤其是在高山地区,它名叫水生卷耳草,开白花,长着椭圆形的叶。虽然那天出了一个意外事故,我仍把它放进随身携带的一本书中,并把它归入我的植物标本集。

我还细细观察了几种仍在开花的植物。虽然我熟悉它们的形状和种属,也仍然乐趣不减。最后,我就抛开一花一草的细微观察,而让自己来领略整片风光的优美。它不仅给了我同样的愉快,而且更让我感动。近些日子来,葡萄收摘完了,城里的游人渐渐离去。农民们也离开农田,去忙冬活了。原野虽然仍是一片茵绿,景象宜人,可是树叶已经部分凋落,有些稀疏,处处都呈现出冬日将临的苍凉感。此境此景,把温和和苍凉的印象融为一体,正对了我的年龄和境况,使我不由得不触景生情。我这一辈子虽然清白,但是不幸,人已到了垂暮之年,心灵依然敏感多情,精神上依然鲜花尚存,只是经不住忧伤和烦恼的摧残,这些花开始凋零而枯萎。我孑然一身,形影相吊,已经感到严冬来临。想象力日见枯竭,无法再按心灵的愿望,创造美好的形象,来排遣人生的孤寂。我叹息着扪心自问:“我在世上究竟干了什么?我是为生活而生的,可我不曾生活就要死亡。至少这不是我的过错。创造我生命的上苍啊,我虽然无法把世人不许我完成的美好作品献给你,至少可以把我那被愚弄的良好愿望,那健康但未得到好报的情感以及在众人的蔑视中经受了考验的耐心作为贡品奉献给你。”想到这里,我心里一酸,不禁唏嘘起来。我把从儿时到壮年,再到被迫与社会脱离,隐居一隅,了却残生的漫长时期的心灵活动都作了一番回顾。我快乐地回忆起心中的全部恩爱、那么温柔又那么盲目的恋情,以及近年来滋养我精神的慰藉多于愁闷的思想。我准备把它们都回忆出来,描述下来,而且怀着当年那同样的乐趣。那天下午,我就是在这种恬静的遐思中度过的。正当我怀着满意的心情,高高兴兴往回走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个事故,把我从遐思中唤醒。

那一刻大概是六点钟光景,我正从大体与“风流园丁”(可能是一个小酒馆的名字,也可能是小酒馆所在街区的名字)相对的梅尼尔蒙丹高地往下走。突然,走在前面的几个人猛地往两旁躲闪。我发现一只壮硕的丹麦狗迎面冲过来。后面紧跟着一辆华丽的四轮马车。那条狗撒开四条腿飞跑,看见我时已经来不及收腿或者绕弯。我认为唯一能避免被冲倒在地的办法就是高高跃起,让这条狗从我裆下穿过去。这就是出事前我的最后一个念头。只是它一闪而过,比闪电还快,我根本来不及细想或付诸实施。我还来不及感觉被冲撞、摔倒以及后来发生的事情,人就失去了知觉。

等我恢复知觉,已是入夜时分,有三四个年轻人扶着我,告诉我刚才发生的事情。那只丹麦狗收不住脚,撞到我的双腿上,狗有那么重,速度又那样快,一下把我撞倒在地,来了个嘴啃泥:上颌承受着我全身的重量,砸在凸凹不平的街石上。当时我是在往坡下走,倒地时头比脚低,所以摔得更为严重。

狗属于那辆四轮马车,马车紧跟其后驶来,在那千钧一发之际,若不是车夫猛力勒住马,马车说不定就从我身上辗过去了。这就是我从几个扶我起来,我醒来时仍然托着我的人那里得知的情况。我当时的状况非常离奇,在此不能不写几句。

夜色渐深,我看见了天空,看见了几颗闪亮的星星和一角青天。苏醒的头一个感觉真舒服。我还只能通过这点来感觉自己的存在。我就在这一刻活了过来,觉得我在把见到的所有事物都拿来充塞我轻飘的生命。由于我过于注意眼前的事情,其他事情什么也记不起来了。我对自己本身没有任何清晰的概念,也根本不知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至于我是何人,身在何处,则更是全然不知。我感觉不到痛楚,也不担惊后怕,更无不安。我看着身上鲜血流淌,就好像看一条溪水奔流,根本没想到这是我的血。百分之百我的鲜血。我感到内心平静,非常舒服,每次回味,总想不出平生的快乐有哪件能与之媲美。

几个年轻人问我家住哪儿,我答不上来;我问他们这是哪儿,他们告诉我,是上博尔纳,这就像告诉我是希腊神话中的阿特拉斯山(战胜墨杜萨的英雄珀尔修斯在归途向泰坦巨人阿特拉斯求宿,遭到拒绝,便把他变成顶天的石山一译注)。我不得不问这是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哪个街区,就这样也还是没能认出自己。直到走到大马路,我才记起自己的住所和姓名。一位陌生先生心地很好,送我走了好远,得知我住在那么远的地方,就劝我到神庙叫辆出租马车回家。我走得很稳,步子轻盈,虽然还在吐血,但并不觉得疼痛,也不觉着受了伤。我只是冷得打颤,把折断的牙齿颤得格格直响。到了神庙,我想,既然我走得并不吃力,倒不如继续步行,免得坐在出租马车上去冒冻死的危险。于是我不急不忙地行走,绕开障碍,避开马车,选择路线,就像身体完好时一样,一直走完从神庙到布拉特里耶街的四里路。到了家门口,我开了临街大门的暗锁,摸黑上楼,终于安全回到家。一路上除了那一跤及其后果,再也没有出别的事。就是那些后果,我那时也还没有觉察。

老伴一见我的样子便失声叫起来,我顿时明白受的伤比想象的严重。一夜过去,我还不清楚到底受了多重的伤,也没有感到疼痛。感觉疼痛是第二天的事。我的上唇摔裂了,外皮虽然未破,里面却一直裂到了鼻头;有四颗牙齿砸歪了,扎进了上腭,整个腭部又青又肿,样子吓人。右拇指扭伤了,肿得像胡萝卜;左拇指也受了重挫;左臂扭伤了,左膝也肿得不像样子,因为挫伤和疼痛而无法弯腿。不过除了伤痕累累,身体上倒没有什么折断的撞碎的地方,就连牙齿也没碰落一颗。摔了这么重一跤,这也算是大幸了,堪称奇迹。

这就是事故经过。我是如实述说,没做任何增添。可是没过几天,这件事就在巴黎传开了,只是被篡改歪曲得面目全非,简直认不出来了。我本该料到有人会胡乱传说这件事,可是绝对没有想到他们竟往里添加了那么离奇的情节,掺杂了那么多晦涩之词和言外之意,加上人家向我传话时又表现出那种可笑的谨慎,结果这种神秘兮兮的做派弄得我忐忑不安起来。我向来厌恶阴暗险恶的事情,本能地对它们产生反感。我虽然多年来遭受这种事情的包围,这种反感却一直存在,并且是有增无减。在我遇到的怪事中,只要举出一件,就足以让大家判断其余的事情是多么险恶。

警察署长勒努瓦先生与我从无来往,却派秘书来打探我的情况,还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不过我觉得这对减轻我的痛苦并无多大作用。可是那个秘书一个劲地催我接受这些帮助,甚至说我如果信不过他,可以直接给勒努瓦先生写信。他的态度是那么殷勤,又是那么诡秘,使我悟出其中必定有诈,尽管我再努力也识不破其祸心。其实他们不必这样来吓唬我,尤其是在我突遭意外、受伤发烧、惊魂未定的情况下。我作了种种不安和不祥的猜测,把身边发生的事情都琢磨了一遍,我的作为表现出一种冲动,一种昏乱,而不是一个看破红尘、心灰意冷的人的冷静。

不久后发生的另一件事情,终于彻底搅乱了我的安宁。几年来,奥莫瓦夫人热情与我交往,我也猜不出是什么道理。她送我一些表示友情的小礼物,经常无事找事来见我,这些都足以表明:这里面隐藏了什么目的,但我又看不出来。她曾告诉我,她想写部长篇小说,呈献给王后娘娘。我把自己对女作家的看法告诉了她。她让我明白,她之所以有这个打算,是想要回她的财产,为此需要找个靠山。我对她的想法没有表示任何意见。以后她又对我说,她没有门路接近王后,就决定把她的小说拿来公开出版。这时要给她出主意提建议来不及了,何况她并没有征求我的意见,也未必会听我的话。她先前曾说要把手稿拿来给我看看,我求她千万别这么做,她也就没有坚持。

在我康复期间,有一天我收到她寄来的一本书。就是她曾经说过要出版的那本,都已经印出来了,甚至装订好了。我看见序言中有一段话,对我作了赞誉,用语粗俗,态度勉强,很有几分虚情假意,我读了很不舒服。那些粗滥的吹捧难听得要死,并不是出于善意。在这一点上,我的心是不会上当的。

几天以后,奥莫瓦夫人带着女儿来看我。她告诉我,她的书由于一段摘录而引起公众议论。我收到这本书时,只是匆匆地浏览了一下,几乎没有注意这段摘录。奥莫瓦夫人走后,我把它找来重读了一遍,并对句子结构和语意作了反复推敲(这段摘录在提到捐税时说:如果君主能够了解人家打着他的旗号干了多少罪恶,一定会为自己是国王而伤心……即使别人欺骗国王,也只能怪国王自己)。我以为悟出了她登门造访、她那些甜言蜜语,以及她序言里那个粗俗赞誉的动机。我认为她做这些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促使公众认为这段话来自于我,从而把它面世后给那本书的作者引来的责难归咎于我。

我没有任何办法来改变公众的印象,并消除这一误会可能产生的影响,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拒绝奥莫瓦夫人和她女儿登门造访。她们假惺惺的炫耀似的造访,其目的就是要使公众继续保持那个错误印象。为此我给那位母亲写了一张字条:

“卢梭恕不在家接待任何作者。感谢奥莫瓦夫人的好意,并恳请夫人不再光临他的住所。”她给我回了一封信。言语貌似诚恳,但语意却并非如此,当然,同样的情况换了别人,也会用这种语气写信的。我粗暴地刺伤了她那敏感的心,可是根据她信中的语气,我却不能不认为,她对我怀有如此强烈、如此真实的感情,是死也无法忍受与我绝交的。由此可见,事事真实坦率,在上流社会就是可怕的罪愆。在我的同代人眼里,如果我所有的罪恶,就是不像他们那样虚伪,那样不讲信义,那么,在他们看来,我就是个面目狰狞的奸人。

我已经出了好几趟门,甚至常去杜伊勒利王宫花园散步。我遇见了好些人,从他们流露的惊讶之中,我揣测他们听到了另一个关于我的,而我本人却一无所知的流言。后来我终于得知,公众舆论都在说:卢梭摔了一跤,死了。这个谣言传播得那么迅速,那么高效,以至于我得悉此事不过半月,就传到宫里,国王和王后也确有其事地谈论这件事情。据费心写信告诉我的人说,《阿信尼翁邮报》通报了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并且不忘借哀悼之名,把为我死后准备的辱骂和怒气提前发泄出来。

伴随这个消息而来的,还有一件更加特别的事情。我也是偶然得悉的,所以具体细节我是一无所知。据说有人在此时刻发起募捐,以印行可能会在我家里找到的手稿。我由此而明白了,他们专门炮制了一部集子,打算等我一死,就把它说成是我的作品而首先抛出来。因为认为他们会忠实地印行真正在我家里找到的作品,那肯定是蠢人的看法,有理智的人是绝对不会这么想的。我跟他们打了十五年交道,对这点是确信无疑的,是不会看错的。

这些发现,一起接一起,起起都带出更多的惊人发现,它们刺激着我原以为麻木了的想象力。我从来就对不明不白的事情反感。现在这种事情在我身边不断增加,自然更加激起我的反感。我反复琢磨这些事情,做了种种解释,竭力想弄清其中的奥秘。可惜我煞费苦心,它也如同天机,高渺难测。但是不管谜团有多少,合乎情理的解释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我本人,以及我的名声,已经被同代人共同定了案,不管我怎样努力,都别想摆脱这种命运。我的任何作品要想躲过那些人的手保存下来,传给后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那些人是审读老手,查禁专家。

这次我走得更远了。那么多意外事件会集一起,冲我而来。我的最残酷无情的敌人都行动起来了。可以说命运偏向了他们。统治国家的人,占据高位的人,操纵舆论的人,私下嫉恨我的名人,为了一个共同的阴谋,走到了一起,勾结在一起。他们配合得如此默契,确实不寻常,但也并非偶然。只要有一人不肯当帮凶,只要有一个结局出了意外,有一件事情办得不顺,就足以使这个阴谋破产。然而,各种意愿,各种偶然性,各种巧合都帮了那些家伙的忙,使他们的行动奇怪地得到统一。这种奇迹般的合作真是太让人吃惊,以至于我不得不相信,他们得到天意的容许。我在过去和现在观察过种种奇特的现象,从而对这种看法坚信不疑。在那之前,我一直认为这种行为是人类的邪恶之果,而从此以后,我就把它视作人的理性所无法理解的天机之一。

我形成这种看法,不但不觉得它残酷无情,让人痛苦,反而觉得它让我得到安慰和平静,并有助于让我顺天认命。我还远远没有达到古代哲人圣奥古斯丁那个境界,只要是天主的旨意,哪怕是下地狱,他都觉得是个安慰。诚然,我的顺天认命还没有那么无私忘我,但是来源却是同样纯洁。而且,我觉得它更加无愧于我所热爱的天主。天主是公正的,他愿意我受苦,但他也知道我是无辜的。这就是我怀有信仰的原因。我的心灵和理性都在呼唤,这种信仰绝不会欺骗我。且让那些家伙胡作非为吧,且听任命运摆布吧。我们要学会无怨无悔地忍受。一切终会恢复正常。我也早晚会脱离苦海,得到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