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细节决定健康大全集
15202400000005

第5章 掌握了中医养生,也就找到了防病治病的捷径(4)

总之,精气神是养生的根本,调养精气神的根本目的在于培植身体的固有元气,我们养生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固身体的元气,因为元气是人生下来活下去的根本,元气充足,人才会健康长寿。

求医不如求自己,吃药不如激发人体自愈力

在中医看来,人体是一个完整的小天地,它自成一套系统,有自己的硬件设施、故障诊断系统和自我修复系统等。自愈力就是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做菜的时候,不小心在手上划破了一个小口,运行到此处的血液就会溢出。由于血液运行出现局部中断,就有更多的血液运行于此,由此促使伤口附近细胞的迅速增生,直至伤口愈合。增生的细胞会在伤口愈合处留下一个疤痕。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药物的作用,这就是人体自愈功能的一个最直观的表现。

其实人体的自愈力就恰好体现了中医治病的一个指导思想:三分病、七分养。中医不主张过分依赖药物,因为药物不过是依赖某一方面的偏性来调动人体的元气,从而帮助身体恢复健康。但是人体的元气是有限的,如果总是透支,总有一天就没有了。我们生下来活下去依靠的就是体内的这点元气,元气没有了,再好的药也没用了。所以,生病了不用慌张,人体不是有自愈的能力吗?那我们就充分地相信它,用自愈力把疾病打败。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体的自愈力在那守着,我们就可以完全放心了,生病了可以不找医生、不吃药、不打针,该吃冷饮就吃冷饮,该熬夜就熬夜,如果这样的话,怕是永远都好不了。那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配合人体自愈力开展工作。每天按时吃饭,早睡早起,适当的锻炼,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才能保证体内的元气充足,只要元气充足,那些病还是问题吗?

当然,自愈功能的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依赖人体自愈力解决问题。自愈力和免疫力有关,当免疫细胞抵挡不住病毒时,就需要借助药物,不过最好的药物依然是以食物为主,一般情况下,通过补充营养,可以对抗大多数疾病。中医就是通过倡导顺时养生、补养气血、食疗等科学的养生方法来增强人体免疫力,在疾病尚未到来之时就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让疾病无孔可入。面对已经染病的情况,中医也是更多地求助于人体自身的大药——经络和穴位,通过疏通经络、刺激穴位等自然方法调动身体的自愈功能来对抗疾病。

然而,在现代医疗中,人们似乎都对于医药过于信任和依赖。由于人体在自我修复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咳嗽、发热、呕吐等,人们为了消除这些症状带来的不适感,就会用药物粗暴地干涉,这样,人体的自愈能力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们反而因为症状的消失,认为是这些药物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在下一次疾病来袭的时候,他们还是第一时间求助于药物,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身体的自愈力就会越来越“懒惰”,直到失去作用。

养生之道,养神先行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很多老人在谈到长寿之道的时候,着实让人感到惊讶和不解,因为有的老人几乎烟不离手,还是活到100多岁;还有,生命在于运动,有的老人却偏偏不爱运动也能高寿;还有嗜好喝酒的、尤喜吃肉的、长期吃素的等,都有长寿的代表,于是很多人就郁闷了,到底哪种长寿之道是正确的呢?

其实,真正的长寿之道是《黄帝内经》中谈到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说要学会掌控自己的身体和欲望。虽然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会不可否认地出现贪婪和欲望,所谓欲望无止境,如果不懂得节制,迟早会被埋葬在欲望之火中。所以,掌控自己的身体和欲望才是长寿的不二法门。在生活中,我们很难看见哪个斤斤计较、心事重重、杂念丛生、心胸狭窄的人是能够长寿的。

在中医的养生之道中讲究“养心调神”,这与《黄帝内经》中的论述是一致的。扁鹊也是养心调神养生论的支持者,他非常提倡淡泊名利,不求闻达,追求心灵的内在平衡与和谐。

但是要做到“养心调神”却是非常不容易,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人的情感活动和心理健康与身体的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精神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更大,甚至超过了生理因素。医生在就诊的病人中发现,一些机能性疾病是由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如神经官能症、偏头痛、消化不良等,可以称之为心因性疾病。某些器质性疾病,如溃疡病、高血压、冠心病的产生和加重,也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有时甚至造成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阻挡了气血的下滑,也就减慢了衰老的脚步

在生活中,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就是许多年龄相同的人,老化的程度却不相同,而且随着年龄的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导致这种差距出现的原因就是人体内气血的差异,气血下降趋势越严重的人,老化的趋势就越严重。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经常上夜班的人或是经常熬夜的人,他们的皮肤通常是灰暗而没有光泽的,这就是因为他们的作息时间颠倒,导致体内的血液总量不足,没有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供应到皮肤组织,大多数皮肤组织自然就处在超龄使用的状态。而且我们还会发现,虽然他们很年轻,但是却已经百病缠身了,而且患上的全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

所以说,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它不仅掌握着人体的生杀大权,还影响着人体的自愈能力以及衰老的快慢,而血液对于人体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人体内部的脏器就如同人一样,吃得饱了,工作起来才会有劲头,可以说血液就是脏器的“食粮”。

如果人体的总血量不够,脏器的“食粮”就会短缺,人体就容易出现疲软、无力、抵抗力下降等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如果各脏器长期供血不足,各种疾病就都会找上门来。

心脏没吃饱,人们就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而且特别想休息,然后出现间歇,心跳的次数就会越来越慢,并且开始感到疼痛。这其实是心脏在提醒你,它饿了、累了,需要血液来补充。可是这个时候,我们高明的西医却往往认为这是因为你的血管阻塞了血液的流动,于是给你吃一些扩充血管的药物,血液总量却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当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时,血管不能充盈,就会造成闭塞、心梗,最终会危及你的生命。

大脑没吃饱,轻者会感到头晕、记忆力下降,重者会因远端末梢的血管得不到充足的血液而干瘪、闭塞,继而出现脑缺血、脑梗死,时间长了,脑子就开始变“瘦”,脑萎缩、老年痴呆症也就随之发生了。

肝脏吃不饱,它的工作量就会萎缩,以前吃一斤肉,它都能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而这时,一斤肉它只能转化七两,余下的三两只好以脂肪的形式弃置在肝脏里,脂肪肝也就这样形成了;或者堆积在血管里就会形成高血脂。

肾脏也是一样,没吃饱,它担负的排毒工作就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既然完不成任务,身体内的各种毒素也就不可能及时地排出体外,从而就会引发尿酸、尿素过高。

胰腺也是一样,吃饱了就能奉献给人体充足的胰岛素,没吃饱时,糖不能被正常代谢,多余的糖就会留在血管里,血糖自然也就增高了。

所以,气血的重要性是中医食疗养生的核心内容,在生活中,只要我们注意饮食的营养丰富、搭配合理,就可以保证我们体内血液的质量和浓度;保证了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就能让人气血充足。

第一时间掌握气血不足的征兆

气血水平处在哪个状态,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所以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气血水平,及时调整,以保证身体健康。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血气水平的高低呢?

1.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的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4~1/5,食指、中指、无名指的半月形应不超过1/5。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2.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无光泽、暗淡、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3.看唇色

双唇泛白,属气血亏损,或阳虚寒盛、贫血、脾胃虚弱。唇色深红,并非气血佳而是有热在身,属热症。阴虚火旺者,唇红鲜艳如火。唇色深红兼干焦,则内有实热。唇色青紫,多属气滞血淤,血液不流畅,易患急性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如唇边发黑,但内唇淡白,显示人既有实热,亦气血亏结。

4.看牙龈

这一点小孩子不明显,主要是成人。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身体已经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5.看眼睛

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的“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浑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6.看耳朵

小孩子看耳朵形态,大人除了要看形态,还要看后天的情况,主要看色泽、有无斑点、有无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红色、有光泽、无斑点、无皱纹、饱满代表气血充足,而暗淡、无光泽则代表气血已经下降。如果耳朵萎缩、枯涩、有斑点、皱纹多,则代表人的肾脏功能开始衰竭,要引起足够的注意。

7.摸手温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8.看手指的指腹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9.看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脱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

10.看睡眠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很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沉重或打呼噜,则表示血亏。

气血养生必须远离的四个误区

对养生保健来说,补气血很重要,但由于人和人体质的不同,气血水平不同,补气血也不能整齐划一,这里我们就纠正四个常见的错误。

1.只有女人需要养气血

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眼里,补气血是女人的事,甚至更无知一点的说是产后妇女的事。虽然由于生理的原因,女人比男人更容易血虚,但并不能因此说补气血是女人的专利。

其实,在临床上,男人得虚证的也不少。老年多虚证,久病多虚证,其他如先天不足、烦劳过度、饮食不节、饥饱不调等,皆能导致虚证。所以男人也要注意补气血。

2.运动能增加气血能量

运动会打通经络,强化心脏功能,提高清除体内垃圾的能力,但是不会增加人体的气血能量。运动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可以使一些闭塞的经络畅通,特别是对于心包经的打通有很好的效果。心包经的通畅,可以强化心脏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也会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人体废物的排除。

如果只是单纯的运动,不改善生活习惯,增加或者调整睡眠的时间,则运动只是无谓的消耗血气能量而已。现在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夜生活,这对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本来人体经过了一整天的体力消耗,到了晚上已经没有多余的能量,此时再进行活动,只能是透支储存的肝火,相当于在透支生命。

3.寒凉的食物不能吃

并不是所有的寒凉食物进入肚子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只要与人的体质、吃的季节相适宜,能起到中和、平衡的作用,就可以吃。比如夏天,人体大量出汗,应适量吃些带寒性的西瓜,它能除燥热,又能补充人体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水分、糖分,这时的西瓜对身体来讲就能起到协调、补血的作用,而天冷时吃西瓜就容易导致血亏。另外,寒、热食物要搭配着吃,比如吃大寒的螃蟹时,一定要配上温热性质的生姜,用姜去中和蟹的寒凉,这样就不会对身体有任何的伤害,还利于蟹肉的消化、吸收。

4.黑色食物一定能补血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宣传——黑色食物补肾、补血,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带、紫菜、乌鸡骨等。其实并不尽然,温热是补、寒凉是泻。黑米、乌鸡性温,补血、补肾效果明显;黑芝麻,性平,补肾、补肝、润肠、养发;黑豆,性平,补肾、活血、解毒;黑木耳性凉,海带、紫菜性寒,夏天可以经常吃,冬天尽量不要多吃。所以,任何食物补还是不补,一定要看这个食物的属性,而不是根据颜色盲目下定论。

补血,要结合自己的喜好和身体的特点

补血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喜好、身体的特点,选择其中一两种,长期坚持下去,这样才能确保血气充足,身体安康。

1.食疗法补血

补血理气的首选之食就是阿胶,因为阿胶能从根本上解决气血不足的问题,同时改善血红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强真皮细胞的保水功能,对容易贫血的女性来说是最好不过的滋补食物。我们可以将阿胶捣碎,然后和糯米一起熬成粥,晨起或晚睡前食用。也可以将阿胶同鸡蛋一起煮成蛋花汤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