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15209700000002

第2章 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巧用心理效应的杠杆,撬起超常规的成功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规律,人类的心理也不例外,我们把心理的规律称为心理效应。心理效应是大多数人面对生活的普遍反应,是对经验的总结,如果我们反过来将这种经验应用于生活,必然能够事半功倍,找到通往成功的捷径。你还等什么呢?快快把这些法宝利用起来吧!它们会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马太效应——成功只青睐强者,不怜悯弱者

贫富差距的加大让穷人每天都在抱怨富人的剥削,而富人则捂紧自己的口袋批评穷人懒惰。实际上,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根源还在于人们一种奇妙的心理效应——马太效应。

心理寓言

《圣经》中《马太福音》这一章,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

一位主人要到外国去,把三个仆人叫来,按其才干分银子给他们。第一个得了五千,第二个得了两千,第三个得了一千。

主人走后,第一个仆人用五千银子做买卖,又赚了五千;第二个仆人照样赚了两千;第三个仆人把一千银子埋在了地下。

过了很久,主人回来了,和仆人们算账。

第一个仆人汇报赚了五千银子,主人说:“好,我要把许多事派给你管理,可以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

第二个仆人汇报赚了两千银子,主人说:“好,我要派你管理很多的事,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

第三个仆人汇报说:“我把您分给我的银子埋在地下,一个也没少。”主人骂了这个仆人一顿,决定夺回他这一千银子,分给拥有一万两银子的人。

这个故事的结尾,是这样几行诗:“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诡计点拨

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在马太效应的理念里,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美国科学史研究者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效应,马太效应不是弱者的福音,而是强者的宣言。它重视起步的精彩,且由此会产生出叠加的积极作用。当你输在了起跑线上,马太效应给你的不是同情,而是放弃。强者将享受无尽的掌声、鲜花,而弱者将由此退出竞争的舞台。在竞争的世界里,弱肉强食,只有强者才能生存,而弱者只有死亡。这听起来非常残酷,却是自然界最真实的法则。其实《圣经》不是要放弃失败者,而是告诫人们,只有不停地奋进,才能赢得人生的成功,躺在原地睡觉,只会被历史碾得粉碎。

马太效应的积极作用在于,它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同时它还为奋斗中的人们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和压力,其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效应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马太效应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它对于已经成功的人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那些无名者即使作出同样的贡献,由于没有受到社会的认可,其劳动成果往往无人问津,甚至遭受非难和妒忌的围攻。因此,在马太效应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有理智的态度。成功者不能在掌声和荣誉面前迷失了自我,否则,高峰就是终点,掌声便是丧钟;而无名者则要以平常心面对前进中的挫折,要迎难而上,以百倍的努力实现人生的飞跃。

刻板效应——模式可以被利用,但不能通用

人际交往中,不能以偏概全,对个体、群体进行过于简单化的分类。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凡事不能墨守成规,要以变化的心态应对变化的情况。

心理寓言

某地有两兄弟,哥哥叫王军,弟弟叫王伟。两兄弟一边帮父母耕地,一边勤读诗书。兄弟二人都写得一手好字,交了一些诗文朋友。

有一天,弟弟王伟穿着一身白色干净的衣服,兴致勃勃地出门访友。不料,途中突然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王伟正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间小道上,只好硬着头皮顶着大雨往朋友家赶。到了朋友家,他已被淋成了落汤鸡。

在朋友家,王伟脱掉湿透的白色外衣,穿上了朋友的一身黑色外套。吃过饭后,两人开始谈诗论文,评赏前人字画。他们聊得十分投机,不觉间天快黑了,于是王伟告辞回家。因为自己的衣服湿了,王伟就把自己的白色外衣晾在朋友家,而穿着朋友的黑色衣服回家。

走到家门口时,王伟还沉浸在与朋友畅谈的兴致里,谁知自家的狗不知道是主人回来了,猛地蹿出来对他汪汪直叫,要扑过来。突如其来的狗叫把王伟吓了一跳,他十分恼火,停住脚向旁边闪了一下,愤怒地向狗大声吼道:“瞎了狗眼,连我都不认识了!”然后顺手抄起门边的一根木棒要打那狗。

这时,哥哥王军听到了声音,马上从屋里出来,一边阻止王伟打狗,一边唤住了正在狂叫的狗,说道:“你不要打它啊!你想想看,白天你穿着一身白色衣服出去,这么晚了,又换了一身黑色衣服回家,假若是你自己,一下子能辨得清吗?这能怪狗吗?”

王伟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就不说什么了。那狗也似乎认出了主人,不再汪汪叫了。

诡计点拨

在生活中,我们会累积出许许多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会慢慢形成一个个模式,这些模式有时候可能成为我们做事的捷径,但如果你试图无论任何时候都用这些模式套用,就会犯刻板的错误。

以人际交往为例,我们不可能、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这时候我们就可能会凭经验而形成模式,以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笼统的印象并不能代替每个个体,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唯刻板印象是瞻”,就会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自然也就无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狗是忠诚的,它牢牢地记着主人的相貌,并以此作为判断生疏的标准,然而也正是它的忠诚造成了它的刻板。狗之所以没有一下子认出王伟,就是因为它对白天出门的王伟有一个刻板印象:王伟是穿着白衣服的。天黑时狗没有看清楚,只看到来了个黑衣人,忠诚的狗当然要提高警惕了。

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效应,刻板效应的存在是普遍的,我们要时刻防止刻板效应的负面影响,同时,因为自己的变化而让别人另眼相待时,也不能大动肝火,弄得不可开交。我们首先要冷静地思考,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不然就会像王伟那样:自己换了一身衣服,反而怪狗不认识他。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忍让,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更和谐。

晕轮效应——真相往往被偏见蒙蔽

我们常常怀疑别人,其实是我们自己太复杂、太精明、太自以为是,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牢笼,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然而,当我们摘下有色眼镜之后,才发现真相原来那么遥远。

心理寓言

从前,有一个乡下人将一把斧头忘在了地窖里,几天以后,他又要用斧头时,才发现斧头丢失了。斧头到哪里去了呢?他在自己家的门后面、桌子下面、堆柴草的房里到处找遍了,还是没有找到。他怀疑是邻居家儿子偷去了,但是没有证据。

于是,这个人就开始仔细地观察邻居家儿子的一举一动,越观察越觉得是邻居的儿子偷了斧子,因为看他那走路的样子,似乎鬼鬼祟祟,像个小偷。不仅如此,连他的神态、动作、表情也像,甚至他说话时的声调,也像是偷了他家的斧头。总之,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他偷了自己的斧头!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到地窑去储存物品。当他打开门,进入地窖里的时候,发现自家那把好多天不见的斧头正躺在地窖里。

第二天,这个人再去看邻居家的儿子,发现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连笑的神态,都坦坦荡荡,非常自然,一点儿也不像偷斧头的样子了。

诡计点拨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猜疑别人,如同寓言中那个乡下人,怀疑哪个人偷了斧子,就越看越像偷斧子的人。其实,怀疑是心理在作祟。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认识一个人,切忌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作为衡量标准,否则就会造成识人的错误与偏差。遇到问题要调查研究后再做出判断,绝对不能毫无根据地瞎猜疑,疑神疑鬼往往会产生错觉。

“疑人偷斧”的行为反映了一种典型的对人印象的扩大化效应,也就是晕轮效应,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是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尽量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做到正确、客观地认识他人。对于一个人的判断,不能仅仅停留在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必须冷静、客观地对待他人。

我们看了太多阴暗的东西,就会变得怀疑、偏执,乃至于不相信一切。这个世界应该更简单、更阳光,我们的内心应该真诚,对别人充满信心。也许我们无法做到完全的客观,但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必须时刻检讨自己,让理智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我们才能摆脱猜疑,让阳光照亮我们的心灵。

鲇鱼效应——成功不仅来自机遇,更来自危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只有时刻具有忧患意识,才能激发活力,不断创新。安而忘危,漠视危机,就会失去生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生存意识,才能奋发进取,一往无前。

心理寓言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但沙丁鱼非常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尽管渔民做了种种努力,但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

令人奇怪的是: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一直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他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鲇鱼。鲇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鲇鱼十分紧张,本能地加快速度游动,左冲右突,四处躲避,避免被鲇鱼掳掠。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鲇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结果都活着到了港口。这就是著名的“鲇鱼效应”。

诡计点拨

我们常说,稳定压倒一切,于是,为了追求稳定的生活,我们努力奋斗。然而,当处于稳定状态时,我们便放弃了进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思进取。鱼槽中的沙丁鱼是这样,现实生活里的人也是这样。无论是一个领域,还是一个企业,如果人员长期稳定,就会缺乏新鲜感和活力,日积月累,就会产生惰性。身处高速发展的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鲇鱼”是可怕的,然而我们的活力正是来自 “鲇鱼”,我们的成功也是来自对手。

渔民为了让沙丁鱼活着回到鱼港,想方设法保护它们,而他们的保护恰恰助长了沙丁鱼的惰性,它们最终还是窒息死亡。老船长是位智者,他明白竞争的法则,很清楚活力的来源。一条看似不起眼的鲇鱼,却盘活了整个鱼槽,沙丁鱼的危机意识使它们最终活着到了港口。再好的保护措施也不如一条充满威胁的鲇鱼,这的确是妙招。

在一个团队中引进能干的人才,其他人就会感到紧张和压力,整个团队就会生机勃勃,形成有序的竞争环境。鲇鱼效应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生存竞争,危机,更蕴涵着机遇。

德西效应——工作的成败由动机决定

快乐地工作,才是工作的真正意义,才能出成绩。反之,如果把报酬当做工作的动力,只是在为报酬效劳而已,将越做越没耐心,自然不会有多大的提升。

心理寓言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一如继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么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来玩了!

诡计点拨

这则寓言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弱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这一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德西通过心理实验发现的,所以人们又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薪酬是我们工作的直接动力,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目标就是加薪升职,这也在短期内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然而,激情毕竟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能渐渐失去了工作的快乐,变成机械地应付工作。此时,工作就成了我们的负担。我们犯的错误就是为得到薪酬而工作,没有将工作当成自己的快乐之源。我们以薪酬作为工作的坐标,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我们控制不了薪酬,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期望,让我们失去动力,牢骚满腹。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只好降低期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降低工作努力的程度。

在这个故事中,老人没有用驱赶的办法来阻止孩子的嬉闹,因为那样会让孩子更加敌对。他聪明地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钱而玩”,孩子们在得到钱之后,转变了他们玩耍的动机,将玩耍当成了工作,最后因报酬得不到满足而放弃了玩耍,也失去了玩耍的快乐。老人以钱作为手段,达到了驱赶孩子们的目的。

寓言中的老人,就像我们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就像我们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奖励。如果我们把“美分”当做工作唯一的目标,最可能的结果就是丧失工作的热情。金钱不是万能的,在兴趣面前,它的影响力微不足道。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合乎自身兴趣的工作,但是干一行爱一行,只要保持快乐的心情,工作总是充满乐趣。

近因效应——了解一个人需要一生,误解一个人只需一秒

了解一个人需要漫长的过程,但是误解一个人却可能是一秒钟的事情。我们常常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误解了朋友,给友谊刻上了伤痕。理智而客观地对待他人,才能避免近因效应的影响。

心理寓言

弥子瑕是卫国的美男子,是卫灵公的近臣,很讨卫灵公的喜欢。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生了重病,捎信的人在当天晚上把消息告诉了他,弥子瑕顿时心急如焚。但是,京城离家太远,为了尽快赶回家去给母亲求医治病,弥子瑕不顾个人安危,假传君令让车夫驾着卫灵公的马车送他回家。在当时,卫国的法令明文规定,私驾君王马车的人要判断足之刑。但是,卫灵公知道了这件事后,非但没有责罚弥子瑕,反而称赞道:“你真是一个孝子啊!为了替母亲求医治病,竟然连断足之刑也无所畏惧了。”

还有一次,弥子瑕陪卫灵公到果园游览。当时正值蜜桃成熟的季节,满园桃树硕果累累,让人垂涎欲滴。弥子瑕伸手摘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蜜桃,咬了一口,觉得非常好吃,就把剩下的桃子递给身边的卫灵公,对他说:“这个桃子很好吃,你也尝一尝!”卫灵公毫不在意这是吃剩的桃子,高兴地说:“你把可口的蜜桃让给我,表明你爱我呀!”

然而,随着弥子瑕年纪渐长,容颜衰退,也慢慢失去了卫灵公对他的宠爱。这时,弥子瑕得罪了卫灵公,卫灵公不仅没有像过去那样迁就他,反而降罪于他,对别人说:“这家伙过去曾假传君令,擅自动用我的车子;还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这不是看不起我吗?至今他仍不改旧习,还在不断地冒犯我,真是太可恶了!”

诡计点拨

作为一个人,无论年轻还是年老,弥子瑕的性情都没有变化,他始终把卫灵公当做自己的朋友看待,在卫灵公面前无拘无束、率性洒脱,卫灵公则恰恰相反,他以年龄和容貌作为待人的标准,在弥子瑕年轻时宠爱他、迁就他;当弥子瑕年老色衰时,则忘了他过去的好处,只以眼前的事情作为判断和对待他的依据,这就是所谓的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往往都将与对方的最后一次接触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往往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依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者人际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看待人和事物,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我们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要避免近因效应的偏激之处,不要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认识,必须建立在长久、全面的基础之上,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真实、珍惜真实。

布里丹效应——对于没有决断力的人,选择是一种惩罚

我们都知道,多一个选择就多一条路、多一个机遇,选择本来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然而,对于那些犹犹豫豫、没有决断力的人来说,选择是一种惩罚,增加了他们的烦恼,最终可能会让所有的机遇从身边溜走。

心理寓言

一头饥饿的驴子外出觅食,发现了两堆相距不远的草料——东边是一堆干草料,西边是一堆新鲜草料——带着诱人的露珠和芳香!

驴子很兴奋,跑到大堆干草处,刚要吃,忽然想:西边的那堆那么鲜嫩,肯定好吃,此时不吃,可能被别的驴子吃掉。于是,它跑到鲜草处,刚要吃,又想到:草虽嫩,可吃不饱,吃完嫩草,别的驴子把那大堆干草吃光的话,自己还要饿肚子,还是吃干草吧。当它跑回干草堆时,又特别想吃嫩草;当它再跑回嫩草堆时,又担心吃不饱而返回干草堆……

驴子既想吃饱,又想吃到嫩草,还担心草料被别的驴子吃光,犹豫不决,不停地往返于两堆草料之间,最终又饥又累,死在了草堆旁。

诡计点拨

患得患失是人性的死穴,面对选择,许多人往往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将许多原来拥有的东西白白浪费掉,最后只能空悲叹。命运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许多人无法走向成功,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条件比别人差,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取舍,走不出得失的困扰,总是徘徊在命运的两端,在自我设限中扼杀生存的权利、浪费宝贵的资源,失败当然在所难免。

面对嫩草和干草,驴子不知如何选择,始终下不了决心,于是在犹豫之中一直不停地奔跑,最终活活饿死。有时候,决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甚至是十分痛苦的,但是无论怎样,都不要犹豫不决,一定要做出一个选择,否则,将会错失良机,甚至将好事变成坏事。世上最可怜的人就是那些举棋不定、踌躇不决的人。由于这则寓言是丹麦哲学家布里丹所写,因此我们又把这种有机遏面前犹豫不决的现象称为“布里丹效应”。

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犹豫不决是效率的敌人,也是成功的障碍。机会在你面前,你没有及时抓住,在患得患失时机会已经溜走,再多的埋怨和懊悔也没有用。有勇气、有智慧、有胆略的人是不会犹豫不决的,他们懂得把握机会,占得先机。同样的机会上天可能只会给你一次,不要让自己陷入选择的泥沼中,该出手时就出手,胜利的天平也许就会向你倾斜。

苏东坡效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对自我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全面、清晰地分析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扬长避短,取得成功。

心理寓言

有个叫张三的解差,押送一名和尚服役。途中,张三为避免出现闪失,就每天早晨把所有重要的东西全部清点一遍。他先摸摸包袱,自言自语地说:“包袱在。”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告诉自己说:“文书在。”然后他再摸摸和尚的光头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绳子,又说道:“和尚在。”最后他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也在。”

张三跟和尚在路上走了好几天,每天早晨都这样清点一遍,不缺什么才放心上路,没有一天漏掉过。和尚对张三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一天,和尚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逃跑的好办法。

一天晚上,他们照例在一家客栈里住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和尚一个劲儿地给张三劝酒:“长官,多喝几杯,没有关系的。顶多再有一两天,我们就该到了。您回去以后,因为押送我有功,一定会被上级提拔,这不是值得庆贺的事吗?不是值得多喝几杯吗?”张三听得心花怒放,喝了一杯又一杯,慢慢的,手脚不听使唤了,最后酩酊大醉,躺在床上鼾声如雷。

和尚赶快去找了一把剃刀来,三两下把张三的头发剃得干干净净,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绳子系在张三身上,然后连夜逃跑了。

第二天早晨,张三酒醒了,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就开始例行公事地清点。先摸摸包袱:“包袱在。”又摸摸文书:“文书在。”“和尚……咦,和尚呢?”张三大惊失色。忽然,他瞅见面前的一面镜子,看见了自己的光头,再摸摸身上系的绳子,就高兴了:“嗯,和尚在。”不过,他马上又迷惑不解了:“和尚在,那么我跑哪儿去了?”

诡计点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的两句诗道出了欣赏庐山的秘密,明明就站在这座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其实人也一样,对别人可以正确地认识,对于自我却往往难以认识清楚。从某种意义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因此,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由于“苏东坡效应”的影响,生活中常有人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或看不到自己的弱点,或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导致无法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

张三是一个不能认清自我的典型,他甚至迷失了自我,自我在他脑袋里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摸摸自己的脑袋,自我便在,摸摸光头,自己却没有了。失去自我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但这样的情况却经常以不同形式发生在我们身上。

自我就像“自己手中的东西”,然而我们往往对其熟视无睹,似乎它远在天边,神秘缥缈得很。不能认清自我,就很容易迷失自己,不能对自己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就很难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以致阻碍个人的发展和前进。我们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分析自己的状况,并且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以此来完善自我,调整自己的方向,更好地向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