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巨商书架:世界商业巨子推荐的读书计划
15189900000007

第7章 道德情操论(1)

背景搜索

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他的一生经历极为丰富:15岁时他便进入了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三年后又被选入牛津大学进行深造。他先后在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教书,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著名教授。后来,他又涉足政界,先是担任英国财政大臣养子的伴游导师,后来又成为爱丁堡关税局长。1790年,亚当·斯密去世,他一生未娶,没有子女。

在将近七十年的人生岁月中,他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前一部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在《国富论》的万丈光芒下,《道德情操论》这本伦理学著作似乎显得有些暗淡。后世学者对斯密分别在两部著作中阐释的看似矛盾的利己主义利益观和利他主义伦理观,深感不解,于是,这个“斯密之谜”被争论了两百年。

在经济发展重于一切的时代,《国富论》被奉为经济学的“圣经”,把其中“看不见的手”作为市场经济千古不变的基本原则。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倡导的道德情操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道德情操论》首次出版于1759年,斯密去世前共再版过六次。全书共由七卷构成,主要阐释的是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斯密在该书中继承了哈奇森的道德感学说和休谟的同情论思想,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情感理论。他反对神学家用“天启”来说明道德的根源,而把他认为是人的本性中所有的同情的情感作为阐释道德的基础。他用同情的原理来解释人类正义感和其他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来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表明各种基本美德的特征。

所以,现在很多学者认为《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这两部巨著中的观点并不矛盾,斯密设想和倡导的市场经济是一个有道德的市场经济,没有同情、仁慈、公正、责任心等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

由此,《道德情操论》这本书也重新得到了世人的重视,在作者谨慎、严肃的行文中,读者可以看到常人可以模糊感知却说不清道不明的做人规则,并从内心深处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情操的人。

这本书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世界范围内读者的欢迎,盛行不衰。尤其在今天市场经济迅速变革的大潮中,这本书更能给人们浮躁的心灵带来宁静和思考,因此越来越多地受到读者青睐。

全书通览

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的文字:“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道德法则,像星空一样神圣。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理想,争取做一个有道德、有情操的人。

《道德情操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亚当·斯密的传世经典著作之一。在该著作中,亚当·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以及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了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一步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这部书并非一部学术专著,也不是一本教人为人处世的励志书,也不是枯燥无味令人生厌的教科书。斯密在书中所议的是人生大题,但行文却清新浅近,幽默风趣。在他那睿智而生动的对人的品行“品头论足”的语言中,读者往往会不自觉的“对号入座”,检视自己及他人的内心,找出沉在心底的光明与黑暗来,从而也懂得了人的情感,懂得人活在世上应具备的美德,应肩负的责任,应施的善行……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先生曾说:“我们目睹了金钱欲爆发之后的种种罪恶,会感到斯密称《道德情操论》比《国富论》更基本的含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讲道德的经济。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

因此,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让人自我修炼的书籍,更是一本能够带给这个时代清新空气的心灵宝典。在静静的夜里,尘世的喧嚣渐渐停息,白日里奔腾的心也渐渐平静,缓缓展卷,便慢慢发现这部经典中的惊人内涵。

深层悦读

人类的仁慈都源于同情

人,不管被认为是多么的自私,在他人性中显然还有一些原理,促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使他人的幸福成为他的幸福必备的条件,尽管除了看到他人幸福他自己也觉得快乐之外,他从他人的幸福中得不到任何其他好处。

——亚当·斯密

悲悯是人的原始情感

人性中总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无论在我们看来对方是如何自私,他总是会对别人的命运感兴趣,会去关心别人的幸福,尽管他除了因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和同情。

德国文学家奥维巴哈说:“人和人之间,没有爱以外的财产。”怜悯和同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原始情感,是当我们看到、感同身受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这种人性中固有的感情决不是良善君子的专属,尽管他们可能对此最为敏感,但即使是一个罪大恶极、无视一切社会规范的无赖也会心怀一定程度的同情。

我们永远无法直接或是真切地感受到别人所承受的痛苦和所遭遇的磨难,我们只能设身处地地想象。依靠想象,我们以为自己也正在经受那种痛苦、以为自己也曾经历那种磨难,体内与之产生共鸣,随之以为自身已经全然感受到了他人的那种痛苦(即使这并不是他人真正的感受,而且可能相较更轻),并与之合二为一,于是内心为那种感受泛起无数的伤痛和酸楚。所以当想起别人的感受时,我们会觉得内心伤痛,我们会像抚平自己的伤痛一样去帮助别人从伤痛中走出来。

有一位女孩,名叫玛丽。她奶奶年纪很大,头发都白了,脸上也布满了皱纹。

玛丽的父亲在山上有一栋大房子。

每天,太阳都从南边的窗户里射进来。房子里的每件东西都亮亮的,漂亮极了。

奶奶住在北边的屋子里,太阳从来照不进她的屋子。

一天,玛丽对她的父亲说:“为什么太阳照不进奶奶的屋子呢?我想,她也是喜欢阳光的。”

“太阳公公的头探不进北边的窗户。”她父亲说。

“那么我们把房子转个个吧,爸爸。”

“房子太大了,不好转。”她爸爸说。

“那奶奶就照不到一点儿阳光了吗?”玛丽问。

“当然了,我的孩子,除非你给她带一点进去。”

从那以后,玛丽想啊想啊,想着如何能带一点阳光给她奶奶。当她在田野里玩耍的时候,她看到小草和花儿都向她点头,鸟儿一边从这棵树上飞到那棵树上,一边唱着甜美的歌儿。

世间万物好像都在说:“我们热爱阳光,我们热爱明亮、温暖的阳光。”

“奶奶肯定也喜欢的,”玛丽想,“我一定要带一点阳光给她。”

一天早晨,她在花园里玩时,看到太阳温暖的光线照到了她金色的头发上。然后,她低下头,看到衣摆上也有阳光。

“我要用衣服把阳光包住,”她想,“然后把它们带进奶奶的屋子。”于是,她跳了起来,跑进了奶奶的屋子。

“看,奶奶,看!我给你带来了一些阳光!”她叫着。然后,她打开了她的衣服,可是看不到一丝阳光。

“孩子,阳光从你的双眼里照出来了,”奶奶说,“它们在你金色的头发里闪耀。有你在我身边,我就不需要阳光了。”

玛丽不懂为什么她的眼睛里可以照出阳光,但她很愿意看到奶奶高兴的样子。

每天早上,她都在花园里玩耍。然后,她跑进奶奶的房子里,用她的眼睛和头发给奶奶带去阳光。

像玛丽一样,当你为别人表达出一片善意时,人们会感觉到心里有阳光在普照。寄予同情就像馈赠其他礼物一样,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只要我们的内心深处充满对他人的同情,这份感情就一定可以照亮更多人。

博爱的种子催发美丽的花蕾

博爱是同情感的升华,它如阳光照耀大地,给万物一股生长的力量,使其欣欣向荣。

爱是可以传播的。如果你播种爱的种子,给予你所能给予的,那么,爱之果必会循环回报你。“爱”在人与人之间不停地循环运转,使所有的人都得到“爱”的实惠。如果每个人都能播种爱、传播爱,那一个小小的善举就能改变世界。因为,博爱的品格会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25年前,有位社会学教授,曾叫班上一群学生到一个美国黑人贫民窟,调查18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一个评估。每个学生得出的都是相同的结论:这些贫民窟的孩子无一例外地被认定为“一无是处”、“无所作为”、“终生碌碌”等。

25年后,其中一个大学生成了教授,他无意中在办公室的档案中发现了这份研究报告,他很好奇,想知道这些男孩的现状到底如何,于是他叫自己的学生继续做追踪调查。

调查的结果是:这些男孩已经长大成人,除了有15人搬迁和过世,剩下的165人中有160人都有很好的工作,而且还有一部分人成就非凡,其中包括律师、医生和企业家。

这位教授颇为惊讶,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当年接受评估的那些人,问道:“你取得今日的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教授终于找到了这位虽然年迈,但仍然耳聪目明的老师,请教她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能让这些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

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我尽全力教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事情就是这样的。”

“我爱这些孩子”,一位普通教师一句普通的话语改变了一百多个孩子的人生轨迹,我们相信这些接受爱的赠予的孩子们在长大后,也会像他们的老师一样将爱的种子代代相传。

这位老师的爱是最无私的,他爱每一个孩子,不论他们出生于怎样的家庭,有怎样的优点或者缺陷,他都给予了他们平等的爱。当一个人无私地去爱身边所有的人时,他对其他人的同情心就已经升华成了博爱的品格。

博爱就像一颗种子,看似柔弱但是却有着巨大的力量。即使头顶是巨石,那小小的种子也会分离生长、破土而出甚至从顽石中劈出一道生存的裂缝!面对世间的种种痛苦与不幸,博爱也能消弭坎坷、对抗命运,让人从痛苦的泥沼中挣脱,让人从绝望的情绪中走出来,走向自信与乐观。

事物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现在的幸福包含了他人的关爱,我们承受的痛苦也有友爱之人为我们排解,我们成长的每一步路上都留下了爱的记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在生命之路的每一步,也都播撒爱的种子吧,做一个博爱之人,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帮助了别人也就帮助了我们自己,从别人的快乐中我们也能体味到幸福。

没有同情心的道德将是一场灾难

世界上有太多的诱惑,有诱惑便有选择。在选择中难免有的人会迷失方向。于是产生了法律和道德。法律是最低标准的道德,它将走入歧途的人拉回正轨;道德则是人生路上的指路牌,引导我们走向更和谐、更幸福的生活。

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准则中缺少了同情心,那么,他的道德就会如同冰冷的法律一般,缺少人情味。所以,同情是道德的支撑;同情是爱的源泉。没有了同情心的道德就如坏掉了伞骨的伞一样,摇摇欲坠。

2000年12月,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城,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第18轮的一场比赛在埃弗顿队与西汉姆联队之间进行。比赛进行得很激烈,双方的实力相当,在最后一分钟时,场上的比分仍然是1∶1。

可就在这时,埃弗顿队的守门员杰拉德在扑球时膝盖扭伤,剧痛使得他将四肢抱成一团在地上滚动,而足球恰好被传给了潜伏在禁区的西汉姆联队球员迪卡尼奥。

球场上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迪卡尼奥离球门只有12米左右,无须任何技术,只要一点点力量,就可以把球踢进对方球门。那样,西汉姆联队就将以2∶1获胜,在积分榜上,他们因此可以增加2分。埃弗顿队之前已经连败两轮,这个球一进,他们就将遭受苦涩的“三连败”。

在几万现场球迷的注视下——如果算上电视机前的观众,应该是数百万人的注视下,面对受伤的门将与唾手可得的分数,迪卡尼奥没有选择射门,而是将足球紧紧地抱在了怀中。

掌声,全场雷动的掌声,如潮水般的掌声,把赞美献给了放弃射门的迪卡尼奥,或者说,是献给迪卡尼奥体现出来的崇高的精神——和平、友谊、健康、正义——以及他那颗充盈着同情的爱心。

迪卡尼奥的高尚举动受到了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的赞扬。布拉特代表国际足联和球迷对迪卡尼奥表现出来的极佳的体育道德表示赞赏和祝贺,并授予他年度公平竞赛奖。迪卡尼奥的精神感染了整个足球界,也让世人再次认识到了友爱精神的伟大。