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大全集
15201000000010

第10章 补足真阳百病消——阳气是人体最好的治病良药(2)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很容易造成津液损耗过多,应适当多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还可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

秋季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秋分之后,雨水渐少,秋燥便成为主要气候。此季容易耗损津液,发生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因此,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泥鳅、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鲜山药、梨、红枣、莲子等清补柔润之品。

另外,中医医书记载,“盖晨起食粥,推陈出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因此,建议秋季早餐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的粥食用,如百合红枣糯米粥滋阴养胃,扁豆粥健脾和中,生姜粥御寒止呕,胡桃粥润肺防燥,菊花粥明目养神,山楂粥化痰消食,山药粥健脾固肠,甘菊枸杞粥滋补肝肾。

冬季天气寒冷,属阴,应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这样反而会损耗津液伤身。

人体阳气不足,不可盲目补气

阳气是人生命的本源,阳气充盛,才能防病健身,延年长生。而一个人一旦阳气不足了,就会出现各种各种的疾病。《黄帝内经》中说:“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

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熬夜等,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都是导致气不足的罪魁祸首。人体正气虚衰,卫外不固,免疫功能低下,抗邪无力,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比如说,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抗病无力,免疫功能调节低下,就容易引起感冒、肺炎、病毒性肝炎、乙型脑炎等传染性疾病。而机体免疫缺陷更可引起各种癌肿、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

当人体出现气不足的症状后,除了调整生活方式外,就是要补气,以使正气充足旺盛。补气的方法有很多,食补、药补、运动、调情志等都可以起到补气的作用。但是,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当你气不足的时候,千万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不但不会达到补气的目的,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因为这里还牵扯到了血的问题。

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血又是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中医还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所以,如果你出现气不足的症状,很有可能是血不足造成的。血虚无以载气,气则无所归,故临床常见气血两虚的病症。如果真是因为血不足,那就需要先补血,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气血双补需以食用补血、补气的食物、药物慢慢调养,切不可操之过急。常用的食物有猪肉、猪肚、牛肉、鸡肉等,常与之相配伍的中药有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等。药物调理需在中医指导下服用。

骨气即阳气,养好骨气享天年

在日常生活中,“骨气”这个词极为常见,但很少有人将其与养生长寿联系起来。在一般人看来,所谓“骨气”,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正气”,指一种刚强不屈的人格。我们平常说一个人有骨气,骨头硬,就是指这个人不屈服,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主张。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有骨气,有的人则没有?为什么古人把这种行为称为“有骨气”,而不是别的什么?骨气和人的健康长寿究竟有没有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气”是构成人体,维持延续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来源于摄入的食物养分以及吸入的清气,其作用是维持身体各种生理功能。所以,血有血气,肾有肾气,那么骨自然也就有骨气。正是由于骨气的存在,才促使骨骼完成生血与防护的功能,人死后,虽然骨骼还在,但骨气已经没了。同样的道理,许多老年人正是因为骨气减弱了,才会很容易受伤。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养骨实际上是在养骨气。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有些武林高手,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依然身体硬朗、声如洪钟,这就说明他们的骨气保养得很好。

由此可知,养骨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而养骨就应该从我们的生活细节做起。俗话说“久立伤骨”,一个姿势站立久了,要寻找机会活动活动,或者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会,尤其是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人,如纺织女工、售货员、理发师等,更要注意身体调节,否则每天都要站立数小时,下班后筋疲力尽、腰酸腿痛,容易发生驼背、腰肌劳损、下肢静脉曲张等。这里,我们给大家一些建议:

首先,根据条件和可能,调节工作时间,或与其他体位的工作穿插进行,比如站立2小时,其他体位工作2小时,也可以工作2小时后休息几分钟。不能离开站立工作岗位时,可用左右两只脚轮换承受身体重心的办法进行休息,或者每隔半小时至1小时,活动一下颈、背、腰等部位,至少要让这些部位的肌肉做绷紧——放松——绷紧的动作,每次几分钟。

其次,长期站立工作应穿矮跟或中跟鞋,以便使全脚掌平均受力,减轻疲劳。平跟鞋脚掌用不上劲,高跟鞋腿部用力过大,都会很快引起疲劳不适。

最后,长期站立工作时应做工间操,方法如下:原地踏步3分钟,提起双足跟,放下,再提起,或者左右足跟轮流提起,放下,每次3分钟。提起脚尖,让脚跟着地,双脚轮流进行,每次3分钟。轮流屈伸膝关节,也可同时屈膝下蹲,双上臂向前抬平,然后复原,每次3分钟左右。

老年身体健康,离不开“虚阳气存”

在中医看来,人体的衰老原理如同一架机器,使用时间越长,磨损程度越大,就越需要维修。人上了年纪,阳气不断消耗,体虚阳衰是必然的,然而如果能做到“虚阳气存”,维持身体健康是不成问题的。

幸福的家庭生活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有专家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如果一个人能够长久保持一种向上的精神,同时做到心情比较放松、比较愉快、比较豁达,那么这个人机体里面的免疫系统工作就会非常出色,也就是说他的抵抗力会变得非常好,得病的机会从此就会减少了。相反,如果老人生活在孤独的环境中,没有子女的悉心关爱,整日郁郁寡欢,身体的抵抗力就非常差。

其实,这一观点并非现代医学研究的产物,宋代深谙医学的陈直早有论述,他在《养老奉亲书》卷一“形证脉候篇”中指出:“年老之人,痿瘁为常,今反此者,非真阳血海气壮也。但诊左右手脉,须大紧数,此老人延永之兆也。老人真气已衰,此得虚阳气盛,充于肌体,则两手脉大,饮食倍进,双脸常红,精神康健,此皆虚阳气所助也。”

按照陈直的观点,“虚阳”是老年最本质的生理特征,而“虚阳气存”则是老年人身体健硕的标志。

“虚阳”是相对于小孩子“稚阳”、青年“成阳”、成年“盛阳”而言的老年生理特征。《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之数七,丈夫之数八。女子七七四十九,任脉虚,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丈夫八八六十四,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脉弱,形枯。”意思是说,女人四十九岁之后,男人六十四岁之后,生理功能有了明显的衰退趋势。

为此,陈直对给阳虚之老人的健康提出了一个建议:“女子过六十之期,丈夫逾七十之年,越天常数。上寿之人,若衣食丰备,子孙勤养,承顺慈亲,参行孝礼,能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上合神灵,下契人理,此顺天之道也!”

综上所述,陈直虚阳气存的学术观点对老人长寿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为现代人养老奉亲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不过,令很多年轻人感到为难的是,人越老脾气就越古怪,让老人觉得开心还真是件很伤脑筋的事。其实,只要多点耐心,让老人眉开眼笑、心情舒畅是很容易做到的事。

第二节 万病损于一元阳气——80%的现代人阳气不足

生病是阳气在和邪气“打架”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肋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这句话就很好地说明了,我们生病的过程其实就是身体内的阳气和邪气打架的过程,阳气打胜了,我们的病就好了,反之,我们的病就会日益加重。

这里所谓的“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六淫、饮食失宜、七情内伤、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虫兽所伤等,也包括机体内部继发产生的病理代谢产物,如淤血、痰饮、宿食、水湿、结石等,具有伤害阳气、引起疾病的破坏作用,即所谓的“邪气发病”。身体发热如火炭般热,颈部和胸部有阻塞不通的感觉,人迎脉盛,呼吸喘促而气上逆,这些都是邪气亢盛有余、正邪两旺的现象。

一般来说,邪气侵犯人体后,阳气与邪气就会相互发生作用,一方面是邪气对机体的阳气起着破坏和损害作用,另一方面阳气对邪气的损害起着抵御及驱除邪气,并消除其不良影响的作用。因此,正邪的斗争及其在斗争中邪正双方力量的盛衰变化,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影响着病机、病症的虚实变化,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转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也就是阳气与邪气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阳气与邪气这两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其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力量对比的消长盛衰变化,并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即邪气增长而亢盛,经过斗争,邪胜阳虚,则阳气必然虚损而衰退;阳气增长而旺盛,经过斗争,阳胜邪退,则邪气必然消退而衰减。

事实上,阳气与邪气相斗争的过程,也像国家之间的打仗一样。一个国家要想抵御住外敌的入侵,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强大自己的国防军,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人体也是这样,如果各方面系统功能正常,阳气充足,病邪是不可能侵犯你的。这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过劳死”其实是阳气提前用完了

大家都知道,“过劳死”现象在日本是非常普遍的,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的突然中风死亡,其实就属于“过劳死”。日本给“过劳死”下的定义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这些情况在知识分子以及一些“工作狂”、外资企业白领和高层管理人士中尤为普遍。“过劳死”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超过劳动强度而致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事实上,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其根本原因无非就是阳气提前消耗完了。

长期以来男人一向以强者硬汉的形象出现在社会上,他们铮铮铁骨,豪气冲天,可是繁重的家庭和事业负担却会渐渐磨损男人的体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男人会逐步走向衰弱:腰酸膝痛,失眠多梦,体力不支,精神不振,这些警讯常常被自诩强壮的男人当成是不值一提的小问题。

很多男性认为,疲劳只是体力消耗过度的结果,休息一下就万事大吉了。按中医的道理来说,男性疲劳的真正原因是阳气亏损。男子的阳气亏损除因先天不足者外,还有其他原因。这是因为:男性乃阳刚之体,脏腑功能强盛,消耗自然很大;男性,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成就动机很强,他们长期处于心理亢奋期,甚至晚上睡觉脑子仍在运转,为了事业情愿付出一切;由于大气、水源、食物的污染形成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积累起来,易损伤肾之阳气;由于承受过重工作压力、家庭负担造成的阳气亏损,使得男性患某些疾病的概率高于女性;男性为了工作要四处奔忙,生活起居不规律;时常参加各种应酬,往往吸烟、酗酒、嗜饮浓茶过量。男子长期阳气亏损,意味着根基不固,会导致体质虚弱,周身血脉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削弱,免疫力下降,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减弱,各种致病因素缓慢积累,必然引起体质进一步下降。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过劳死”也不是突然之间就会出现的现象,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观察、警惕、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陈浩这样的悲剧再次出现。面对日益加剧的“过劳死”危机,我们应该思考哪些问题呢?

1.“过劳死”是猝不及防的

事先谁都料想不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还谈笑风生的一个人,怎么会几小时以后就突然失去了生命?死神的到来,既不事先通知,也没有多少征兆。应当说,这比任何疾病都可怕。就算是得癌症,也还有个过程,可以让亲人、朋友有个心理准备,病人还来得及对一些重要的事情做出安排交代。“过劳死”却死不容情,让人如遭受晴天霹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