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15198800000002

第2章 看清真实的自己(1)

一个人的一生,从生到死都有一个神秘的义务,那就是认识自我。在古希腊的神庙上刻着一句苏格拉底的警世箴言:人啊,认识你自己。的确如此,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便是准确的自我认识,诚如著名哲学家尼采所言: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

——哈佛心理学教授 威廉·詹姆斯

一个人无论做出多少件事来,我们都可以在里面认出同样的性格。

——哈佛学子 爱默生

最好的镜子是你自己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应当有两面明镜,一面照他人,一面照自己。

爱因斯坦作为一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的一些奇闻轶事也在哈佛学子中广为流传。比如下面的这个故事起先是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授课时讲述的,如今哈佛人也无所不知: “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我们的邻居约翰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约翰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爬了上去。下来时,你约翰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约翰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涂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约翰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约翰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约翰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别人并不能映照出你自己,只有自己才是最明亮的镜子。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应有两面明镜,一面照他人,一面照我们自己。我们要学会反躬自省,每过一段时间就用它来擦拭我们的心灵,留下有益的一部分,寻找并摒弃不利的一面。这是成功人生的必然要求。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认识自我。

——蒙泰涅

不自知的秃鹰

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总会有无数的坎坷与障碍在等待着他。

著名文学家爱默生在哈佛大学求学时曾看过一则给他启迪颇多的故事: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于是十分喜欢我,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叫。属下去了回来报告说是一只秃鹰不知道为什么在叫。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了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或许我们都认为秃鹰简直没有自知之明,太可笑了。然而,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准秃鹰”和“类秃鹰”存在。他们总想着出人头地,却没有自己所具有的能力,一味机械模仿别人,结果弄巧成拙。更加可悲的是,当他们达不到目的时,不知反躬自省,却怨天尤人,不是责怪老天不给自己机会,就是责怪别人没有好好地同自己配合。

要知道成功还是失败都系于自己。

效仿得再好终究不是我们自己的,因为没有特色。

我们的心灵一定要对自己忠诚,只有不背叛自己的人才不会被命运女神抛弃。

忠实于自己,忠实于自己的信仰,这是一种智慧。——华盛顿

谦虚的将军

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他能够在功成名就之时仍然保持谦逊的本质。

哈佛大学研究中国历史学的杜维明教授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时常会教导他的学子们要做个谦虚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高度,如果你不把自己放低,你就不可能看到自己和他人的真实高度。他最爱讲的是关于马歇尔将军的一则轶事。

乔治·马歇尔是美国的一代名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作为美国陆军参谋长,对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做出了重要贡献。

鉴于其卓越功勋,1943年,美国国会同意授予马歇尔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高军衔——陆军元帅。但马歇尔坚决反对,他的公开理由是如果称他“Fidd Marshal Marshall”(马歇尔元帅),后两字发音相同,听起来很别扭。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将使他的军衔高于当时已病倒的潘兴陆军四星上将。马歇尔认为潘兴才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军人,自己又多次受到潘兴将军的提拔和力荐,马歇尔不愿使自己崇敬的老将军的地位和感情受到伤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歇尔随美军赴欧参战。当时的美国远征军司令潘兴非常欣赏马歇尔的才能,大战末期将他提拔为自己的副官,视为得意门生。后来潘兴虽然退役,仍然多次力荐马歇尔晋升。在潘兴的有力影响下,1939年马歇尔领临时四星上将军衔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

有一段小插曲足以说明马歇尔对潘兴的深厚感情。1938年春,马歇尔前往医院探望潘兴。潘兴若有所思地说:“乔治,总有一天你也会像我一样当上四星将军的。”马歇尔满怀感激地回答:“美国只有您有资格获四星上将军衔,绝不可能再有另一个人!”听到马歇尔的肺腑之言,潘兴顿时热泪盈眶:“谢谢你,乔治!”

马歇尔拒绝当元帅后,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美军从此不再设元帅军衔。1944年底,马歇尔晋升五星上将——美军的最高军衔。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一些取得成就的人,往往会上演一幕小人得志的丑剧,将最初的谦恭忘得一干二净。

这样的人其实上不具备谦虚的美德,但伟大的人则不会如跳梁小丑般,他们的谦恭是由内而外、自始至终的。

越在名利的顶峰处显示出的虚心,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对上级谦逊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亚里士多德

以貌取人的哈佛校长

以貌取人的傲慢,大概是最愚蠢的行为。

哈佛大学政府与企业关系学教授罗杰·波特一次在课上这么说道:“大家都知晓斯坦福大学,现在它以它独特的方式成为世界一流学府,几乎与我们哈佛齐名。但是大家知道它是怎么诞生的吗?今天的斯坦福人要感谢我们的一位校长。”故事是这么展开的:

很久以前,哈佛的校长为一次错误判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一对老夫妇,女的穿着一套褪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则穿着便宜的西装,也没有事先约好,就直接去拜访哈佛的校长。

校长的秘书在片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人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来往。

老先生轻声地说:“我们要见校长。”

秘书很礼貌地说:“他整天都很忙!”

女士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

过了几个钟头,秘书一直不理他们,希望他们知难而退,自己走开。他们却一直在那里等。

秘书终于决定告知校长:“也许他们跟您讲几句话就会走开。”

校长不耐烦地同意了。

校长很傲慢而且心不甘情不愿地面对这对夫妇。

女士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一年,他很喜欢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快乐。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园里为他留一纪念物。”

校长并没有感动,反而觉得很可笑,粗声地说:“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后死亡的人竖立雕像的。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就会像墓园一样。”

女士说:“不是,我们不是要竖立一座雕像,我们想要捐一栋大楼给哈佛。”

校长仔细地看了一下他们的条纹棉布衣服及粗布便宜西装,然后吐出一口气说:“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我们学校的建筑物都超过了750万美元。”

这时,女士沉默了。校长很高兴,总算可以把他们打发了。

这位女士转向她丈夫说:“只要750万就可以建一座大楼?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

就这样,斯坦福夫妇离开了哈佛,到了加州,创立了斯坦福大学,以此来纪念他们的儿子。骄傲与谦恭是水与火一样不相容,自大的人往往眼睛高过于顶,所以看问题也就不能接近真实。

如果适当的谦恭能够得到如此巨大的财富支持,大概哈佛大学的校长肯定会放弃以貌取人的做法,因为由此而带来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但是生活里没有假设,每一秒都是真实的战斗,而非演习。

以貌取人的人其心理上一般都带有浓厚的优越感,正是这种优越感让他们显得不够谦恭。

正因为骄傲的代价很大,所以人们才学会了谦虚。

做点好事,待人要仁慈、宽厚,总之,用你的谦逊来避免厄运吧。 ——林肯

如此“自知”的老师

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

一次,在哈佛某教授的课堂上,在读到人必须有自知之明时,他讲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是否知道我自己呢?”老师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里,老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再来分析自己的个性。

首先,他看到了自己亮闪闪的秃顶。“嗯,不错,莎士比亚就有个亮闪闪的秃顶。”他想。

他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嗯,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世界级的聪明大师就有一个漂亮的鹰钩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的大长脸。“嗨!伟大的林肯总统就有一张大长脸。”他想。

他发现自己个子矮小。“哈哈!拿破仑个子矮小,我也同样矮小。”他想。

他发现自己具有一双大撇撇脚。“呀,卓别林就有一双大撇撇脚!”他想。于是,他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中外名人、伟人、聪明人的特点集于我一身,我是一个不同于—般的人,我将前途无量。”第二天,他对他的学生说。

呜呼,如此“自知”,还不如“无知”为妙。

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只有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充满自信,为之奋斗终生,才能此生无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会无怨无悔。

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人,千万别忘记了上帝为我们准备了另外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反躬自省”四个字,它可以映射出落在心灵上的尘埃,提醒我们“时时勤拂拭”,使我们认识真实的自己。

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尼采

美丽的蜕变

对自身的不准确认识,不论是过高估计还是妄自菲薄,都会影响我们能力的发挥。

哈佛曾经有一个心理学教授见过这样一个姑娘。

她衣衫不整、蓬头垢面,但长得很美,而她的美却被邋遢的外表掩盖了。姑娘成熟了,而心理却很幼稚。

教授跟她聊天,她似听非听。教授沉默了一会,突然问她:

“孩子,你难道不知道你是个非常漂亮、非常好的姑娘吗?”

这句问话,使姑娘美丽的大眼睛里放射出一缕亮光。她慢慢抬起头来,久久盯着老教授那布满皱纹的善良面孔,一丝深沉的笑容浮现在她的脸上,如同沉梦方醒,看到了新的天地。

“您说什么?”姑娘惊喜地问。

“我说你很漂亮、很好,可你自己却不知道自己是个漂亮的好孩子。”

姑娘那秀丽的脸上更多地呈现出了舒心的微笑。这样的话她从未听到过,平时充塞她耳际的除了同学们的数落、嘲弄,就是母亲的谩骂。因而,她自己也就破罐破摔了。

教授拉着姑娘的手说:“孩子,今晚我和我的夫人要去剧院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特请你陪我们一块去。现在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如果你愿意,请你回去换换衣服,我们在这儿等你。”

快到时间了,教授听到一阵文雅的、轻轻的敲门声。打开门,他惊呆了:一身晚会的盛装衬托出一位出水芙蓉般的少女,如同当年费雯丽出场的惊艳一般。两道如月般的细眉下是一双动人的眼睛,抬起来亮闪闪,低下去静幽幽,那富有表情的面庞,使她显得那么聪明伶俐,体态那么苗条健美。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那么优雅、自持、适度。教授简直认不出她就是刚才那位邋里邋遢的少女了。从此,姑娘变了,变得自爱而奋发,后来成了一位著名的舞蹈艺术家。

哈佛大学向来崇尚自由精神,她让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地认识到自身的全部优缺点,所以专业之间的院系调整在哈佛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们每个人对自己都还没有足够而清醒的认识。认识自我是一个严肃而漫长的过程,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审视自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