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史上最酷心理学:婚姻与恋爱的秘密
15213700000002

第2章 我们为什么要恋爱(1)

恋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网上一度流传这么一种说法:人生下来只是不完整的一半人,直到找到另一半,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这句话看似费解但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常把自己恋爱或婚姻的对象亲切地称为“另一半”,说的也正是这么回事。有人说,爱能让人一夜长大,让懵懂的少年变得成熟稳重,让随性的人更懂得生命的责任和意义;也有人说,爱让人失去了自我,爱让一个聪明的人变成了一个傻子,让一个不羁的人变成了牢笼里的困兽。有人把爱情当做天山上的雪莲,圣洁不容玷污;也有人把爱情当做一场又一场纵欲的游戏。纵使爱情被有些人形容得如此不堪、如此不值一提,他们也依然在爱情的旋涡里或投入或被动地挣扎。即便有人将爱情看做是可怕的火坑和陷阱,也难以阻挡一拨又一拨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地往下跳。人们就像中了魔咒一般,憧憬爱情,投入爱情,丧失爱情,祭奠爱情,而后开始全新的爱情旅程。数百年来,人类用实际行动为爱情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浪漫的赞歌,可是,到底什么是爱情?

生物学家会告诉你:爱情是大脑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发生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用苯乙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来引发一段爱情,用内啡肽使之长久,再加一点后叶催产素将之变为永恒。

经济学家会告诉你:爱情是一场投资与回报的较量,收益与风险并存,我们要在不断衡量中找到最佳策略将收益率最大化。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你就能成为爱情中的大赢家。

社会学家会告诉你:爱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吸引的最强烈形式,是一种建立在公平基础之上的等价交换。

爱情是恋爱行为的精神基础,而一种截然不同的角度——进化心理则给恋爱行为找到了新的缘由:恋爱是人们为了保持物种延续而必须做出的行为。人类有传宗接代、延续遗传基因的本能,因此恋爱可以说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就如同饿了要找东西吃、渴了要找水喝一样,人总要在出现生理需求时发出适当的行为以寻找和满足需求。当人有了这种繁衍后代的需求后,恋爱行为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这并非一种新潮的观点。早在150多年前,英国最有名的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就为恋爱行为(当时被称作择偶行为)提供了建立于进化论基础上的解释。达尔文在偶然中发现,雄孔雀的羽毛特别绚烂多彩,漂亮得甚至会为它们招来杀身之祸。当然,这并非那些不漂亮的孔雀由于嫉妒而想方设法将它杀死,而是会让那些捕获它们的猎人更容易发现它们。按常理说,漂亮的羽毛是不利于它们生存的,为什么它却在孔雀长期的进化中被保留下来了呢?对此,达尔文给出的解释是,雄孔雀这炫耀的法宝之所以得以进化并保留下来,是因为它为雄孔雀与同性竞争合意的配偶提供了被选择优势,有利于其世系的遗传,从而进化成为具有遗传收益而非生存收益的特征。简单一点来说,绚烂的尾羽是雄孔雀吸引异性的最好武器,雄孔雀是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让那只爱上自己的雌孔雀为自己繁衍后代,才甘愿冒被杀戮的风险将这危险的特征保留下来。而那些为了安心活命不敢保留尾羽的胆小鬼们,因为失去了吸引异性的宝贝,在同性的竞争中只能落得被淘汰出局的下场,最终令它们的基因退出了演化的舞台。

将这种理论应用到人类身上,恋爱行为则可归结为对配偶的偏好和争取配偶的竞争。不过,达尔文提出了这种归结法以后,一些男性的科学家坐不住了,因为他们觉得对配偶的主动选择赋予了女性过多的权利,这些自大的男人们早已认定女人应该是恋爱行为中的被动者,而男人则是紧紧操纵命门的人。还有一些当时主流的科学家们觉得,把恋爱行为归结为人的本能漠视了人类区别于其他灵长类动物所独具的灵活性和独特性,因而也不赞成这种说法。不过,纵然这种归结的方式在后来的一个多世纪里被很多科学家质疑和诟病,但它依然作为一种研读恋爱心理机制的理论存活了下来。今天,从进化的角度审视恋爱及恋爱的后续产物——婚姻中的种种现象与问题,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新的诠释。

我们和谁谈恋爱

茫茫人海里,我们如何才能准确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即便每个人都希望站在自己面前的那个是对的人,但事实上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数段感情,有的人辗转中传来捷报开启人生的下一模式——婚姻,有的人则苦苦追寻历尽千疮百孔却依然未见成果。恋爱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找到规律可循的事情,费尽心思去追去找,要找的那个人却似乎永远走在你的前面与你保持一段距离,让你看得见摸不着,而不经意地一转头,或许就遇到了陪你走完一生的那个人。

在恋爱这个问题上,即便是纵欲的放荡者也不是随便拉过来一个人就能谈恋爱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择偶标准,男人喜欢漂亮的女人,女人喜欢有钱的男人,这是一种性策略。策略是达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手段,或许我们将感性上相当浪漫的恋爱看成是一种带有功利性的策略会很俗套,甚至有损恋爱的光环,但事实的真相就是如此。无论是古代人花前月下把酒谈心,还是现代人名车豪宅暗影调情,目的都只有一个:得到心爱的人,与之完成一个神圣的使命——繁衍。

长江里后浪推前浪,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上所携带的遗传基因能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不断优化再优化,因而人们都愿意寻找出类拔萃的人与自己完成历史的使命。男人喜欢漂亮的女人,因为这样生出来的孩子显然会比找一个丑妇生下的孩子更漂亮;女人喜欢有钱的男人,因为这样孩子将来的生活环境会更优越。在那个只能靠狩猎为生的原始社会,有着更强捕猎能力的男人会有好几个妻子,因为女人们知道只有依靠这样的男人,自己和生下的孩子才能存活下去,才不至于被饿死或被猛兽袭击致死。因则,选择容貌姣好或能力卓著的人,就成为人们在选择恋爱对象时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随着世代的繁衍生息传递下来,即便现代人几乎根本不会因饥荒致死,也不会时刻面临生命危机,也依然会受这种选择策略的驱动发出适宜的选择行为,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那个有资格与自己谈恋爱的人。

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可能对所有异性产生同样的欲望,而是会依据自己的偏好择优录取,这是一个适应问题。

进化心理学将适应定义为“进化出来的对于生存和繁殖问题的解决方法”,直白点来说,人们懂得把肉烹熟了吃,知道水果可以吃而泥土不能吃,甚至是长出汗腺来,都是适应的结果。烹熟的肉不仅口感上更胜一筹,更重要的是加热可以令肉里可能存在的寄生虫或其他病菌统统消失,避免病从口入以利于生存。同样,长出汗腺是为了散热,产生情绪是为了保护自我,进化出免疫系统是为了对抗疾病……所有这些在进化过程中传递下来的特征,都是生存所必需的。

人类在选择配偶这个问题上,也会根据适应的需求挑选对自己有利的配偶。这种挑选的能力如同恋爱本身一样,是人与生俱来的,因为每个人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祖先明智地选择了正确的配偶进行繁衍。我们的祖先收获了强有力的生存和繁殖优势,并将对于配偶的这些明确的欲望和标准传承下来。身为人类祖先中那些成功者的后代,我们自然会携带着他们的欲望和选择的标准将恋爱进行到底,找到一位适合自己的长期配偶,而后将这些欲望和标准传给我们的下一代接班人。

从选择配偶,到与配偶磨合相处,再到繁衍生息是祖先赋予的使命,这的确有些枯燥沉闷,于是不安分的人们开始蠢蠢欲动,伺机寻找放纵的机会以慰劳疲惫的身心,短暂的激情和短期的感情关系便出现了。在这种短时间的关系里,人们几乎都会换换口味,改变一下择偶偏好,有时这种改变甚至是戏剧性的。毕竟,在这种短暂的关系里,人们所求的只是一时之快。当这些新鲜刺激和快乐的感觉不再时,这种短暂的关系也就宣告结束。在这种不必担负责任的关系里,人们总是能够更加随心所欲。正是由于短期关系的这种特殊性,才使得它在向承诺性关系转化时特别艰难。

没完没了的两性冲突

男人是火星物种,女人是金星物种。按照传统的五行学说,火克金,注定了男人与女人之间是互不相容的。当然,把男女之间的问题归结到五行上实属无稽之谈,但两性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真实存在,且在生活中轮番上演,花样层出不穷,剧本千变万化,你永远也无法预测到下一秒剧情将往哪里发展。

男女关系真是一场经久不衰的戏。男人埋怨女人,女人怨怼男人;男人提起那些费解的女人就头疼欲裂,女人恨起男人来也往往咬牙切齿。可即便如此,谁也免不了在男女关系的旋涡里折腾几回。

男人和女人无论是在思维方式、判断直觉,还是在行为习惯上,都存在着明显差异:男人擅长理性思维而女人是感性动物;男人更看重结果而女人则偏向过程中的体验。在感情关系上,女人常讽刺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男人则认为女人是最麻烦最难捉摸的异类……各种各样的差异似乎早已决定男女就如冰火般充满矛盾与对立点。然而男女所有差异与冲突的根源其实都源于择偶与生存竞争中的策略冲突。

在择偶的进化心理学里,一种性别采取的性策略与另一种性别采取的性策略发生抵触,这就是策略冲突。男人的理想策略是与更多的女人繁衍后代,追求的是数量;女人的理想策略则是与更优秀的男人完成繁衍的任务,追求的是质量。数量与质量这个本质性的分歧为两性间的冲突埋下了伏笔。当这两种需求无法同时满足时,冲突就会出现,而且会贯彻到两性交往的方方面面。

遗憾的是,这两种需求被同时满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而男女之间就注定了是冤家,一旦建立关系就预示着拉开了一场没完没了的博弈战的序幕。

男人与女人的战争很多时候都源于嫉妒的作祟。嫉妒心理是与生俱来的,它在两性关系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一个平时再大大咧咧、再友善再宽容的人在恋爱中也是眼里揉不进半粒沙子的,该吃的不该吃的醋都要来一壶。很多人误认为女人是个十足的醋坛子,但事实上男人吃醋的概率更高,特别是结婚以后。婚后的男人发展出了一种敏感的嗅觉来刺探妻子是否可能会发生背叛行为,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尽可能地避免妻子出现外遇,否则将可能出现一种最令男人沮丧和恼火的现象——替别的男人养孩子。想想自己妻子生下的孩子所带的是别人的基因,并阻碍了自己家族基因的繁衍,恐慌的男人必然会将这个可能性毫不留情地扼杀在摇篮里,而且越早越好,防患于未然。女人越年轻、越漂亮、性魅力越大,男人的性嫉妒心理就越强烈与频繁。

女人由于没有母子关系的不确定性问题,所以她们性嫉妒的功能与男人截然不同。男人的地位与资源是女人最看重的条件,所以男人越有钱、社会地位越高、身边的女人越多,女人吃醋的可能性就越大越频繁。

很多女人在恋爱时都会故意发脾气,做出委屈不安的样子以吸引男人的注意。男人表示注意及发出关怀行为后,女人就满足了,然后为下一出戏摩拳擦掌做准备;男人要是稍微迟钝一点,那么轻则假气变真气,重则大吵一架然后分道扬镳。女人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是在考验男人是否付出了真心;而男人则通常被女人的这种想法弄得哭笑不得又手足无措,做不是,不做更不是,实在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

还有一种现象是,女人深知男人好什么,于是投其所好对男人撒娇引诱,不断施以挑逗和诱惑以达到控制的目的,令男人产生错觉恨不得马上与之共同完成人生的重任。可女人呢?她们全然不急,还会反过来怪男人太过心急,看着这些男人们狼狈出糗的样子摆出一副满足的欣赏状。

恋爱从一开始,男人和女人就充满了游戏式的较量。最开始,两性会各自拿自己的择偶标准来考察对方的容貌、体形、个性、社会地位、资源的丰富度等各个方面的条件,确定他/她的价值,判断其是否是一位合格的良性配偶。随着交往程度的加深,两个人彼此越来越坦白,身上的短板也就一点点地被从神秘的面纱里揭出来,从而令对方很容易挑出容貌、身材、性格上的毛病。当发现对方不足之处越来越多的时候,矛盾与冲突就会越来越多,倘若双方不知包容和调节,那么所有的问题就会集中在某一个时间点爆发出来。

正因为如此,恋爱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会做一些隐瞒以保持新鲜与神秘感。女人时常会采取一些措施来试探男人对她的心意,比如约会时故意迟到、故意在男人的世界里玩消失、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女人还特别喜欢玩暗示游戏,心里想什么偏偏不说,让男人去猜,并以游戏结果衡量男人对自己的关心程度。由于女人在完成进化任务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更高昂,所以她们更倾向于推迟性交的时间,以延长对男人的考察时间,只有当她们感受到男人足够亲密、足够可信时,才会允许发生性交。而男人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有时会作出虚假的承诺或夸大感情的深度以让女人心甘情愿地与其发生关系,因为男人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倾向于投入更少的时间、精力与资源,达成交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