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超管用的人际关系心理学
15215200000003

第3章 提升心理素质,轻松迈出交往第一步

一个人,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他就会成为什么人;一个人,他心里藏着什么,就会更多地吸引什么。我们若想成功地与人交往,必须先让自己的心理充满正面的能量,如善意、爱、自信、诚信等等,而不是自卑、恐惧、害羞、嫉妒、自大等负面的东西。只有心灵阳光,我们才能吸引到阳光的人际关系。本章就是教大家怎样祛除这些负面能量,为我们能与他人正常交往铲平种种障碍。

超越自卑,用自信去吸引和打动他人

每个人都不卑微,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价值。

但没有几个人是始终自信的,即使是最成功的人也有自卑的时候,这是造物对人类开的玩笑吗?不是,这正是为人的乐趣所在,各种情感的二元对立与融合最后造就了我们精彩的人生。然而过度自卑,就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与他人的交往。

小林很小的时候,一次,比他大3岁的姐姐骑着自行车带着他出去玩儿,自行车突然在一个不起眼儿的小坑洼里绊了一下,结果小林的腿被夹住了,从此他走路落下了毛病。这让小林非常自卑,特别忌讳大家看他的腿,或者听到“瘸”、“跛”这样的字眼儿,每到这时,他都会使劲瞪人一眼,然后转身离开。读书的时候,很多孩子会因此逗他,他于是就一直疏远大家。

直到大学毕业,小林费了很大劲儿才找到一份技术员的工作。在同事眼里,他就是一个性格孤僻的怪人,没有人喜欢和他多说几句话。这么多年小林虽然也习惯了这种孤独,但在夜深人静时,他会感到无助,也会独自落泪,为自己的腿,为自己的生活。

有很多人会有小林这种情况,其实,这种自卑心理产生于一种预期的恐惧,表面看来,是我们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心理原因则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这类人往往不能客观地看自己,很容易否定自己。他们在与别人交往时,总是怕别人轻视或者拒绝,就会产生防范心。同时,他们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又常常过于敏感地把别人一时的不快归为自己的行为不当,就会非常紧张无措。有这类心理的人往往特别自尊,为了进行自我保护,他们会表现得非常强硬,所以就会像故事中的小林这样,让人难以接近。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你可以快速地判断自己是否具有自卑心理了。如果这给你带来了人际交往的困境,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进行调整。

首先,不要等着别人去拯救你,要学会自救。

也许很多人孤独自闭的人都会有这种经历,我们没有朋友,没有人来看望我们,没有人关心我们。我们就像一块冰激凌,不敢和外界接触,怕一见光自己就化掉。在孤独中,我们只能整天在自己的屋子里,一双苍白的手绝望地抚着玻璃,心里呐喊着:救救我。

可谁又会来拯救我们呢?俗话说,自助者天助,我们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出自卑的“黑屋子”。如果你告诉自己:“我有决心战胜者可恶的自卑心,我要用自信去吸引和征服他人。”好,那我们就开始讲讲建立自信的两个要点:

第一:你要多看自己的优点,经常和自己说“我真棒”。

很多人都有一种红眼病心理,认为什么都是人家的好,似乎同样的饭盛在别人碗里都比自己的香,其实这种心理最要不得。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造物最独一无二的赐予,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个体,我们有自己的魅力和优点,正如我们所羡慕的人也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因此,我们要多赞美自己的优点,每天出门前,你最好能站在镜子前,大声地告诉自己:“看,镜子里的这个人多棒!他善良、待人真诚,他值得拥有一切,包括朋友。”接下来的一天里,不断提醒自己“我很棒”,“我值得做他人的朋友”,并积极地与他人接触,试着保持对每个人微笑,这样,你传达给大家就是积极的交往信号,自然会得到大家积极地响应。

第二:你要保持自我,不要为了迎合他人而随意改变。

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你要有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判断。就是说,你不能因为不相信自己,就不敢对每件事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在认为它正确的前提下,敢于坚持。

拉茱是一家顶级工程师学院的学生,他因不胜学业压力和家庭重担而跳楼,结果摔成了残疾。人们预言他将找不到工作,但是,拉茱还是获得了一次面试的机会:

拉茱:从小我就是好学生,父母希望我结束他们的贫困,这让我害怕。这里我看到了疯狂的竞争,不是第一就一文不值,我的恐惧剧增,恐惧影响成绩。先生,我戴了很多圣戒指,天天祈求神能施恩于我,不,是乞求。然而这16根断骨给了我2个月思考和反省,后来终于领悟,今天我没向神乞求这份工作,仅仅为这生命向他致谢,如果你们拒绝了我,我绝不后悔,我依然是在我生命中做最有价值的事情。

面试官:这样直率的举动对我们公司不太好,我们需要老练的人来面对客户,你太直率了,倘若你能保证你将克制自己的这种态度,我们也许会考虑你。

拉茱:断了两条腿我才真正站了起来,获得这样的生活态度不容易,不能改变,先生,你保留你的工作岗位,我坚持我的态度。对不起,无意冒犯,先生。

面试官: 25年来,我面试了无数的候选者,为了得到工作,每个人都变成好好先生。你哪里人?孩子,我们能讨论工资吗?

直率是拉茱的本色,当面试官对他提出异议时,拉茱并没有被吓倒,没有去迎合,而是充满自信地去应对,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生活态度就是最大的财富,他不会为了“乞讨”工作去改变自己。正是这种态度成功地征服了面试官。而这种态度也同样会为你赢得朋友,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在与人交往时会赢得大家的好感。他只会唯唯诺诺,对方不仅会因此看轻他,更会因为与他交往于自己无益而远离他,除非对方有很强的控制欲和霸权心理,希望所有人都是他自己的王国中的臣子。

在与他人交往中,你学会了“肯定自我”和“保持自我”之后,你还要学会拒绝自恋,因为自恋就是自卑的一种变体,同样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会让我们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从而失去朋友,离群索居。那么如何克服自恋心理呢?自卑和自恋其实都是对自我认知产生的偏差,因此自恋的人应该重新定位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也要看清自己的缺点。同时,要摆脱自恋,就要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试着去欣赏他人,去付出、去帮助他人。并渐渐在付出爱、收获爱的过程中享受与人交往的温暖。只要敞开胸怀,让他人走进来,相信你终会走出自恋的误区。

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人人都有缺点,也都有光鲜的一面。我们多看看自己光鲜的一面,不要为了迎合他人而否定自己,将自己活成一个阳光的、积极地、正直的,真正值得他人与你相交的人,那么,你就等着他人主动向你靠拢吧。

【心理课堂】

有一个非常神秘的概念,叫吸引力法则。它是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想改变自卑的自己,就不要关注自卑本身,而是去想象自己自信的样子,假以时日,你在吸引自信的同时,也会吸引到他人的注意。

利用“居家优势”,消除社交紧张

我们都有点像小乌龟:我们只有把头多伸出去一点,才能够取得进步,才能交到朋友。

可是很多人在与人开口说话之前就打退堂鼓了,他们都会一致地说:“我太紧张了,我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于是他们继续逃回那个看似安全的壳里面,“享受”那一刻的“安全”。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汤姆冒了多大的风险才表达出了他对爸爸的爱:

汤姆:爸爸,我最近一直在做一个梦,是关于你和我的……我梦见有人说你去世了,于是我痛哭着冲到了外面,在大街上,有人拦住我,问我为什么哭,我说我爸爸去世了,可是他从来没有说过他爱我。

凯奇:汤姆,你怎么了,是不是最近和朋友玩得太疯、太累了,所以才做这样的梦。

汤姆:可能是。但你真的没有说过你爱我,我也没有说过。

凯奇:你到底要说什么。

汤姆:我要说的是……

凯奇:你到底要说什么。

汤姆:我爱你,爸爸。

他说出了这句话,然后很尴尬、很不好意思地看着爸爸。

凯奇:我也爱你,孩子。

凯奇激动地回答,眼里充满了笑意。

汤姆最后成功表达出了对父亲的爱,也得到了父亲的回应,虽然他开始很紧张,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是结果表明,只要不被紧张所累,你冒的风险越大,机会就越多,得到他人回应的可能性就越大。

那么,这种紧张情绪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呢?在你需要和一个陌生人谈话时?在你发出邀请时?在你请求他人帮助时?在别人批评你时?在你想表达爱或者关怀时?是的,在你想向他人伸出橄榄枝却怕他人拒绝时。事实表明,这真的只是你的想象,如果你一旦让自己行动起来,你会发现,你想象中的困难很微不足道,事后,你自己甚至会觉得可笑。

当然,经过以上一番说教,也许很多人仍旧会说,这些我们都明白,可是我们依然会紧张,这怎么办?那就再教你一个克服社交紧张的方法,利用“居家优势”。

假如你面临这样一个难题:你的邻居经常半夜三更不睡觉,总是聚集三五个人,像开音乐派对一样,大喊大叫,扰得你无法安睡,而明天,你还要为你的工作奔波劳累。忍无可忍时,你觉得该找他谈谈了,这时你该去他家呢,还是请他到你家来?

也许你会回答,我会直接敲他的门,和他说一声。可以表现得稍稍有气势一点,以充分表达你的不满。

可是我们给你的答案却正相反,你应该让他来你家里,这样在熟悉的环境里,你就不容易紧张,而且还具备了天然的心理优势,而你的邻居,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他就会觉得缺乏安全感,气势上首先低你一头,再加上自己理亏,你想不成功说服他都难!

当然,利用这一策略时,我们要避免一个认识误区,即“居家优势”中的“居家”不单单指你生活的家,它也包括你熟悉的环境,比如,要跟陌生人单独见面时,我们可以约在自己比较熟悉的咖啡厅或者餐厅,这样对方会紧张,而我们就会相对放松一些。所以,很多女性在相亲时,一般会选择离自己比较近的“肯德基”或者“麦当劳”

这个“家”还包括你熟悉的人等一切自身以外的因素,如几个朋友、一些话题,等等。当你无法掌握选择环境的主动权时,就要学会利用其他你所熟悉优势。

在一次聚会上,李磊看到了一位漂亮姑娘,他被她的气质深深吸引了,当时就很想上前搭讪,却紧张得要命,实在没有勇气。正在他心理暗自着急的时候,李磊看到一起来参加聚会的同事走到了姑娘旁边,还与她愉快地闲聊起来,仿佛很熟的样子。“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李磊暗自庆幸。待同事与那位姑娘告别之后,李磊便拉住了同事,说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好办,包在我身上,我和她是校友!我介绍你们认识。”就这样,同事把李磊带到姑娘面前,对她说:“小薇,给你介绍个朋友认识。这是我的同事李磊,可别小看他,他可是程序设计专家,我们公司很多软件都是他写的!”就这样,李磊顺理成章地认识了小薇,也给小薇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李磊的做法可谓高明,我们想认识别人的时候,不妨邀请你们双方都认识的某位朋友来做“中间人”,让他为你和你要交往的人营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场,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居家”中的“家”。要知道,“中间人”帮你做的宣传,可远比你自己当着陌生人的面自吹自擂管用得多。不仅如此,有人引荐还会迅速消除你和目标人物初次见面时的紧张感,有利于你们进一步交流。

同时,我们还要从另一方面看“居家效应”,如果在别人家做客时,我们即使很放松、很有心理优势,也要记得“客随主便”。一定要给主人留足面子,即使在他们犯错误、或者有所冒犯时。否则你很容易招致主人的不满。

总之,与人交往,特别是与陌生人交往,就是一场心理博弈,而“居家效应”就是为你占据优势地位提供的博弈砝码。如果你将这一方法运用得当,就会轻松获得心理优势,从而消除紧张,展现出自信,更好地吸引他人走近你。

【心理课堂】

“我的地盘我做主”,要想在社交中掌握主动权,就要充分调动这“地盘”的力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地盘”,在心理上占据优势后,我们就会产生居高临下,至少是平等的感觉,从而取得交往的阶段性胜利。

教你克服和陌生人说话的恐惧

说话是个大问题,一张能言善辩的巧嘴是我们与他人交往的必备工具。然而,很多人却没有发挥好嘴说话这个功能。

原因不在于他们先天口吃,不在于他们思维迟钝,而在于他们的心,他们一见陌生人就脸红心跳,手足无措,最后说话结结巴巴,只好沉默。而这使得他们很难与陌生人进一步交流,也就没办法进一步交往。这,是很多人在社交场上的一大障碍。

小邱就陷入了不敢说话的苦恼中,在工作中进退不是。

小邱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在学校里一直寡言少语,但在那个学习成绩决定大家能否毕业的时候,她的沉默和努力成就了她,小邱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最后她顺利从大学毕业,同时和家人介绍的男友结婚了。不久,小邱就有了宝宝,因此她一直没有出去工作,全心全意地守在家里围着宝宝转了3年。后来宝宝上了幼儿园,家人帮小邱在电视台找了一份工作,在这样一个喧闹繁杂的工作环境中,她看别人忙得风风火火,彼此谈天说地好不热闹,小邱也想加入进去,但内向的她就是不知怎么张口,不知该说什么话,她也不会在公共场合,如部门会议的发言中展示自己,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她一直默默无闻,没有朋友,工作也没有什么业绩,她感到很焦虑不安,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逃离这个工作岗位。

像小邱这样的人在我们周围大有人在,很多人因为性格的原因,无论何时遇见陌生人时,心里都会七上八下,不知怎样才能打开话匣子。

其实仔细分析小邱这一类人的心理,他们害怕和陌生人说话主要是因为害怕自己被拒绝,害怕自己的主动不会得到别人的积极响应,从而让自己陷入窘迫、尴尬的境地,进而伤及自己脆弱的自尊心,觉得自己因这拒绝成了大家嘲笑的焦点,会很没面子。事实上,如果我们进行一个换位思考,假如别人主动向你善意地打招呼,你会拒绝吗?相信你的回答会是:除非我心情不好,但我也不会伸手去打笑脸人。是的,除非你的性格古怪,不喜欢别人打扰,否则大部分人都不会拒绝别人主动的示好。而这,正是彼此展开交往的第一步。

原本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如果其中一个能主动打招呼,并开始彼此的交谈,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成为好朋友。

一辆火车奔驰在美国的大地上,在一个独立的车厢里,有一对陌生男女。看得出来,这位男士对坐在他对面的女士非常感兴趣,于是他便没话找话地说:“小姐,请问你这是去哪里啊!你没带行李,估计不是去旅行吧。”女士从她的杂志上抬起头来,看了看这位陌生男士,说道:“我去菲尔德镇,我家就在那儿,没必要带行李。”“哦,菲尔德镇,那可是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不是吗?”女士笑着点了点头。这时,那位先生趁热打铁地说:“我还记得车站旁边的那个咖啡馆,里面的咖啡味道真是棒极了,不知现在是否还在。一年前我还去过那里,时间过得真快!”“哦,您说的是布朗咖啡馆,是的,我周末也常去那里,气氛真不错,布置得也非常有情趣。”女士答道。

就这样,双方的交往从男士的一次主动交谈开始,后来他们互留联系方式,成了很好的朋友。

世上本没有恐惧这个东西,它只存在你心里,你的心又控制了你的嘴巴,而你的嘴巴又让你失去了朋友。也许很多人会说:“其实我也明白这些道理,但是一旦遇见陌生人,我的心里就想有一道屏障。我一直鼓励自己主动去打招呼,可我的腿像灌了铅,我的大脑像被麻痹了,我的嘴也被锁住了。”这时该怎么办呢?方法很简单,不要想你的腿、你的大脑、你的嘴,把你所有的意念集中在一点,你的交往对象身上,反复告诉自己,我想和他说话,我要和他深入交谈,有了这个心理准备之后,我们就来教你一些方法性的东西:

首先,和陌生人交流时,第一句话可以直接说出自己现在的感受,如你正在参加一个聚会,你可以直接说“我在这里一个人也不认识”或“我不知道该讲些什么”、“我不太会说话,真的很不好意思。”这样坦诚地暴露自己,一方面,可以缓解你的紧张,另一方面,也会得到他人理解和响应。

其次,你要多围绕对方展开话题。因为人们往往千方百计地使别人注意自己,这是人的天性,以对方作为谈话的开端,往往能让他对你产生更多好感。如赞美陌生女人,你可以说:“你的衣服搭配得真有品位”、“你的发型真的很适合你的脸型”等等,这些能很快加深你们的关系,但如果你羞于见面就说这些话,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可以说“你看的那本书正是我所喜欢的”等等表示共同兴趣爱好的话。

再次,性格内向,害怕和陌生人讲话的人,不妨多提问。如:“你工作忙吗?”“你喜欢今天的晚餐吗?”等等,通常人们会热心地回答,特别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可以把话题延续下去。

我们还可以做个很好的倾听者,一旦你通过发问把对方的话匣子打开了,如果接下来你还是感到窘迫,那就做个好的倾听者吧,在紧要的时刻随声附和一下,让对方觉得你正听得津津有味即可,这样你们的关系也会有进一步的可能。

最后,若是你发现一个陌生人与你说话时,他的眼睛一直凝视着你,这时你千万不要因不好意思而退缩。你可以多和他谈论一些有思想性的话题,因为这类人更善于思考,你可以提一些这方面的问题,他会很乐意和你继续探讨下去。

要记住,你对别人好奇的同时,他也对你好奇,而这好奇心不仅可以给你打开一个新奇的世界,还能为你带来难得的朋友,只要你克服害羞心理,克服觉得自己平淡无奇、没有人会对自己感兴趣的自卑心理,大胆地表达出你的见解,和别人分享你的趣事儿,不要害怕被人拒绝,也不要害怕你的观点与他人不同,要知道,人生大舞台,千人不同面,这才更有魅力。只要我们彼此以诚相待,总会谈得投机。

【心理课堂】

在与陌生人交谈感到紧张时,你还可以尝试以下一些小技巧。比如,利用腹部深呼吸来调整呼吸,减轻紧张情绪;学会控制身体语言,如不要双手紧握、不要紧闭双唇等,这些会起到更好的放松作用。

用“行动疗法”战胜害羞心理

一个害羞心很强的人,他的身边一定缺少朋友,他的人生也必然如水般清清淡淡,或如“鸡肋”,难舍却无味。但害羞就像人类天生的基因,或多或少都在每个人的身上存留。我们先来听一听一个异常害羞的人的独白:

“记得我在读小学之前,喜欢一个呆着,家里住在草原上,所以我就追着风,奔跑在一望无际的绿色中。我特别害怕家里来客人,如果哪次我没来得及跑出去,就得想各种办法来躲避这些看望我们的人。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我的叔叔、婶婶、堂弟等,我会藏在衣柜里、床底下,以及一切他们找不到的地方。说实话,我很害怕见到他们。后来渐渐长大,我的情况也越来越糟。”

的确,每个人都有害羞心理,只是有些人隐藏得更好,它们不易被觉察,有些人表现得更突出,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正常交往罢了。害羞的人一般自我认同感比较低,他们会避免出现在任何一个让自己感到困窘的场合,这就使得他进一步从人群中孤立出来,接着就沉溺在自己的缺点中了。而有些人甚至在独处的时候也会感到不安。如他们回忆以前失言或失礼的事情时,也会脸红心跳;在想到一个要来临的社交活动时,就会感到焦虑。在这些回忆和想象过程中,害羞也随之产生了。

对于这种害羞心理,很多人的办法是保持低姿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压抑自己的想法,不去与他人接触。这只能使表面看起来镇定的他们,内心就像一个错综复杂的下水管道,到处堆满了不安的感情和压抑的欲望。而这些都会影响他与其他人的正常交往。

那么怎克服这种害羞心理呢?也许下面这个推销员的故事会给你一些启发。

有个人很想当推销员,可是他和别人说话时总会心跳加速,脸涨得通红,话也说不清楚。为了克服这种障碍,他决心去请教一位心理大师。

大师与这个人交谈片刻后,说:“若要治好此病,你得先回答我几个问题。”

他说:“请大师问吧!”

大师问:“假如你站在即将拜访的客户家门外,那么,你想到哪里去呢?”

他答:“我想进入客户的家中。”

大师问:“当你进入客户的家以后,你会遇到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呢?”

他答:“最多被客户赶出来。”

大师问:“被赶出来后,你会站在哪里呢?”

他答:“还是站在客户家的门外啊!”

大师说:“很好,那不就是你此刻所站的位置吗?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回到原处,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个人听了大师的话以后,就决定尝试一下,他来到一家客户门前,心怦怦地跳着,这时他攥紧拳头,闭上眼睛,深呼吸了一下,然后对自己说:“让我试着沟通,说不定还能获得成功,即使不成功,也不要紧,我还能从中获得一次宝贵的经验。最坏最坏的结果就是回到原处,对我没有任何损失。”

于是,他敲响了客户的门,不一会儿,门开了……他开始了自己成功的推销员生涯。

确实,害羞是我们很多人的通病,只是原因千差万别:有的人是天生胆小内向,性格原因使然;有的人是认识有误,怕在人前出丑,有损自己的面子;有的人则是十分敏感和自卑,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显得缩手缩脚,表现得很不自在……无论原因为何,我们都得先从思想上解放自己。先把心态放平,然后经常鼓励自己,比如“他喜欢和我交往”、“我能讲好的”、“第一次见面虽然重要,但以后有更多机会,这次放松一些好了!”等等,这些都会帮助你克服害羞心。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征服畏惧、建立自信和克服羞怯心理最快最切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情,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这个道理很简单。只有实践才能让你成长,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行动疗法”。

琼斯是个新闻记者,他极为羞怯怕生,有一天他的上司叫他去访问大法官布兰代斯,琼斯大吃一惊,说道:“我怎能要求单独访问他?布兰代斯不认识我,他怎么会接见我?”

在场的一个记者立刻拿起电话打到布兰代斯的办公室,和大法官的秘书讲话。他说:“我是明星报的琼斯(琼斯在旁大吃一惊),我奉命访问法官,不知道他今天能否接见我几分钟?”结果得到了对方肯定的回答,然后这位记者说:“谢谢你,1点15分,我准时到。”他把电话放下,对琼斯说:“你的约会安排好了。”

事隔多年,琼斯还会经常说起这件事儿:“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单刀直入的办法,做起来不易,却很有用。一次克服了心中的畏怯,下次就比较容易一点。”确实,只有勇于实践才能让我们在实战中慢慢克服这种心理。

作为你心灵的主宰,你要做的事就是管好你的心,让它随时充满勇气与力量,当害羞等负面心理来袭时,能在瞬间击破它们。你要敢于抓住每一次与陌生人接触的机会,每一次当众表演的机会,勇敢迈出第一步,并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在你的成就感中消除羞怯感,从容地与他人交往。

【心理课堂】

我们之所以害羞,还是对自己的肯定不够,害怕自己的表现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说白了也是我们太看重他人的认可。因此我们选择从人群中退出,其实这只是一种逃避,是对融入这个世界的逃避,而这对我们的生活是相当危险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放开自己,做个“厚脸皮”的人,自信地在人群里“起舞”。

变身强者,告别你的羡慕嫉妒恨

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

古希腊斯多噶派的哲学家这样理解嫉妒心理。确实,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嫉妒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负面心理。然而,没有人喜欢与一个心中充满嫉妒的人走得太近,因为他们同时要承受嫉妒者给他带来的恐惧。

古罗马作家奥维德在他的《变形记》中,为大家呈现了一个嫉妒的化身:因维迪亚,她不懂得真正的欢笑为何物,只有当别人受苦时,她才笑。每当她看到别人获得成功时,就会气急败坏,一病不起。她拄着一根蔓藤缠绕、毒刺丛生的拐棍,以黑烟遮体,去给人“接种她的癖好”,她所到之处,“烤焦了植物的顶端……散毒于人群、城市和房屋。”

“因维迪亚”就是我们心灵的毒药,它四处游走,让人避之唯恐不及,同时也害人害己。《三国演义》中嫉贤妒能的周瑜,最后“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仍然在我们耳边回绕,一代英姿勃发的英豪就在这强烈的嫉妒心中身亡,让人唏嘘不已。你或许也会为之深深感叹,但在感叹的同时,你也要摸摸自己的心,问一问它:嫉妒是否已经发芽。

很多时候,嫉妒心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以及对他人的羡慕,我们希望自己也能像别人一样有胆识、有地位、或者有豪华车、有大房子。这种不满也许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这需要我们自觉将其进行转换,转换成奋起直追的心态。能转换的这种心理用羡慕来形容更贴切。如果任羡慕发展,达到攻击他人的程度,就变成了嫉妒。羡慕可以让一个人产生动力,而嫉妒只会伤害你的交往对象,破坏彼此的关系。

李伟是某重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的入学成绩非常优异。刚上大学时,他与同学的关系很融洽,这当然与他热情大方、乐于助人的性格分不开。同学们都喜欢朴素而又热情的他。

可几个月后,他的心理严重失衡。只要有同学哪方面比他强,他就眼红;只要老师当众表扬其他同学,他心里就酸溜溜的;看到家境好的同学不用勤工俭学就能过上很宽裕的生活,他就怨恨自己没有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看到别的同学得了奖学金或被评为“三好学生”,他就嫉妒得夜里辗转反侧,暗暗埋怨老天不公。

李伟尤其看不惯与他来自同一所高中的一位老乡刘涛。原来两个人在高中时各方面都不差上下,上大学后,刘涛的成绩越来越好,而且被选为班干部,他就更加妒火中烧了。于是他时刻注意着刘涛的一举一动,妄图从中抓住把柄。他还到处散布刘涛的流言蜚语,造谣中伤,大家都开始讨厌他。他为了争口气,把刘涛比下去,在竞选班干部时竟然做小动作、拉选票,结果他的阴谋被同学们识破,唱票时只有他自己投了自己一票,搞得十分狼狈。后来,同学们都不再敢和他交往,李伟一个人在嫉妒的深渊中越陷越深。

李伟的做法确实很可恨,但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他追求卓越是没错的,只是他的心理和认知出现了偏差,所以才被嫉妒所俘虏,采取了错误的手段,从某种角度讲,他是一个弱者。总之,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向内关照,别让嫉妒心理抬头,以免失人害己。现在就教大家几招去除嫉妒心的方法:

第一招,时刻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强者。这样,你就会主动积蓄强大的精力、时间、智慧去创造、竞争,以争取最大的成绩。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转换,嫉妒心理抬头时,马上将其转换成奋起直追,而不是在背后使绊子。你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总是不甘落后,不断努力,才能变得足够强大,这样的你,最后只能“独孤求败”,环视四周,没有人可以嫉妒了。

当然,面对这第一招,也许你会说,我没有这么超群的能力怎么办呢?那就学会第二招:重新自我定位。也许他人的成就让我们日夜难寐,坐立难安,我们有心去追去赶。可是毕竟人与人的天分不等,水平不同,机遇和命运也不同,你难以一时达到他人的程度。这时我们总不能强硬地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做人还是得现实,我们能做的就是重新制定适合我们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并坚持去实现它,而不是在自己心灵黑暗的角落里,谋划怎么让他人“身败名裂”。

第三招就是:承认你的嫉妒感并及时宣泄。这也许是比较直接快捷的一个方法。如果产生嫉妒心,我们没有必要扯一块遮羞布将它盖住,这恰恰是它发芽的土壤。莫不如让它暴露在阳光下,比如你可以找个知心的亲友,痛痛快快的说出你对别人的羡慕嫉妒恨,然后由你的亲友适时地给你疏导一下,将其铲除在未发生威力时。第二天,你照样可以和你曾经嫉妒的人正常相处,并汲取他身上的优点为你所用。

莎士比亚曾说:"像空气一样轻的小事,对于一个嫉妒的人,也会变成天书一样坚强的确证;也许这就可能引起一场是非。"如果你不想在人际交往中惹出种种是非,如果你还想通过建立庞大的关系网来获取未来的成功,那么就远离嫉妒心理,保持心灵健康吧。

【心理课堂】

有嫉妒心理的人,大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只嫉妒与自己水平、状况等不相上下的人,而绝不会去嫉妒那些高出自己许多的名家。因此,如果哪天你突然发现和你一起工作的同事被嘉奖了,你心里非常不舒服时,一定要开始防范,小心你的嫉妒心泛滥。

放低姿态,消除自大狂心态

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在的风骨。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不可因内在的傲气损害了外在的风度,否则,我们终会因自己的狂妄自负、骄傲自大,失去处世的根本,落得个孤苦伶仃的结局,甚至会被贴上“自大狂”的标签。

都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真正讨人喜欢的人,都是温润儒雅,善为他人着想,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只会让人唯恐避之不及,就像下面故事中的这位“自大狂”。

小程和小吴是两位正在读研的女学生,她们想趁青春依旧时将自己“嫁”出去。一次,她们在学校的论坛上认识了一位男生,于是几人相约聚会。

来到约会地点,她们看到一个身材挺拔的男生,细高的个头,戴一副无框眼镜,很有几分书生气,她们第一眼感觉非常良好。于是几人相约学校的玫瑰园餐厅,在布置雅致的单间里聚餐。在等餐的过程中,这位男生一直滔滔不绝,说他的专业前景,说他最近和导师做的项目,以及他以后的打算等。根本不给女生们插话的机会,直到上菜,他才住了嘴,结果拿起筷子,他就开始大快朵颐,很快,三盘菜被一扫而光,他又拿起汤匙直接喝起了那碗汤,直到底朝天。

聚餐结束后,小程和小吴感到哭笑不得,他后来又约了她们几次,但都被她们委婉地拒绝了。

两人再谈到这次经历时,不再直呼对方姓名,只用“自大狂”来代替,而这也成了她们读研期间拿来打趣的话题。

这位“自大狂”在与女生交往过程中,就因为太过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才会使得大家产生厌恶感。

具有自大倾向的人一般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他们只关心个人的需求,强调个人的感受,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就会目中无人。与别人相聚时,高兴时就会海阔天空、手舞足蹈地讲个痛快,不高兴就乱发脾气,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想法。另外,他们会对自己和别人的亲密度估计过高,讲一些不该讲的话,或表现出亲昵行为,使得别人出于防范心理而与之疏远。

其实,人的天性中,或人的潜意识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每个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会有这种自大的心理,但是,我们不应该让其发展成“痴”成“狂”的程度,影响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态度,从而疏远我们,这就非常得不偿失了。

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我们的内心和行为,如果哪一天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出自大的迹象了,一定要及时反思和改正。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发展到自大狂的状态,那就要有意地调整自己了。

第一,我们要全面地认识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要被自己的优点所迷惑,就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完美的人,就是人群中的“月亮”,需要众星来捧。同时也不要孤立地区评价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我们有超越他人之处,也有不及他人之处,因此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之后,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就要学会取长补短,谦虚相待。

第二,主动放低姿态,向别人示好。这会让你倍受欢迎,也会为你省去许多麻烦。

一位记者去拜访一位自傲清高的政治家,想报道一些有关他狂妄自大的生活片段。记者在去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对策,他暗暗告诉自己这次一定要挖到最真实,最值得炒作的消息才罢休。

记者到达了约好的地点,政治家早已在等他了。还没等记者开口质问,政治家就笑着对他说:“时间还长得很,我们可以慢慢谈,请不要着急。”政治家这种谦和的态度让记者有些不知所措。

不多时,仆人将咖啡端上桌来,这位政治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烫!”咖啡杯随之滚落在地。政治家呵斥仆人道:“怎么搞的?你不知道这位先生是我的重要客人吗?赶快换一杯!”仆人连忙收拾残局,并重新给他们泡了咖啡。

后来,抽烟的时候,政治家竟然把香烟倒着插入嘴中,从过滤嘴处点火。这时记者赶忙提醒:“先生,你的香烟拿倒了。”政治家听到这话之后,慌忙将香烟拿正,不料却将烟灰缸碰翻在地……

平时趾高气扬的政治家出了一连串洋相,使记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觉中,原来的那种挑战的情绪消失了,甚至对对方有了一种亲近感,而政治家的目的也达到了,这次采访,记者客观真实地报道了一些新闻,并没有如开始时那般想要百般刁难。

如果这位政治家和以前一样狂妄,恐怕记者就不会这么给他留面子了。在这危急时刻,高傲的政治家终于懂得弯下腰来与人平等相处,并表现出并不完美,也会犯错的一面。这样的态度转变就向记者传达了一个信息:我想与你和平相处。当他主动发出这个信号时,记者选择了配合。

第三,就是要有感恩的心。我们不可能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父母给我们生命和最初的生存所需,朋友给我们抚慰心灵的友情,爱人给我们温暖的家,甚至陌生人的劳作,给我们提供了衣食住行之便,所有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去感谢。只要怀着这一份感恩心与他人相处,相信再自大的人也会因“我是宇宙的中心”这一想法而脸红。心怀感恩的人,会像一块磁铁,吸引他人到你身边。

人际交往就是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我们总是以高高在上的态度自居,势必会引来他人的不满,然后就是躲避。这样我们会陷入无伴同行的孤单状态,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时时告诉自己:我不是太阳,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滴水,只有和其他水滴紧密结合,我才能永不干涸。

【心理课堂】

得意、狂妄、不可一世,这种自大狂的心态其实都是在弥补我们内心的自卑。因为这样我们会看起来更强势,其实这也只是虚张声势,就如同有的动物在敌人入侵时,膨胀身体企图吓退对方一样。

拔除过度猜疑这颗人际关系的毒刺

有一个“亡斧疑邻”的故事,讲的是人的猜疑心理:

从前,有一个人的斧子丢了,于是他就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接下来的几天,他看这孩子的表情,觉得像偷斧头的贼,听他说的话,也觉得像个贼,后来看他的一举一动,都觉得是偷自己斧头的那个人。直到几天后,他偶然间发现了自己的斧子,后来再看邻居的孩子时,却发现他的言行举止一点都不像小偷了。

“亡斧疑邻”就是猜疑心理影响人们判断的例子。当我们猜疑他人时,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都会被我们当作“证据”,进一步加深猜疑对方的程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也会破坏人际关系。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人都有自我防御机制,而猜疑就是人在自我安全感缺乏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的防御心理。好猜疑的人总是喜欢从一个假想出发,没有把握地进行判断和推理,并且处处表现得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也渐渐失去信心,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我国著名的画家黄永玉先生就因一次对他人产生不信任,而后悔不已。

黄永玉在法国巴黎街头写生的时候,一次,一位年轻的法国女士微笑着跪在他背后看他作画。天气很热,这位女士给他倒了一杯水。这时,刚好黄永玉口渴了,就在他端起水杯的时候,他突然想到:在这个陌生的国度,一个毫无关系的人给一个素昧平生的画家倒水,她会不会在水里下药呢?正当黄永玉疑惑时,那位女士向他招招手微笑着离开了。黄永玉并没有喝那杯水,而是立刻伸手摸后裤袋里的钱包。发现钱包还在,他才放心地作画。

回国后,黄永玉为自己的举动和思想感到脸红。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们心底不信任的基础太多了,辜负了太多的善意!其实对那位女士而言,给画家倒水只是基于对艺术的尊重和对艺术家的爱戴而已,就这么简单!

人们总是习惯地以一种戒备的心态对待他人善意的付出和关爱,对陌生人如此,有时对熟悉的人也会如此。我们可能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当几个朋友或同事坐在一起闲聊的时候,偶尔笑着看你一眼,你就会怀疑他们在讲你坏话;当你的领导在会上指出最近成员的不良表现时,你会怀疑是否他正在针对自己;当你的朋友一段时间对你的态度冷淡时,你会觉他对你有了不好的看法。因了这怀疑,接下来,你就会主动疏远你的朋友或同事,或者见到你的领导就小心翼翼、惴惴不安,结果你的朋友们会误读你的疏远而远离你,你的领导也会认为你是不是犯了什么错。一切都在这种猜疑中渐渐走向恶性循环。

那么,该如何有效地控制猜疑心理呢?

猜疑主要是源于对他人缺乏信任感,那么怎样培养信任感呢?首先,你要在心里培养信任他人的土壤,虽然这个世界的人为名为利,纷纷扰扰,互相投毒、彼此欺骗的现象屡有发生。但是毕竟还有可以与自己守望相助,一起扶持向前走的同路人,我们要学会信任他们。

在美国,有个富翁,一天,他的儿子爬到一面墙上想往下跳,让这位富翁爸爸张开双臂在下面接住他。可是,当儿子跳下去的瞬间,这个富翁却闪身躲开了。儿子摔在地上,一面哭一面困惑地看着父亲,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时富翁跟他的儿子说:我让你跌一跤是为了让你学到一课——这个世界上就连父亲有时也未必信得过,何况其他陌生人。

还有一位父亲也跟儿子在户外玩,儿子爬到墙上想往下跳,父亲说会在下面接住他,儿子听过前面的故事,他怕自己的父亲也像富翁一样,所以一直很犹豫。但是父亲一直催促他。终于,儿子咬咬牙闭上眼睛跳了下去!他早已做好了摔下来的准备,最后他却躺在了父亲温暖的怀里!父亲亲切地对他说:“我想让你知道——连陌生人有时你也可以相信,何况是你的父亲。”

第一个父亲的教育是可怕的,也是失败的,我们可以预见他培养的孩子一定是多疑的,孤僻的,当然也不会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温暖。而第二个孩子有可能会受骗,但他也一定因为自己的阳光性格而交到许多朋友,或者温暖的关系。总之,相信他人不会让我们失去更多,但它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无形的财富,这些财富不仅仅埋在我们心里,而且会在你人生路上的某个角落,成为你发展的助力。

同时,我们也要要学会择人而交。管理学上有句话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同样适用交友的领域,假如你想和一个人深入交往,就要先看清对方的本质,他值不值得你为之付出感情,如果不值得,那马上与其保持距离,表面上过得去就行。如果你认为他人品好,重义气,是个可靠的朋友,那就怀着真诚的心与他继续交往下去,这就是“疑人不交,交人不疑。”

另外,我们要特别警惕谣言的杀伤力,我们的猜疑之火会在这些谣言的煽动下,越烧越旺,此时,我们最好找到猜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当然,前提是,你觉得这个人值得你去开诚布公,否则如果是那些卑劣的小人,很可能制造出更多的骗局来。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志的。它能使你陷入迷茫,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确实,猜疑犹如人际关系中的一颗毒刺,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拔出,早晚有一天,它会侵害到我们的骨髓,破坏一段本来值得我们去经营的关系。

【心理课堂】

虽然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尽如人意,虽然和我们交往的人也会设下骗局,但我们为了活得轻松些,总要选择相信一些人。那么一旦选择相信,就请放下猜疑的心,敞开心扉,和他真诚交往,总会有人给你的人生带来别样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