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大全集
15201000000017

第17章 认清自己是什么体质,把养生养到实处——辨清体质好养生(1)

第一节 《黄帝内经》中秘藏体质养生的智慧

《黄帝内经》最早涉及体质养生

近年来,伴随着中医体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体质养生也逐渐成为众多养生爱好的追捧的热点。然而,在关于体质养生的认识上,人们却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在大多数人看来,体质养生是中医理论新兴的一种养生观念,在古代中医里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早在《黄帝内经》中便已经有了体质养生,并且在后世不断发展,而现代意义上的体质养生学只不过是把前人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重新细化分类罢了。

在《黄帝内经》中,虽然没有出现“体质”这个名词,但其中有关体质的论述、介绍和养生方法却已经相当广泛了。我们翻开《黄帝内经》,无论是从体质的形成、体质的分类,还是从不同人群体质差异等方面,都能找到相关的论述。

比如,在《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便根据人的形体、肤色、认识能力、情感反映、意志强弱、性格静躁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人的体质分为了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可以说,这是传统医学对人体体质的最早分类。具体来说,这五大类型的体质分别具有以下特征:

1.木形体质人

《黄帝内经》中把这类人同五音中的上角相比类,与天上的东方苍帝相似。他们一般苍色,小头,长面,大肩,平背,直身,手足小,有才气,好劳心,力气小,常为各种事务忧心劳神。他们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了秋冬的不正之气就会生病。这一类型的人,属于足厥阴肝经,他们的体态是优美的。另外,木形体质的人还可以分为“太角”、“左角”、“钛角”、“判角”四种类型,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2.火形体质人

《黄帝内经》把这类人同五音中的上徵相比类,与天上的南方赤帝相似。他们一般赤色、齿本宽,尖脸,小头,肩、背、胸、腹各部发育都好,手足小,脚步稳,走路快而且摇晃肩膀,背部肌肉丰满,好使气,轻钱财,不轻易相信他人,多疑虑,见事明白,容颜美好,心急,不能长寿,往往暴亡。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时容易感受不正之气而得病。这一类型的人,属于手少阴心经,其情态为诚实可信的样子。另外,火形体质的人也可以分成“质徵”、“少徵”、“右徵”、“判徵”四种类型,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3.土形体质人

《黄帝内经》把土形体质的人同五音中的上宫相比类,与天上中央一方的黄帝相似,他们一般黄色,圆脸,大头,肩背发育好,大腹,大腿、小腿长得好,手足小,身体多肉,上下匀称,走路脚步稳,举足轻,安心,爱做对别人有利的事,不喜好权势。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时常感受不正之气而得病。这一类的人,属于足太阴脾经,其表现是诚实厚道。另外,土形体质的人还可以分为“太宫”、“加宫”、“少宫”、“左宫”四种类型,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4.金形体质人

《黄帝内经》把金形体质的人同五音中的上商相比类,与天上的西方白帝相似。他们一般方脸,白色,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小,足跟处骨头像是要露出来,骨轻,为人清廉,办事不拖沓,外表柔静而内实悍勇。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时常感受不正之气而得病。这一类的人,属于手太阴肺经,其特点是自带果决敢断。另外,金形体质的人还可以分为“右商”、“钛商”、“左商”、“少商”四种类型,各自有不同的特点。

5.水形体质人

《黄帝内经》把水形体质的人同五音中的上羽相比类,与天上的北方黑帝相似。他们一般黑色,面部不平整,大头,面颊宽,肩小,腹大,手足小,行走时身体摇摆,自腰至尻距离较长,背部也比较长。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时常感受不正之气而得病。这一类的人,属于足少阴肾经,他们的身上常常是汗津津的。另外,水形体质的人还可以分为“大羽”、“少羽”、“桎羽”、“众羽”四种类型,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总之,五种类型的人有二十五种变化,彼此各有长短。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关于体质的分类是非常严谨的,这就为现代体质专家进行体质划分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诚然,现代体质养生学已经发展比较完善了,并且也适应现代人的体质现状,但是想一想在数千年前《黄帝内经》中便已经有如此完备的体质理论了,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了。

事实不仅如此,在《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篇中,还根据人的个性品质及人体的阴阳偏重,将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五大类型。这也是当代体质养生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此,我们便不再赘述。总之,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黄帝内经》,就能从中找到很多有关体质养生智慧的论述。

体质受先天、后天因素共同制约

薯条、麻辣烫、羊肉串、狗肉煲……在某些人口中是美味佳肴,可在另一些人口中却如同“砒霜”,会给身体带来诸多不适。《伤寒赋》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则亡。”意思是说阳盛之人如果误服了桂枝这样的热药,就有可能造成危险;而阴盛之人如果误服了大承气这样的寒药,也可能导致恶果出现。

同样的食物或药材缘何在不同人身上有如此大的反差?追根溯源是因为体质有差异。那么,到底什么是“体质”呢?所谓“体质”,就是指机体素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指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它反映机体内阴阳运动形式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由脏腑盛衰所决定,并以气血为基础。

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关系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并与性别、年龄、地理等因素有关。

1.先天因素

在体质形成过程中,先天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先天因素,又称禀赋,是指小儿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特征。中医学所说的先天因素,既包括父母双方所赋予的遗传性,又包括子代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状态,以及母体在此期间所给予的种种影响。同时,父方的元气盛衰、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等都直接影响着“父精”的质量,从而也会影响到子代禀赋的强弱。

但是,先天因素、遗传性状只对体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体质强弱的现实性,则有赖于后天环境、营养和身体锻炼等。

2.后天因素

人的体质在一生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变化着的。良好的生活环境,合理的饮食、起居,稳定的心理情绪,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反之则会使体质衰弱,甚至导致疾病。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及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健康与长寿的要求变得日益迫切。因此,如何保养一生的体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课题。改善后天体质形成的条件,可以弥补先天禀赋之不足,从而达到以后天养先天,使弱者变强而强者更强的目的。

(1)饮食营养:饮食营养是决定体质强弱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膳食结构,科学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营养水平,对维护和增强体质有很大影响。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其对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功能也不一样。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应包含必需和适当两层含义。长期营养不良或低下,或营养不当,以及偏食、偏嗜等都会使体内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体质,乃至于引起疾病。《内经》中曾多次谈到饮食偏嗜对机体的危害。诸如“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以及五味偏嗜会引起人体脏气偏盛偏衰而产生病变等。

(2)劳动和运动:劳动的性质和条件,对人们的体质强弱有着深刻的影响。劳动一般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类。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也越来越密不可分。劳逸适度,劳而不倦,可增强体质。一般来说,适当的体力劳动对体质的增强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在严重污染环境下的体力劳动,精神情绪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下的劳动,操作分工过细,促使身体局部片面发展的劳动,等等,对人的体质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反之,过度安逸又可使机体气血运行迟缓,气机阻滞,脏腑功能减弱,正气不足,而致体质虚弱多病。故当有劳有逸,劳逸适度。

(3)年龄:年龄也是影响体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的结构、机能与代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这里应当强调两个环节,一是青春期,二是更年期。以性成熟过程为特征的青春期是人体内机能、代谢与结构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生中第一个转折时期,体内各种生理活动进行着整体性的调整。更年期则是从成年期转入老年期时,全身各系统的功能与结构渐进性衰退的过渡阶段,是一生中第二个转折时期。若能处理好这两个时期,则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目的。

(4)性别:男为阳,女为阴。男性多禀阳刚之气,体魄健壮魁梧,女性多具阴柔之质,体形小巧苗条。

除此之外,影响人们体制的还有地理环境和心理等因素,这部分内容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专门讲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造成体质差异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大致分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造成东西南北的口味的差距原因是什么呢?还是跟气候和环境有关的。各地气候不同,人们只有调整日常饮食中来对应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气候。如,广东人的靓汤很出名,因为广东有夏无冬,一年四季人们就像常绿植物一样,只有足够的营养,才能维持生命的平衡。事实上,这正是由于不同的环境造成了不同的体质。

所谓“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在什么地方住着,就要吃什么地方的食物,按照这个地方的基本环境和气候去调养身体,这样才能达到体质的平衡。大家都知道,四川、湖南一带的人爱吃辣子,那么他们为什么爱吃辣呢?其实这跟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我们知道四川、湖南一带多雨,气候比较潮湿,而寒、湿属于六淫,是致病的一个因素,所以得想办法把体内的寒湿排出来。辣椒味辛性热,能除寒湿、逐冷痹,为了适应多寒多湿这种自然环境,身体就会产生一种祛寒湿的欲望,于人表现出来的就是爱吃辣椒。

而北方气候寒冷,降水少,比较干燥,所以北方人就不如南方人那样爱吃辣,而且也不能吃太多的辣椒,否则就会上火长痘。虽然是这样,但是很多人还是没有辣椒吃不下饭,这在中医上是怎么解释的呢?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人的脾胃功能越来越弱了,对味道的感觉越来越弱,所以要用浓的东西来调自己的肾经出来,用味道厚重的东西帮助自己调元气上来,来帮助运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现在人压力太大,心情太郁闷了,因为厚重的东西有通窜力,而吃辣椒就能让人胸里的预知散开一些。这也正说明了,只要特别想吃浓的东西,就说明你的身体虚了。

另外,每个地区因气候、地理位置的不同会长着不同的食物,最明显的就是炎热之地多盛产寒冷性质的水果,如香蕉、甘蔗等,而寒冷地区多生长洋葱、大蒜、大葱等性平温的食物,这是老天爷给人们准备好了的,是完全适合身体本身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要接受自然界给我们的这份礼物,因时、因地的选择食物,这样我们才能不生病或者少生病。

体质影响疾病的产生与发展

我们注意到,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猝然遇到外邪,有的人生病,有的人则不生病,这是为什么呢?《黄帝内经》认为,这种现象与体质的强弱有关。在《灵枢·寿夭刚柔》中曾讲道:“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意思是说,人生在世,由于各人禀赋不同,性格有刚强、柔弱之分,体质有强壮、瘦弱之别,身形有长、短之分,体质及生理功能活动有偏阴、偏阳之别。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体质与疾病的关系:病是一张画面上的特异性图像,或称“花样”,而体质是画面后的“底色”。换句话,病是“前景”,体质是“背景”。各种特异性病变这个“前景”的“时空花样”,是在体质因素这个背景的基础上发生的,两者相互影响。

体质对疾病发生的根本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影响到疾病是否发生,一是影响到所发生疾病的性质(证候)。因为体质是机体固有的一种特性,它在发病前就已存在,它直接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在所发生的疾病状态中体质的影响就像影子一样时刻跟随着疾病,并渗透在整个疾病中,所以体质是疾病发生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